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重点探区钻井完井技术新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9
1
作者 丁士东 赵向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0,共10页
近年来,中国石化在顺北、川渝和鄂尔多斯等重点探区,通过技术攻关与现场实践,初步形成了顺北8000~9000 m特深层钻井完井关键技术、川渝页岩气钻井完井关键技术、四川海相碳酸盐岩油气钻井关键技术和华北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低成本钻井完... 近年来,中国石化在顺北、川渝和鄂尔多斯等重点探区,通过技术攻关与现场实践,初步形成了顺北8000~9000 m特深层钻井完井关键技术、川渝页岩气钻井完井关键技术、四川海相碳酸盐岩油气钻井关键技术和华北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低成本钻井完井关键技术,支撑其在特深层油气、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获得了勘探开发突破。随着勘探开发不断深入,重点探区还面临钻井周期较长、机械钻速偏低、井下故障较多、压裂提产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和挑战,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成熟技术,大力实施提质、提速、提效、提产的“四提”创新创效工程,为中国石化重点探区的油气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探区 超深井 页岩气 碳酸盐岩 致密油气 钻井完井 技术进展 发展建议 中国石化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肖翠平 敖晓文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0期47-48,共2页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清洁汽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催化裂化装置在我国原油的二次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高达50%左右,难以满足清洁汽油发展要求。本文基于催化裂化工艺(FCC)特点,介绍了改进工艺...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清洁汽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催化裂化装置在我国原油的二次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高达50%左右,难以满足清洁汽油发展要求。本文基于催化裂化工艺(FCC)特点,介绍了改进工艺操作条件和原料条件、改变FCC工艺过程,改进FCC催化剂等三方面技术降低汽油烯烃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降烯烃 技术进展
下载PDF
我国农村工业化历史经验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宏志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新中国 5 0年农村工业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主要包括 :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先导 ,制度及其变迁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根本 ,完善的现代市场机制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依托 ,科技进步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制度变迁 市场机制 科技进步 历史经验
下载PDF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31
4
作者 颜鹏飞 王兵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5-65,共11页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 ,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经济 生产率增长 制度因素 DEA 研究者 结论 数据加工
原文传递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被引量:485
5
作者 张海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本文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然后检验了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通过考察R&D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我们将外... 本文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然后检验了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通过考察R&D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我们将外资外部性区分为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竞争效应,进而检验了外资促进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途径。我们发现,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内资部门较低的R&D吸收能力抑制了生产率的增长;外资活动产生的负向竞争效应抑制了内资部门技术效率的增长;R&D和外资活动都推动了内资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但来源分别为R&D创新能力和正向竞争效应,而不是技术扩散;由于高科技行业R&D吸收能力较低,内资部门不仅没能吸收外资先进技术,反而呈现显著的逆向技术扩散。一般行业吸收能力比高科技行业强,但外资技术扩散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中国 工业生产率 外资利用 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技术扩散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被引量:318
6
作者 章祥荪 贵斌威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本文首先对Malmquist指数法进行了回顾,对Malmquist指数各种分解的分歧和争论作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并指出国内已有研究在指数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1979~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本文的... 本文首先对Malmquist指数法进行了回顾,对Malmquist指数各种分解的分歧和争论作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并指出国内已有研究在指数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1979~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较大进步。但是1997年以后,由于技术效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由于地区之间技术差距的拉大,我国并没有出现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法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趋同效应
原文传递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02
7
作者 李玉红 王皓 郑玉歆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4,共13页
本文从企业动态演化的视角,对"十五"前后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来源进行考察。通过采用企业微观数据,结合BHC方法①和偏离份额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在工业生产率变动中的作用,为转轨时期工业生产率的变迁提供... 本文从企业动态演化的视角,对"十五"前后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来源进行考察。通过采用企业微观数据,结合BHC方法①和偏离份额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在工业生产率变动中的作用,为转轨时期工业生产率的变迁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发现,在考察期内,工业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增速都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存活企业生产率水平最高,进入企业生产率增速最快,退出企业无论是水平还是速度都处于最后。对于工业生产率的增长,存活企业的技术进步贡献占近一半,而企业演化导致的资源重新配置贡献占另外一半,说明企业演化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是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揭示出以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制度改革及新上投资项目对现阶段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在转型过程中制度潜力的趋弱以及产业发展趋于成熟,增强存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则是实现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演化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重新配置 非参数估计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92
8
作者 王玉燕 林汉川 吕臣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77,共13页
