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之路:死亡与拯救——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思想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成岗 王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0-24,43,共6页
在西方社会的技术批判理论中 ,超越论者以其理论上的彻底性而倍受关注。以人性为理论支点 ,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角度 ,超越论者对现代技术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尽管对技术所持的悲观态度使他们滑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 ,但其思想... 在西方社会的技术批判理论中 ,超越论者以其理论上的彻底性而倍受关注。以人性为理论支点 ,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角度 ,超越论者对现代技术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尽管对技术所持的悲观态度使他们滑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 ,但其思想却有合理的内核和有益的忠告。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理论是严肃学者们认真思考所得出的学术观点 ,作为一个学派应当被接纳和研究。本文对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介绍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论 技术批判 技术哲学 技术本质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与当代技术运用的合理界域 被引量:8
2
作者 孟飞 冯明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对数字技术应用中产生的新异化的反思与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已陆续展开,而这二者是可通达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意义上讨论技术,认为技术异化是人技关系错置的表现;另一方面,...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对数字技术应用中产生的新异化的反思与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已陆续展开,而这二者是可通达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意义上讨论技术,认为技术异化是人技关系错置的表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将技术异化归因于一定社会的总体,洞悉到技术异化是资本关系的随附品及其存在的合法性来源。当今的“数字异化”是“机器异化”在数字时代的进一步延续,这种逻辑关联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的持续性在场。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以“社会—政治”批判为底色,始终强调以现实的物质力量解蔽资本主义,为我们规范技术应用的合理界域指明了真正可为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技术异化 马克思主义 技术批判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技术的生态学批判:从理论到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成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当代西方的技术批判理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社会学的技术批判理论 ,另一类是生态学的技术批判理论。生态学的技术批判理论肇始于对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经历了一个从学者学院式反思到走向社会政治实践的历程 。
关键词 生态学 技术批判 自然观
下载PDF
马克思技术批判理论视域下的平台算法探析
4
作者 汪嘉晨 阎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存在的二重性,即技术潜在蕴含着人类解放的维度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技术异化。共产主义最终将扬弃资本主义技术异化,恢复无产阶级对技术的占有。算法作为数字社会的底层逻辑架构,其与数...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存在的二重性,即技术潜在蕴含着人类解放的维度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技术异化。共产主义最终将扬弃资本主义技术异化,恢复无产阶级对技术的占有。算法作为数字社会的底层逻辑架构,其与数据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二者统一于平台资本体系。平台体系中的算法与资本存在共谋,处于异化状态。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可以透视数字劳动者“困在算法里”和算法推荐两种算法异化样态,揭示资本增殖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实质,并逐步构建超越资本逻辑的共同富裕逻辑,贯穿平台算法治理,使算法从异化转化为善用,助力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批判 平台算法 共同富裕逻辑
下载PDF
技术批评主义及其心理根源 被引量:4
5
作者 包国光 陈红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35-237,共3页
从技术毁坏自然事物、降低人的地位、统治社会和技术扩张招致危险等方面概括了技术批评主义的基本观点 ;指出对现代技术的心理反应是技术批评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技术批评主义产生的因由 ,揭示了人类渴望自... 从技术毁坏自然事物、降低人的地位、统治社会和技术扩张招致危险等方面概括了技术批评主义的基本观点 ;指出对现代技术的心理反应是技术批评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技术批评主义产生的因由 ,揭示了人类渴望自由和谐的淳朴愿望 ,技术现实世界与心理需求之间的差距体验 ,对技术应用负面效应的忧虑和恐惧 ,以及传统宗教心理的惯性作用是技术批评主义的心理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心理 技术批评主义
下载PDF
走向数字社会主义:工业化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技术批判 被引量:5
6
作者 吴靖 应武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1年第3期3-22,共20页
传播技术变革已成为当下最具革命性的社会现实,对于新技术革命的批判性思考和介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传统出发,依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在全球视野和中国本土语境的双重观照下... 传播技术变革已成为当下最具革命性的社会现实,对于新技术革命的批判性思考和介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传统出发,依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在全球视野和中国本土语境的双重观照下,考察传播技术批判的学术思想脉络、历史动力和社会意义。借助本文研究,可以洞察传播技术在复杂历史进程中与政治经济实践、意识形态斗争和社会现实勾连的互动过程,进而利于反思、调整或重新规划技术发展道路,并弥补技术政治及传播技术批判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的缺席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批判 技术政治 传播技术 马克思主义 批判理论 批判传播学
下载PDF
从卢德工人、新卢德派到数字工人——技术批判的建构主义思路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榕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9,共10页
