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刀鲚、凤鲚和湖鲚矢耳石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姜涛 杨健 +1 位作者 刘洪波 沈新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1,共9页
选取凤鲚(Coilia mystus)、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以及采自崇明、黄海和瓯江口3个水域的刀鲚(Coilia nasus)的矢耳石为对象,描述了这些鱼类耳石的形态特征,并进一步使用基于12组形态数据的框架测量进行了种间和种内比较和判别... 选取凤鲚(Coilia mystus)、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以及采自崇明、黄海和瓯江口3个水域的刀鲚(Coilia nasus)的矢耳石为对象,描述了这些鱼类耳石的形态特征,并进一步使用基于12组形态数据的框架测量进行了种间和种内比较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耳石形态的差异种间较种内更为明显。本研究中,刀鲚与凤鲚、刀鲚与湖鲚、凤鲚与湖鲚矢耳石形态间的差异极其显著,相互间的判别准确率分别可达100%、94%、100%。不同水域刀鲚间虽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判别的准确率仅为56%~83%,其中崇明和黄海刀鲚的耳石形态较为接近,瓯江口刀鲚则与前两者差异相对较大。本研究还就影响耳石形态差异可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nasus) 凤鲚(Coilia mystus) 湖鲚(Coilianasus taihuensis) 矢耳石 形态
下载PDF
Present status and changes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fter invasion of Neosalanx taihuensis since 1982 in a deep oligotrophic plateau lake, Lake Fuxian in the subtropical China 被引量:18
2
作者 ZHANGXia XIEPing +4 位作者 CHENFei-zhou LIYan-ling LISi-xin GUONi-chun QINJian-h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89-394,共6页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the subtrophical oligotrophic Lake Fuxian, the second deepest lake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monthly from September 2002 to August 2003. A total of 113 species belonging to seven phyla w...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the subtrophical oligotrophic Lake Fuxian, the second deepest lake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monthly from September 2002 to August 2003. A total of 113 species belonging to seven phyla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m, a filamentous green alga, Mougeotia sp., dominated almost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and comprised most of the total phytoplankton biomass. Mougeotia sp. has made a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it was absent in 1957, only occasionally present in 1983,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1993, and became predominant in 2002—2003. It is likely that natural invasion of the Taihu Lake noodlefish(Neosalanx taihuensis) has led to a change of dominant herbivorous zooplankton from small to large calanoid, which has increased grazing pressure on small edible algae, and thus has indirectly favo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edible filamentous Mougeot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Neosalanx taihuensis oligotrophic plateau lake
下载PDF
三峡库区3种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罗宏伟 段辛斌 +2 位作者 王珂 唐锡良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共6页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3个为简约位点。大银鱼的32尾样本有6个单倍型,太湖新银鱼32尾样本有5个单倍型,短吻间银鱼14尾样本中有3个单倍型。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04±0.032,0.671±0.061,0.385±0.14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00146±0.00009,0.00228±0.00024,0.00067±0.00026。3种银鱼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12461—0.23796之间,净遗传距离在0.12274~0.24418之间。基于Cytb基因序列,利用Kimura-2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与短吻间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3种银鱼的遗传多样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青瑞 刘建虎 +2 位作者 吴强 王珂 朱邦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2,共4页
