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72
1
作者 姚玉璧 张强 +2 位作者 李耀辉 王莺 王劲松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84-1897,共14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由于干旱灾害所引发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介绍了干旱灾害...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由于干旱灾害所引发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介绍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在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阐述了对干旱风险评估的科学认识,归纳了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评估方法。从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角度,思考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科学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技术 脆弱性 暴露度
原文传递
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 被引量:41
2
作者 朱琳 佟玉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我国 ,生态风险评价 ERA还处于起步阶段 ,ERA的理论技术研究薄弱 ,缺乏生态风险管理。本文综合研究了一些 ERA实例 ,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研究和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我国应加强 ERA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及... 在我国 ,生态风险评价 ERA还处于起步阶段 ,ERA的理论技术研究薄弱 ,缺乏生态风险管理。本文综合研究了一些 ERA实例 ,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研究和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我国应加强 ERA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及法制管理 ,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技术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 生态风险评价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学军 罗元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通过论证利用GIS技术进行岩溶塌陷危险性定量评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提出了通过发展接口程序将岩溶塌陷评价模型与GIS技术有机结合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评价工作的思想 ,为科学预测重大自然地质灾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并结合桂林市西城... 通过论证利用GIS技术进行岩溶塌陷危险性定量评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提出了通过发展接口程序将岩溶塌陷评价模型与GIS技术有机结合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评价工作的思想 ,为科学预测重大自然地质灾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并结合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评价的实例 ,详细论述了GIS支持下岩溶塌陷模糊层次评价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岩溶塌陷 风险评价 GIS 危险性 评价模型
下载PDF
电力信息系统建模和定量安全评估 被引量:26
4
作者 胡炎 谢小荣 辛耀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0-35,共6页
提出一种用于电力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的建模语言和定量化评估方法。设计了安全体系设计迹语言,统一描述系统结构、系统业务、安全策略、攻击行为和安全措施等;构造了风险自动分析算法,以获得电力信息系统的攻击迹;基于攻击迹提出相对安全... 提出一种用于电力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的建模语言和定量化评估方法。设计了安全体系设计迹语言,统一描述系统结构、系统业务、安全策略、攻击行为和安全措施等;构造了风险自动分析算法,以获得电力信息系统的攻击迹;基于攻击迹提出相对安全度概念,用于定量评估安全体系的安全性;通过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定量评估各类安全措施的控制效果,如增加新的安全功能、调整系统自身结构和用户业务需求等,减少了选择安全措施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和网络安全 电力信息系统 建模 定量安全评估 风险分析 规范语言
下载PDF
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健峰 陈次昌 +2 位作者 税碧垣 项小强 冯庆善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5,75,共5页
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的目的和意义,对管道完整性管理业务流程和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集成,提出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架构。针对风险评价环节,着重评析了Kent评分法,列述了国际上比较成熟的风险评价软件,对Kent评分法的... 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的目的和意义,对管道完整性管理业务流程和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集成,提出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架构。针对风险评价环节,着重评析了Kent评分法,列述了国际上比较成熟的风险评价软件,对Kent评分法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调整指标的权重分值,形成了更加适应国内管道情况的评分指标体系。针对管道检测与完整性评价环节,根据国内实施螺旋焊缝缺陷检测的实际需求,参照BS7910对裂纹类缺陷的分级评价方法,评析了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对螺旋焊缝缺陷的适用性,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基本解决了上世纪70年代所制造管道的螺旋焊缝缺陷的检测、评价与修复技术难题。显而易见,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是一个持续更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完整性管理 技术集成 技术体系 风险评价 完整性评价
原文传递
南丰蜜桔冻害的气候指标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26
6
作者 殷剑敏 缪启龙 +2 位作者 李迎春 何寿仁 张建萍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利用1961—2000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资料,结合南丰蜜桔历年冻害情况,确定南丰蜜桔冻害的气候指标;应用GIS小网格推算技术,根据冻害指标计算得到冻害气候风险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叠加由遥感解译的南丰蜜桔可种植土地利用类型,细化... 利用1961—2000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资料,结合南丰蜜桔历年冻害情况,确定南丰蜜桔冻害的气候指标;应用GIS小网格推算技术,根据冻害指标计算得到冻害气候风险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叠加由遥感解译的南丰蜜桔可种植土地利用类型,细化得到南丰蜜桔冻害风险分布;在风险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冻害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南丰蜜桔受轻度冻害的气候风险在海拔较低的主产区一般为4~5年一遇;中度和重度冻害区域主要为20年一遇区和40年一遇区,而蜜桔的收益期一般为15a,可见,南丰县具有比较优越的蜜桔种植气候条件,种植蜜桔的气候风险较小。由于该方法考虑了蜜桔可开发种植土地利用类型,且地理背景数据分辨率高达25m×25m,因而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南丰蜜桔 冻害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供应风险评估 被引量:25
7
作者 黄健柏 孙芳 宋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77-1488,共12页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多种关键金属材料。本文选取15种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从供应减少、需求增加、地缘政治和社会监管4个维度,构建10个评估指标,对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的供应风...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多种关键金属材料。本文选取15种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从供应减少、需求增加、地缘政治和社会监管4个维度,构建10个评估指标,对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的供应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保障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清洁能源技术关键金属的供应风险均处于中风险以上等级,其中铟、镓、锗3种关键金属处于中高风险水平,锂、钴、镉、硒、钼、钯、铂、铜、铝、锌、铁、钛12种关键金属处于中风险等级。②供应减少风险维度中铟、铁、钼、锌、锗、镉6种关键金属属于中高风险,其中铟的风险最高;需求增加风险维度中铟、镓、锗3种关键金属的风险属于中高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维度中有9种关键金属属于中高风险,其中钴的风险最高;社会监管风险维度中有11种关键金属属于中高风险,其中铟的风险最高。