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诱茶尺蠖天敌寄生蜂的茶树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5
1
作者 许宁 陈宗懋 游小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TenaxGC动态吸附法对茶树茶尺蠖Ectropisobliqua(Prout)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sp.三重营养关系中茶树的新梢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捕集,经GC、GCMS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挥... 采用TenaxGC动态吸附法对茶树茶尺蠖Ectropisobliqua(Prout)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sp.三重营养关系中茶树的新梢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捕集,经GC、GCMS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挥发物的组成和数量是不同的,完整茶树新梢(IS)的挥发物有11种组份;机械损伤新梢(MDS)的挥发物有13种组份;茶树茶尺蠖取食复合体(PHC)的挥发物有15种组份,而用经典的SDE法获得的新梢精油有13种组份,4种挥发物数量的大小顺序为SDE>MDS>PHC>IS。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无气味经历的雌单白绵绒茧蜂对IS和MDS的气味的选择作用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对机械损伤新梢+幼虫口腔分泌物(MDS+R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尺蠖 单白绵绒茧蜂 挥发物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宗懋 许宁 +1 位作者 韩宝瑜 赵冬香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6期38-45,共8页
寄主-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食物链中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研究以茶树和三种主要害虫(茶尺蠖,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为对象,结果表明,害虫对寄主的定位依赖于茶树芽梢的挥发物,如顺-3-己烯-1-醇,芳樟醇,正戊醇等。生测和EA... 寄主-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食物链中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研究以茶树和三种主要害虫(茶尺蠖,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为对象,结果表明,害虫对寄主的定位依赖于茶树芽梢的挥发物,如顺-3-己烯-1-醇,芳樟醇,正戊醇等。生测和EAG测定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害虫具强引诱力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天敌仅有弱的活性。害虫加害茶树后,茶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释放出特异性互利素,如茶尺蠖加害后5-6碳醛类化合物增多,茶蚜加害后产生的苯甲醛和假眼小绿叶蝉加害后产生的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蚓哚.它们在10^(-6)-10^(-9)g/ml低浓度下对各自的天敌具强的引诱活性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害虫仅具弱的或无活性。害虫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是诱导特异性互利素形成的引发子。这种活性物质具周身输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害虫 天敌 化学信息联系 食物链 芽梢挥发物 特异性互利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方式的茶园生境中茶尺蠖及其天敌密度的差异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宝瑜 周鹏 +2 位作者 崔林 周孝贵 夏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评价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茶园管理及多种茶园生境对茶尺蠖及其主要天敌密度的影响,利用栽培和生境调控技术抑制茶尺蠖、扶植天敌,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选皖南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7~10天1次,分别查10样方的茶尺蠖、2种绒茧... 为评价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茶园管理及多种茶园生境对茶尺蠖及其主要天敌密度的影响,利用栽培和生境调控技术抑制茶尺蠖、扶植天敌,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选皖南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7~10天1次,分别查10样方的茶尺蠖、2种绒茧蜂和6种蜘蛛密度,每样方为1m^2茶丛,依次查得茶尺蠖总数为227、8733和4769头,绒茧蜂总数为67、465和281头,蜘蛛总数为1669、1150和1077头。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选绍兴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和普通茶园各1个,每月查10样方,平均每月茶尺蠖分别为0.9、1.4、1.4和1.9头,绒茧蜂为10.1、12.3、11.5和10.4头,蜘蛛为9.3、9.5、9.4和9.9头。2005~2006年5天1次查得西湖龙井茶叶原产地10个茶园生境之间,茶尺蠖、绒茧蜂或蜘蛛密度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绍兴4个、龙井原产地10个茶园中绒茧蜂皆紧密跟随茶尺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管理方式 生境调控 茶尺蠖 绒茧蜂 蜘蛛
原文传递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帅琪 冯博文 +2 位作者 张婧 IMBOMA Titus 陈李林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1138,共18页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作为鳞翅目两个近缘种,是茶园最重要的两种害虫。目前化学农药仍是茶园防治尺蠖的重要手段,容易导致“3R”问题,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就灰茶...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作为鳞翅目两个近缘种,是茶园最重要的两种害虫。目前化学农药仍是茶园防治尺蠖的重要手段,容易导致“3R”问题,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就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绿色防控进行了综述。强调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和尺蠖监测预警,合理布局茶树品种,强化保护利用茶园本土天敌,科学高效地协调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性诱、灯诱等技术,从而实现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减少其对茶树的危害,为茶园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灰茶尺蛾 茶尺蛾 绿色防控
下载PDF
我国茶树尺蛾区系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汉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我国危害茶树的尺蛾多达 4 0余种 ,分属 5亚科 2 9属。以霜尺蛾亚科居多 ,包括许多危害严重的种类 ,分布广泛。文中对常见 2 0种成虫和
关键词 茶树 尺蛾 区系 尺蛾科昆虫 种类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昆虫性信息素在信阳茶园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德凡 赵丰华 +2 位作者 任红楼 李勇 申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98,共3页
