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油葫芦属昆虫的RAPD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科)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恺 郑哲民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7,共9页
用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5种蟋蟀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15个标本,在所试用的54种随机引物中,有9种引物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片断,多态性片断共计167条。应用UPGMA法对多态性片断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 用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5种蟋蟀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15个标本,在所试用的54种随机引物中,有9种引物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片断,多态性片断共计167条。应用UPGMA法对多态性片断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其系统发生关系。每一种蟋蟀先各自聚为一类,聚类结果所呈现的属内种间关系与传统分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支持黑脸油葫芦与黄脸油葫芦为独立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蟋蟀科 油葫芦属 RAPD 系统发生关系
下载PDF
三种油葫芦鸣声节律谱图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谢令德 郑哲民 +1 位作者 唐国文 延静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489,共5页
采用长时间连续采样的方法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emma(OhmachietMatsumura)、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mitratus(Burmeister)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occipitalis(Serville)等3种油葫芦的鸣声节律特征谱图,分析其特点及其在鸣声... 采用长时间连续采样的方法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emma(OhmachietMatsumura)、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mitratus(Burmeister)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occipitalis(Serville)等3种油葫芦的鸣声节律特征谱图,分析其特点及其在鸣声分类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蟋蟀科 油葫芦属 鸣声 节律谱图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五种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尤平 刘建玲 +1 位作者 秦铭 郑哲民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对分布于湖北五当山,神农架,陕西西安,洋县,延安的黄脸油葫芦(Teleogrylusemma)五种群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核型似近系数对这五种群作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油葫芦 染色体 核型 蟋蟀科 黄脸油葫芦 直翅目
下载PDF
蟋蟀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宏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科 刘伍限 +1 位作者 郑新华 刘冰许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7-425,共9页
【目的】了解油葫芦属蟋蟀成虫前中肠和后肠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首先,基于mtDNA-16S rRNA基因对蟋蟀进行分子鉴定,然后从蟋蟀前中肠和后肠分别提取总DNA,再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v3-v4变异区进行测序,最后分析... 【目的】了解油葫芦属蟋蟀成虫前中肠和后肠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首先,基于mtDNA-16S rRNA基因对蟋蟀进行分子鉴定,然后从蟋蟀前中肠和后肠分别提取总DNA,再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v3-v4变异区进行测序,最后分析蟋蟀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蟋蟀mtDNA-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归属于油葫芦属,暂时命名为平顶山油葫芦。细菌16SrRNA基因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前中肠共获得21799条reads,857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后肠获得16 515条reads,2155个OUT。99%的蟋蟀肠道细菌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前中肠归入232个属,前5个属分别是:乳球菌属(33.47%),泛菌属(21.50%),肠杆菌属(15.47%),沃尔巴克体属(9.47%)和魏斯菌属(5.34%);后肠归入152个属,前5个属分别是:未分类的瘤胃球菌科成员(Unclassified Ruminococcaceae)(30.07%),Parabacterides(10.93%),Incertae sedis(9.74%),Alistipes(5.86%),类杆菌属(5.50%),Dysgonomonas(4.91%)。【结论】mtDNA-16S rRNA是油葫芦属分子鉴定的有效工具。蟋蟀肠道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肠道微生物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葫芦属 MtDNA-16S RRNA 肠道细菌 多样性 16S RRNA
原文传递
应用发声器特征鉴别油葫芦属种类的研究(直翅目:蟋蟀科) 被引量:4
5
作者 谢令德 郑哲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5种油葫芦 ,即黄脸油葫芦T .emma ,黄褐油葫芦T .derelictus,银川油葫芦T .infernalis,黑脸油葫芦T .occipitalis,北京油葫芦T .mitratus的声锉结构。结果表明 ...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5种油葫芦 ,即黄脸油葫芦T .emma ,黄褐油葫芦T .derelictus,银川油葫芦T .infernalis,黑脸油葫芦T .occipitalis,北京油葫芦T .mitratus的声锉结构。结果表明 ,声锉结构在种内差异不明显 ,而种间差异非常明显 ,在油葫芦属种类鉴定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蟋蟀科 声锉 超微结构 鉴定 声齿 害虫 种类 油葫芦属
