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荣军 史宏彦 杨雪强 《土工基础》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基坑排桩支护设计方法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排桩支护中土压力的计算方法,不考虑支护结构变形、考虑支护桩和支撑变形及考虑支护桩、圈(腰)梁和支撑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成果,简要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基坑排桩支护设计方法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排桩支护中土压力的计算方法,不考虑支护结构变形、考虑支护桩和支撑变形及考虑支护桩、圈(腰)梁和支撑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成果,简要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桩 等值梁法 弹性地基梁法 共同变形法 支护理论
下载PDF
日本钢桥的历史和技术发展综述(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藤野陽三 Dionysius Siringoringo 《钢结构(中英文)》 2020年第1期34-58,共25页
在日本,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成熟的施工和制造技术,成本竞争力以及在跨越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广泛用于桥梁结构。钢桥约占公路桥梁总数的38.3%。本文对日本的钢桥历史和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含结构分析、材料、标准的结... 在日本,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成熟的施工和制造技术,成本竞争力以及在跨越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广泛用于桥梁结构。钢桥约占公路桥梁总数的38.3%。本文对日本的钢桥历史和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含结构分析、材料、标准的结构设计以及检测维护等四个方面。日本钢桥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1868年。早期建造的桥梁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第一部钢桥设计标准于1939年起草。该标准规定,日本的公路桥分为国道桥梁和县道桥梁两级,标准车辆荷载分别为13 t和9 t。自1950年以来,钢铁生产和焊接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并且设计和施工规范也定期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日本在1960年进入了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时期,主要是因为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在此期间,建造了现代斜拉桥和悬索桥,并开始进行本州四国联络桥的技术研究。此外,开始建设东海道新干线、首都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和东名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钢桥结构相关的材料、分析、设计和施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进步。2000年以后,钢桥的发展主要集中于降低建设成本、改善全寿命周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日本钢桥研发的最初驱动力是在广阔而复杂的的地形条件下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以支持经济增长。在材料方面,钢桥的建设需求促进了高性能钢、高强度钢丝和高强螺栓的发展。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驱动力是地震和台风等灾难造成的基础设施损失。抗震和抗风工程领域的需求推动了高质量钢材的生产以及钢桥安全性和可维修性的研究。大跨径钢桥的桥塔、主梁和索等对风敏感,因此开发了相关的风洞试验和分析技术。自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以来,钢桥的抗震、隔震以及抗震改造等技术一直稳步发展。在研究和开发之后,更新了设计指南,从而推进钢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发展历史 技术发展 钢材料 抗震设计 隔震设计 监测与维护
原文传递
企业技术开发合作决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钟书华 刘玉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7,共5页
本文介绍了企业技术开发合作的评估与决策过程,讨论了影响企业技术开发合作决策的14 个因素,并对14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开发合作 决策分
下载PDF
江苏高校图书馆缩微技术应用历程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兴华 吴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5-136,共12页
文章记录了1942年以后缩微技术在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历史,以江苏高校图书馆为样本,确定发展分期。用文献调查法,梳理史料、考订事实。以全球缩微技术史发展为参照系,从服务、市场、技术、学术研究和人物事件等维度进行评价,分析新旧... 文章记录了1942年以后缩微技术在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历史,以江苏高校图书馆为样本,确定发展分期。用文献调查法,梳理史料、考订事实。以全球缩微技术史发展为参照系,从服务、市场、技术、学术研究和人物事件等维度进行评价,分析新旧技术间冲突的深层原因。2000年后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兴起,缩微技术退出高校图书馆,再无回归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微资料 缩微出版 缩微技术 资源建设 技术运动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技术发展逻辑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方略
5
作者 孙炳炎 时怀国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56-62,共7页