因此,需尽快建立关键金属供应安全常态化风险分类管理机制和二次资源回收管理体系,增进与关键金属供应国间的合作,以缓解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关键金属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技术 关键金属 地缘政治风险 供应风险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晓丽 赵天慧 +9 位作者 李会仙 霍守亮 徐建 冯承莲 许宜平 段小丽 王铁宇 侯红 孟伟 吴丰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30,共13页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前沿学科领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环境基准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前沿,结合国家科技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1)环境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2)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库;3)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技术;4)水体营养物基准;5)生物测试与毒性评价技术;6)人体暴露评价理论与相关技术;7)环境基准的审核和校对;8)环境基准与标准转化理论及其对环境管理支撑技术。本文从环境基准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与环境基准研究紧密相关的8个重点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研究的根本,未来环境基准的长期战略发展必将是建立在各个重要方向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环境基准研究也必带动这些方向的共同蓬勃发展,为环境地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发展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理论方法学 污染物筛选甄别 生态功能分区 毒性技术 暴露评价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转移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被引量:21
9
作者 葛秋萍 汪明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相较于线性纵向垂直传递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移的边界范围更加弱化,更为非线性与动态化。在归纳产学研协同创新5类经典模式并对其适用条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企业、学研机构、科技服务中介、技术本身、政策环境... 相较于线性纵向垂直传递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移的边界范围更加弱化,更为非线性与动态化。在归纳产学研协同创新5类经典模式并对其适用条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企业、学研机构、科技服务中介、技术本身、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6个方面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技术转移风险进行评价,有利避免了以往风险评价的主观性和难以量化问题,提高了评价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技术转移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预警技术与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天和 褚保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0-264,共5页
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通过发展危险性评估技术和建立食品污染监控计划,研究化学污染物和生物因素危险性评估技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同时... 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通过发展危险性评估技术和建立食品污染监控计划,研究化学污染物和生物因素危险性评估技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同时开展食品安全战略与技术措施研究、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研究来保障食品安全,并分析了食品安全预警技术与危险性评估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预警技术 危险性评估技术
下载PDF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比较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有长 刘敬雅 +1 位作者 赵尔格 夏建新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45-50,共6页
自来水消毒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消毒过程伴随着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基于已有的实际消毒方法应用案例,统计分析了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次氯酸钠消毒等消毒方法生成的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 自来水消毒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消毒过程伴随着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基于已有的实际消毒方法应用案例,统计分析了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次氯酸钠消毒等消毒方法生成的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等典型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平均水平,并对消毒副产物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水平最低(男性为8.34×10^-7,即每十亿人中834人有患癌症风险,女性为9.72×10^-7,即每十亿人中972人有患癌症风险),从健康风险评价的角度分析,次氯酸钠可能是目前较理想的液氯消毒替代品;在我国,南北方自来水中的三卤甲烷健康风险均大于EPA可接受水平(1×10^-6),南方(男性平均水平为1.53×10^-6,女性为1.79×10^-6)三卤甲烷的健康风险水平比北方(男性平均水平为1.44×10^-6,女性为1.68×10^-6)高;夏季(男性平均水平为1.56×10^-6,女性为1.82×10^-6)三卤甲烷的健康风险水平大于冬季(男性平均水平为1.10×10^-6,女性为1.2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消毒 消毒工艺 消毒副产物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与理论的新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熊富忠 温东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40,共16页
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及其他国家在该领域取得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巨大进步。首先总结了工业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体系的技术全貌,对各级处理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及... 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及其他国家在该领域取得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巨大进步。首先总结了工业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体系的技术全貌,对各级处理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及其适用性、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其次重点论述了在污染物降解途径识别、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解析、高风险污染物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日益多元化和系统化的废水治理技术与理论体系将深刻影响未来工业发展的布局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处理技术与理论 难降解污染物 高分辨物质检测 微生物群落解析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食用菌中重金属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晓燕 陈磊 +3 位作者 李晓贝 董慧 白冰 周昌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从重金属检测技术、迁移机理和特性、风险评价和防控技术方面对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有效监管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检测技术 迁移规律 风险评价 防控技术
下载PDF
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静文 徐渝 +1 位作者 柴国荣 朱少英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4年第2期39-45,共7页
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对项目投资至关重要。在此,将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划分为以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为代表的传统方法和以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为代表的新方法,... 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对项目投资至关重要。在此,将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划分为以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为代表的传统方法和以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为代表的新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应用概况及存在的局限性,并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最后,简单探讨了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项目 投资风险 评价方法 AHP 聚类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ANN 神经元网络
