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5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 被引量:384
1
作者 王灿 张雅欣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0年第6期58-64,共7页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未来低碳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作为排放量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未来低碳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作为排放量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前达峰后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很快地实现碳中和愿景,任务异常艰巨,但总体上排放路径必然呈现尽早达峰、稳中有降、快速降低、趋稳中和的过程。支撑碳中和的技术几乎涉及所有的产业和经济活动,从控制碳排放途径的角度可以分为高能效循环利用技术、零碳能源技术、负排放技术。政府、企业、个人在迈向碳中和愿景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而又各有侧重的作用,需要科学的政策体系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资本和人才朝着碳中和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推广应用方向快速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技术路径 社会路径 政策体系
下载PDF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 被引量:140
2
作者 林坚 张沛 刘诗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主要属于经济领域讨论的问题;(2)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三大部分;(3)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工作,定量评价方法是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将因评价目的、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其间用地的承载功能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评价 技术体系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 被引量:139
3
作者 樊杰 周侃 王亚飞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6-276,共11页
本文探讨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的设计基点,阐释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评价和预警的基本概念,创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理论模型,并制定了2016版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技术流程、评价体系、集成方法与类型划分等... 本文探讨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的设计基点,阐释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评价和预警的基本概念,创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理论模型,并制定了2016版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技术流程、评价体系、集成方法与类型划分等技术要点,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全面试行提供技术参考。研究表明:增长极限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理论基础;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分别开展陆域评价和海域评价,二者均包括基础评价和专项评价两部分,基础评价采用统一指标体系对所有县级行政区进行全覆盖评价,专项评价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选取特征指标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评价;采取"短板效应"原理确定资源环境超载、临界超载和不超载3种类型,结合资源环境耗损过程评价划分红色(极重警)、橙色(重警)、黄色(中警)、蓝色(轻警)和绿色(无警)5个预警等级,通过陆海统筹校验确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类五级"评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预警 技术流程 评价体系 主体功能区
原文传递
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137
4
作者 侯朝炯 王襄禹 +2 位作者 柏建彪 孟宁康 吴文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深部巷道普遍存在围岩强度劣化、应力环境恶化及围岩结构性失稳大变形等问题为切入点,系统诠释围岩强度强化、应力改善以及围岩改性加固机理对推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围岩强度强... 以深部巷道普遍存在围岩强度劣化、应力环境恶化及围岩结构性失稳大变形等问题为切入点,系统诠释围岩强度强化、应力改善以及围岩改性加固机理对推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围岩强度强化机理出发,探讨了围岩微观损伤裂隙演化尺度在宏观围岩破坏过程中的响应机理,阐述了深浅递进分层次注浆对深部巷道围岩的协同控制作用,建立了预应力、全长锚固以及及时支护条件下围岩宏观损伤和微观裂隙演化的量化区间,以锚固范围内围岩损伤程度小于45%为指标,评估围岩稳定性,保证围岩处于低损伤范围;提出了深部巷道破裂围岩浅孔封隙止浆和深孔减隙加固的注浆技术,凝练和发展了基于宏、微观维度的围岩强度强化理论.现场实践结果表明:巷旁充填体表面位移降低了38%,围岩应力降低了17.9%,水平应力偏移了60°;采用深部巷道破裂围岩浅孔封隙止浆和深孔减隙加固的注浆技术后,现场窥视表明围岩结构完整性显著提高,两帮相对移近量减少了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围岩强度强化 应力干预 注浆加固 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论技术标准的法律性质-从行政法规范体系角度的定位 被引量:113
5
作者 宋华琳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36-42,共7页
在我国,根据授权根据、制定程序、公布与否、外在形式等形式意义上的判断标准,技术标准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外观;但根据"是否对人有约束力"这一实质意义的判断基准,技术标准作为事实认定构成要件判断的根据,以及行政活动中的重... 在我国,根据授权根据、制定程序、公布与否、外在形式等形式意义上的判断标准,技术标准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外观;但根据"是否对人有约束力"这一实质意义的判断基准,技术标准作为事实认定构成要件判断的根据,以及行政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时行政机关产生了自我拘束作用,对私人产生了外部法律效果。因此标准的功能与社会规则体系中法律规则的功能几无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标准 行政法 法律性质 规范体系
原文传递
液压支架技术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5
6
作者 王国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03-1908,共6页