下载PDF
五种蟋蟀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尤平 谢志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9-532,共4页
报道了中国4种蟋蟀的染色体C带核型,即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occipitalis(Serville,1838),2n=27,XO(♂);银川油葫芦T.infernalis(Saussure,1877),2n=27,XO(♂);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Saussure,1877),2n=29,XO(♂);泰康棺头蟋Lo... 报道了中国4种蟋蟀的染色体C带核型,即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occipitalis(Serville,1838),2n=27,XO(♂);银川油葫芦T.infernalis(Saussure,1877),2n=27,XO(♂);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Saussure,1877),2n=29,XO(♂);泰康棺头蟋Loxoblemmustaicoun(Saussure,1877),2n=17,XO(♂)及长颚斗蟋V.aspersus(Walker,1869)的核型即2n=23,XO(♂)。4种蟋蟀各染色体均显示强的着丝粒带,多数染色体显强或中的端带,斗蟋属(Velarifictorus)1种部分染色体显示居间带,油葫芦属(Teleogryllus)2种和棺头蟋属(Loxoblemmus)1种无居间带,各物种表现出明显的种类特异性。对蟋蟀染色体及C带核型在分类中的意义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蟋蟀科 油葫芦属 斗蟋属 棺头蟋属 染色体 核型 C带 直翅目
下载PDF
TELEOGRYLLUS EMMA精子体外顶体反应的超微结构比较研究(英文)
7
作者 奚耕思 金卓明 +2 位作者 杨月红 贺丽清 欧阳霞辉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7-501,共5页
采用相同种类卵水诱导的方法对直翅目,蟋蟀科,黄脸油葫芦的受精囊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发现黄脸油葫芦精子顶体反应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精子质膜膨胀、断裂或丢失;第2阶段,顶体复合体的顶体外层与顶体本体外膜发生融合... 采用相同种类卵水诱导的方法对直翅目,蟋蟀科,黄脸油葫芦的受精囊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发现黄脸油葫芦精子顶体反应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精子质膜膨胀、断裂或丢失;第2阶段,顶体复合体的顶体外层与顶体本体外膜发生融合,囊泡化;第3阶段,顶体复合体大部分脱落,只留有短锥状的顶体位于核前端。据观察,蟋蟀精子质膜不参与囊泡形成,此结果与家蝇及哺乳类的猪、牛、绵羊、猕猴精子的顶体反应结果很相似。经过比较发现卵水对受精囊内精子的诱导率明显高于精巢内,据分析,可能与精子的生理成熟有关,即便受精囊内精子比精巢内精子更趋于成熟。与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相比,蟋蟀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家蝇的相似,但明显低于其他动物。这可能与动物的授精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eogryllus emma精子 超微结构比较 体外顶体反应
下载PDF
Effect of mating status on the fecundity of a cricket, Teleogryllus emma
8
作者 LQ-Quan Zhao Dao-Hong Zhu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20-324,共5页
Fecundity in some insects is affected by mating status. The effect of mating status on the fecundity and total egg production of 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et Matsumura) (Orthoptera: Gryllidae) was examined in th... Fecundity in some insects is affected by mating status. The effect of mating status on the fecundity and total egg production of 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et Matsumura) (Orthoptera: Gryllidae)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oviposition period was shorter for amphigonic females than that for virgin females.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oviposition was found between amphigonic females and those that had mated with a male with either the phallodeum or testes extirpate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adult longevity between the above four groups. The fecundity and total egg production were much higher in amphigonic females than in those controlled under the three non-amphigonic treatments. The females of T. emma that mated with the testes-extirpated males produced more eggs (up to two-fold more) than both the virgin females and those that mated with the phallodeum-extirpated males,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fecundity-enhancing substances transferred from male to female can stimulate the female to produce more eggs, but this stimulation has to occur in collaboration with sp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NDITY mating status pre-oviposition teleogryllus emma total egg production
原文传递
原癌基因类c-Myc蛋白在蟋蟀精子中的定位
9
作者 奚耕思 金卓明 王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7-609,共3页
