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文体互文交叉与茶典籍译文风格调整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怡 姜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异质文体交叉是文本互文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典籍文本中常见,给翻译带来很大挑战。文章在剖析茶典籍代表作唐朝的《茶经》和清朝的《续茶经》的各种异质互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典籍翻译中应如何针对原文本中所嵌入的互文异质文体及其思... 异质文体交叉是文本互文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典籍文本中常见,给翻译带来很大挑战。文章在剖析茶典籍代表作唐朝的《茶经》和清朝的《续茶经》的各种异质互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典籍翻译中应如何针对原文本中所嵌入的互文异质文体及其思想主题调整变换译文风格,论证译文与原文及其前期互文本形式、文体与主题思想和谐呼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文体 互文 茶典籍 翻译 风格对应
下载PDF
《茶经》与《续茶经》的模因母本效应与对外传播现状 被引量:9
2
作者 姜怡 姜欣 +1 位作者 包纯睿 开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和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典籍的代表作。前者是世界首部茶叶专著,开创了历史先河;后者带有明显的类书性质,为我国古代茶典籍集大成者。因此,这两部古代茶著都具备较强的模因母本效应,被某些异国作...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和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典籍的代表作。前者是世界首部茶叶专著,开创了历史先河;后者带有明显的类书性质,为我国古代茶典籍集大成者。因此,这两部古代茶著都具备较强的模因母本效应,被某些异国作者在其作品中直接引用或者翻译成书,从而使其语言文化模因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复制繁衍,但其对外传播现状依旧不尽如人意。笔者在分析了日本和美国等引用例证的基础上,指出异国译者难以避免的"前见"和翻译引用时的主观"意图",是造成茶典籍传播中出现弱化阐释现象的两大因素,验证本土译者在与原作者的历史视域融合度与语言美学感知上所具的优势,以期强化中华茶典籍的模因效应,将中华茶文化推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典籍 翻译 模因母本 效应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基于互文性度量的文本翻译索引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怡 姜欣 方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490-3493,共4页
理清文本互文性对于理顺文本间的多维关联对提高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以典籍文本《茶经》和《续茶经》为试验对象,使用向量空间模型(VSM)度量文本互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法,即扩展项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和采用序列... 理清文本互文性对于理顺文本间的多维关联对提高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以典籍文本《茶经》和《续茶经》为试验对象,使用向量空间模型(VSM)度量文本互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法,即扩展项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和采用序列模型,并给出了基于文本互文性度量的文本翻译索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扩展项之间的相似度计算效果不够理想,而采用序列模型则可取得较好的结果,可为原文本的准确理解和译文本的翻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向量空间模型 序列模型 翻译索引 茶典籍
下载PDF
论《茶经》与陆羽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6
4
作者 施由明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72-176,共5页
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精行俭德”的人格目标,他的生平事迹显现他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和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这三者构成了陆羽人生哲学的核心。陆羽的人生哲学影响了自唐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茶人和许多文人。
关键词 《茶经》 精行俭德 特立独行 逍遥自适
下载PDF
语料库在茶典籍英译中的实例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大鹏 姜怡 姜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40-242,共3页
探讨如何将语料库技术应用于典籍英译。具体步骤为:利用单语语料库统计信息辅助双语对齐,借助Wordsmith5.0统计的词表和Winalign7.0的术语表功能,探讨如何利用机器辅助提取锚点词对及多层级锚点词对对齐古汉英茶文化平行双语库。锚点词... 探讨如何将语料库技术应用于典籍英译。具体步骤为:利用单语语料库统计信息辅助双语对齐,借助Wordsmith5.0统计的词表和Winalign7.0的术语表功能,探讨如何利用机器辅助提取锚点词对及多层级锚点词对对齐古汉英茶文化平行双语库。锚点词对筛选步骤如下:由Wordsmith5.0自动生成《茶经》英汉词表;基于一次频词的概念逆向分析词表并选出具备锚点词1∶1对应关系的部分,将其导入Winalign对齐并输出锚点词对。锚点词对的选取由机器辅助完成,对齐效率大幅提升,可弥补以往手工提取的不足。用Antconc的Collocates功能批量提取茶诗尾韵,辅助其英译,通过检索标点自动提取末尾字并人工校验提取尾韵词。实验证明语料库技术在典籍英译领域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典籍英译 茶经 对齐 尾韵