在介绍我国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建立历程的基础上,从液压支架架型的开发研制、液压支架设计理论和标准体系、液压支架关键材料和控制系统技术、液压支架先进制造技术开发等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液压支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国内薄煤层、中厚... 在介绍我国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建立历程的基础上,从液压支架架型的开发研制、液压支架设计理论和标准体系、液压支架关键材料和控制系统技术、液压支架先进制造技术开发等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液压支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国内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大倾角和特殊液压支架新架型及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国内外液压支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即继续完善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开发高端材料和关键元部件,创新开发适应各种煤层条件和新采煤方法的液压支架新架型和工况自动耦合型液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技术体系 设计理论 标准体系 制造技术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88
7
作者 刘纪远 邵全琴 +9 位作者 延晓冬 樊江文 邓祥征 战金艳 高学杰 黄麟 徐新良 胡云峰 王军邦 匡文慧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5-1022,共8页
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考虑各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等特点,提出并初步设计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的星地一体化LUCC—气候—生态系统... 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考虑各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等特点,提出并初步设计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的星地一体化LUCC—气候—生态系统耦合研究技术方法体系,并就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LUCC演变规律及动力学机制、LUCC影响生态系统与气候的机理与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途径,以及星地一体化耦合研究技术体系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中的应用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该研究途径的探讨与技术路线的设计,将有力支持下述科学目标的实现:①深入研究典型区、重要国家和全球3个尺度上的LUCC时空过程基本规律、驱动机制与区域差异及其气候/生态效应;②阐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LUCC过程的互馈机理,揭示大尺度LUCC过程对气候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③构建多尺度LUCC及其气候/生态效应综合模拟平台,定量模拟未来不同情景下不同时空尺度LUCC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厘定大尺度LUCC通过引发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与改变地表陆—气界面过程2个方面影响气候变化的贡献率;④提出未来应对LUCC对气候与生态系统影响的策略,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生态效应 驱动机制 研究途径 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3
8
作者 王建伟 高超 +7 位作者 董是 徐晟 袁长伟 张驰 黄泽滨 卜杉杉 常青 王越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124,共24页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合集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IEEE等英文数据库中与主题相关的文...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合集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IEEE等英文数据库中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文229篇,英文2395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技术领域与工程应用场景,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做出了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获取层、集成处理层、业务应用层、标准与规范体系以及安全与管控体系;此外重点介绍了数字道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工程应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前景。最终通过梳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结果表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由特定的检测与感知技术、数据传输与通讯网络、信息平台与安全系统构成,具有多元智能性。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大数据驱动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在道路基础设施性能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 综述 技术体系 发展前景
原文传递
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体系初探 被引量:65
9
作者 陈军 赵仁亮 王东华 《地理信息世界》 2007年第5期4-9,共6页
近年来,我国测绘部门完成了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初始建库",基础测绘工作重点已转向持续更新和灵性服务。未来的基础地理信息"应需适时更新"将体现更新内容灵性化、更新周期适时化、更新方式多元化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测绘部门完成了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初始建库",基础测绘工作重点已转向持续更新和灵性服务。未来的基础地理信息"应需适时更新"将体现更新内容灵性化、更新周期适时化、更新方式多元化等特点,其主要业务模式包括变化监测、变化测定、主数据库更新和产品更新及服务四大部分。为了有效开展"应需适时更新",应构建包括动态监测与数据预处理、变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库与产品更新、更新信息网络化服务四大主体部分的动态更新技术体系。该体系是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其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技术装备成套化和业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需适时更新 动态更新 变化测定 技未体系
下载PDF
我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王琪 黄启飞 +6 位作者 段华波 刘锋 周扬胜 徐成 李丽 朱雪梅 周炳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5-179,共15页
详细深入地调查分析了国外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特点.在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的技术路线及危险废物鉴别的环境保护目标,建立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的方法学.... 详细深入地调查分析了国外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特点.在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的技术路线及危险废物鉴别的环境保护目标,建立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的方法学.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全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以及相应的规范和方法标准.这些技术文件形成了我国独特、完整的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鉴别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新形势和水稻生产机械化问题 被引量:53
11
