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继军 黄士忠 +2 位作者 陈志永 孙颖 黄永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55-259,共5页
为了制定戊唑醇在花生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86~4.12天... 为了制定戊唑醇在花生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86~4.12天和10.31~11.44天,施药量为125.70g(ai)/hm2,使用2~3次末次试药距收获期间隔25、45天,戊唑醇在土壤及花生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22~0.154mg/kg和低于0.01mg/kg,该农药属易降解农药(T1/23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花生 残留动态 半衰期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沈迎春 张怡 +2 位作者 刘福海 陈怀谷 朱叶芹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9期50-56,共7页
在感病品种和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分析多茵灵、戊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产量及DON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2:1~7:1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均呈加和作用,多菌灵与戊唑醇4:1、5:1、7:1... 在感病品种和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分析多茵灵、戊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产量及DON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2:1~7:1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均呈加和作用,多菌灵与戊唑醇4:1、5:1、7:1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在60.3%~73.3%之间,小麦产量增加49.1%~72.2%,多菌灵:戊唑醇7:1比例混配在用药量较少的情况下防效与其他比例混配药剂防效相当,但3种配比处理间小麦产量和DON毒素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生产实际,48%戊·多悬浮剂、80%戊·多可湿性粉剂、40%戊·多悬浮剂在其中高剂量下在小麦扬花10%、小麦扬花100%时期各施用1次对小麦赤霉病有理想防效,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多菌灵 戊唑醇 混配 防效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阿维菌素、戊唑醇复配对卫生害虫的灭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海磊 钱吉生 +4 位作者 姜志宽 徐兴大 张纯 黄立业 许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阿维菌素、戊唑醇复配对常见卫生害虫的杀灭效果。方法比较该复配制剂与不完全组成成分的药效,测定其对常见卫生害虫成虫及幼虫的药效(KT50、LC50)。结果复配制剂完全组成成分较其不完全组成成分对蚊、蝇... 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阿维菌素、戊唑醇复配对常见卫生害虫的杀灭效果。方法比较该复配制剂与不完全组成成分的药效,测定其对常见卫生害虫成虫及幼虫的药效(KT50、LC50)。结果复配制剂完全组成成分较其不完全组成成分对蚊、蝇和蜚蠊的KT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的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为100%,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C50为0.025μg/ml,对德国小蠊卵鞘孵化减少率达到94%,对美洲大蠊卵鞘孵化减少率也达到76%。模拟现场杀灭效果对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美洲大蠊1h击倒率均为100%,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24h死亡率达到100%,对美洲大蠊48h死亡率达到100%。依据GB/T17322.1的评价标准,该复配制剂对卫生害虫的杀灭效果达到A级。结论复配制剂对常见的卫生害虫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并为卫生杀虫和农作物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混配 拟除虫菊酯 阿维菌素 戊唑醇 灭效
下载PDF
助剂对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在玉米叶片上润湿性能及药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潘文轩 王索 +2 位作者 高宁 张思胜 张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5,共8页
【目的】探明激健、GY-T1602、GY-Tmax、AS-100、青皮桔油和高捷仕6种农药助剂对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在玉米叶片上湿润性能及药效的影响,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高效助剂。【方法】采用表面张力仪,测定加入激健、GY-T1602、GY-Tmax... 【目的】探明激健、GY-T1602、GY-Tmax、AS-100、青皮桔油和高捷仕6种农药助剂对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在玉米叶片上湿润性能及药效的影响,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高效助剂。【方法】采用表面张力仪,测定加入激健、GY-T1602、GY-Tmax、AS-100、青皮桔油和高捷仕6种助剂后,被稀释为体积分数0.2%,0.1%和0.05%的40%丁香·戊唑醇药液的表面张力值;再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加入各助剂的体积分数0.2%的40%丁香·戊唑醇药液在玉米叶片上0~60 s的动态接触角和30 s静态接触角,筛选出适宜玉米田杀菌剂使用的喷雾助剂;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探究各助剂对丁香·戊唑醇药液防治玉米大斑病效果的影响。【结果】体积分数为0.2%,0.1%和0.05%的40%丁香·戊唑醇未加入助剂时表面张力为34.61~40.13 mN/m,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0.2%激健、0.1%GY-T1602、0.3%GY-Tmax、0.2 AS-100、0.06%青皮桔油和0.5%高捷仕后,药液表面张力分别降低为24.48~26.85,24.91~27.13,27.37~30.33,29.62~31.37,29.15~32.33和29.41~33.18 mN/m,各处理药液表面张力均随着40%丁香·戊唑醇体积分数的降低而增大,其中加入0.2%激健和0.1%GY-T1602后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玉米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说明二者对提高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在玉米叶片上湿润性能的效果最好。与未加入助剂相比,加入6种助剂后40%丁香·戊唑醇溶液接触到玉米叶片30 s时的静态接触角均减小,其中加入0.2%激健和0.1%GY-T1602后药液在接触到玉米叶片30 s时的静态接触角分别为25.82°和30.85°,下降幅度最明显,效果最佳;各处理药液的动态接触角均随着与玉米叶片接触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0~30 s时降幅较大,30~60 s时降幅趋缓,加入各助剂后药液的初始接触角即较未加入助剂药液明显下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种助剂的加入均对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防治玉米大斑病起到了增效作用,其中40%丁香·戊唑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 喷雾助剂 表面张力 临界张力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