对劳动与工作形态的影响是现代技术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方式,在这个领域中,技术的设计过程得以进一步评估和建构,关注与技术相关的劳动群体变迁能够启发对这两方面论题的深思,并探索技术建构论的潜能。以此为依据,通过分析卢德运动提出了... 对劳动与工作形态的影响是现代技术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方式,在这个领域中,技术的设计过程得以进一步评估和建构,关注与技术相关的劳动群体变迁能够启发对这两方面论题的深思,并探索技术建构论的潜能。以此为依据,通过分析卢德运动提出了技术是借由扰乱劳动者的“本体性安全”和技能的“恒常性”来促使劳动者发生转型的,接着在反思新卢德主义的核心立场时,发现它虽然没有对劳动关系给予足够重视,但启发了一种“亚文化”浪漫主义式的反技术思路。信息时代的数字劳动一方面延续了劳动群体变迁过程的特征,另一方面蕴藏数字技术批判建构主义的方向;通过国家对资本垄断角色的规制以及公众参与式的技术反思,可以探索数字时代技术批判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德运动 新卢德主义 数字劳动 技术批判 互联网
原文传递
工具理性的批判: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溯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2-130,共9页
尼尔·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理论思想的形成受到诸多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成因。具体来看,波兹曼的理论思想是基于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背景而建立的,它立足于赫胥黎所构建的反技术乌托邦... 尼尔·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理论思想的形成受到诸多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成因。具体来看,波兹曼的理论思想是基于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背景而建立的,它立足于赫胥黎所构建的反技术乌托邦性质的人文主义立场,汲取了法兰克福学派与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继承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当代媒介文化理论,最终与鲍德里亚等人的商业符号消费理论形成现实互释,吹响了对于当代西方工具理性与技术垄断批判的先锋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尔·波兹曼 人文立场 大众媒介 技术批判
下载PDF
从“现代技术”批判到“未来责任”伦理——汉斯·约纳斯责任伦理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迪 《科学.经济.社会》 2018年第4期25-32,共8页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是现代技术批判与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约纳斯责任伦理思想的成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现代技术批判、传统伦理学反思与"未来责任"伦理建构。约纳斯的现代技术批判,既具有浓重的时代性又承...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是现代技术批判与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约纳斯责任伦理思想的成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现代技术批判、传统伦理学反思与"未来责任"伦理建构。约纳斯的现代技术批判,既具有浓重的时代性又承接了马克思以来的社会批判精神。其对传统伦理学理论的诊断与技术时代伦理特征的洞察,构成了责任伦理学的底色。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既是"责任"精神在伦理学中的复归,又具有朝向"未来"的向度,这是其理论的特点。通过批判、反思与建构,约纳斯形成了这种非对称性的"未来责任"伦理思想,并以此来直面现代技术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纳斯 责任伦理学 责任伦理 未来责任 技术批判
下载PDF
“科技偶像”的批判与超越——威廉·莱斯《科技的掌控》的文本学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哲 何畏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4,共7页
面对人们过度依赖科技而引发的生态问题,威廉·莱斯在《科技的掌控》一书中进行了资本主义技术批判,指出“科技偶像”观念是生态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之一。莱斯揭露了“科技偶像”的“四假象”表现形式,深刻剖析了“科技偶像”观念... 面对人们过度依赖科技而引发的生态问题,威廉·莱斯在《科技的掌控》一书中进行了资本主义技术批判,指出“科技偶像”观念是生态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之一。莱斯揭露了“科技偶像”的“四假象”表现形式,深刻剖析了“科技偶像”观念生成的内在逻辑与社会后果,提出用“关怀哲学”重塑科技伦理,通过风险管理与控制管制技术,从意识形态维度和政治实践维度对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重构,从而达到人、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章拟对《科技的掌控》进行文本学解析,系统阐释莱斯的技术批判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得与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斯 科技伦理 生态危机 技术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网络文学前沿问题”笔谈(上) 网络文学的审美设定与技术批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友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67-671,共5页
探寻网络文学的学理原点需要确证这种文学的人文性审美设定,据此开辟人类的审美空间,提升文学的价值道义。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应该保持对网络技术理性的批判精神,避免网络写作中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 探寻网络文学的学理原点需要确证这种文学的人文性审美设定,据此开辟人类的审美空间,提升文学的价值道义。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应该保持对网络技术理性的批判精神,避免网络写作中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人文精神 审美意识 工具理性 批判精神
下载PDF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12
作者 陈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在“媒介批评三部曲”当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在“媒介批评三部曲”当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其人文主义立场对西方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由此,波兹曼的“成人化的儿童”“娱乐至死”“文化绝不向技术投降”等观点中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也得到了清晰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尔·波兹曼 大众媒介 人文立场 技术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技术批判的辩证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剩余价值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小亮 宋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年第3期8-14,共7页