作者 牛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介绍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前景 ,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结合中国国情 ,对中国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尤其是不同类型区域的技术体系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概括 ,提出了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指导方针... 介绍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前景 ,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结合中国国情 ,对中国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尤其是不同类型区域的技术体系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概括 ,提出了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指导方针。通过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吸收先进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水稻生产机械化 技术体系 国际交流
下载PDF
智慧矿山技术体系研究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6
12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任怀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理念与内涵,阐述了现阶段智慧矿山建设存在的关键共性难题,提出了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与智能化建设基础存在的差异性,构建了... 基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理念与内涵,阐述了现阶段智慧矿山建设存在的关键共性难题,提出了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与智能化建设基础存在的差异性,构建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总体技术体系架构,从生产矿井与新建矿井两个维度提出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技术路径,明确了不同建设条件矿井进行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建设的重点内容。系统阐述了张家峁煤矿、巴拉素煤矿智能化建设经验与阶段性成果,并提出了我国智慧矿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技术体系 智能化煤矿 智能机器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40
13
作者 邱丕相 郭玉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对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论述。认为 ,武术体系总体上可分为武术理论体系和武术技术体系。武术理论体系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和教育训练学类理论 ;
关键词 武术 体系框架 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聂磊 《广东园林》 2007年第4期64-68,共5页
从节约型园林的背景、特征、内容和目标出发,探讨了节约型园林与生态园林的相关性。以功能过程为导向的开放式城市绿地生态理论作为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指出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由生态绿地格局理论、群落营... 从节约型园林的背景、特征、内容和目标出发,探讨了节约型园林与生态园林的相关性。以功能过程为导向的开放式城市绿地生态理论作为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指出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由生态绿地格局理论、群落营造理论、循环工艺理论、生物修复理论、立体绿化理论等构成,并且分析了技术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与功能。最后明确了建设节约型园林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尤其是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 节约型园林 生态园林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评估模型及其比较 被引量:53
15
作者 李志红 秦誉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45,共12页
全球化的进程使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植物检疫工作备受重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是植物检疫的支撑技术之一,风险评估是其核心内容,定量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近30年来该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 全球化的进程使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植物检疫工作备受重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是植物检疫的支撑技术之一,风险评估是其核心内容,定量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近30年来该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PRA文献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半定量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模型及软件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分析。同时,我们比较了主要模型和软件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归纳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起点的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集成技术体系,并展望了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本综述能够为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管理机构、推广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重要的工作参考,对植物检疫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检疫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定量评估模型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是利用低碳资源的现实最佳选择 被引量:49
16
作者 胡文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共8页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因其具有"低碳、洁净、高效、低污染"的特性,故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也属于新能源的范畴。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埋藏、赋存状态与常规天然气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的差别在于资源的"低品位&...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因其具有"低碳、洁净、高效、低污染"的特性,故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也属于新能源的范畴。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埋藏、赋存状态与常规天然气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的差别在于资源的"低品位"。权威专家估算的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2 338.2×1012m3,约为世界常规天然气资源量(512.6×1012m3)的4.56倍,约为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1.65倍。