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料预热温度降低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影响
1
作者 宁海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8-200,共3页
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油浆换热器管束存在堵塞问题,该换热器进行清洗期间,原料、油浆改走换热器副线,造成原料预热温度降低。分析了原料预热温度降低对剂油比、汽油烯烃含量、汽油辛烷值、产品分布和生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预热... 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油浆换热器管束存在堵塞问题,该换热器进行清洗期间,原料、油浆改走换热器副线,造成原料预热温度降低。分析了原料预热温度降低对剂油比、汽油烯烃含量、汽油辛烷值、产品分布和生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预热温度降低后,造成剂油比增大、汽油烯烃含量降低、轻收和总液收降低、生焦升高、产品分布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温度 剂油比 生焦 汽油烯烃 产品分布
下载PDF
加热炉陶瓷蓄热式空气预热器应用总结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德瑞 屈永强 +2 位作者 杨利然 韩灏 薛林锋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2期21-25,共5页
陶瓷蓄热式空气预热器以耐腐蚀的蜂窝陶瓷为蓄热体,突破露点腐蚀障碍,深度回收加热炉烟气余热。应用案例表明:可以实现排烟温度低于90℃、热效率大于95%的加热炉节能目标。排烟温度在线可调,可控制在70~90℃的目标范围内,可以动态匹配... 陶瓷蓄热式空气预热器以耐腐蚀的蜂窝陶瓷为蓄热体,突破露点腐蚀障碍,深度回收加热炉烟气余热。应用案例表明:可以实现排烟温度低于90℃、热效率大于95%的加热炉节能目标。排烟温度在线可调,可控制在70~90℃的目标范围内,可以动态匹配加热炉的负荷变化和环境温度的四季变化。八通换向挡板可确保烟气和空气的同步、低频换向,换向时间为480 s时,年换向频率约6.6万次,实现零泄漏。多个八通换向挡板并联布置,由DCS(集散控制系统)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顺序控制。新实施例显示:换向时间为480 s时,工作组陶瓷蓄热式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在47~57℃区间内动态循环变化,穿越了100℃的酸露点和55℃的水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露点腐蚀 蜂窝陶瓷 蓄热式空气预热器 八通换向挡板 空气预热温度 排烟温度 换向时间
下载PDF
镁渣大比例替代石灰石生产熟料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强玉琴 周应庆 +2 位作者 彭嘉选 韩军强 崔建勤 《水泥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32-36,共5页
本文介绍了新疆某公司2000 t/d熟料生产线烧成窑尾采用大温差预热预分解系统技术改造后,对镁渣大比例替代石灰石配料进行了工业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镁渣替代石灰石的配比由10%提高到18%以上时,在有效利用大温差预热预分解系统的工艺优... 本文介绍了新疆某公司2000 t/d熟料生产线烧成窑尾采用大温差预热预分解系统技术改造后,对镁渣大比例替代石灰石配料进行了工业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镁渣替代石灰石的配比由10%提高到18%以上时,在有效利用大温差预热预分解系统的工艺优势的同时,通过优化配料和煅烧等措施,实现了熟料煅烧系统的运行稳定和优质高产,大幅度降低了烧成能耗和生产成本,效果显著,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同规模熟料生产线的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渣 替代石灰石 配料 大温差预热预分解系统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峪耳崖金矿冬季竖井防冻通风系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梅芳 袁永忠 +2 位作者 刘伟强 申延 王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严寒而出现的入风井冰冻现象,阐述地温预热原理,提出利用地温预热入风流技术,设计了峪耳崖金矿冬季利用废旧巷道及采空区防冻通风系统。系统运行后,各入风井内温度达+2℃以上,有效防止了入风井结冰,保证了安全生产,节...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严寒而出现的入风井冰冻现象,阐述地温预热原理,提出利用地温预热入风流技术,设计了峪耳崖金矿冬季利用废旧巷道及采空区防冻通风系统。系统运行后,各入风井内温度达+2℃以上,有效防止了入风井结冰,保证了安全生产,节省了大量人为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地温预热 废旧巷道 提升井
下载PDF
Dome Combustion Hot Blast Stove for Huge Blast Furnace 被引量:13
5
作者 ZHANG Fu-ming , MAO Qing-wu , MEI Cong-hua , LI Xin , HU Zu-rui (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 Beijing 100043 , China )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7,共7页
In Shougang Jingtang 5 500m 3 huge blast furnace ( BF ) design , dome combustion hot blast stove ( DCHBS ) technology is developed.DCHBS process is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 and reasonable hot blast stove ( HBS ) tec... In Shougang Jingtang 5 500m 3 huge blast furnace ( BF ) design , dome combustion hot blast stove ( DCHBS ) technology is developed.DCHBS process is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 and reasonable hot blast stove ( HBS ) technic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Mathema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adop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 CFD ) .The transmission theory is studied for hot blast stove combustion and gas flow , and distribution results of HBS velocity field , CO