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4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遮荫水平对茶树光合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8
1
作者 肖润林 王久荣 +3 位作者 单武雄 黎星辉 宋同清 汤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11,共6页
试验研究了夏秋季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光合作用特性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荫处理茶园夏秋季气温、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水分... 试验研究了夏秋季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光合作用特性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荫处理茶园夏秋季气温、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水分含量、茶园空气湿度明显提高。遮荫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且遮光率越高,效果越明显。与对照茶园比较,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365%、283%和68%;茶叶新梢的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57.5%、29.3%和15.9%,叶绿素总量增加了52.2%、29.2%和14.3%;茶叶氨基酸含量增加了68.6%、33.5%和2.16%;茶叶茶多酚含量降低了15.3%、12.5%和5.4%。80%遮光率处理1芽2叶新梢制作的茶叶酚氨比达到名优绿茶标准,61%遮光率和37%遮光率处理的茶叶酚氨比也均达到高档绿茶标准,茶叶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遮荫 空气温湿度 茶叶表面温度 土壤水分 光合环境与特征 蒸腾特征 茶叶生化成分
下载PDF
茶树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4
2
作者 陶汉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44-452,共9页
茶树叶片光合日变化,双峰和单峰型都有出现。强光的光抑制是形成“午休”的主要原因:高温是午休的部分成因:光温适宜,低湿对“午休”的形成影响不大。强光下,伴随高温、低湿条件加剧强光的光抑制,光合日变化的第二个峰很不明显,整个下... 茶树叶片光合日变化,双峰和单峰型都有出现。强光的光抑制是形成“午休”的主要原因:高温是午休的部分成因:光温适宜,低湿对“午休”的形成影响不大。强光下,伴随高温、低湿条件加剧强光的光抑制,光合日变化的第二个峰很不明显,整个下午光合速率很低。预遮光(黑暗或减低光强)和遮荫时的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夏季阴天时光合日变化呈单峰型;在恒定的适宜光温下,光合速率不发生中午降低。茶树光合日变化可以人工调控。本文为提高茶树光合速率,提高了控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光合日变化 光抑制
下载PDF
茶树EST-SSR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 被引量:85
3
作者 金基强 崔海瑞 +4 位作者 陈文岳 卢美贞 姚艳玲 忻雅 龚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3,共7页
在1589条茶树EST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分布于24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bp,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kb。在茶树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重复。设计了19对SSR引物,... 在1589条茶树EST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分布于24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bp,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kb。在茶树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重复。设计了19对SSR引物,在对引物、dNTP、MgCl2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后,建立了合适的PCR反应体系。以衍生绝大多数EST-SSR的龙井43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6对引物显示扩增,可用率为84.2%;进一步在10个茶树品种中进行多态性测试,显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62.5%。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根据茶树EST建立SSR标记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EST SSR信息 标记建立
下载PDF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96
4
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近 2 0年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遗传稳定性等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着重提出近期继续征集... 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近 2 0年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遗传稳定性等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着重提出近期继续征集、在资源个体与基因水平上深入鉴定评价、加强种质创新不断提供新基因源、建立核心种质、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等研究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树种 种质资源研究 鉴定评价 种质创新 核心种质 分子标记 生物技术研究 新基因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69
5
作者 林金科 赖明志 詹梓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408,共5页
试验以铁观音品种为材料 ,研究盆栽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着光合有效辐射 ( PAR)增加而迅速升高。成龄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 50~ 1 1 0 μmol/m2· s和 1 80 0~2 0 0... 试验以铁观音品种为材料 ,研究盆栽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着光合有效辐射 ( PAR)增加而迅速升高。成龄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 50~ 1 1 0 μmol/m2· s和 1 80 0~2 0 0 0 μmol/m2· s左右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随叶龄、环境温度不同而异。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叶温的响应曲线类似抛物线型 ,环境温度为 2 4℃和 2 7℃时光合最适温度分别为 2 7± 2℃和 3 0± 2℃。光合最适温度也随叶龄不同而不同。当空气 CO2 浓度在 2 90~ 3 60μl/L时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空气 CO2 浓度提高而提高 ,但当浓度高于 3 70μl/L或低于2 80μl/L时 ,Pn的增大或减小都很急剧 ,CO2 补偿点在 2 83μl/L左右。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着土壤水势逐渐下降而下降 ,临时性萎蔫点在 -50 k Pa左右 ,永久性萎蔫点在 -62 k Pa左右 ,同时复胁迫茶树的抗旱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净光合速率 生态因子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茶树不同抗寒性品种间保护酶类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59