为了探索昆虫性信息素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利用茶毛虫和茶尺蠖性信息素在信阳震雷山茶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发现,当虫口密度较低时,性诱剂诱虫量与害虫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能准确反映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如茶尺蠖第1代成虫,性诱... 为了探索昆虫性信息素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利用茶毛虫和茶尺蠖性信息素在信阳震雷山茶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发现,当虫口密度较低时,性诱剂诱虫量与害虫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能准确反映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如茶尺蠖第1代成虫,性诱剂每日诱虫量高于黑光灯诱虫量,其中性诱剂日诱虫量最多为35头,而同日黑光灯的诱虫量仅为3头;茶毛虫越冬代、第2代虫口密度较低时,性诱剂诱虫量也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而当虫口密度过高时,性诱剂预测数较黑光灯预测偏低,如茶毛虫第1代蛾量大增,性诱剂最高诱虫量为155头,而黑光灯最高诱虫量达298头,后者则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增加。当田间害虫密度较低时,性信息素作为测报工具和防治手段,效果比黑光灯好,对茶尺蠖和茶毛虫的防效分别达到73.36%、90.28%;当害虫大发生时,性信息素对茶毛虫的防效不太理想,还需结合其他无公害防治手段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茶尺蠖 茶毛虫 茶园
下载PDF
茶园绒茧蜂数量和空间动态及其与茶尺蠖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宝瑜 周孝贵 +1 位作者 周鹏 崔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对西湖龙井原产地景观茶园(2005年,5天调查1次)和绍兴市御茶村茶业公司大面积茶园(2004—2005年,每月调查1次)的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与茶尺蠖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绒茧蜂对茶尺蠖跟随效应显著,但通常不足以控制茶尺蠖。对龙井... 对西湖龙井原产地景观茶园(2005年,5天调查1次)和绍兴市御茶村茶业公司大面积茶园(2004—2005年,每月调查1次)的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与茶尺蠖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绒茧蜂对茶尺蠖跟随效应显著,但通常不足以控制茶尺蠖。对龙井原产地景观中10个茶园、皖南宣郎广茶场13个茶园茶丛上、中、下层绒茧蜂的数量分布作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两地的绒茧蜂在上、中、下层数量分布的百分率很相近,约为21%,43%,36%。龙井原产地10个茶园、御茶村4个茶园中,绒茧蜂和茶尺蠖皆以中层最多、下层次之、上层最少。即绒茧蜂在空间上的数量分布趋势与其寄主一致。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绒茧蜂在茶园中呈均匀分布,个别茶园中绒茧蜂呈弱的聚集分布,可能是受寄主聚集分布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茧蜂 茶尺蠖 跟随效应 数量动态 空间格局
下载PDF
短稳杆菌对茶尺蠖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剑华 高小文 +1 位作者 吴铭忻 周晶 《生物灾害科学》 201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茶尺蠖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对茶园尺蠖的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和使用方法,以4.5%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用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进行了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833... 茶尺蠖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对茶园尺蠖的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和使用方法,以4.5%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用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进行了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833.3~1 500 m L/hm^2剂量对茶尺蠖防控效果都较高,且对茶树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稳杆菌 茶尺蠖 防控效果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传根 程武俊 李东扬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0.4%蛇床子素乳油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0.4%蛇床子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2.5%鱼藤酮乳油等3种植物源农药与2%甲维盐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等2种化学农药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0.4%蛇... [目的]探讨0.4%蛇床子素乳油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0.4%蛇床子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2.5%鱼藤酮乳油等3种植物源农药与2%甲维盐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等2种化学农药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0.4%蛇床子素乳油6 g a.i./hm2药后7、10 d,对茶尺蠖的防效均在95%以上,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0.4%蛇床子素乳油适用于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可在无公害茶叶生产特别是有机茶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茶尺蠖 假眼小绿叶蝉 控制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茶尺蠖危害程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建雄 李明 +5 位作者 陶栋材 彭作南 刘仲华 李麟 黄南 刘兴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对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高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在红边峰值区(690~790 nm)和蓝边峰值区(520~580 nm)的光谱特征参数变化明显,建立了相应的茶尺蠖啃食程度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部分光谱特征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存... 对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高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在红边峰值区(690~790 nm)和蓝边峰值区(520~580 nm)的光谱特征参数变化明显,建立了相应的茶尺蠖啃食程度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部分光谱特征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存在相关性,其中以红边峰区一阶导数积分值(SDr)的相对变化率最大,能够有效反映出茶园遭茶尺蠖啃食的严重程度,真实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3,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高光谱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参数 预测