density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are achieved.Physical test model and hot trail unit are established , and the numeral calculation result is verified through test and investigation.3-D simulation design is adopted.HBS process flow and process layout are optimized and designed.Combustion air two-stage high temperature preheating technology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Two sets of small size DCHBSs are adopted to preheat the combustion air to 520-600℃.With the precondition of BF gas combustion , the hot blast stove dome temperature can exceed 1 420 ℃. According to DCHBS technical features , reasonable refractory structure is designed.Effective technical measures are adopted to prevent hot blast stove shell intercrystalline stress corrosion.Hot blast stove hot pipe and lining system are optimized and designed.After blowing in , the blast temperature keeps increasing , and the monthly average blast temperature reaches 1 300℃ when burning single BF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e combustion hot blast stove high blast temperature ceramic burner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air preheating CFD
原文传递
固体燃料高温空气气化系统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蒋绍坚 彭好义 +3 位作者 艾元方 杨卫宏 萧泽强 周孑民 《煤气与热力》 2000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介绍了采用温度超过 1 0 0 0℃、过剩空气系数为 0 .3~ 0 .5的高温空气气化固体燃料的新技术。其关键技术为高温空气预热器及卵石床气化器 ,气化室内发生高温空气气化主反应和高温蒸汽重整副反应。该气化系统具有气化效率高、燃气热值... 介绍了采用温度超过 1 0 0 0℃、过剩空气系数为 0 .3~ 0 .5的高温空气气化固体燃料的新技术。其关键技术为高温空气预热器及卵石床气化器 ,气化室内发生高温空气气化主反应和高温蒸汽重整副反应。该气化系统具有气化效率高、燃气热值增加、燃料利用范围扩大、污染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详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例举了国外的发展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气化 固体燃料 燃气 卵石床气化器
下载PDF
鞍钢高风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窦力威 陶欣 刘泉兴 《炼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18,共4页
近5年来,鞍钢开发并应用了热风炉自身预热、热风炉附加加热双预热、热风炉内气流合理分配以及热风炉烟气余热回收等技术。随着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风温逐步提高,1999年全厂平均风温达到1042℃。
关键词 高炉 热风炉 自身预热 高风温技术 余热回收
下载PDF
0.3MW煤粉炉MILD燃烧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7
8
作者 涂垚杰 刘豪 +3 位作者 赵然 柳朝晖 米建春 郑楚光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451,共8页
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空气预热温度、燃烧器喷嘴射流速度、喷嘴间距以及喷嘴布置形式等对煤粉MILD燃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风温并非实现煤粉MILD燃烧的必要条件;增大射流速度和喷嘴间距均能提高炉膛内的烟气循环量,但喷嘴间距的... 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空气预热温度、燃烧器喷嘴射流速度、喷嘴间距以及喷嘴布置形式等对煤粉MILD燃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风温并非实现煤粉MILD燃烧的必要条件;增大射流速度和喷嘴间距均能提高炉膛内的烟气循环量,但喷嘴间距的影响比射流速度更为重要;射流动量越集中,烟气回流距离越远.相对于常规燃烧方式,MILD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提前,炉膛温度峰值降低200,K左右,炉膛内局部O2体积分数均低于10%,CO分布范围扩大,NOx排放降低为常规方式下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D燃烧 无焰燃烧 煤粉燃烧 低温预热 NOX排放
下载PDF
金厂沟梁金矿冬季防冻通风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崔士成 安玉坤 +3 位作者 贾洪杰 尹强 栾昌才 徐竹云 《工业安全与防尘》 2000年第10期19-22,共4页
利用地温预热入风流技术 ,设计了金厂沟梁金矿冬季防冻通风系统。系统运行后 ,各提升井内温度均达 + 2℃以上 ,防止了提升井结冰 ,保证了安全生产。
关键词 地温预热 矿井 安全生产 冬季防冻通风系统
下载PDF
增压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PPG-CC)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军 章名耀 郑莆燕 《燃气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38,共5页
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将空气和蒸汽先经过高温预热再送入气化炉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新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热力性能计算,并与常规的不预热空气/蒸汽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 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将空气和蒸汽先经过高温预热再送入气化炉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新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热力性能计算,并与常规的不预热空气/蒸汽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说明了高温预热空气/蒸汽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有利于提高煤气热值和循环系统效率,对于劣质煤以及生物质气化生成较高热值煤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热力性能 高温预热 洁净煤发电 增压