目的检测黄脸油葫芦雄性个体精子发生过程中类c-Myc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精子发生中类c-Myc表达进行定位。结果发现类c-Myc蛋白在精母细胞上为弱表达,精子细胞上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精原细胞及精子上没有表达。结论... 目的检测黄脸油葫芦雄性个体精子发生过程中类c-Myc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精子发生中类c-Myc表达进行定位。结果发现类c-Myc蛋白在精母细胞上为弱表达,精子细胞上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精原细胞及精子上没有表达。结论类c-Myc蛋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对于维持黄脸油葫芦精子的成熟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类c-Myc 精子发生
下载PDF
蟋蟀精子表面LCA及ConA结合糖复合物的分布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奚耕思 杨月红 郑哲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5-130,共6页
LCA and ConA-binding glycoconjugates on cricket (Teleogryllus emma) sperm surface were detect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fter FITC labelling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lycoconjugates during ... LCA and ConA-binding glycoconjugates on cricket (Teleogryllus emma) sperm surface were detect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fter FITC labelling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lycoconjugates during spermatogenesis and spermiogenesis. FITC-LCA and FITC-ConA were bound on the spermatocyt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spermiogenesis were observed .In the testis sperm, FITC-LCA and FITC-ConA were mainly bound o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rk pattern of spermatophore sperm, in which the nucleus, neck region and front of the tail showed obvious fluorescence mark, especially the acrosome complex and neck region exhibited stronger mark. The mark patterns of FITC-LCA and FITC-ConA were similar,though the former was distinctly clearer than the latter. But a little difference still exists in both of them. For example in the ninth stage of spermatid, FITC-LCA mark is located on the spermatid head and neck region, and FITC-ConA mark on the spermatid head, neck and front of the tail region. When fixed germ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PBS instead of lectin solution, or fixed cells were incubated with lectin solution, which have been treated with 0.1 mol/L specific sugar inhibitor, i.e.α-D-mannose for FITC-LCA and FITC-ConA, and α-D-glucose for FITC-ConA, no mark was observed on the cells. Tho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TC-LCA conjugated glycoconjugates has the α-D- mannose residue, and FITC-ConA conjugated glycoconjugates has the α-D-mannose and α-D-glucose residue. Th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changes in glycoconjugates distribution of cricket sperm is similar to those of other insects and mammals. The evidence exhibit that a common rule of the glycoconjugates distribution on the sperm surface is followed by most of animal sperm which may relate to the function of sperm phys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蟋蟀 精子 凝聚素 糖复合物 分布 LCA CONA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线粒体基因组:一种新的基因排列方式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伟 党江鹏 +1 位作者 谢令德 黄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6-244,共9页
采用长距PCR扩增及保守引物步移法测定并注释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660bp,A+T含量为73.1%。谷氨酸、色氨酸及天冬酰胺的转运RNA基因由N链编码,形成了直翅目中的... 采用长距PCR扩增及保守引物步移法测定并注释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660bp,A+T含量为73.1%。谷氨酸、色氨酸及天冬酰胺的转运RNA基因由N链编码,形成了直翅目中的第三种基因排列顺序,其余结构与其它螽亚目昆虫的线粒体结构一致。基因间隔序列共计73bp,间隔长度从1—24bp不等;有14对基因间存在共54bp重叠,重叠碱基数在1—11bp之间。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12个基因(除COⅠ基因外)的起始密码为标准的ATN组成,COI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TTA。有10个基因在基因3'端能找到完全的TAA或TAG终止密码子,而有三个基因(COII,ND5和ND4)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除tRNASer(AGN)外,其余21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均属典型的三叶草结构。