【目的/意义】马克思技术批判的实质是对劳动异化问题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回答。【设计/方法】马克思以技术进入生产过程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为线索,探讨了二者关系的辩证发展,其核心是以剩余价值规律阐释技术发展的资本逻辑及其对劳动者的... 【目的/意义】马克思技术批判的实质是对劳动异化问题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回答。【设计/方法】马克思以技术进入生产过程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为线索,探讨了二者关系的辩证发展,其核心是以剩余价值规律阐释技术发展的资本逻辑及其对劳动者的异化作用,其根本追求是劳动者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结论/发现】马克思技术批判的辩证发展观蕴含着否定之否定规律,预示着劳动者与技术关系在新时代将迎来辩证否定,劳动者终将恢复对技术的支配地位。马克思技术批判辩证观的当代价值是重新确立劳动者对技术的主导地位,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看待技术的作用条件,以及推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技术批判 否定之否定 包容性发展
下载PDF
市场社会视角对新技术时代的解读
14
作者 陈红兵 李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从新技术时代特征的意义上对新卢德主义者J.曼德尔(J.Mander)和K.塞尔(K.Sale)的观点加以归纳梳理,并尝试运用卡尔.波兰尼的市场社会的概念和双向互动思想,从市场社会角度分析、讨论并引申对新卢德主义关于新技术时代特征思想的理解... 本文从新技术时代特征的意义上对新卢德主义者J.曼德尔(J.Mander)和K.塞尔(K.Sale)的观点加以归纳梳理,并尝试运用卡尔.波兰尼的市场社会的概念和双向互动思想,从市场社会角度分析、讨论并引申对新卢德主义关于新技术时代特征思想的理解,由此阐释我们对于全球化时代技术特性与时代特性的思考和把握。本文认为,新卢德主义的技术逻辑批判是对市场逻辑和资本逻辑的批判,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批判思想正是技术与市场、资本的逻辑脱离社会控制而导致的社会政治反抗的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卢德主义 市场社会 双向运动 新技术时代 技术批判
原文传递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5
作者 庞晓利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1-34,共4页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深刻地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压制人类内心的否定、批判和超越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沦为"单向度的社会"的异化现象。文章通过对马尔库塞笔下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阐...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深刻地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压制人类内心的否定、批判和超越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沦为"单向度的社会"的异化现象。文章通过对马尔库塞笔下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阐述,分析了"单向度的人"产生的缘由,并积极探索其出路,为我国提倡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科学技术批判
下载PDF
教育技术批判的价值与遵循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芒 张晓庆 余露瑶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28,共8页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批判 价值 内涵 基本遵循
下载PDF
作为媒介权力的平台:一种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耀钟 《传媒观察》 2018年第10期91-97,共7页
现今,少数社交媒体平台和科技公司对于全球新闻业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原先具有的角色、功能正被它们迅速接管,它们不仅可以控制观众看到什么、谁能从中获利,甚至决定了什么形式、类别的新闻可以广为流传、受人喜爱。因而,... 现今,少数社交媒体平台和科技公司对于全球新闻业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原先具有的角色、功能正被它们迅速接管,它们不仅可以控制观众看到什么、谁能从中获利,甚至决定了什么形式、类别的新闻可以广为流传、受人喜爱。因而,这些平台已然不是先前学界所界定的“分发渠道”,而恰恰成为控制了当下新闻生产全链条的新型“媒介权力”。本文即旨在研究媒体机构与技术平台间的动态合作关系,探寻新闻和信息产业是如何被技术革新所冲击、亦或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媒体 科技公司 媒介权力 媒介技术批判
原文传递
技术文化批判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孝富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技术文化危机日益凸显,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通过梳理韦伯·霍克海默、阿尔多诺、马尔库塞、哈伯马斯、海德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各自的技术文化批判理论,最终可以获得技术文化批判的两种研究道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
关键词 技术 批判 维度
下载PDF
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云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对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的批判思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尼尔·波兹曼 技术垄断 批判
下载PDF
红河油田致密砂岩油藏油井合理井距的确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少朋 何学文 党文斌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9期48-50,共3页
红河油田长8致密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大,油井技术极限井距小,必须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提高单井控制储量。由于长8储层普遍发育裂缝,天然裂缝、压裂人工缝的综合作用增加了油井井距的确定难度。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启动压力梯度,建立启... 红河油田长8致密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大,油井技术极限井距小,必须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提高单井控制储量。由于长8储层普遍发育裂缝,天然裂缝、压裂人工缝的综合作用增加了油井井距的确定难度。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启动压力梯度,建立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确定基质储层区油井技术极限井距;其次考虑储层裂缝发育程度,总结矿场经验,综合确定油井合理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技术极限井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