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态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工艺优化及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彦玉 王磊 +2 位作者 邹春霞 陈江芬 贾玉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58,共9页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对比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结果显示蛋白质、黄酮、必需氨基酸等均显著增加,茶皂素、单宁、总糖等均显著下降。通过电子舌和风味分析结果,证明了油茶饼粕经发酵后苦味、涩味会显著减少;风味物质会产生明显差异,会新增3,3-二甲基辛烷、丙位庚内酯等风味物质。研究在保证油茶饼粕兼具营养成分增加、有毒物质减少的特性时,实现了油茶饼粕的高附加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固态发酵 蜡样芽孢杆菌 茶皂素 成分分析
下载PDF
野生甜茶中氨基酸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姚佳 陈开琴 +2 位作者 何志云 潘龙祥 邓凡亮 《生物化工》 2021年第4期78-81,共4页
以野生甜茶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茶中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AA)、氨基酸比值(RAA)... 以野生甜茶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茶中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AA)、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AA)等氨基酸评价指标进行营养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测定出甜茶中17种游离氨基酸,EAA/TAA的比值为0.401,EAA/NAA的比值为0.671,符合WHO/FAO氨基酸模式要求;含鲜甜味氨基酸的总量(2.24%)与苦味氨基酸的总量(2.21%)相近,总体滋味良好;RAA和RCAA显示,甲硫氨酸+胱氨酸为限制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的RCC接近1,符合WHO/FAO模式氨基酸,说明野生甜茶的氨基酸营养总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茶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成分分析 营养评价
下载PDF
蒙顶山黄茶“酶促闷黄”加工品质的审评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丹 杜晓 +2 位作者 边金霖 李品武 李明月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7-486,共10页
在蒙顶山黄茶加工的"闷黄"过程,添加茶鲜叶PPO粗酶液进行"酶促闷黄",并制得新工艺黄茶;对该黄茶试样采用感官评价法、常规成分测定与及微量组分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比较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酶促闷黄&q... 在蒙顶山黄茶加工的"闷黄"过程,添加茶鲜叶PPO粗酶液进行"酶促闷黄",并制得新工艺黄茶;对该黄茶试样采用感官评价法、常规成分测定与及微量组分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比较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酶促闷黄"加工黄茶色泽更加嫩黄、明亮,香味更加清甜、醇爽,带有"轻发酵"香的品质特征;其内含成分特征是茶黄素(TFs)和茶红素(TRs)含量分别增加50%和10%,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适度减少,游离氨基酸总量略有增加,茶汤苦涩味降低、口感醇和、鲜爽度增加;HPLC检测表明,苦涩味较强的酯型儿茶素组分EGCG和ECG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2.86%和6.19%,促进茶汤滋味转醇和;GC-MS检测表明,"酶促闷黄"加工黄茶中新检出的香气组分有30种,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中带发酵香的植醇相对质量分数高达10.64%,是对照的10.04倍.这说明酶促"轻发酵"作用所引起的"酶促闷黄",会使黄茶产生特征色香味.同时,"酶促闷黄"加工黄茶不仅可以改善黄茶品质,还可以提高加工效率约2.83倍,促进黄茶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黄茶 酶促闷黄 加工品质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信阳毛尖茶末营养成分分析及对其对年糕保质期的影响
4
作者 刘海波 王恩胜 +2 位作者 陈晖 郭浩奇 陈龙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信阳毛尖春、夏、秋季的茶末为研究对象,分析检测后比较其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多酚以及茶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利用范特霍夫规则探究最适用于年糕保鲜的季节茶末。结果表明:3个季节的信阳毛尖茶末中,夏茶茶末... 以信阳毛尖春、夏、秋季的茶末为研究对象,分析检测后比较其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多酚以及茶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利用范特霍夫规则探究最适用于年糕保鲜的季节茶末。结果表明:3个季节的信阳毛尖茶末中,夏茶茶末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茶多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3.95%、3.97%、18.56%;春茶茶末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46%;秋茶茶末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为8.58%。通过改变储存温度,利用范特霍夫规则测得最适合用于年糕保鲜的茶末为夏茶末。该研究可为信阳毛尖茶末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毛尖 茶末 营养成分分析 保鲜
下载PDF
平阳早香茶与平阳黄汤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占波 许金伟 +1 位作者 张星海 虞培力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以平阳特早茶为原料,分别采用绿茶、黄茶工艺加工成平阳早春茶和平阳黄汤,通过感官审评及理化分析对两种茶主要品质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分析结论。结果表明:同一原料加工而成的两种茶,主要品质成分相近,平阳黄汤经过闷黄工序后,茶多... 以平阳特早茶为原料,分别采用绿茶、黄茶工艺加工成平阳早春茶和平阳黄汤,通过感官审评及理化分析对两种茶主要品质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分析结论。结果表明:同一原料加工而成的两种茶,主要品质成分相近,平阳黄汤经过闷黄工序后,茶多酚含量为18.51%,低于平阳早春茶的20.15%;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22%,高于平阳早春茶的4.92%,可溶性糖为2.12%,低于平阳早春茶的2.34%;咖啡碱为2.58%,低于平阳早香茶的2.64%。该实验结果为以平阳特早茶为原料制作平阳黄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早香茶 平阳黄汤 成分分析
下载PDF
HPLC-MS^n对普洱茶各萃取组分与茶褐素中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雪梅 梁玉红 +1 位作者 陈欣 张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3-857,共5页
普洱茶是一类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后发酵茶,茶褐素是其重要的功能成分。茶褐素是普洱茶在渥堆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结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茶褐素的主要成分是一类黄烷-3-醇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中以Puerins I-VIII为代表。利用系统的有机溶... 普洱茶是一类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后发酵茶,茶褐素是其重要的功能成分。茶褐素是普洱茶在渥堆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结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茶褐素的主要成分是一类黄烷-3-醇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中以Puerins I-VIII为代表。利用系统的有机溶剂萃取,获得普洱茶不同萃取物和茶褐素组分,对获得的组分进行多酚类成分分析,发现在茶褐素部位未检出EC、GC、ECG,其中可可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萃取部位。釆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n)对普洱茶各萃取组分和茶褐素组分进行成分分析,比较普洱茶茶褐素与其他萃取物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发现了茶褐素部位的主要标志性代谢产物普洱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LC-MSn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六堡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邱思绮 毛彦 +3 位作者 夏宁 滕建文 韦保耀 黄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茶多糖是黑茶功能活性物质之一。