科技创新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之一,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基准线。资本主义现代化与技术发展呈现出紧密结合的态势,即资本逻辑主导并体现为技术发展的逻辑。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也关注到... 科技创新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之一,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基准线。资本主义现代化与技术发展呈现出紧密结合的态势,即资本逻辑主导并体现为技术发展的逻辑。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也关注到技术问题,既高度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所带来的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为超越资本主义技术发展的历史局限指明了方向和出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厘清资本主义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悖论,在已取得伟大成就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走出资本主义技术发展逻辑牢笼的实践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科技发展 技术异化 实践方略
下载PDF
自律与他律共治:科研不端治理的国家模式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勇 盛怡瑾 +1 位作者 曹元 王群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22年第1期156-181,共26页
科研能力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科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研诚信的环境。国外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围绕科研不端治理开展诸多实践工作,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科研不端管理机构及相关政策进行系统调研,运用政... 科研能力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科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研诚信的环境。国外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围绕科研不端治理开展诸多实践工作,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科研不端管理机构及相关政策进行系统调研,运用政策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总结科研不端治理的国家模式及特征,揭示各国在科研不端治理措施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科研不端治理的基本思路与可选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不端治理 国家模式 自律 他律 中国 主要科技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2011年中国PVC产业状况分析
7
作者 邴涓林 《聚氯乙烯》 CAS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介绍了2011年我国PVC产业的生产能力、供需状况,分析了国内PVC行业的现状,叙述了近年来国内PVC生产技术的进展状况以及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指出目前行业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一个约束"、"二个冲击"、"三个压力&... 介绍了2011年我国PVC产业的生产能力、供需状况,分析了国内PVC行业的现状,叙述了近年来国内PVC生产技术的进展状况以及行业关心的热点问题,指出目前行业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一个约束"、"二个冲击"、"三个压力"和"四大矛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PVC行业今后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PVC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调整的步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PVC产业 发展 现状 技术进展 分析
下载PDF
TEDA天桥及下沉广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局部城市设计
8
作者 焦毅强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5,共2页
  本设计包括两个要素—天桥与广场一线一面,一个临空而过,一个下沉铺开。天桥由两个体系构成,一个是桥的结构载体,桥体采用空间连续体系,形成一个有力度的线型构成。另一个是桥的附着体,包括桥内的人行道、电梯和顶部遮阳构件。广场下...   本设计包括两个要素—天桥与广场一线一面,一个临空而过,一个下沉铺开。天桥由两个体系构成,一个是桥的结构载体,桥体采用空间连续体系,形成一个有力度的线型构成。另一个是桥的附着体,包括桥内的人行道、电梯和顶部遮阳构件。广场下沉,并以水为主题。瀑布结合建筑小品和绿化设施,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城市设计 空间连续体系 城市空间 下沉广场 结构载体
原文传递
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与技术研发效率测度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凯华 汪寿阳 寇明婷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4,共14页
在系统梳理现有可调整环境因素或/与统计噪音影响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幅度调整测度(RAM)与随机前沿分析(SFA)结合,构建了无需强制性调整环境因素与统计噪音影响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改进模型——RAM-SFA-RAM.相对现... 在系统梳理现有可调整环境因素或/与统计噪音影响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幅度调整测度(RAM)与随机前沿分析(SFA)结合,构建了无需强制性调整环境因素与统计噪音影响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改进模型——RAM-SFA-RAM.相对现有模型,新的组合测度模型不但在估计影响与调整投入和产出时可实现较为客观地设定环境因素与松弛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生产函数关系,以降低效率估计偏误,而且充分利用了RAM模型全面测度无效的优点,为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同时过滤环境因素与统计噪音的差异性影响提供了新的分析途径;更重要的是,选用的RAM具有平移不变性,可使组合测度模型克服现有模型只能通过最值强制性对投入和产出进行正向调整以适应选择的效率估计模型无法处理非正值的不足,避免了由此产生的效率估计偏误.实证研究部分用这一组合效率测度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层次上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研发效率,为效率的客观比较提供了可行的模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 幅度调整测度(RAM) 随机前沿分析(SFA) 技术研发效率 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