下载PDF
茶尺蠖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定锋 王庆森 吴光远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茶尺蠖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分布于我国各茶区,经常在局部茶园暴发成灾,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茶尺蠖病毒是控制茶尺蠖自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本文综述了茶尺蠖核型多... 茶尺蠖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分布于我国各茶区,经常在局部茶园暴发成灾,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茶尺蠖病毒是控制茶尺蠖自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本文综述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生物学特性、扩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重组NPV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为更好的利用病毒防治茶尺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尺蠖小RNA病毒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CLIMEX和ArcGIS的灰茶尺蠖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李林 周浩 赵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7-829,共13页
基于中国820个气象站点数据、灰茶尺蠖已知地理分布资料和生物学数据,结合CLIMEX模型与ArcGIS软件模拟预测灰茶尺蠖在中国目前及未来的潜在分布范围,评估灰茶尺蠖的潜在分布范围及气候变暖对其分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在中国... 基于中国820个气象站点数据、灰茶尺蠖已知地理分布资料和生物学数据,结合CLIMEX模型与ArcGIS软件模拟预测灰茶尺蠖在中国目前及未来的潜在分布范围,评估灰茶尺蠖的潜在分布范围及气候变暖对其分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在中国目前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3°51′N^40°6′N,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27%。中国大部分省份的气候条件均适合灰茶尺蠖种群生长。随着气候的变化,灰茶尺蠖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面积总体增幅不大,但其组成变化较大。至2050年,预测灰茶尺蠖高度适生区面积占比达最大(22.23%)。相比各种能源之间的平衡情景(A1B),较高能源需求情景(A2)下灰茶尺蠖在陕甘宁地区向内陆扩张更快。灰茶尺蠖在中国适生区分布广泛,应加强灰茶尺蠖预测预报,趁早采取防控措施,以保障茶叶优质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气候变化 适生区 潜在分布 预测
下载PDF
豫南茶园主要害虫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丰华 任红楼 +1 位作者 蒋双丰 郑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94-98,共5页
应用6%乙基多杀菌素等9种脂溶性农药设置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处理,进行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筛选出适当剂量进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对茶尺蠖防效高、速效性好和持续性好;甲氧虫酰肼和茚虫威对茶尺蠖... 应用6%乙基多杀菌素等9种脂溶性农药设置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处理,进行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筛选出适当剂量进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对茶尺蠖防效高、速效性好和持续性好;甲氧虫酰肼和茚虫威对茶尺蠖速效性慢,但控制时间长;噻虫啉不适合防治茶尺蠖;溴虫腈、茚虫威、唑虫酰胺、阿立卡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高、速效性好、控制时间长;飞电不适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筛选出适合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和适当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杀虫剂 茶尺蠖 假眼小绿叶蝉 试验效果
下载PDF
短稳杆菌对茶尺蠖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铭忻 付玉香 +1 位作者 周晶 严双妹 《生物灾害科学》 2012年第3期314-316,共3页
农业部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抗药性较强的小菜蛾、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幼虫有较高的致死效果。为探讨该药对茶树害虫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选择茶尺蠖为应用对象,以当地常用的高效氯氰菊脂4.5%乳油为对照,... 农业部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抗药性较强的小菜蛾、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幼虫有较高的致死效果。为探讨该药对茶树害虫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选择茶尺蠖为应用对象,以当地常用的高效氯氰菊脂4.5%乳油为对照,进行药效对比。结果表明:药后1 d,茶尺蠖低龄幼虫全部死亡,3龄以上高龄幼虫部分死亡;药后3 d,茶尺蠖幼虫死亡率高达100%,且药后3~7 d内未见田间有新的茶尺蠖幼虫出现。由此可见,短稳杆菌100亿孢子/mL悬浮剂对茶尺蠖也具有较高的致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稳杆菌 茶尺蠖 用药效果
下载PDF
两种茶尺蠖近缘种基因组草图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梓淇 李佳琦 +2 位作者 叶昕海 李飞 贺康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6-740,共15页
【目的】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和茶尺蠖E.obliqua是东南亚茶园中重要的鳞翅目害虫,二者形态相似,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o NPV)对二者的防效存在差异。为深入解析灰茶尺蠖和茶尺... 【目的】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和茶尺蠖E.obliqua是东南亚茶园中重要的鳞翅目害虫,二者形态相似,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o NPV)对二者的防效存在差异。为深入解析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基因组水平物种差异特性,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基因组草图,并开展比较基因组分析。【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基因组大小;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获得2个近缘种低覆盖度基因组测序数据,完成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后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和基因共线性分析以及1018个单拷贝同源基因的正选择分析。