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作用靶点方法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克武 屠鹏飞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0-1428,共9页
靶点(drug target)是药物作用的源头,是药物治疗疾病最直接、最重要、最初始的生物学基础.长期以来,中药由于其自身成分复杂的特点,关于作用靶点的揭示与阐明,以及分子药理机制等相关研究一直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严重制约了中药的... 靶点(drug target)是药物作用的源头,是药物治疗疾病最直接、最重要、最初始的生物学基础.长期以来,中药由于其自身成分复杂的特点,关于作用靶点的揭示与阐明,以及分子药理机制等相关研究一直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严重制约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但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发展,人们不断摸索和建立了一系列药物靶点的鉴定和识别方法,并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以及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研究中,且取得了不少原创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的前进步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中药靶点研究中出现的新方法与新策略,希望能够对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人们提供全新思路,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最终促进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杂体系 靶点鉴定 方法学 靶点钩钓
原文传递
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确定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雪芬 卫晓红 +5 位作者 武玉卓 夏桂阳 夏欢 王玲燕 商洪才 林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565-4573,共9页
中药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靶点是中药活性成分发挥疗效的生物学基础。确定中药活性成分的靶点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中药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蛋白质是最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研究中药... 中药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靶点是中药活性成分发挥疗效的生物学基础。确定中药活性成分的靶点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中药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蛋白质是最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确定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的主要手段。目前,检测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生物膜干涉技术、分子对接技术、蛋白组芯片技术、分子靶点“钩钓”技术、定点突变技术及靶蛋白共结晶技术等。该综述对近十年生物靶点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寻找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阐明中药药理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生物膜干涉技术 分子对接技术 蛋白组芯片技术 分子靶点“钩钓”技术 定点突变技术 靶蛋白共结晶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蛋白质组学的药物靶标发现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胥淑敏 林钰薇 +1 位作者 陈硕斌 黄志纾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83-794,共12页
药物靶标发现及确证是药物筛选和发现的重要前提,也是阐明药物治疗机制、了解疾病发病机制的有力工具。药物靶标发现技术得益于生物信息学及多种化学生物学技术的开发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靶标垂钓技术、靶标稳定性漂... 药物靶标发现及确证是药物筛选和发现的重要前提,也是阐明药物治疗机制、了解疾病发病机制的有力工具。药物靶标发现技术得益于生物信息学及多种化学生物学技术的开发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靶标垂钓技术、靶标稳定性漂移技术等。靶标垂钓技术是通过设计化学探针,利用探针与靶标相互作用,借助一系列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来寻找活性小分子潜在靶标的方法,但是由于化学探针与小分子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有所差异,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结合,而且探针不易合成,所以近些年又开发了靶标稳定性漂移技术。本文作者总结了基于化学蛋白质组学的药物靶标发现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局限,对其在药物靶标发现及确证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药物靶标的发现及确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标发现 靶标确证 靶标垂钓 靶标稳定性漂移
原文传递
基于反向找靶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婷 王华华 +1 位作者 车萌 张严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3期353-358,共6页
