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谢言 高山行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6,共12页
基于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企业技术竞争力细化为三个方面,即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并探讨了战略导向、技术竞争力和企业地位间的路径关系。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竞... 基于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企业技术竞争力细化为三个方面,即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并探讨了战略导向、技术竞争力和企业地位间的路径关系。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竞争力的三个方面均促进了企业地位的提升,企业家导向有助于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而市场导向有助于技术整合和技术占用。揭示了企业技术竞争力的三个维度,探讨了企业战略导向影响技术竞争力和企业地位的路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研发 技术整合 技术独占 企业地位 战略导向 自主创新
原文传递
专利信息视域下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竞争态势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裕荣 侯元元 +1 位作者 刘彤 高子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7,共6页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其具有无污染、噪声小等优点,是世界主要汽车国家争相研发的技术。从专利数据出发,基于年度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优先权专利地区分布、主要国家专利布局、主要竞争对手研发力量与研...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其具有无污染、噪声小等优点,是世界主要汽车国家争相研发的技术。从专利数据出发,基于年度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优先权专利地区分布、主要国家专利布局、主要竞争对手研发力量与研发效率以及主要企业技术专利布局视角,结合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国际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地位,可为我国产业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专利信息 技术研发 竞争态势 技术生命周期
下载PDF
FDI技术溢出、自主研发与内资企业技术创新——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永军 邱兆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6,共6页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FDI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区别。采用2005—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和自主研发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FDI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区别。采用2005—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和自主研发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内资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政府研发支出和企业研发支出对内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研发资本支出的利用效率较低。提高内资企业研发资本利用效率和研发人员素质有利于增强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自主研发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专利产出
下载PDF
聚乳酸技术与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跃 江洪波 +1 位作者 陈大明 毛开云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6期17-22,共6页
随着原料生产和制品加工技术的进步,生物降解材料备受关注,成为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焦点。聚乳酸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性、生物安全性等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角度,阐述了全球包括我国的聚乳酸技术和市场现状,... 随着原料生产和制品加工技术的进步,生物降解材料备受关注,成为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焦点。聚乳酸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性、生物安全性等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角度,阐述了全球包括我国的聚乳酸技术和市场现状,并对聚乳酸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技术研发 市场发展
下载PDF
国际体育器材专利技术竞争情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万宇 张元梁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1-531,共11页
在国际视野下从专利角度入手,以收录在TI(Thomson Innovation)专利数据库中的体育器材相关专利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体育器材专利技术发展路径、现状以及主要国家的研发水平进行全面探索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 在国际视野下从专利角度入手,以收录在TI(Thomson Innovation)专利数据库中的体育器材相关专利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体育器材专利技术发展路径、现状以及主要国家的研发水平进行全面探索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体育器材相关技术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了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和中国台湾等6个国家和地区,占到总量的87. 73%;主要技术集中在休闲与健身器材、球类、训练器材和比赛器材等方面;主要专利权人的合作呈现以本国合作为主,跨国合作较少;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在专利总量上占据一定优势,然而专利质量较低,发明专利较少,专利申请集中在国内申请,跨国专利和三边专利申请较少,对国际市场的关注度不高。研究从专利角度揭示国内外体育器材技术研发现状的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创新投入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器材 专利 技术研发 演化路径
下载PDF
生物芯片研究现状与市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晓勤 毛开云 +1 位作者 陈大明 江洪波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生物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研究、临床疾病诊断、新药研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对全球生物芯片公开专利进行检索,发现全球生物芯片专利公开量自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至2005年达到顶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 生物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研究、临床疾病诊断、新药研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对全球生物芯片公开专利进行检索,发现全球生物芯片专利公开量自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至2005年达到顶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专利区域分布来看,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和中国。机构分布方面,前三位是日本的Seiko Epson Corp,中国的Shanghai Biowindow Gene Dev Inc.和Bode Gene Dev Co.,Ltd.Shanghai。从技术构成来看,居前三位的IPC类别分别为核酸检测、免疫检测、其他生物样品检测。全球生物芯片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以北美和欧洲市场为主,中国和印度是生物芯片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中国发展生物芯片产业时应加强各种技术的集成,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两个方向积极培育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技术研发 市场发展
下载PDF
基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企业联盟合作模式选择 被引量:6
7
作者 赖苹 曹国华 马文斌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12期10-14,32,共6页
在征收外生排放税的条件下,利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企业对3种联盟合作模式的选择。通过全面比较不联盟合作模式、半联盟合作模式和全联盟合作模式下的均衡产量、生产工艺研发水平、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利润... 在征收外生排放税的条件下,利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企业对3种联盟合作模式的选择。通过全面比较不联盟合作模式、半联盟合作模式和全联盟合作模式下的均衡产量、生产工艺研发水平、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得出全联盟合作模式是企业最佳选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 联盟合作模式 动态博弈
下载PDF
战略联盟视角下技术研发与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常镇宇 李玉萍 王常松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9,50,共5页
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长期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基于合理的假设,构建了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 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长期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基于合理的假设,构建了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蓄积;而企业进行非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长期而言会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蓄积等,为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经营绩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联盟 技术研发 无形资产蓄积
下载PDF
论塑造民族品牌中的自主创新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4-76,共3页
中国自主民族品牌存在着缺乏独特的品牌文化,品牌内涵不够清晰,自主开发能力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保护不力,过分依赖广告宣传等问题,为此,应塑造良好的品牌文化,自主研发技术,打造民族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制定根... 中国自主民族品牌存在着缺乏独特的品牌文化,品牌内涵不够清晰,自主开发能力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保护不力,过分依赖广告宣传等问题,为此,应塑造良好的品牌文化,自主研发技术,打造民族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制定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方向的广告宣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品牌 自主创新 品牌文化 技术研发
下载PDF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研发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功明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9,共5页
株冶在纪念建厂50周年之际,根据循环经济原则,制定宏伟的改造规划。通过引进先进的直接冶炼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更新换代改造,使铅、锌两个系统产生的渣料、烟灰、烟气在两个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铅锌资源互为利用、铅锌工艺联动,... 株冶在纪念建厂50周年之际,根据循环经济原则,制定宏伟的改造规划。通过引进先进的直接冶炼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更新换代改造,使铅、锌两个系统产生的渣料、烟灰、烟气在两个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铅锌资源互为利用、铅锌工艺联动,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率由目前的72%提高到82%以上,步入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绿色环保冶金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生产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 直接炼铅 直接浸出