同时分析了2种茶尺蠖的病毒抗性基因和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家族,并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物种特异性序列进行鉴定和验证。【结果】利用低覆盖度基因组测序数据,组装构建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基因组草图,二者基因组大小约为770Mb。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基因数量相似,但重复序列存在差异,分别为52.62%和49.67%。系统发育分析和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表明,二者分化时间为318万年前,但未发生明显的染色体重排事件。灰茶尺蠖中与Eo NPV抗性相关基因载脂蛋白和组织蛋白酶基因发生了扩增,包括小分子代谢过程通路(GO:0044281)显著正向选择。【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基因组草图数据,分析结果为研究2个近缘种的适应性进化策略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减少农药的使用和开发绿色茶树害虫防治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基因组 近缘种 基因组大小 适应性 特异性引物
原文传递
基于诱捕平台的茶园茶尺蠖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勋 雷该翔 +8 位作者 毛迎新 黄丹娟 李新华 万昌玺 程繁杨 涂修亮 张敬峰 李罡 王友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92-93,97,共3页
针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分别采用不同的诱捕平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最佳防控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湿式诱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成虫是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佳投放间距为15 m,最佳投放高度为高于茶丛20 cm,每隔15~20 d更换... 针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分别采用不同的诱捕平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最佳防控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湿式诱捕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成虫是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佳投放间距为15 m,最佳投放高度为高于茶丛20 cm,每隔15~20 d更换一次诱芯,能有效抑制茶尺蠖雄虫密度,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茶尺蠖 诱捕平台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南靖县茶尺蠖大发生原因初探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简文双 《东南园艺》 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
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书洋镇储坑村和枫林村、梅林镇官洋村等茶园,第3~5代茶尺蠖大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针对南靖县茶尺蠖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初探,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南靖县 茶尺蠖 大发生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显花植物对灰茶尺蠖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李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灰茶尺蠖是茶园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利用显花植物这一新型灰茶尺蠖生物防治策略,对提升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灰茶尺蠖成虫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显花植物处理(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双荚决明、蟛蜞... 【目的】灰茶尺蠖是茶园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利用显花植物这一新型灰茶尺蠖生物防治策略,对提升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灰茶尺蠖成虫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显花植物处理(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双荚决明、蟛蜞菊、蓝花草、马利筋)、5%蜂蜜水、清水对照,研究其对灰茶尺蠖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结果】与清水、5%蜂蜜水和蓝花草相比,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双荚决明、蟛蜞菊和马利筋均显著降低灰茶尺蠖雌成虫的产卵量,显著缩短灰茶尺蠖雌成虫的寿命;与清水、5%蜂蜜水和蓝花草相比,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和双荚决明显著缩短灰茶尺蠖雄成虫的寿命。灰茶尺蠖雌成虫在清水处理组的产卵量最多,每雌平均可产305.7粒卵;雌雄成虫平均寿命最长,分别为13.68 d和12.36 d。马利筋处理组的灰茶尺蠖雌成虫产卵量最少,每雌平均产卵量38.3粒;灰茶尺蠖雌、雄成虫寿命最短的处理组分别是蟛蜞菊和双荚决明,平均寿命分别为6.56 d和5.60 d。【结论】显花植物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和双荚决明可降低灰茶尺蠖繁殖能力、缩短成虫寿命,具备作为灰茶尺蠖生物防控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花植物 灰茶尺蛾 产卵量 寿命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昆虫化学信息素诱集绒茧蜂控制茶尺蠖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韩宝瑜 周鹏 +1 位作者 付建玉 崔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信息素诱集剂 信息素诱集器 绒茧蜂 茶尺蠖幼虫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1 位作者 朱俊庆 商建农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1-237,共7页
室内试验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宿主感染病毒后,其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生殖率、净生殖率(R_0)、内禀增长力(r_m)和周限增长率(λ)均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平均世代长度(T)长于对照。饲毒组与对照... 室内试验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宿主感染病毒后,其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生殖率、净生殖率(R_0)、内禀增长力(r_m)和周限增长率(λ)均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平均世代长度(T)长于对照。饲毒组与对照组间的这种差异因饲毒浓度、饲毒虫龄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免于病死蛹羽化所得雌成虫和对照间的产卵期、产卵量则无显著性差异。田间试验除表明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外,并显示一定的后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种群参数 核型多角体病毒 EONPV 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