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GVC)内在机理与中国嵌入GVC方式下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框架与假说,并利用1999—2012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投入产出表与索洛残差法分别测算工业行业GVC嵌入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工业行业嵌入GVC程... 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GVC)内在机理与中国嵌入GVC方式下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框架与假说,并利用1999—2012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投入产出表与索洛残差法分别测算工业行业GVC嵌入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工业行业嵌入GVC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技术工业嵌入程度远远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实证检验结果显示,GVC嵌入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但同时由于抑制效应的存在,导致GVC嵌入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关系。这是对"GVC低端嵌入限制了中国技术进步"有关观点和中国嵌入GVC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审视,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战略具有颠覆性启示。另外,研发强度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进步;行业集中度越高的行业技术进步越明显;产权制度因素对技术进步存在"制度改进效应";行业外向度加深反而会限制技术进步:高技术密集度行业可能遭遇到"技术瓶颈"。最后,发现部分高技术工业行业存在过度嵌入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术进步 推动效应 抑制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被引量:147
9
作者 陈勇 唐朱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0-61,共12页
本文对1985—2003年来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做了评估,用DEA法计算期间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对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中国工业部门在1991—1995和199... 本文对1985—2003年来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做了评估,用DEA法计算期间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对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中国工业部门在1991—1995和1999—2003年间两度有重化工业化趋势,在1993—1998年间发生了加速资本深化,1999年后,资本深化逐年趋缓。不同产权类型的资本产出比、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存在很大差异;(2)工业行业在1990—1993年和1999—2003年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两个期间的技术进步主要分别归因于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3)国企比例或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在技术变化方面表现突出,但技术效率的退化程度令人堪忧,而竞争性强的行业技术效率改善明显,但技术变化方面表现不佳;(4)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资本深化)对技术变化具有Granger促进作用(反之不成立),但技术变化不是期间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以至于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间并不存在统计上的稳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选择 技术进步 资本深化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 被引量:151
10
作者 袁富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89,154,共12页
为对减排目标的经济意义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本文尝试着建立一个含有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立足于这个分析性框架,本文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了揭示,并对减排冲击和未来增长趋势给出了说明,主要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 为对减排目标的经济意义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本文尝试着建立一个含有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立足于这个分析性框架,本文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了揭示,并对减排冲击和未来增长趋势给出了说明,主要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潜在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5%,其中,大约1.3个百分点是环境的代价;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消耗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2个百分点。(2)在考虑低碳经济约束、人口转型的条件下,未来10年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到8%以下,现有生产模式不足以吸收减排冲击。(3)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潜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是推动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关键 被引量:144
11
作者 黄玉珍 黄金亮 +2 位作者 葛春梅 程克明 董大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0,44,共5页
近年来,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步入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除了得益于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外,技术进步是推动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钻井、完井与增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水平井钻井、水力多段压裂、重复压... 近年来,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步入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除了得益于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外,技术进步是推动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钻井、完井与增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水平井钻井、水力多段压裂、重复压裂、同步压裂以及裂缝综合监测等技术的突破与广泛运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巨大成功表明,只要突破传统的勘探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技术创新,仍然能够使分布广泛的页岩气资源量逐步转化为经济和技术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页岩气 技术进步 关键因素 水平井 压裂 裂缝监测
下载PDF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6
12
作者 周端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82,共13页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98
13
作者 罗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2-153,共12页
本文试图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解析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增长的传统,并揭示克服资源瓶颈的可能途径。文章首先扩展新古典索洛模型,证明在特定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固定禀赋最终将使经济增长停滞。然后分别探讨了解决资源瓶... 本文试图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解析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增长的传统,并揭示克服资源瓶颈的可能途径。文章首先扩展新古典索洛模型,证明在特定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固定禀赋最终将使经济增长停滞。然后分别探讨了解决资源瓶颈的两种机制。其一是产业转移,即开放条件下,厂商为摆脱本地资源瓶颈,通过向外地转移资本和劳动以利用该地的自然资源,从而带动了该后起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二是技术进步,即在封闭条件下,厂商将把一部分产出投入于研发活动,不断开发出自然资源增进型技术,从而推动本地区的又一波长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约束 经济增长 产业转移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5
