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统治:马尔库塞与福柯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庆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马尔库塞与福柯的工作为分析资本主义与技术新配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经典的案例。马尔库塞指认技术操控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决定了人的感情、需要、愿望,造就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福柯指出技术设计实现了将不同物质功... 马尔库塞与福柯的工作为分析资本主义与技术新配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经典的案例。马尔库塞指认技术操控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决定了人的感情、需要、愿望,造就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福柯指出技术设计实现了将不同物质功能化处理的权力效应,其最终落点在于调配、控制、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使得权力统治从威严的政治机构散布到了日常生活,技术规训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权力组织的新形式。面对技术统治的危机,马尔库塞与福柯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统治 技术规训 单向度 马尔库塞 福柯
下载PDF
论科技对现代奥运会的异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培超 宋晓娟 《少林与太极》 2010年第24期12-18,共7页
科学技术是现代奥运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技术主宰、兴奋剂作祟、工具理性对人文精神的压制也对现代奥运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正确对待和利用技术、走出技术异化的困境是现代奥运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技术主宰 兴奋剂 工具理性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科技帝国主义:全球治理问题的一个症结
3
作者 张务农 《深圳社会科学》 2021年第6期71-81,共11页
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化”作为“帝国主义”的替代品登上了历史舞台,国内学术界便不再热衷于讨论帝国主义,而是聚焦于全球治理的问题。然而,抛开对“帝国主义”的重新考察并不能充分理解“全球治理”的难题。持续的贸易战显示帝国主... 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化”作为“帝国主义”的替代品登上了历史舞台,国内学术界便不再热衷于讨论帝国主义,而是聚焦于全球治理的问题。然而,抛开对“帝国主义”的重新考察并不能充分理解“全球治理”的难题。持续的贸易战显示帝国主义不仅持续存在,而且表现出新的特征。在贸易战中,对高端技术以及相应产业链的控制和垄断成为帝国主义最致命的手段,以高科技垄断控制世界政治版图、维持世界旧秩序并攫取超额经济利益成为帝国主义新的霸权形式。这一现象不仅是传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无法充分解释的,甚至包括“文化帝国主义”、“生态帝国主义”,“科学帝国主义”等新的范畴也是无法充分说明的。尽管从源流上看,科技帝国主义的相关思想可以追溯到贝尔纳关于科技、教育和帝国主义兴起的相关论述,但一直以来,学界所使用的相关术语又各有偏重,不足以揭示当前的帝国主义新形态。“科技帝国主义”能够更好地揭示帝国主义借助于科技垄断对内进行控制、对外进行扩张,以维持和强化全球不平等贸易、经济、政治旧秩序的机制。在科技帝国主义的发展阶段,帝国主义控制了新技术革命最为关键的技术,而跨国公司从根本上依附于帝国的控制战略。因此,通过合作与斗争维护公平的贸易秩序,打破帝国主义的技术壁垒不仅是贸易议题,而且是全球治理的关键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统治 科技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研究 贸易战 世界贸易组织
下载PDF
德里罗笔下的技术宰制与田园救赎
4
作者 韩利敏 陈爱云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0-23,36,共5页
以小说《大都市》(Cosmopolis)为研究对象,对德里罗笔下的技术宰制与田园救赎展开研究。德里罗小说注重对科技力量的反思和对技术理性的追问,深刻地揭示出技术对人类的全面网罗与宰制,展现出技术宰制下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与生存困境。同... 以小说《大都市》(Cosmopolis)为研究对象,对德里罗笔下的技术宰制与田园救赎展开研究。德里罗小说注重对科技力量的反思和对技术理性的追问,深刻地揭示出技术对人类的全面网罗与宰制,展现出技术宰制下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与生存困境。同时,德里罗一直在探寻人类精神救赎之路,把怀旧和重返田园世界作为人类反抗技术暴力的有效途径,为现代人类对抗技术宰制提供了一条光明坦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会》 技术宰制 精神生态危机 田园救赎
下载PDF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统治运演机制
5
作者 王琳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7-80,共4页
马尔库塞通过分析技术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运演机制,揭示了科学技术内在的工具主义先验性,在技术理性单向度逻辑的内在驱动下,依靠肯定性的思维方式、同一性的认知过程以及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对整个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统治。面对强... 马尔库塞通过分析技术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运演机制,揭示了科学技术内在的工具主义先验性,在技术理性单向度逻辑的内在驱动下,依靠肯定性的思维方式、同一性的认知过程以及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对整个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统治。面对强大又隐蔽的技术统治,马尔库塞寻求通过感性的审美方式扬弃技术异化,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统治 马尔库塞 技术理性
下载PDF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三重维度
6