下载PDF
单束热管的电池热管理模组低温预热特性研究
11
作者 焦云鹏 孙然 +1 位作者 帅深龙 唐志国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为改善低温环境下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束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低温预热模组结构。在对单体电池进行产热模型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热管蒸发段预热方式、加热液体的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对模组内电... 为改善低温环境下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束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低温预热模组结构。在对单体电池进行产热模型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热管蒸发段预热方式、加热液体的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对模组内电池的升温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热管理 低温预热
下载PDF
基于热泵与低温空预器的燃气锅炉尾气水热回收系统性能研究
12
作者 侯刚 张东 +1 位作者 王铨 赵克鑫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燃气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因排烟温度未能降到露点以下而无法有效回收水蒸气的冷凝潜热。本文采用压缩式热泵与低温空预器相结合的方式深度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主要研究了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供热回水流量和供热回水温... 燃气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因排烟温度未能降到露点以下而无法有效回收水蒸气的冷凝潜热。本文采用压缩式热泵与低温空预器相结合的方式深度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主要研究了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供热回水流量和供热回水温度对排烟温度、余热回收效率、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及水蒸气冷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供热回水流量为80 t/h条件下,热泵可将供热回水温度从50.0℃提升至65.1℃,其制热性能系数为4.25;空气进、出低温空预器的温度分别为-3.8℃和33.0℃,流量为15360 m^(3)/h时,排烟温度从90℃降至20℃,烟气余热回收效率达到14.8%;以29 MW的燃气锅炉为研究对象,按供热面积为5.2×10^(5)m^(2),供暖151天计算,烟气中回收的冷凝水量为8000 t,占锅炉补水量的54.1%;该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2.1年,压缩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余热回收 压缩式热泵 低温空预器 冷凝水回收
原文传递
低温空预器漏风后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3
作者 梁明超 《氮肥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1-32,共2页
本文对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田悦化肥分公司1#吹风气低温空预器换热管漏风后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介绍及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采取整改措施后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低温空预器 问题 原因 措施
原文传递
车用柴油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全仓 李俊文 张智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年第4期39-41,共3页
为保证低温条件下迅速可靠起动,在多数柴油机上设有低温起动预热装置,以提高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降低启动阻力矩,在保证顺利启动的同时,减少启动过程中的零件磨损。从结构和使用等方面探讨了低温进气预热和低温发动机预热两种... 为保证低温条件下迅速可靠起动,在多数柴油机上设有低温起动预热装置,以提高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降低启动阻力矩,在保证顺利启动的同时,减少启动过程中的零件磨损。从结构和使用等方面探讨了低温进气预热和低温发动机预热两种应用技术,对于车用柴油机在低温条件下的顺利启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预热启动 进气预热 发动机预热 预热器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预热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政 彭纪昌 +1 位作者 孟高军 谭文轶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9-953,共5页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功率特性严重衰减,需要预热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可用容量。根据热源的位置,目前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预热的方法主要包括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外部加热方式通常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加热时间...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功率特性严重衰减,需要预热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可用容量。根据热源的位置,目前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预热的方法主要包括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外部加热方式通常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加热时间长、能量损失大、加热一致性差等缺点;虽然内部加热方法可以实现更短的加热时间、更低的能量损失和更好的温度一致性,但系统复杂度和安全风险更高。通过回顾锂离子电池预热方法的发展,总结目前预热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低温预热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预热 内部加热 外部加热