6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2 位作者 黄意欢 龚志华 肖文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 ,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 ,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POD)等酶...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 ,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 ,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抗寒性强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 ,抗寒性弱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 ,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SOD,CAT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抗寒性 保护酶活性 SOD CAT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茶树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 被引量:68
7
作者 黄建安 黄意欢 +2 位作者 罗军武 王坤波 周李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2-407,共6页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等多种次生代谢物质的茶树叶片中分离出高质量的基因组 DNA,对 4种植物 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后 ,以茶树春梢为材料 ,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并首次采用 CTAB区室法提取茶树基因组DNA.结果表明 ,用该 4种方法提取的 ...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等多种次生代谢物质的茶树叶片中分离出高质量的基因组 DNA,对 4种植物 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后 ,以茶树春梢为材料 ,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并首次采用 CTAB区室法提取茶树基因组DNA.结果表明 ,用该 4种方法提取的 DNA,其 OD2 6 0 / OD2 80 都在 1.8以上 ,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 2 1kb,能完全被Eco R 酶切消化 ,也能获得清晰的 PCR扩增图谱 .因此 ,只要操作合理 ,4种方法均能提取出高质量的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茶树 提取方法
下载PDF
引诱茶尺蠖天敌寄生蜂的茶树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5
8
作者 许宁 陈宗懋 游小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TenaxGC动态吸附法对茶树茶尺蠖Ectropisobliqua(Prout)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sp.三重营养关系中茶树的新梢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捕集,经GC、GCMS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挥... 采用TenaxGC动态吸附法对茶树茶尺蠖Ectropisobliqua(Prout)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sp.三重营养关系中茶树的新梢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捕集,经GC、GCMS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挥发物的组成和数量是不同的,完整茶树新梢(IS)的挥发物有11种组份;机械损伤新梢(MDS)的挥发物有13种组份;茶树茶尺蠖取食复合体(PHC)的挥发物有15种组份,而用经典的SDE法获得的新梢精油有13种组份,4种挥发物数量的大小顺序为SDE>MDS>PHC>IS。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无气味经历的雌单白绵绒茧蜂对IS和MDS的气味的选择作用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对机械损伤新梢+幼虫口腔分泌物(MDS+R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尺蠖 单白绵绒茧蜂 挥发物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广西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6
9
作者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14,319,共7页
对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保存的来源于广西的98份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评价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地方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0,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5.8%。通过多变量的主... 对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保存的来源于广西的98份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评价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地方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0,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5.8%。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7个主成分代表了茶树生化成分多样性的86.75%的信息。基于生化成分,把98份资源聚类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群大部分为红绿茶兼制的资源,第2类群大部分为适制红茶的资源,第3类群大部分为适制绿茶的资源。并从中筛选出一批生化成分特异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茶树 种质资源 生化成分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茶树中镉、砷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 被引量:58
10
作者 石元值 阮建云 +2 位作者 马立峰 韩文炎 王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5,共6页