下载PDF
欧洲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创新战略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云燕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年第5期473-476,共4页
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制高点的又一新兴领域,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将发展机器人上升为国家战略。欧洲各国在欧盟委员会的组织和推动下,也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战略举措,其机器人研发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值得我国借鉴... 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制高点的又一新兴领域,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将发展机器人上升为国家战略。欧洲各国在欧盟委员会的组织和推动下,也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战略举措,其机器人研发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自动化 技术研发 创新战略
下载PDF
应用信息检索提高企业技术研发成效的探讨
12
作者 张秀芝 《新疆钢铁》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章分析了信息检索在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企业应如何加强信息检索工作,进一步说明充分做好信息检索工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研发 信息检索 科技查新 技术创新能力
下载PDF
技术研发与广告作用下的供应链模型研究
13
作者 方文超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8-22,共5页
近年来,技术研发和广告成为供应链研究的热点。考虑技术研发和广告作用下对供应链的影响,构建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模型,分别研究、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推论和性质,进一步得到相应对策。
关键词 技术研发 广告 供应链
下载PDF
战略联盟倾向与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曾又其 王京芳 常镇宇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2-717,共6页
探讨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长期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基于合理的假设,构建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 探讨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长期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基于合理的假设,构建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蓄积;而企业进行非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长期而言会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蓄积等,为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经营绩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联盟 技术研发 无形资产蓄积
下载PDF
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 被引量:33
15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张乙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87,共8页
本文从制造业的业务外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机理入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关联,并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研发策略。在弱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将在某个概率选择上构成混合纳什均衡,... 本文从制造业的业务外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机理入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关联,并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研发策略。在弱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将在某个概率选择上构成混合纳什均衡,从而使得二者的技术研发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效应;而在强技术关联下,制造业选择技术研发先动、生产性服务业选择技术研发跟从将构成二者研发博弈的纳什均衡。最后,对不同技术关联程度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进行了实证,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关联 协同创新 生产性服务业 研发先动
原文传递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技术研发补贴能提高清洁技术创新水平吗——来自工业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海英 谢建政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90,共12页
我国现有环境规制侧重于将干预作为清洁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却忽略了对清洁技术研发的引导。文章将作用于企业的排污权交易与引导研发方向的清洁技术研发补贴相结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二者搭配是否有助于清洁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使用我... 我国现有环境规制侧重于将干预作为清洁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却忽略了对清洁技术研发的引导。文章将作用于企业的排污权交易与引导研发方向的清洁技术研发补贴相结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二者搭配是否有助于清洁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使用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际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工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在观察期内提高了试点省份的清洁技术创新水平,这与理论模型结论相一致;(2)我国试点省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未能发挥减排作用,这与理论模型结论不一致;(3)清洁技术研发补贴只有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政策效果;(4)清洁技术研发补贴对相应的研发投入存在双门槛效应,补贴并非越高越好。因此,为提高我国清洁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注重环境规制搭配,并控制好补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清洁技术研发补贴 技术变迁
原文传递
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研究——基于日、美、欧典型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案例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方荣贵 王敏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1期47-54,共8页
本文以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VLSI、SE-MATECH和IMEC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合不同联盟形成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背景,总结出三家联盟在服务对象、组织结构与模式、研发投入、研发... 本文以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VLSI、SE-MATECH和IMEC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合不同联盟形成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背景,总结出三家联盟在服务对象、组织结构与模式、研发投入、研发与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组建和运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性技术 半导体产业 技术研发联盟 案例比较
下载PDF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洪民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创新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尚未明确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主体,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和政策保障,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等使产... 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创新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尚未明确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主体,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和政策保障,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等使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研发管理 技术创新链 管理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竞争力
下载PDF
技术特征对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基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汤建影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0-46,共7页
本文在总结企业技术获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研发成本、技术不确定性、技术距离、技术生命周期等变量对民营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并基于245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或... 本文在总结企业技术获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研发成本、技术不确定性、技术距离、技术生命周期等变量对民营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并基于245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或者技术处于生命周期的中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内部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或不确定性较高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合作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不确定性较低时,或者技术距离较大、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外部购买;技术距离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倾向之间,以及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内部研发倾向之间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获取 研发成本 技术不确定性 技术距离 技术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协同知识链及知识流动模型--模块化协同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洪民 杨艳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46,共6页
多主体模块化协同是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流创新模式,协同知识链的运行绩效决定着协同研发绩效和组织竞争能力。构建了共性技术研发模块化协同的过程模型、基于共性技术研发业务流程的模块主体协同知识链模型以及协同知识链的知识流... 多主体模块化协同是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流创新模式,协同知识链的运行绩效决定着协同研发绩效和组织竞争能力。构建了共性技术研发模块化协同的过程模型、基于共性技术研发业务流程的模块主体协同知识链模型以及协同知识链的知识流动模型,探讨了协同知识链知识流动的若干运行机理,分析了协同知识链中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知识链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协同 知识链 知识流动 制造业 共性技术研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