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旋压缩机新型渐变壁厚涡旋齿的设计和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强 曹晨燕 +2 位作者 王君 刘军亮 崔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4,共7页
基于法向等距型线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全啮合的涡旋齿型线设计方法,编写了构建全啮合涡旋齿型线的设计程序;设计出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新型渐变壁厚全啮合的涡旋齿型线,由变径基圆渐开线和基圆渐开线的等距曲线组成;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 基于法向等距型线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全啮合的涡旋齿型线设计方法,编写了构建全啮合涡旋齿型线的设计程序;设计出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新型渐变壁厚全啮合的涡旋齿型线,由变径基圆渐开线和基圆渐开线的等距曲线组成;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涡旋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渐变壁厚涡旋齿涡旋压缩机的流场和涡旋齿的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新型全啮合渐变壁厚涡旋齿具有增压效果好、容积利用率高、涡旋齿强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全啮合涡旋齿 渐变壁厚 设计参数 应力和变形
下载PDF
用DQ法分析变厚度圆形板的轴对称弯曲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变厚度圆板在生产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但是相应的分析工作则相对较少。原因之一是由于板的厚度随径向坐标而变化,使得控制微分方程是变系数的。一般情况下,很难求得解析形式的解。文章采用DQ法离散该变系数微分方程,从而求得数值解。最... 变厚度圆板在生产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但是相应的分析工作则相对较少。原因之一是由于板的厚度随径向坐标而变化,使得控制微分方程是变系数的。一般情况下,很难求得解析形式的解。文章采用DQ法离散该变系数微分方程,从而求得数值解。最后的算例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且简便易行,特别适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微机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弯曲 DQ法 变厚度圆形板 微分方程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全啮合渐变壁厚涡旋齿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君 刘强 +2 位作者 曹晨燕 庞晓峰 崔锋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13-1717,共5页
针对现有涡旋压缩机涡旋齿设计过程复杂,等壁厚涡旋齿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文基于法向等距线法,提出全啮合涡旋齿型线的设计方法;由此方法得到了一种新型全啮合渐变壁厚的涡旋齿,其中心和外圈分别由基圆渐开线和变径基圆渐开线组成;... 针对现有涡旋压缩机涡旋齿设计过程复杂,等壁厚涡旋齿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文基于法向等距线法,提出全啮合涡旋齿型线的设计方法;由此方法得到了一种新型全啮合渐变壁厚的涡旋齿,其中心和外圈分别由基圆渐开线和变径基圆渐开线组成;建立了所提出的涡旋齿的几何理论。采用数值模拟得到了涡旋压缩机的工作腔流场和涡旋齿的应力和变形,比较了所提出的渐变壁厚涡旋齿和传统的等壁厚涡旋齿的不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涡旋齿对介质的增压过程快,压缩比大,涡旋齿应力和变形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全啮合型线 渐变壁厚 流场 变形
原文传递
双涡旋齿涡旋机械渐变壁厚型线的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君 李雪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为提高双涡旋齿涡旋机械的综合性能,通过对渐开线类和螺线类涡旋型线生成过程和啮合特性的分析,利用变径圆渐开线和代数螺线分别构建了能够实现正确啮合的渐变壁厚双涡旋齿,并给出其生成方法和型线方程。讨论了涡旋齿壁厚变化规律的影... 为提高双涡旋齿涡旋机械的综合性能,通过对渐开线类和螺线类涡旋型线生成过程和啮合特性的分析,利用变径圆渐开线和代数螺线分别构建了能够实现正确啮合的渐变壁厚双涡旋齿,并给出其生成方法和型线方程。讨论了涡旋齿壁厚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渐变壁厚单涡旋齿和三涡旋齿。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齿头处齿壁较厚的渐变壁厚涡旋齿不但具有面积利用率高和内容积比高等优点,而且其壁厚的变化规律与工作腔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一致,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更适用于双涡旋齿涡旋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机械 双涡旋齿 渐变壁厚型线
下载PDF
不同锥-柱连接结构舱段力学特性对肋骨初挠度敏感度研究
5
作者 张二 吴梵 +1 位作者 荆腾 吴春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给不同锥-柱连接结构加工时的偏差控制提供参考,根据类圆柱壳结构肋骨初挠度测量经验,建立了数学模型描述单根肋骨初挠度沿周向的形态变化,并将其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中;分析了锥-柱结合壳、厚板削斜过渡环以及锥-环-柱结合壳应力、舱段... 为给不同锥-柱连接结构加工时的偏差控制提供参考,根据类圆柱壳结构肋骨初挠度测量经验,建立了数学模型描述单根肋骨初挠度沿周向的形态变化,并将其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中;分析了锥-柱结合壳、厚板削斜过渡环以及锥-环-柱结合壳应力、舱段弹性失稳压力以及极限载荷对肋骨初挠度敏感度的差异。得到结论如下:锥-环-柱结合壳较锥-柱结合壳及厚板削斜过渡环,其内表面纵向应力抵抗肋骨初挠度不利影响的安全裕度更大;含锥-环-柱结合壳或厚板削斜过渡环的舱段弹性失稳压力对肋骨初挠度的敏感度相当;肋骨初挠度控制在规范允许上限值的3倍以内时,含不同凸型锥-柱连接结构舱段的极限载荷对肋骨初挠度均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初挠度 锥-环-柱结合壳 锥-柱结合壳 厚板削斜 应力 稳定性 极限承载 敏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