反向分子对接以小分子化合物(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及化学合成物)为探针,在已知结构的靶点数据库内搜寻可能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通过空间和能量匹配相互识别形成分子复合物,进而预测药物潜在的作用靶点。本研究运用Discovery Studio3.... 反向分子对接以小分子化合物(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及化学合成物)为探针,在已知结构的靶点数据库内搜寻可能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通过空间和能量匹配相互识别形成分子复合物,进而预测药物潜在的作用靶点。本研究运用Discovery Studio3.5软件的反向找靶(Target Fishing)功能模块、结合蛋白质数据库(PDB database)对我们民族植物学创新团队所采集到的少数民族药用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 L.)、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闭花耳草(Hedyotis cryptantha Dunn)、升麻(Actaea cimicifuga L.)、青藤仔(Jasminum nervosum Lour.)中所提取的化学成分(包括一些新发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和抗癌活性的验证,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考察化合物与受体之间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以上植物中所提取的化合物与具有抗癌和抗肿瘤作用的药效团的匹配值都非常高,表明这些植物都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及抗癌活性,为少数民族药用植物在抗肿瘤和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反向找靶 抗肿瘤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原文传递
中空纤维靶标捕获法的建立及其在姜黄质量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谢丽苑 王润琴 +2 位作者 杨丽 陈璇 胡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259-226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为质量标志物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方法:以中空纤维为载体,使其壁孔填充庚醇、内腔充满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PC-PLC)溶液,构建中...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为质量标志物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方法:以中空纤维为载体,使其壁孔填充庚醇、内腔充满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PC-PLC)溶液,构建中空纤维靶标捕获平台,从姜黄药材提取液中筛选潜在的PC-PLC抑制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姜黄质量标志物进行初步辨识。结果:从不同产地的姜黄药材中均捕获到3种活性化合物,分别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结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可作为潜在的姜黄质量标志物;该研究建立的中空纤维靶标捕获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捕获效率高,为中药质量标志物辨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靶标捕获 磷脂酶C 姜黄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靶向垂钓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孔伟浩 徐依桐 +3 位作者 徐达峰 刘开科 张锦原 高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88-2295,共8页
目的研究近年来靶向垂钓技术(主要为配体垂钓和靶标垂钓)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进展,并做相关总结。方法以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为依据,对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筛分与鉴定进行了综述。结果目前常使用靶向垂钓技术... 目的研究近年来靶向垂钓技术(主要为配体垂钓和靶标垂钓)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进展,并做相关总结。方法以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为依据,对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筛分与鉴定进行了综述。结果目前常使用靶向垂钓技术筛分不同种类的中药活性成分,该方法具有筛分速度快、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及特异性好等优点。结论对复杂多样的中药混合物进行分析时,利用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可以较好地筛分目标物并鉴定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活性成分 靶标垂钓 配体垂钓
原文传递
桂枝中酚类提取物潜在作用靶点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晴 薛鑫 王小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 研究桂枝中酚类提取物木脂素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在药效团模型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木脂素衍生物匹配值(FitValue)大于0.75的药效团模型;运用反向对接技术,从上述药效团模型所对应的靶点蛋白中挑选出与木脂素衍生物结合能最低的蛋白... 目的 研究桂枝中酚类提取物木脂素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在药效团模型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木脂素衍生物匹配值(FitValue)大于0.75的药效团模型;运用反向对接技术,从上述药效团模型所对应的靶点蛋白中挑选出与木脂素衍生物结合能最低的蛋白;以该靶蛋白已报道的抑制剂建立3D-QSAR药效团模型预测木脂素衍生物的活性,同时通过荧光偏振实验测试化合物1与Tankyrase 1蛋白的结合力,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测试加入化合物1后细胞中Tankyrase 1蛋白的含量变化;最后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木脂素衍生物与该蛋白的作用模式。结果 与木脂素衍生物匹配值大于0.75的药效团模型有17个,其中4个为神经保护类靶点,占比(24%)最大;反向对接结果显示该化合物与Tankyrase 1蛋白(PDB ID:4TOR)的结合能(E=-66 kcal/mol)最低;预测该化合物的活性为0.61 μmol/L,荧光偏振实验测得化合物1与Tankyrase 1蛋白的结合力 Ki =(0.15±0.01)μmol/L,属于中等抑制,Western blot表明在SW480细胞中化合物1使Tankyrase 1蛋白的表达下降;且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对接构象与该靶点已报道的抑制剂类似。结论 经过对桂枝中酚类提取物木脂素衍生物的反向找靶,以及活性测试确定其对Tankyrase 1蛋白具有潜在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木脂素衍生物 神经保护 反向找靶 TANKYRASE 1蛋白