黄脸油葫芦940bp的A+T富集区中存在一个被认为与复制起始有关的保守的二级结构,该结构不仅存在于直翅目昆虫中,而且也存在于双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中,但是未见于昆虫纲的早期分化类群——弹尾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顺序 蟋蟀科 直翅目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消化道和马氏管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晓 何慧 奚耕思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4-767,I0001,共5页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and Matsumura)成虫消化道和马氏管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组成:前肠由内向外可分为6层:内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和围膜;中肠组织结构...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and Matsumura)成虫消化道和马氏管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组成:前肠由内向外可分为6层:内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和围膜;中肠组织结构也分为6层,即由内向外依次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后肠的组织结构与前肠基本相似,但内膜比前肠的薄,且肌肉的排列较前肠不规则,与中肠的肌肉排列相似,即环肌在内,纵肌在外。消化道各部位的结构差异与功能有密切关系。马氏管管壁由8个左右形状多变并具有显著细胞核的大形的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消化道 马氏管 组织结构
原文传递
北京油葫芦卵黄物质形成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奚耕思 郎冬梅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8-541,共4页
以蟋蟀科的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mitratrus(Burmeister)为材料 ,对其卵子发生的卵黄物质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根据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北京油葫芦卵黄构成有卵母细胞内部物质与外部物质参与。卵黄发生初期 ,主要以卵母细胞... 以蟋蟀科的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mitratrus(Burmeister)为材料 ,对其卵子发生的卵黄物质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根据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北京油葫芦卵黄构成有卵母细胞内部物质与外部物质参与。卵黄发生初期 ,主要以卵母细胞自身合成为主 ,随着卵母细胞发育的进行 ,有外源物质介入卵黄合成之中。它包括两部分物质来源 :一部分是由血淋巴通过滤泡细胞间隙向卵母细胞提供合成卵黄物质 ;另一部分则由滤泡细胞通过指状微绒毛以多泡小体和多片小体的形式向卵母细胞提供合成卵黄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葫芦 卵子发生 卵黄物质形成 蟋蟀科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与短额负蝗马氏管组织结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静 何慧 奚耕思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4-716,F0002,共4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直翅目剑尾亚目和锥尾亚目的两个物种——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和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成虫的马氏管进行了观察,发现两者在着生位置、方式和细胞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着生位置上,黄脸油葫芦的马氏管...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直翅目剑尾亚目和锥尾亚目的两个物种——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和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成虫的马氏管进行了观察,发现两者在着生位置、方式和细胞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着生位置上,黄脸油葫芦的马氏管着生在后肠前端与后肠后端的交界处,短额负蝗的马氏管着生在中肠与后肠的交界处。着生方式上,黄脸油葫芦的马氏管是通过一根无色透明的公共管与肠道相通的,而短额负蝗的马氏管分为12丛,每一丛直接与肠道相连。细胞结构上,黄脸油葫芦的管壁由8个细胞构成,且集中在管的中央,与管壁有空隙;而短额负蝗的管壁由3~4个细胞组成,分散在管壁外围,有马氏管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短额负蝗 马氏管 石蜡切片 马氏管凸
下载PDF
温度对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阳艳萍 赵吕权 朱其松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2,共5页
黄脸油葫芦在我国分布广泛,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调查了温度对江苏泗洪地区黄脸油葫芦卵滞育的影响,检测了低温对其卵滞育的解除效果及高温对促进滞育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卵在30、25、20℃的温度条件下均进入滞育;... 黄脸油葫芦在我国分布广泛,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调查了温度对江苏泗洪地区黄脸油葫芦卵滞育的影响,检测了低温对其卵滞育的解除效果及高温对促进滞育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卵在30、25、20℃的温度条件下均进入滞育;8℃处理40 d以上对黄脸油葫芦的卵滞育具明显的解除效果,但要完全解除其滞育需经8℃处理100 d以上;8℃低温处理20 d尚未能有效解除黄脸油葫芦卵的滞育,但8℃低温处理20 d后再30℃加温,卵的孵化虽然很不整齐,但在60 d内孵化率可达100%;同样,8℃低温处理20 d后经30℃处理7 d以上也会显著提高其孵化率,说明高温具促进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效果.高温对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促进作用,在维持其生活史的整齐性,并使其发育与季节保持同步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黄脸油葫芦 卵滞育 滞育强度 温度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柯 奚耕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5,89,共4页
应用解剖镜和光镜观察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emma(OhmachiandMatsuura))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结构,并对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前、中、后... 应用解剖镜和光镜观察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emma(OhmachiandMatsuura))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解剖学结构,并对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组成;前、中、后脑分化明显,腹神经索包括三对胸神经节、五对腹神经节及纵贯各神经节的神经索;脑和各体神经节的组织学结构相似,由外向内依次是神经鞘、神经细胞层和髓质层;脑的髓质层复杂,其中含有四种由神经细胞球体和神经纤维束形成的脑体,一对蕈状体、一个脑桥体、一个中央体及一对脑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解剖学 形态学 昆虫