对采自重庆长江江津江段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太湖新银鱼矢耳石形状近圆形,体长(Y)与耳石长半径(X)之间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Y=0.1099X+16.986,R2=0.7626。耳石日轮环纹清晰,以中心核为起点... 对采自重庆长江江津江段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太湖新银鱼矢耳石形状近圆形,体长(Y)与耳石长半径(X)之间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Y=0.1099X+16.986,R2=0.7626。耳石日轮环纹清晰,以中心核为起点圆形规则排列,其上具有明显的过渡轮纹。太湖新银鱼体长(Y)与日轮(X)呈线性关系,其关系式为Y=0.2631X+23.924,R2=0.8057;体重(Y)与日轮(X)呈指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0.0446e0.0244X,R2=0.8104。太湖新银鱼体重(Y)与体长(X)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Y=0.000001X3.3529,R2=0.9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矢耳石 日轮 生长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征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3 位作者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指数(101.43±19.71,101.87±11.85)差异并不显著(P>0.05)。春群是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主要补充者,春群管理与控制应是银鱼种群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春群 秋群 繁殖生物学 种群管理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巢湖太湖新银鱼寄生虫调查和食物组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恩生 鲍传和 +3 位作者 伍昌俊 王树荣 李洪远 杨启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8月、9月、11月在巢湖5个采样点分别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了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的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食物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巢湖的太湖新银鱼感染的寄生虫是双线绦虫...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8月、9月、11月在巢湖5个采样点分别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了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的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食物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巢湖的太湖新银鱼感染的寄生虫是双线绦虫,感染率8月份为(57.14±53.45)%,9月份为(66.67±47.76)%,两月平均感染率为(65.22±48.15)%;感染强度8月份为(0.71±0.76)个/尾,9月份为(1.59±1.80)个/尾,两月平均感染强度为(1.46±1.71)个/尾。桡足类是太湖新银鱼的主要食物,在8月份食物中平均个数组成比例为(66.32±11.85)%,出现率为100%;在9月份食物中平均个数组成比例为(57.86±31.00)%,出现率为8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 双线绦虫(Digramma Cholodkowsky) 食物组成 桡足类
下载PDF
用PAPD方法分析太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0
7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1 位作者 吴婷婷 杨弘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 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 ,这 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 ,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大银鱼 太湖新银鱼 寡齿新银鱼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太湖德永摇蚊过敏的调查 被引量:44
8
作者 周承 温廷桓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42-47,共6页
摇蚊(Chironomid midge)已被许多国家证实为与变态反应疾病有关的重要变应原。近年来无锡太湖水体严重污染,晚秋出现摇蚊成虫大发生,以优势种太湖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taihuensi... 摇蚊(Chironomid midge)已被许多国家证实为与变态反应疾病有关的重要变应原。近年来无锡太湖水体严重污染,晚秋出现摇蚊成虫大发生,以优势种太湖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taihuensis Wen et al.,1949)成虫浸液(Tok.t.)对无锡太湖湖滨区138名哮喘患者和144名正常人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44.2%的哮喘患者和15.2%的正常人出现阳性,两组人群的阳性率具显著差别(P<0.0001),对性别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学检验表明,摇蚊皮试反应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哮喘患者中,20~39岁年龄组的皮试反应性明显高于未满20岁年龄组(P<0.05)。采用配对调查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SPT阳性者和阴性者各20例以及20名正常人的Tok.t.特异性IgE,表明SPT阳性哮喘患者的Tok.t.特异性IgE明显高于阴性者,也高于正常人SPT阴性者。RAST与SPT反应符合率达75%,两者具有意义的相关(P<0.005)。上述调查证实在我国也存在摇蚊过敏的变态反应疾病,太湖德永摇蚊可能是太湖沿岸重要的变应原之一,与特异性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 过敏 太湖德永摇蚊 调查
下载PDF
刀鲚与湖鲚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多态性及遗传关系 被引量:40
9