下载PDF
试论唐代茶法及其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新民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1-256,共6页
With peaceful situation,well-regulated political environment,economical prosperity,and happy people with stable life,not only was chinese feudel economic systerm improved gradually,but some new economic system arose,w... With peaceful situation,well-regulated political environment,economical prosperity,and happy people with stable life,not only was chinese feudel economic systerm improved gradually,but some new economic system arose,which was followed by Song and Ming dynasties.Tea taxation,starting from Tang dynasty and followed by Song and Ming dynasties,ranks very high in chinese history.studying the shift of tea tax polily in Tang dynasty is of great pratical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chinese tea economy and carry forwwad chinese tea cultural heri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茶 唐代 原因 茶叶发展 文献记载 政府管理 茶叶贸易 物质基础
下载PDF
陆羽茶道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国荣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63-166,共4页
唐代陆羽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和自己对茶的认识和饮茶实践经验,向世人展示了陆羽自己的茶道。本文从陆羽的人生经历出发,概括陆羽掌握的知识,引出对陆羽茶道的探讨。笔者认为应该从科学观、实用观、实证精神、修身养德观的角度... 唐代陆羽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和自己对茶的认识和饮茶实践经验,向世人展示了陆羽自己的茶道。本文从陆羽的人生经历出发,概括陆羽掌握的知识,引出对陆羽茶道的探讨。笔者认为应该从科学观、实用观、实证精神、修身养德观的角度来认识陆羽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茶道
下载PDF
陆羽著《茶经》有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国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当代人以《陆文学自传》末尾记载为依据推算陆羽出生年,笔者对此存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陆羽以著《茶经》成名,但是,现有文献表明《茶经》不是陆羽一个人的功劳,师承禅宗北宗的皎然对陆羽有指点之功,他的《茶诀》为《茶经》创作打下了... 当代人以《陆文学自传》末尾记载为依据推算陆羽出生年,笔者对此存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陆羽以著《茶经》成名,但是,现有文献表明《茶经》不是陆羽一个人的功劳,师承禅宗北宗的皎然对陆羽有指点之功,他的《茶诀》为《茶经》创作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皎然 茶道
下载PDF
文本翻译索引的互文度量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欣 姜怡 方淼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38-1940,共3页
运用算法可更加科学地量化出翔实的显性互文线索,这对于追溯文本间的关联,理解和翻译文本都有着重要意义。以茶典籍文本为例,使用并比较了4种互文度量方法,即戴斯系数、匹配系数、全置信度和余弦,并给出用于文本辅助翻译的索引方法。文... 运用算法可更加科学地量化出翔实的显性互文线索,这对于追溯文本间的关联,理解和翻译文本都有着重要意义。以茶典籍文本为例,使用并比较了4种互文度量方法,即戴斯系数、匹配系数、全置信度和余弦,并给出用于文本辅助翻译的索引方法。文本互文度与互文度矩阵揭示了文本间的影响与关联。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表明余弦度量结果最好,基于互文性的文本翻译索引可为更加精确地理解和翻译相关文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方法 互文性 翻译索引 茶典籍
下载PDF
以“外化”传译茶典籍之内隐互文主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欣 姜怡 汪榕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7-90,共4页