下载PDF
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明 魏文娟 +2 位作者 任炳忠 李娜 袁海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9-792,共4页
对采自吉林省松花湖库区的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的染色体C-带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油葫芦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XO=27,其中有7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式为2L+7M+4S+... 对采自吉林省松花湖库区的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的染色体C-带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油葫芦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XO=27,其中有7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式为2L+7M+4S+X;属“1B”核型;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带,其中L1~M7及X染色体各具一弱染端带。同时我们也将其与黄脸油葫芦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油葫芦 染色体 核型 C-带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的鸣声结构及行为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祝清 李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31,共9页
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and Matsumura,1951)的多种行为模式,并对其鸣声结构进行了分析.其行为模式包括取食、清理、避敌、交配和鸣叫等,鸣声包括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鸣声时域特征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鸣声一... 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and Matsumura,1951)的多种行为模式,并对其鸣声结构进行了分析.其行为模式包括取食、清理、避敌、交配和鸣叫等,鸣声包括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鸣声时域特征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鸣声一般由主音和陪音构成,召唤声和求偶声均具有主音和陪音,求偶声相对召唤声而言,陪音部分较长,而争斗声只具有主音部分;鸣声频域特征表明争斗声的频率高于其他两类鸣声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蟋蟀总科 黄脸油葫芦 行为 鸣声结构
下载PDF
黄褐油葫芦虫体氨基酸组分与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伟 路红 +1 位作者 张晓静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对黄褐油葫芦不同发育阶段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油葫芦富含18种氨基酸,除胱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在若虫期与发育阶段呈正相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45.56%,仅在某些发育阶段体内表现有2种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赖氨酸... 对黄褐油葫芦不同发育阶段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油葫芦富含18种氨基酸,除胱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在若虫期与发育阶段呈正相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45.56%,仅在某些发育阶段体内表现有2种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赖氨酸和苏氨酸。黄褐油葫芦属优质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油葫芦 虫体 氨基酸组分 发育阶段 相关性 食用价值
下载PDF
黄脸油葫芦精巢TeHsc70和TeHsp90敲低对20E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文杰 谭娥 +3 位作者 王桂荣 纪艳青 薛竞雄 奚耕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Hsc70和Hsp90与ERR和20E下游初、次级应答基因的关联性,明确Hsc70和Hsp90如何参与20E信号通路进而调控雄性生殖,以雄性成体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Matsuura)为实验对象,设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Control组。... 为了研究Hsc70和Hsp90与ERR和20E下游初、次级应答基因的关联性,明确Hsc70和Hsp90如何参与20E信号通路进而调控雄性生殖,以雄性成体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Matsuura)为实验对象,设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Control组。实验组注射ds TeHsc70和ds TeHsp90;阴性对照组注射EGFP-dsRNA,干扰48、72和96h后qPCR检测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率和20E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TeEcR、TeERR和TeUsp在空白组成体精巢中高表达,并且TeERR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TeEcR和TeUsp(P<0.05)。ds TeHsc70+ds TeHsp90干扰96h后,TeHsc70和TeHsp90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并且TeERR和20E初、次级应答基因TeEcR、TeUsp、TeE75B和TeHR3mRNA的表达也随之极显著下调(P<0.01)。据此推测,TeHsc70、TeHsp90和TeERR均参与20E信号通路,并且TeHsc70、TeHsp90和TeERR对于20E信号通路维持精巢的发育和形态建成方面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脸油葫芦 精巢 热休克蛋白 RNA干扰 蜕皮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