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中国、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以美国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实践,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适用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技术体系,中国在致密气开发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的非常规天然气(仅包含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280.6×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56×1012m3)的5.01倍。目前,中国的致密砂岩气已进入规模开发阶段,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正在起步;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也正逐步展开。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地质特点包括:①南北中广泛分布;②深中浅层系复合;③海陆相沉积兼有;④储层物性复杂;⑤一般与常规油气共生共存。总体来看,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要取得成功,其关键是拥有低成本的技术体系和低成本的管理体系。结论认为: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是利用低碳资源的现实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天然气 新能源 资源量 分布 致密砂岩气 煤层气 页岩气 天然气水合物 技术体系 管理体系
下载PDF
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刘传正 陈红旗 +1 位作者 韩冰 陈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是一种涉及因素多、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和社会影响大的危机事件管理行为,也是一种跨阶段、高要求、大集成、快反应和求实效的非常规防灾减灾行动。针对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为了探索减小地质风险和...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是一种涉及因素多、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和社会影响大的危机事件管理行为,也是一种跨阶段、高要求、大集成、快反应和求实效的非常规防灾减灾行动。针对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为了探索减小地质风险和在风险下生存的途径,必须创建一个有灾害意识、有充分准备的政府或社区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技术体系包括人才团队、技术装备、理论方法等方面。人才团队要求科学技术素养深厚,工作高效实用;技术装备要求简单、快速并有效;理论方法追求支撑防灾减灾决策的"满意解"或"有用解"。技术支撑具体针对地质灾害"险情应急"和"灾情应急"2种类型,前者突出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防灾方法,后者重在成因分析与减灾行动。工作程序上划分为响应启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会商定性、防控论证、决策指挥、实施检验和总结完善8个阶段。技术路线包括地质环境信息获取、分析研判、预测预警、模拟仿真、技术方案论证、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6个步骤。为了促进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感性判断走向理性量化,尽快提升和加强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立足于国家层面的决策需求初步提出了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科学技术工作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应急响应 技术体系 险情应急 灾情应急 分析研判 预测预警 风险决策
下载PDF
TRIZ——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 被引量:38
18
作者 龚益鸣 丁明芳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4年第1期40-43,48,共5页
介绍TRIZ的历史、理论基础、方法和工具,并讨论TRIZ今后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关键词 TRIZ 创造性问题 技术系统 冲突 创造性原理
下载PDF
西部地区富油煤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和技术体系构想 被引量:44
19
作者 王双明 王虹 +7 位作者 任世华 董书宁 郑德志 谭克龙 侯恩科 王生全 曲洋 焦小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57,共9页
西部地区富油煤资源量丰富,具备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资源基础;科学认识富油煤的油气资源属性,推动以油气为主要产品的富油煤开发与转化,是增加国内油气供给、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方向。本文依据现阶段煤炭资源的勘... 西部地区富油煤资源量丰富,具备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资源基础;科学认识富油煤的油气资源属性,推动以油气为主要产品的富油煤开发与转化,是增加国内油气供给、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方向。本文依据现阶段煤炭资源的勘查成果,估算了西部地区富油煤资源潜力;系统梳理了西部地区富油煤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智能绿色开发,弥补油气不足等新要求,论证提出了西部地区富油煤开发利用的基本理念与技术构想。研究认为,富油煤的开发利用,需要着重突破高精度综合勘查、高回采率开采、井下原位热解、热解气化一体化、原位热解半焦CO_(2)封存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议,将富油煤纳入非常规油气资源管理,加大富油煤开发利用科技攻关,设立富油煤开发利用国家级示范区,推动西部地区新能源和富油煤协同开发,由此发挥富油煤作为煤基油气资源的特殊优势、实现煤炭资源低碳高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西部地区 煤基油气资源 资源潜力 开发利用 技术体系
下载PDF
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国家重大水专项在辽河流域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4
20
作者 孟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0,共7页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辽河流域是国家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流域。在总结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水专项在辽河流域构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两大技术体系的目标、思路、...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辽河流域是国家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流域。在总结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水专项在辽河流域构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两大技术体系的目标、思路、框架和内容。通过"十一五"的实施,水专项已经在辽河流域成功实施了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质基准制定、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治理以及水环境风险预警与风险管理等关键技术示范。两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辽河流域的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发挥了积极明显的作用。辽河流域已经初步形成流域统筹、"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水环境管理新模式,为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治理 水环境管理 技术体系 水专项 辽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