下载PDF
木犀草素抗骨性关节炎潜在靶点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强 李海燕 金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木犀草素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木犀草素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分析木犀草素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和药物再定位及药物不良反应预测(predict drug repositioning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DRAR-CPI)软件筛选木犀草素抗OA的潜在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和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筛选已报道与OA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木犀草素潜在靶点进行匹配,确定木犀草素抗OA的靶点,进一步采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木犀草素抗OA的潜在靶点进行鉴定。[结果]木犀草素口服生物利用率为36.16%,药物相似度为0.25,具有很好的成药性;Swiss 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软件共筛选出6个潜在靶点,与OA直接相关的靶点有3个,经分子对接软件鉴定,间质胶原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1(interstitial collagenase 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和基质分解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3(stromelysin-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为木犀草素抗OA的潜在靶点。[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结合MMP1和MMP3,下调其表达量,最终缓解OA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靶点 计算钓靶法 骨性关节炎 分子对接 MMP1 MMP3
下载PDF
蚕桑产物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童廷婷 赵二虎 +4 位作者 郜海龙 徐永辉 赵永聚 付钢 崔红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90-1997,共8页
蚕桑产物野尻霉素,全称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2-羟甲基四氢吡啶,是蚕桑产物中特有的天然活性成分;其主要存在于桑树的枝、叶和根部以及蚕的幼虫和蚕蛹等。野尻霉素作为抗生素首次发现于... 蚕桑产物野尻霉素,全称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2-羟甲基四氢吡啶,是蚕桑产物中特有的天然活性成分;其主要存在于桑树的枝、叶和根部以及蚕的幼虫和蚕蛹等。野尻霉素作为抗生素首次发现于链霉菌中,而后日本学者又从桑树根中分离得到。野尻霉素是一种哌啶类多羟基生物碱,能够竞争性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糖的吸收,达到抑制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升高的目的;基于其强有力的糖苷酶抑制活性,野尻霉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肥胖症和相关的机能紊乱等,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现代科技不断发展,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不仅被证实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还被发现在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功能。因此,该文将结合目前本实验室的研究,对1-脱氧野尻霉素的来源、制备、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学活性及其生物信息学垂钓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阶段性的数据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尻霉素 来源 制备 药物代谢动力学 生物学活性 电子计算垂钓靶点
原文传递
红花素抗脓毒症潜在靶点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松 徐煜彬 陈桂荣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红花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分析红花素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提供化合物靶点预测的网站)和通过化学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红花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分析红花素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提供化合物靶点预测的网站)和通过化学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来预测化学成分靶向蛋白的服务器(DRAR-CPI)筛选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并与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和药物靶点数据库(TTD)中已发布的抗脓毒症相关疾病靶点进行匹配,筛选出红花素的抗脓毒症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果红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1.15%,药物相似度为0.24,可旋转键数为1,表明红花素口服吸收较好,具有良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服务器共筛选到115个潜在靶点;从OMIM、CTD和TTD 3个数据库中共获得149个疾病靶点;将两个服务器筛选出的115个红花素靶向蛋白与疾病靶向蛋白进行匹配,发现既是分子靶点又是疾病靶点的蛋白有10个,分别为凝血因子Ⅸ(F9)、腺苷A1受体(ADORA1)、一氧化氮合酶2(NOS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组织蛋白酶G(CTSG)、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蛋白C(PROC)、脂钙蛋白2(LCN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经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显示,红花素具有与上述10个靶向蛋白结合的能力,为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红花素可通过与靶向蛋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发挥相应的药效。