下载PDF
建筑技术创新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以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项目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帆 谢洪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8期33-38,49,共7页
传统的计算方法难以对建筑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专家先验知识与问卷调查数据相结合,可以建立建筑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的贝叶斯信念网络模型。采用NETICA软件拟合样本数据,得到网络模型各个节点间的条件概率分布。在某绿色建筑技... 传统的计算方法难以对建筑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专家先验知识与问卷调查数据相结合,可以建立建筑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的贝叶斯信念网络模型。采用NETICA软件拟合样本数据,得到网络模型各个节点间的条件概率分布。在某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项目中应用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实现对建筑技术创新风险的定量预测,与工程实际情况对比具有较好的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贝叶斯网络 风险评估 建筑技术
下载PDF
收益预期、成本认知、风险评估与技术选择决策——基于338家农户微观数据的考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1 位作者 孙东琪 许家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02-210,共9页
构建农户技术综合价值感知影响其技术采用倾向的综合测度模型,并利用甘肃省定西市338家农户的基础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存在以下特征:(1)对新农业技术普遍有较高的综合价值感知及采用倾向;(2)收益风险感知较高而健康风险... 构建农户技术综合价值感知影响其技术采用倾向的综合测度模型,并利用甘肃省定西市338家农户的基础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存在以下特征:(1)对新农业技术普遍有较高的综合价值感知及采用倾向;(2)收益风险感知较高而健康风险感知很低,对技术收益不确定性的担忧与对技术潜在安全问题的漠视并存;(3)预期收益和健康风险感知分别从正向和负向作用于农户的技术综合价值感知;(4)预期收益和综合价值感知对农户的技术采用倾向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成本感知和收益风险感知则对其采用倾向有负向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感知 风险评估 技术选择 农户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和组合赋权的岷县板达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杜国梁 高金川 胡新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5-241,共7页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理论的不断完善和GIS技术的引入,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流域范围为评价单元,对部分流域单元的...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理论的不断完善和GIS技术的引入,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流域范围为评价单元,对部分流域单元的影响因子实际值进行了提取,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计算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建立了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岷县板达沟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评价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GIS技术 组合赋权 危险性评价 板达沟
下载PDF
利用成组生物测试评估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的安全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盈盈 马梅 +1 位作者 赛道建 王子健1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针对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奥运公园的生态安全性 ,用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比较了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对导致急性毒性的物质、内分泌干扰物质和Ah受体效应物质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城市污水厂出水中含有急性毒性、... 针对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奥运公园的生态安全性 ,用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比较了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对导致急性毒性的物质、内分泌干扰物质和Ah受体效应物质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城市污水厂出水中含有急性毒性、内分泌干扰和Ah受体效应毒性特征的污染物 ,超滤和活性炭对不同类型物质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活性炭吸附能基本有效去除具有急性毒性污染物 ,对Ah受体特征物质的去除率达到了 98% ;超滤对非极性、具有急性毒性特征的物质和极性的类雌激素物质去除效果最好 ,经超滤处理后的出水非极性组分细胞存活率达 10 0 % ,极性组分雌激素当量由 0 13pmol·L-1下降到 0 0 4 pmol·L-1.微滤和反渗透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有毒有机污染物 .进行生物毒性测试时 ,不同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需要采用样品分级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回用 深度处理 生物测试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上海城市行道树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贺坤 宋平 +2 位作者 王本耀 严巍 宋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111,共6页
评估城市树木的安全风险级别及其区域特点是提高树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利用GIS技术,结合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开展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采用风险矩阵表法,将潜在风险可... 评估城市树木的安全风险级别及其区域特点是提高树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利用GIS技术,结合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开展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采用风险矩阵表法,将潜在风险可能性及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将相关数据导入GIS软件和Canoco 5软件分别进行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上海大部分行道树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黄浦等区域;2)中心城区、外环区域及沿海区域的行道树风险点分别集中于树干、根部和枝干部分;3)利用GIS空间分析和RDA冗余分析从城市区域层面进行行道树安全风险评估,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行道树规划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风险矩阵 GIS技术 空间分析 冗余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政 王思霓 《创新科技》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再次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其中,维护产业链安全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产业链安全主要体现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再次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其中,维护产业链安全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产业链安全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可控性,能够抵抗疫情等自然灾害和技术断供等人为打压,其关键在于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还体现在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以及较强的产业基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新发展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基于底线思维构建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与预警监测体系具有特殊重要性、紧迫性与必要性。为此,需要建立跨部门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委员会,通过量化模型进行常态化风险评估和预警,并利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调整合有关资源,运用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进行备份、防御和科技公关,进而推动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安全 “卡脖子”技术 风险评估 预警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