下载PDF
生物质/煤粉混合燃料无焰燃烧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帆 李鹏飞 +3 位作者 成鹏飞 施国栋 刘耀蔚 柳朝晖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36-2142,共7页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零CO_(2)排放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在管式反应器上研究温度和氧浓度对生物质混合燃料NO释放特性的影响。并开展生物质木屑与烟煤混合燃料的中试试验,并采用低温预热空气实现无焰燃烧。中试...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零CO_(2)排放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在管式反应器上研究温度和氧浓度对生物质混合燃料NO释放特性的影响。并开展生物质木屑与烟煤混合燃料的中试试验,并采用低温预热空气实现无焰燃烧。中试试验工况包括常规有焰旋流低氮燃烧和单直喷嘴的无焰燃烧。管式反应器结果表明在中温低氧环境下,混合燃料NO的释放主要来源于燃料型NO。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燃烧模式下均可以实现生物质混合燃料的稳定燃烧。与常规旋流低氮燃烧方式相比,无焰燃烧可以至少降低40%的非均相燃料NO排放。本研究不仅通过中试试验证实无焰燃烧是大规模利用生物质燃料的有效途径,而且还确认了无焰燃烧对燃料氮生成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焰燃烧 生物质混合燃料 燃料NO排放 中试试验 低温预热
原文传递
车辆低温预热加热器废气再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大海 陈荣桐 +5 位作者 于涛 于洋 湛文琪 朱兵峰 李洋 高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8,共3页
车辆在极寒地区,水温及机油温度过低,发动机很难起动。一般的技术是进气预热,采用低温预热加热器对水温进行加热。在给发动机加热水温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含有很高的热量。对这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比较匮乏。现通过管道将排出的废气... 车辆在极寒地区,水温及机油温度过低,发动机很难起动。一般的技术是进气预热,采用低温预热加热器对水温进行加热。在给发动机加热水温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含有很高的热量。对这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比较匮乏。现通过管道将排出的废气用于油底壳加热,起到机油预热的作用,使发动机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顺利、快速地起动,并实现废气再利用,对降低整车排放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地区 低温预热 发动机 废气再利用
下载PDF
高速铁路智能站台门系统低温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艳芳 魏耀南 +2 位作者 马腾飞 韩鹏飞 孙安生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12期49-52,共4页
针对铁路站台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出现结构强度减弱、运行故障率升高、甚至大面积“冻卡”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适应温度急剧变化的智能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原有的门体承重结构材质,更新传动结构的形式和材质,使门体结构... 针对铁路站台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出现结构强度减弱、运行故障率升高、甚至大面积“冻卡”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适应温度急剧变化的智能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原有的门体承重结构材质,更新传动结构的形式和材质,使门体结构具备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通过集成预热控制系统,实现站台门系统在常规与低温环境下自适应运行。已在实验室塔建了智能站台门系统并完成对该系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克服极寒环境给站台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满足站台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台门 高速铁路 低温适应性 控制系统 低温预热系统
下载PDF
高温低氧燃烧技术在钢包烘烤装置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士琦 吴光亮 +1 位作者 郭汉杰 朱荣 《河南冶金》 2003年第4期9-12,15,共5页
运用高温低氧燃烧技术优化设计了HTAC钢包烘烤装置 ,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试验验证了实验室实验归纳出的陶瓷蜂窝体蓄热体阻力损失模型和蓄热式燃烧系统的换向时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HTAC钢包烘烤装置与传统钢包装置相比 ,进行钢包... 运用高温低氧燃烧技术优化设计了HTAC钢包烘烤装置 ,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试验验证了实验室实验归纳出的陶瓷蜂窝体蓄热体阻力损失模型和蓄热式燃烧系统的换向时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HTAC钢包烘烤装置与传统钢包装置相比 ,进行钢包升温烘烤时 ,节约燃料 6 2 .95 % ;进行钢包干燥并升温烘烤时 ,节约燃料 16 .0 1%。钢包内衬温度均匀 ,烘烤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烘烤装置 高温低氧燃烧技术 节能 工业试验 炼钢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的燃烧特性及环境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巧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631-633,共3页
从燃烧理论入手 ,计算了甲烷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 ,并对不同条件下燃烧特性及环境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 ;理论计算证明了 CO2
关键词 燃烧特性 环境特性 高温空气燃烧 稀释空气 预热温度 燃烧温度 环境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