茶典籍文本的互文主题集中体现于茶著共同的思想内涵上,即通过饮茶活动修身养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主题含而不露地隐蕴于茶著的字里行间,文本语言编码表现为简约化、含义化和隐喻化。如果仅照字面翻译,目标语读者难以领悟作... 茶典籍文本的互文主题集中体现于茶著共同的思想内涵上,即通过饮茶活动修身养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主题含而不露地隐蕴于茶著的字里行间,文本语言编码表现为简约化、含义化和隐喻化。如果仅照字面翻译,目标语读者难以领悟作者的意图和文化暗示。"内隐外化"是一个将原文中的语言及信息化隐为显的策略,即采取变通方法将隐匿的深层文化内涵"外化"到语符表层,以助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欣赏,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典籍 外化 主题互文 翻译 内隐
下载PDF
陆羽在湖州之际遇考——兼论陆羽撰著《毁茶论》的历史背景
11
作者 裴治国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67-171,共5页
湖州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成就和丰富了陆羽的人生。但陆羽在湖州也遭遇了不容回避的失意一面,其一是大历前期,为摆脱生活困境欲投鲍防;其二是因建议李栖筠进贡紫笋茶导致贡茶制度设立,致湖常两州人民深受其害,陆羽也于心不安;其三是陆羽... 湖州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成就和丰富了陆羽的人生。但陆羽在湖州也遭遇了不容回避的失意一面,其一是大历前期,为摆脱生活困境欲投鲍防;其二是因建议李栖筠进贡紫笋茶导致贡茶制度设立,致湖常两州人民深受其害,陆羽也于心不安;其三是陆羽目睹唐王朝及其官吏对茶的索取与利用,完全违背他对茶的认识与理解,严重背离他在《茶经》中倡导的“精行俭德”精神,于是,愤然撰写《毁茶论》,抨击唐王朝为“口腹玩好”创立新制,索茶无度;各级官吏不顾人民疾苦,借贡茶制度横征暴敛,致茶区民不聊生。陆羽或于文中向茶区人民表达歉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毁茶论》 湖州 颜真卿
下载PDF
《茶经》中的茶名详辩
12
作者 姜新兵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77-181,共5页
茶的名称历来按照《茶经》的说法有“茶、槚、蔎、茗、荈”五名之说,但仔细核对文献发现:“槚”的本义并不是指茶,是郭璞对《尔雅》所作的注中的理解;《晏子春秋》中的“茗菜”应是“苔菜”之误;“蔎”一般被解释为香草;《尔雅》《说文... 茶的名称历来按照《茶经》的说法有“茶、槚、蔎、茗、荈”五名之说,但仔细核对文献发现:“槚”的本义并不是指茶,是郭璞对《尔雅》所作的注中的理解;《晏子春秋》中的“茗菜”应是“苔菜”之误;“蔎”一般被解释为香草;《尔雅》《说文解字》等东汉以前训诂类文献也未收录“茶”和“茗”字,从训诂学和文字学角度来看,茶的利用时间应不会早于东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茶文化 《尔雅》 《晏子春秋》
下载PDF
典籍互文翻译中多维度“视阈”的套叠与融合
13
作者 姜欣 姜怡 《外语教育研究》 2014年第4期57-61,共5页
根据哲学诠释学理论,翻译中译者/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基于前见与对话,作为诠释的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视域融合"过程。本文以清朝《续茶经》中引用的"六羡歌"为例,分析了典籍文本中前期互文本及原创语境对其引用作者、原... 根据哲学诠释学理论,翻译中译者/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基于前见与对话,作为诠释的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视域融合"过程。本文以清朝《续茶经》中引用的"六羡歌"为例,分析了典籍文本中前期互文本及原创语境对其引用作者、原文本、原文本读者/译者视域产生的套叠影响。译者不仅需要与自己及原文本的视域实现融合,且需完成与原文本中所引用的前期互文本的"对话"。此外,在实现对文本意义的双重历史性理解之后,译者还需转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和美学期待。多维视域融合的套叠循环是实现典籍文本跨越语际、时空传译的必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 翻译 视域融合 诠释学 互文性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以陆羽《茶经》译介为例
14
作者 黄静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中华茶典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播中华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茶文化走出去,对于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详细梳理陆羽《茶经》的对外译介和跨文化传播历... 中华茶典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播中华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茶文化走出去,对于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详细梳理陆羽《茶经》的对外译介和跨文化传播历程,聚焦《茶经》英译本情况及接受度调研,并以《大中华文库·茶经》为语料剖析其典型翻译问题以及对茶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启示,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典籍 茶经 译介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茶文化休闲旅游课程思政创建思想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星海 《茶叶》 CAS 2022年第4期239-242,246,共5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常态化“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有效模式,文旅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重要业态,相配套的人才培养课程创建迫在眉睫。课程思政发展经过了“萌发德育期”和“育人提升期”两个阶段,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形成了“三方三圆...