通过田间调查及盆栽试验,探讨砷、镉元素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及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砷、镉元素在茶树体内活性较低,大部分被吸收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正常状况下,砷、镉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茎... 通过田间调查及盆栽试验,探讨砷、镉元素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及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砷、镉元素在茶树体内活性较低,大部分被吸收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正常状况下,砷、镉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茎(生产枝)或主根>老叶(当年生成熟叶)>新梢(1芽2叶)。茶树受砷、镉污染时,吸收根对阻止土壤砷、镉向新梢转移起到明显的缓冲及屏障作用。当镉添加量为6 mg.kg-1时,茶树的叶绿素含量开始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变化不明显;当镉添加量为20 mg.kg-1时,上述4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砷添加量为50 mg.kg-1时,对茶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砷添加量为200 mg.kg-1时,则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吸收累积
下载PDF
茶树保护性酶类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46
11
作者 黄建安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5-40,共6页
越冬期间对6个无性系成龄茶树的成熟叶片进行低温处理后,测定其保护性酶类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性强的品系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能维持较高水平;SOD、POX(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总活性及谱带数目明显强... 越冬期间对6个无性系成龄茶树的成熟叶片进行低温处理后,测定其保护性酶类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性强的品系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能维持较高水平;SOD、POX(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总活性及谱带数目明显强于和多于弱的品系,出现明显下降的温度则低于弱的品系。因此探讨保护性酶类与抗寒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保护性酶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抗寒性
下载PDF
茶园的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曹潘荣 骆世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茶园常见遮荫树及茶树本身对茶子萌发及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根、茎、叶、果皮的水抽提液对茶子萌发及茶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酚类,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参试的7个供体树种对茶树他感作... 本文研究了茶园常见遮荫树及茶树本身对茶子萌发及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根、茎、叶、果皮的水抽提液对茶子萌发及茶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酚类,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参试的7个供体树种对茶树他感作用强弱的顺序为:凤凰木>银合欢>台湾相思>柠檬桉>南洋楹>大叶相思>大叶桉。文章讨论了防止茶树衰老的措施及合理设计茶园群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感作用 自毒作用 茶树 遮荫树
下载PDF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3
作者 马建强 姚明哲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茶树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46
14
作者 林金科 郑金贵 +2 位作者 袁明 张学琴 王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究了茶树芽叶蛋白质提取纯化及双向电泳技术,在样品制备、电泳及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茶树芽叶中富含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等对双向电泳严重干扰的问题,探索出一种可获得重复性好,清晰度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研究了茶树芽叶蛋白质提取纯化及双向电泳技术,在样品制备、电泳及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茶树芽叶中富含色素、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等对双向电泳严重干扰的问题,探索出一种可获得重复性好,清晰度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技术;同时发现一种辨别茶树蛋白质样品质量好坏的简便方法。电泳图谱可分辨出茶树芽叶蛋白质斑点数500个左右,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在14.0 kD~100.0 kD范围内,主要分布在14.0 kD~67.0 kD之间;等电点约在4~9.5范围内,主要分布在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蛋白质 提取 双向电泳 改良方法
下载PDF
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7
15
作者 姚明哲 王新超 +1 位作者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6,206,共6页
通过优化影响茶树 ISSR-PCR 的主要参数,确立了适用于茶树的 ISSR 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在 20 μl 反应体系中,模板 DNA、引物、Mg++、dNTP 和 Taq DNA 聚合酶五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 10ng、150 nmol/L、1.5 mmol/L、150 ... 通过优化影响茶树 ISSR-PCR 的主要参数,确立了适用于茶树的 ISSR 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在 20 μl 反应体系中,模板 DNA、引物、Mg++、dNTP 和 Taq DNA 聚合酶五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 10ng、150 nmol/L、1.5 mmol/L、150 μmol/L、0.5 U。在扩增过程中,引物的适宜退火温度比其 Tm 值平均高 4.5℃,扩增出足量产物至少需要 30 个热循环。利用该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 13 份不同茶树种质资源进行ISSR-PCR 扩增,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为 77.6%。引物 TRI18 构建的 ISSR 指纹图谱,可以区分 13 份茶树资源中的 12 份,分辨率达 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ISSR-PCR 模板DNA 引物 简单重复间序列 核苷酸
下载PDF