14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白楠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67,共9页
在构建1997-2005年中国27个省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原因、地区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 在构建1997-2005年中国27个省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原因、地区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但下降的速度在逐年放缓;分析期内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不同,前期为技术进步,后期为技术效率;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速度要远低于中西部地区;相对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116
15
作者 万晓榆 罗焱卿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8,共18页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融合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5—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引入技术进步作为两者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表明...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融合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5—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引入技术进步作为两者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数字基础设施分指数、数字产业分指数、数字融合分指数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554、0.314、0.250、0.477,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的中介效应为31.32%。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率,该优势集中体现在东部地区具有更加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分维度来看,在区域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中,数字基础设施分指数的影响系数最大,数字融合分指数的影响系数最小,表明东部地区与非东部地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数字接入鸿沟”。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应重视数字底层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缩小区域间“数字经济鸿沟”,完善政府数字治理与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产业 数字融合 技术进步
下载PDF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7
16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103,共13页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当期DEA 序列DEA
原文传递
国内外煤巷支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17
作者 单仁亮 彭杨皓 +4 位作者 孔祥松 肖禹航 原鸿鹄 黄博 郑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77-2403,共27页
简要总结我国煤巷支护领域现阶段的部分主要成果,同时阐述国外煤巷支护技术研究现状。国内煤巷支护技术近些年主要是围绕锚杆支护而开发的多种单一或组合支护系统,但是煤巷支护现场不断涌出了的新问题;国外煤巷支护系统具有多样性,为我... 简要总结我国煤巷支护领域现阶段的部分主要成果,同时阐述国外煤巷支护技术研究现状。国内煤巷支护技术近些年主要是围绕锚杆支护而开发的多种单一或组合支护系统,但是煤巷支护现场不断涌出了的新问题;国外煤巷支护系统具有多样性,为我国煤巷支护理论、装备及技术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千米深井煤巷围岩控制带来了有益的启发。笔者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煤巷支护深入研究,提出煤巷强帮强角支护理论与技术、纵向梁复合式支护技术、协同支护技术、抗剪锚管索支护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锚杆锚索一体化(协同)支护"。此外,基于研制的动压巷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改进了煤巷支护模拟技术,然后讨论了每项技术的创新点、适用条件及意义、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煤巷支护技术发展趋势与建议,未来煤巷支护将采用多种主动支护工艺相结合或主被动支护相结合等多元化方法,并逐步向智能支护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巷支护 强帮强角 协同支护 抗剪锚管索 动压巷道 技术进展 智能支护
原文传递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5
18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80,共7页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解了1993-2005年我国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此基础上构造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Malmquist各分解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解了1993-2005年我国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此基础上构造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Malmquist各分解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自2001年后出现了退化现象,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显著;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具有相似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分析结论;技术效率比技术进步更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这可能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回弹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05
19
作者 朱轶 熊思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技术进步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引起就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化。本文引入交互效应模型,在利用DEA方法估算我国整体以及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 技术进步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引起就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化。本文引入交互效应模型,在利用DEA方法估算我国整体以及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其对整体就业的贡献,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就业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1986~2005——基于细分行业的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 被引量:99
20
作者 李胜文 李大胜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54,共12页
本文基于1985-200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三投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显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先慢后快,然后停滞再缓慢回升的态势,主要受产出弹性相对较... 本文基于1985-200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三投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显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先慢后快,然后停滞再缓慢回升的态势,主要受产出弹性相对较大的就业人数变化,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剧烈波动所致;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采掘业,主要原因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产出弹性相对较低的中间投入和资本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规模经济效应 配置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