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六堡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多糖进行纯化与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六堡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20 min、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70℃,得率为10.81%。六堡茶多糖... 茶多糖是黑茶功能活性物质之一。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六堡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多糖进行纯化与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六堡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20 min、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70℃,得率为10.81%。六堡茶多糖的组分为33.61%的总糖和35.09%的糖醛酸以及16.37%的蛋白质和2.5%的多酚。文章明确六堡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并测定基础组分,为六堡茶多糖提取工艺标准化提供参考,使六堡茶多糖成为饲料添加剂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多糖 提取 响应面法 组成分析
下载PDF
蜡梅叶茶制作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蒲英 宋兴荣 +1 位作者 何相达 江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8-51,共4页
通过绿茶加工工艺优化与改良,初步形成了蜡梅叶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产品符合国家袋泡茶标准,颜色墨绿油润,汤色金黄、清澈明亮,香气鲜爽清高、浓郁持久,口味清香醇厚,叶底鲜翠绿亮。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17种,氨基酸总量达19.5%,同时... 通过绿茶加工工艺优化与改良,初步形成了蜡梅叶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产品符合国家袋泡茶标准,颜色墨绿油润,汤色金黄、清澈明亮,香气鲜爽清高、浓郁持久,口味清香醇厚,叶底鲜翠绿亮。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17种,氨基酸总量达19.5%,同时含有较高量黄酮2.28%和少量硒,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三高、保肝护肝、防衰老、抗癌、抗氧化、美容养颜、延年益寿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开发应用潜力大,为今后蜡酶叶茶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蜡梅 叶茶 制作 成分分析
下载PDF
传统米茶和功能米茶成分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强 陶兴无 +1 位作者 高冰 陈洪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研究分析了传统米茶和功能米茶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原料大米制成米茶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减少,粗纤维和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糙米发芽后制成的功能米茶富含γ-氨基丁酸,而在传统米茶中未检出γ-氨基丁酸。
关键词 米茶 成分分析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电子舌技术对不同配比香露兜绿茶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飞 宗迎 +3 位作者 初众 卢少芳 谭乐和 朱红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70-74,共5页
本文将香露兜和绿茶按照7种不同比例混合,不同时间进行处理,采用电子舌对其滋味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的主成份分析图可以将不同比例和不同处理的香露兜绿茶明显区分开,结合香露兜绿茶感官审评结果,认为电子舌可以对不同配比香... 本文将香露兜和绿茶按照7种不同比例混合,不同时间进行处理,采用电子舌对其滋味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的主成份分析图可以将不同比例和不同处理的香露兜绿茶明显区分开,结合香露兜绿茶感官审评结果,认为电子舌可以对不同配比香露兜绿茶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露兜 绿茶 电子舌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澳洲茶树精油的成分分析及美白抗氧化功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亚军 陶萍芳 +3 位作者 李秀英 陈志林 黄国保 李芸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78,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澳洲茶树枝叶中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澳洲茶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运用斑马鱼活体试验和人皮肤组织试验检测澳洲茶树精油的美白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精油中分析出19种主要成分,其中桉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澳洲茶树枝叶中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澳洲茶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运用斑马鱼活体试验和人皮肤组织试验检测澳洲茶树精油的美白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精油中分析出19种主要成分,其中桉叶油素含量最大,为51.40%;0.01μg/mL澳洲茶树精油对斑马鱼体内黑色素合成和活性氧(ROS)的生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美白抗氧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茶树精油 成分分析 美白 抗氧化功效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和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金磊 宋莹 +3 位作者 张德 倪德江 梁培 余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4304-4309,共6页
拉曼光谱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基于光的非弹性散射的光谱技术,具有实时、快速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检测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分析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拉曼光谱及SERS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 拉曼光谱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基于光的非弹性散射的光谱技术,具有实时、快速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检测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分析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拉曼光谱及SERS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真菌毒素等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在茶叶理化成分检测和茶叶种类分析等茶叶品质分析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茶叶质量安全 农残检测 理化成分分析 茶叶鉴别
下载PDF
茶叶膳食纤维粉的体外消化特性及通便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茹鑫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文章对茶叶膳食纤维粉成分进行分析,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并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实验模拟茶叶膳食纤维粉在人体内胃和肠道的消化情况。在最优消化条件下,测得茶叶膳食纤维粉的蛋白质消化率为39.03%,同等条件下全麦粉... 文章对茶叶膳食纤维粉成分进行分析,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并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实验模拟茶叶膳食纤维粉在人体内胃和肠道的消化情况。在最优消化条件下,测得茶叶膳食纤维粉的蛋白质消化率为39.03%,同等条件下全麦粉的消化率可以达到90.49%。经动物实验结果可以判定茶叶膳食纤维粉具有良好的通便功能,在后续的具体产品开发中,可以依据这些特性进行改进,设计出具有通便和减肥功能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膳食纤维粉 成分分析 体外消化特性 通便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