作者 林世昌 牛余凤 《理论界》 2020年第4期51-57,共7页
马尔库塞从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出发,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与技术进步相伴生的极权主义以及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批判,形成了以技术统治论、病态社会论和生... 马尔库塞从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出发,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与技术进步相伴生的极权主义以及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批判,形成了以技术统治论、病态社会论和生态危机论为核心论点的三重维度,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猛烈而广泛的批判。在21世纪的世界发展洪流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依然存在,因此,对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三重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技术统治 病态社会 生态危机
原文传递
乡村政策动员中的“权力——技术”及其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金江峰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乡镇政权对村干部的政策动员,开始由激励机制、压力机制转向责任机制。乡镇政府面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现实,渐次倚重对制度性资源的技术化调配,塑造乡村"责任共同体"关系,推进政策落地。乡村政策动员...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乡镇政权对村干部的政策动员,开始由激励机制、压力机制转向责任机制。乡镇政府面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现实,渐次倚重对制度性资源的技术化调配,塑造乡村"责任共同体"关系,推进政策落地。乡村政策动员中体制性吸纳、组织化协调、技术性约束和伦理化调适等权力—技术支配机制,虽可借助组织内责任关联纽带提高政策动员与执行效率,但该"权力的技术支配网络"同时也容易带来乡村治理的悬浮化、去政治化与泛政治化等"行政消解治理"问题。由此,乡村政策动员应警惕过于强化制度的工具性价值,重新发掘其治理内涵与社会价值,实现乡村治理"治术"与"治道"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动员 制度性资源 权力的技术支配网络 行政消解治理
原文传递
培养儿童的“沉思之思”——技术统治时代超越技术两重性的可能路径 被引量:6
8
作者 孙蓉鑫 陈乐乐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5,共12页
在当今的技术统治时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作为教育手段的技术表现出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然而,技术具有两重性,它虽然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但也会对儿童形成全面的束缚和控制。不过,人之为人的技术本... 在当今的技术统治时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作为教育手段的技术表现出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然而,技术具有两重性,它虽然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但也会对儿童形成全面的束缚和控制。不过,人之为人的技术本质又决定了如果我们由此走向盲目抵抗的另一极,仍然是不对的。这就需要我们超越对技术的工具论、计算主义或享用论的狭隘认识,借鉴海德格尔等人的技术哲学,通过一种现象学的还原、建构和解构,走向对技术的“沉思之思”。这本质上是让我们对技术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态度,使我们既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为何需要技术、应该如何发展与运用技术,又不会被技术奴役和控制。幼儿园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儿童对自然物的经验、支持儿童动手劳作、开展儿童哲学对话等方式,培植儿童对于“沉思之思”的心理意识萌芽。小学、中学和大学可以继续这种思维方式的培育,直至个体具备成熟的“沉思之思”,以此重建人类与技术出自本然需要的本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统治时代 技术的本质 技术哲学 “沉思之思”
下载PDF
威廉·莱斯生态经济批判理论探析
9
作者 赵婧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威廉·莱斯通过其独特的辩证哲学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深度分析,论述了资本主义高强度市场经济架构中商品结构特征的新变化及其消费主义倾向,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应用与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悖论,主... 威廉·莱斯通过其独特的辩证哲学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深度分析,论述了资本主义高强度市场经济架构中商品结构特征的新变化及其消费主义倾向,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应用与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悖论,主张通过确立环境友好的社会制度体系与伦理价值观念,将人类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从市场依赖与技术律令中解放出来,构建重视发展质量且尊重自然限度的生态经济形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态批判及其重建的思想图景。莱斯首次明确了生态环境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批判及其重建中的重要地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环境保护思潮的融合性发展,为我们当下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提供了思想启示,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建设不仅在于发展更为成熟的市场机制与技术条件,更在于构建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斯 市场经济 技术律令 控制自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