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常态化“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有效模式,文旅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重要业态,相配套的人才培养课程创建迫在眉睫。课程思政发展经过了“萌发德育期”和“育人提升期”两个阶段,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形成了“三方三圆原则、隐显融入路径、教学方法创新”创建思想。在此创建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以“时间历史、空间地理、心灵点燃、综合进阶”四个维度,将茶文化休闲旅游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取得了“智荟茶旅经典教学案例、省国两级样板支部党建品牌、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茶文化 休闲旅游 新茶经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汉唐岳州窑青瓷浅谈
16
作者 周能 《湖南考古辑刊》 2015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本文阐述陆羽《茶经》对岳州窑的评价,兼谈学者对《茶经》的议论,以及岳州窑历代瓷窑的调查与发掘情况,最后提出长沙窑来源于岳州窑,且属于岳州窑的'蝶变期'。
关键词 陆羽《茶经》 铁角嘴窑 湘阴窑 青竹寺窑
原文传递
浅谈典籍翻译中“求异存同”的民族文化重构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德宏 姜欣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5期84-85,共2页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以《续茶经》之七"茶之事"为例,阐述典籍英译中"求异存同"的翻译策略,探讨译者的文化使命和处理文化阻碍时采取的具体翻译方法。
关键词 《续茶经》 文化转换 译者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茶经》中的中学化学课程资源 被引量:3
18
作者 额尼日乐 乌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5,共5页
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关于茶文化的史料,也是保留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通过探析《茶经》中蕴含的育人价值,挖掘《茶经》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在化学教学中,将《茶经》中与化学知识契... 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关于茶文化的史料,也是保留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通过探析《茶经》中蕴含的育人价值,挖掘《茶经》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在化学教学中,将《茶经》中与化学知识契合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情境载体建立学习桥梁,从化学角度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再认识,从文化视角感受化学中蕴含的人文底蕴,帮助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依据新课标中的情境素材建议与要求,梳理了《茶经》中可与高中化学教科书相联系的内容,为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素材,利用古代茶器具与中学化学实验仪器之间的相似性创设情境。并且提出了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传统文化 中学化学 课程资源
原文传递
陆羽《茶经》的哲学思维及与湖州的密切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西廷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7-71,共5页
文章尝试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探索陆羽《茶经》在儒、释、道诸领域的主要表现,湖州与陆羽《茶经》哲学思维形成的密切联系,以及陆羽《茶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学术研究、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哲学思维 湖州
下载PDF
《茶经》中的养生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繁洪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首部系统完整的茶学专著,由唐代"茶圣"陆羽所撰。这部茶著除了记述茶叶的历史源流、产地分布、生产工艺、茶道原理等内容外,还涉及养生方面的知识。《茶经》中的养生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药用保...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首部系统完整的茶学专著,由唐代"茶圣"陆羽所撰。这部茶著除了记述茶叶的历史源流、产地分布、生产工艺、茶道原理等内容外,还涉及养生方面的知识。《茶经》中的养生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药用保健,提倡清饮方式;讲究中和,倡导适度原则;修身养性,注重精行俭德;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作为介绍茶学知识的开山之作,《茶经》自问世以来,对中外各国的茶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陆羽 养生思想 茶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