结论红花素能够通过调节CTSG、ELANE和LCN2抑制脓毒症组织和器官损伤,通过调控ADORA1、PTGS2、NOS2和MAPK1减轻炎症,通过调控PROC和F9抑制凝血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通过调节G6PD改善氧化应激而减少脓毒症的发生,最终预防和治疗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素 靶点 计算钓靶法 脓毒症
原文传递
苏荠黄酮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症-脓毒症潜在靶点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桂荣 刘雨浓 +1 位作者 徐煜彬 窦德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66-169,259,共5页
目的研究苏荠黄酮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苏荠黄酮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症-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苏荠黄酮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软件筛选苏荠黄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通过O... 目的研究苏荠黄酮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苏荠黄酮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症-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苏荠黄酮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软件筛选苏荠黄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通过OMIM、CTD和TTD数据库中已报道的与抗脓毒症相关疾病靶标进行筛选苏荠黄酮抗脓毒症的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苏荠黄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果苏荠黄酮口服生物利用率为44.09%,药物相似度为0.25,具有很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软件共筛选到108个潜在靶点,与脓毒症直接相关的靶点有9个,经分子对接软件鉴定F9、ADORA1、ADORA2A、NOS2、NOS3、CTSG、PROC、SERPINE1和PTGS2为苏荠黄酮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论苏荠黄酮能通过与筛选的9个靶标进行结合,通过调控ADORA1、ADORA2A、PTGS2、CTSG、NOS2和NOS3减少炎症,调控PROC、SERPINE1和F9抑制凝血并较少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降低脓毒症凝血疾病,最终预防和治疗脓毒症。该研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脓毒症并发症的预治研究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荠黄酮 靶点 计算钓靶法 脓毒症
下载PDF
基于表面光化学反应偶联多种药物分子制备磁性粒子靶点“钓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火成 郝苏敏 +4 位作者 刘瑜琦 郑晓曼 姚璐 刘莲英 曾克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142-4150,共9页
目的制备表面接枝含二苯甲酮(BP)聚合物的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BP基团的光化学反应偶联各种药物分子,获得多成分靶点"钓钩"。方法水热法制备表面含羧基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COOH),通过置换获得表面含巯基(-SH)磁性纳米粒子(Fe... 目的制备表面接枝含二苯甲酮(BP)聚合物的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BP基团的光化学反应偶联各种药物分子,获得多成分靶点"钓钩"。方法水热法制备表面含羧基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COOH),通过置换获得表面含巯基(-SH)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SH),考察不同置换时间所得粒子表面-SH含量;通过接枝聚合向磁性粒子表面引入含BP基团的聚合物,研究接枝聚合单体配比和用量对BP基团含量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粒子形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分析粒子表面组分,热失重(Tg)法测定粒子表面成分含量;紫外(UV)光照下偶联键接不同药物分子,采用聚合物降解、脱除药物方法及光照前后上清液含量测试方法确定磁性粒子表面偶联药物分子含量。结果制备了平均粒径约100 nm的Fe_3O_4-COOH粒子,置换时间延长,表面-SH含量增加;提高接枝聚合反应中含BP基团单体的比例和用量,粒子表面BP基团含量增加;优选分散性好、表面BP基团含量较高的粒子,利用BP基团光化学反应偶联不同药物分子,FT-IR、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测试分析证实了药物分子的偶联和选择性。结论为制备中药成分芯片并用于中药靶点群"钩钓"提供了有效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 表面接枝改性 药物分子偶联 靶点“钓钩” 聚合物 磁性纳米粒子 光化学反应 水热法
原文传递