茶树转录组中SSR位点的信息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杨华 陈琪 +3 位作者 韦朝领 史成颖 方从兵 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2-886,共5页
利用茶树全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获得的127 094条Unigenes来发掘茶树转录组SSR功能性标记。在这些序列中共搜索出12 242个SSRs,分布于10 325条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9.63%。茶树转录组SSRs的平均长度为16 bp,平均分布频率是1/3.68 kb。在... 利用茶树全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获得的127 094条Unigenes来发掘茶树转录组SSR功能性标记。在这些序列中共搜索出12 242个SSRs,分布于10 325条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9.63%。茶树转录组SSRs的平均长度为16 bp,平均分布频率是1/3.68 kb。在茶树转录组的SSRs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类型,占总SSRs的63.78%。茶树转录组SSRs共包含181种重复基元,二核苷酸重复基元CT/AG和TC/GA是优势重复基元类型,分别占总SSRs的23.84%和23.58%。同时对这些SSR的可用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转录组 SSR信息
下载PDF
光质对茶树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泽岑 王能彬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用红、黄、蓝、黑、透明塑料膜覆盖茶树,取芽叶测定花青素,结果表明:花青素的含量是黄色>透明>对照>蓝色>红色>黑色。
关键词 含量 茶树 花青素 光质
下载PDF
氮磷钾对春茶光合生理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50
18
作者 罗凡 龚雪蛟 +1 位作者 张厅 杜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目的】当前为追求茶园高产盲目施肥、滥用化肥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氮、磷、钾不同水平及其配比对春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 【目的】当前为追求茶园高产盲目施肥、滥用化肥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氮、磷、钾不同水平及其配比对春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生理指标和春茶新梢氮、磷、钾含量,氨基酸总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为茶园平衡施肥和精准施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设氮、磷、钾各3个水平及其配比和对照,共14个处理(N1、N2、N3、P1、P2、P3、K1、K2、K3、NP、NK、PK、NPK、CK),在茶树新梢长至1芽3叶时采样,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茶树的光合生理指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春茶氨基酸总量及组分含量,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树新梢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茶树光合生理指标和春茶氨基酸总量及其组分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Pn与茶树新梢氮、磷、钾含量,Tr、Gs和Ci的回归方程。【结果】NPK处理茶树Pn比CK提高9.70%;P2、P3和NPK处理的Tr显著增加,比CK分别提高10.60%、14.92%、14.25%;NPK处理的Gs显著增加,比CK高23.15%,同时Gs随不同施肥水平表现出与蒸腾速率较一致的趋势,二者的相关性极显著;Ci随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WUE随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NPK处理的茶树新梢的氮、磷含量较高,相同施肥处理的茶树新梢的磷含量低于氮、钾。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茶树新梢磷含量,Ci和Gs对Pn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688、-0.8139和0.4677,Pn=12.955+26.624P-0.087Ci+38.233Gs;NPK处理下春茶氨基酸总量及茶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等主要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8%、26.60%、35.78%、35.06%、24.41%和24.41%,与对照差异显著。【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 光合生理指标 氨基酸组分 春茶 茶树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浙江省茶树栽培气候区划 被引量:46
19
作者 金志凤 封秀燕 《茶叶》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根据茶树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了茶树栽培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借助浙江省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技术,按种植茶树的气候适宜性把浙江省茶树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不适宜区。
关键词 GIS技术 茶树 气候区划 浙江
下载PDF
茶树对氟富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陈瑞鸿 梁月荣 +5 位作者 陆建良 高夫军 张凌云 吴颖 吴姗 孙其富 《茶叶》 2002年第4期187-190,共4页
利用氟电极分析了31个茶树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和不同茶树器官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成熟叶片平均氟含量为1499.2mg/kg,其中乌牛早氟含量最高,为2163.2mg/kg,浙农138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 利用氟电极分析了31个茶树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和不同茶树器官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成熟叶片平均氟含量为1499.2mg/kg,其中乌牛早氟含量最高,为2163.2mg/kg,浙农138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6个品种夏季不同叶位间氟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芽氟含量最低,平均为88.6mg/kg,第六叶氟含量最高,平均为1010.1mg/kg,除第五叶与第六叶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叶位氟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春季新梢不同叶位氟含量为26.Omg/kg~700.8mg/kg,均低于夏季新梢对应叶位氟含量。鸠坑茶树植株主要器官氟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叶片氟含量最高,其次为嫩茎和须根,主根最低,不同树龄茶树主要器官间氟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富集作用 品种 季节 叶片成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