巴马汀抗脓毒症潜在靶点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煜彬 张洪伟 +2 位作者 陈赛贞 陈桂荣 郭松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研究巴马汀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巴马汀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分析巴马汀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TCMSP和DRAR-CPI软件筛选巴马汀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 目的研究巴马汀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巴马汀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分析巴马汀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通过TCMSP和DRAR-CPI软件筛选巴马汀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鉴定巴马汀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免疫组化法验证潜在靶点。结果巴马汀口服生物利用率为64.60%,血脑屏障渗透率为0.37,药物相似度为0.65,具有很好的成药性;通过TCMSP和DRAR-CPI软件共筛选到3个潜在靶点,经分子对接软件鉴定NOS3为巴马汀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巴马汀能显著下调脓毒症大鼠NOS3的表达。结论巴马汀具有很好的成药性,其可能通过结合并激活NOS3保护心肌抑制起到抗脓毒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汀 靶点 计算钓靶法 脓毒症
原文传递
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靶点的预测与鉴定
14
作者 章玲玲 陈意 +3 位作者 何仁 徐珊珊 徐煜彬 陈赛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牛蒡苷元的分子特性,预测并确定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对牛蒡苷元的分子特性以及药理学参数进行分析;通过PharmMapper和DRAR-CPI软件筛选得到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通... 目的研究牛蒡苷元的分子特性,预测并确定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对牛蒡苷元的分子特性以及药理学参数进行分析;通过PharmMapper和DRAR-CPI软件筛选得到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通过分子对接软件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潜在靶点与其进行对接。结果牛蒡苷元的药物相似度(Drug-Likeness,DL)为0.44,血脑屏障穿透率(Blood-Brain Barrier,BBB)为0.04,且符合Lipinski的'五规则'建议的药物标准参数,由此可得该化合物成药性良好。经过PharmMapper软件和DRAR-CPI软件共筛选到1个潜在靶点RARB,采用SystemsDock分子对接软件鉴定得到RARB为牛蒡苷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靶点。结论牛蒡苷元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RARB的调节,影响和调节线粒体凋亡的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凋亡引起的细胞死亡,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程度,有助于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苷元 靶点 计算机钓靶技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论恢复鱼类洄游通道规划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哲仁 张晶 赵进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由于鱼类洄游是大尺度的水生动物迁徙运动,恢复鱼类洄游通道规划应在流域尺度进行。探讨了恢复鱼类洄游通道规划要点,包括河流鱼类调查及评价方法、规划范围和流域恢复洄游通道目标量化方法,提出了恢复鱼类洄游通道项目的优先排序方法,... 由于鱼类洄游是大尺度的水生动物迁徙运动,恢复鱼类洄游通道规划应在流域尺度进行。探讨了恢复鱼类洄游通道规划要点,包括河流鱼类调查及评价方法、规划范围和流域恢复洄游通道目标量化方法,提出了恢复鱼类洄游通道项目的优先排序方法,并以保护和恢复多瑙河鲟鱼规划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优先排序方法中,应根据工程性质、特点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优先排序准则,从而选择重点河段和重点工程,解决洄游通道中的关键问题。优先排序准则包括有效性、栖息地适宜性、效益/投资分析、自然保护区范围、预期物种多样性、鱼类生产力和栖息地面积等。在保护和恢复多瑙河鲟鱼规划案例中,确定了多瑙河鱼类洄游障碍物的5个等级划分标准和评分等级,采用改进的多准则、多权重分级计分法,计算了各障碍物的排序指标。在671处障碍物中,29处为最优先排序,99处为中等排序,543处为低等级排序;其中,位于多瑙河中游和下游的铁门水电站Ⅰ、Ⅱ级是流域内的主要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洄游通道规划 目标鱼类 优先排序方法
下载PDF
淮河干流基于生态流量的目标鱼类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 陈求稳 +1 位作者 陈凯 刘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79-2386,共8页
基于目标物种的生境需求,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过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与以往主观选择珍稀鱼类或者主要经济鱼类作为推求生态流量的目标物种不同,从产卵环境和摄食环境等方面对淮河干流目标鱼类的筛选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 基于目标物种的生境需求,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过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与以往主观选择珍稀鱼类或者主要经济鱼类作为推求生态流量的目标物种不同,从产卵环境和摄食环境等方面对淮河干流目标鱼类的筛选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备选鱼类的排序权值,筛选淮河干流对生境要求具有代表性的目标鱼类.结果表明,鳊鱼对淮河干流水生生物的生境需求具有较好代表性,可作为淮河干流生态流量估算的目标鱼类.本研究为缺失珍稀特有物种的河流如何选择用于生态流量计算的目标生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鱼类 淮河干流 层次分析法 生态流量
原文传递
金沙江金沙水电站的鱼道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世洪 彭海波 +1 位作者 王翔 王改会 《四川水力发电》 2018年第2期14-16,59,共4页
为了提高鱼道通过效率,对金沙江中游河段过鱼目标及其游泳能力进行了研究。结合水力学试验,确定了金沙江金沙水电站鱼道的进出口布置方式及相关特征参数,总结了鱼道的设计要点,为鱼道设计积累了经验,以利于进一步提高鱼道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 金沙水电站 鱼道 设计 过鱼对象 游泳能力
下载PDF
黄河上游茨哈峡至羊曲河段生态调度目标鱼类筛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文光 石文良 +2 位作者 杨志 侯轶群 李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选择黄河上游茨哈峡至羊曲干支流河段内生态调度目标鱼类并明确其需求次序,可为生态调度方案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采用2005-2006年、2011-2012年、2014-2017年、2022年茨哈峡至羊曲干支流河段渔获物调查结果,考虑不同鱼类繁殖活动对生... 选择黄河上游茨哈峡至羊曲干支流河段内生态调度目标鱼类并明确其需求次序,可为生态调度方案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采用2005-2006年、2011-2012年、2014-2017年、2022年茨哈峡至羊曲干支流河段渔获物调查结果,考虑不同鱼类繁殖活动对生态水文过程的需求以及数据可得性,选择反映鱼类生活史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保护必要性、种质资源价值和资源量现状等信息的10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聚类分析与非维度排序方法对茨哈峡至羊曲干支流河段分布的21种土著鱼类生态调度需求次序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生态需求等级最高的有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黄河高原鳅(Triplophysa pappenheimi)、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拟鲇高原鳅(T. siluroides)、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刺鮈(Acanthogobio guentheri)、骨唇黄河鱼(Chuanchia labiosa)、极边扁咽齿鱼(Platypharodon extremus)8种鱼,主要为适应缓流生境且均为砂砾产卵类型鱼类;根据评价体系综合结果分析,这8种鱼为茨哈峡至羊曲河段的主要生态调度目标鱼类,其他13种鱼作为该河段生态调度的兼顾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目标鱼类 聚类分析 非维度排序 黄河上游 茨哈峡至羊曲干支流河段
下载PDF
基于鱼群摄食规律的投饵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成功 张学良 +2 位作者 陈俊华 王贤成 郭俊 《机械工程师》 2017年第8期22-25,28,共5页
随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海洋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投饵方式因没有合理运用鱼群进食时的参数信息,造成饵料浪费,同时多余的饵料会再次污染水质,为此提出基于鱼群摄食规律的投饵系统研究,从而实现精准的实时投喂。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 随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海洋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投饵方式因没有合理运用鱼群进食时的参数信息,造成饵料浪费,同时多余的饵料会再次污染水质,为此提出基于鱼群摄食规律的投饵系统研究,从而实现精准的实时投喂。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一项快速、客观、无损的检测方法,已被逐渐用于水产动物视觉属性的测量中,鱼群摄食时的参数信息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文中提取的参数信息是目标鱼群面积和目标鱼群密集度。运用摄像机采集鱼群摄食图像,利用Lab VIEW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粒子过滤,提取鱼群个体图像坐标和像素面积,分析参数并改进Kmeans算法以建立目标鱼群密集度模型,结合实时图像处理结果得出的目标鱼群面积跟时间的关系、目标鱼群密集度跟时间的关系构建智能投饵系统,最终利用单片机控制精准投喂。实验结果证明该投饵系统相比于传统投饵系统能够节约饵料,做到更加精准投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饵系统 Kmeans LAB VIEW 目标鱼群面积 目标鱼群密集度
下载PDF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生态调度目标鱼类筛选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登成 樊皓 +2 位作者 王孟 李斐 阮娅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82,共10页
对乌东德坝下江段鱼类生态调度需求次序进行定量研究,为生态调度目标物种的选择以及生态调度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采用2008年6月和11月、2009年4月、2011年6月、2012年4-5月、2013年4-5月的金沙江干支流渔获物调查结果,以及2016-2019... 对乌东德坝下江段鱼类生态调度需求次序进行定量研究,为生态调度目标物种的选择以及生态调度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采用2008年6月和11月、2009年4月、2011年6月、2012年4-5月、2013年4-5月的金沙江干支流渔获物调查结果,以及2016-2019年金沙江下游流域水生生态监测结果,考虑不同鱼类繁殖对生态水文过程的需求以及数据可得性,构建包含物种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在内的评价体系,对金沙江乌东德坝址至白鹤滩坝址之间分布的53种土著鱼类进行生态调度需求次序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生态调度需求1级的鱼类有4种,为圆口铜鱼、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和齐口裂腹鱼,这些鱼类均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也是受水电开发影响较为显著的种类;处于生态调度需求2级的鱼类有14种,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这些鱼类产卵繁殖对流水生境均有一定需求;处于生态调度需求3级的鱼类有28种,这些鱼类以广适型种类为主,对水流条件的要求不高;处于生态调度需求4级的鱼类有7种,多为常见的小型鱼类,其产卵繁殖对生境要求不高。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乌东德坝下江段鱼类对生态调度的实际需求,考虑到产漂流性卵鱼类和产粘沉性卵鱼类繁殖需求的差异,综合确定圆口铜鱼和齐口裂腹鱼为乌东德水电站生态调度的主要目标鱼类,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等作为兼顾目标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东德水电站 生态调度 优先保护 目标鱼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