作者 程起群 温俊娥 +2 位作者 王云龙 韩金娣 卢大儒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30,共6页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者遗传分化的水平很低,群体间的差异对总的变异没有贡献.所以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这一结果支持湖鲚是刀鲚的一个地理种群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湖鲚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遗传差异 进化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对支流大宁河富营养化特征及水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丽平 郑丙辉 +2 位作者 张佳磊 刘晓霭 吴光应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237,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大宁河水华频发,为了揭示水库蓄水以来,大宁河富营养化变化趋势以及水华暴发期间水动力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特征,自2005年长期跟踪监测大宁河的水质状况,并于2010年针对东坪坝库湾2次典型水华事件,初步探讨了水华暴发期... 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大宁河水华频发,为了揭示水库蓄水以来,大宁河富营养化变化趋势以及水华暴发期间水动力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特征,自2005年长期跟踪监测大宁河的水质状况,并于2010年针对东坪坝库湾2次典型水华事件,初步探讨了水华暴发期间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大宁河水体处于中度营养状态,水质尚好,但低估了水华敏感期的富营养化状况.东坪坝3月水华暴发期间,叶绿素a浓度与流速呈显著负相关,与pH、DO也呈显著相关,表明在此次水华期间,流速对藻细胞的增殖或聚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H和DO是引起水华暴发的主要水质因子;5月水华暴发期间,叶绿素a浓度与流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与pH、透明度(SD)呈显著相关,表明在这次水华期间,流速和流量都对藻细胞增殖或聚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H和SD成为水质敏感因子.3月和5月水华暴发时间分别处于水库高水位运行期和泄水期,这可能是导致水华影响因子不同的主要原因,但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调度运行的不同阶段支流库湾水华暴发的机制不同,需要针对不同时段支流库湾水环境特征分别加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大宁河 富营养化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太湖湖鲚渔获量变化与生物环境间相互关系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恩生 刘正文 +2 位作者 陈伟民 鲍传和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0-345,共6页
通过研究太湖湖鲚的年龄结构、食物组成,结合太湖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分析了1973-2002年间太 湖湖鲚渔获量变化的规律、原因及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正以平均年增1430t 的速度 上升;种群中... 通过研究太湖湖鲚的年龄结构、食物组成,结合太湖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分析了1973-2002年间太 湖湖鲚渔获量变化的规律、原因及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4年后湖鲚渔获量正以平均年增1430t 的速度 上升;种群中0^+个体占99.04±2.21%(2003年)、99.08±0.80%(2004年);而0^+湖鲚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其中枝角 类占食物总个数的89.77.80±13.69%.分析发现:湖鲚渔获量与 TIN、TN、COD 间的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翘嘴 红鲌、银鱼产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低龄化趋势加剧与捕捞强度不断升高相一致;浮游动物现存量有随 湖鲚渔获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湖鲚 渔获量 生物环境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鲚鱼的食性比较及相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恩生 鲍传和 +1 位作者 吴林坤 曹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鲚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鲚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主,占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为29.84%±10.62%,轮虫的数量极少,仅占0.05%±0.11%;在4月份1^+鲚鱼的食物中以枝角类为主、占79.35%±11.42%,桡足类占19.97%±10.78%,而轮虫和虾的数量很少,分别占0.49%±0.45%和0.20%±0.44%.而在9-10月份0^+鲚鱼的食物中.枝角类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两种鱼类在4月份5个采样点的饵料重叠系数平均为0.4739±0.2810,没有达到Keast提出的O_(jk)>0.7的严重重叠水平;计算5个采样点的相同食物组成比平均为46.42%±20.32%,和饵料重叠系数接近.而偏相关分析表明:两种鱼类数量变化间的相关关系是负向的,且随着鱼类密度的增加,负相关关系的显著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如1973-198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r=-0.2531 p=0.584),而1985-200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r=-0.4395 p=0.101).分析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鲚鱼的食物虽有重叠,但通常情况下食物竞争并不激烈;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能仅在两种鱼类密度很高时,激烈地食物竞争才会发生、并主要表现为对哲水蚤和剑水蚤的竞争;且数量间负向的相互影响有加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太湖新银鱼 鲚鱼 食性比较 数量组成比例 饵料重叠系数 相同食物组成比
下载PDF
滇池产太湖新银鱼食性与摄食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刘正文 朱松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于1979年移植滇池,现已成为滇池鱼类的优势种和渔业主体。据1990年10月至1991年8月的标本(全长24-85)分析结果表明,该银鱼为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于1979年移植滇池,现已成为滇池鱼类的优势种和渔业主体。据1990年10月至1991年8月的标本(全长24-85)分析结果表明,该银鱼为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食物组成不随个体大小而变化。同时表明,太湖新银鱼的摄食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依浮游动物的个体大小选食,而浮游动物的逃跑能力、运动方式和可见度等则对太湖新银鱼的摄食行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浮游动物 食性 摄食
下载PDF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同工酶遗传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颖 董仕 +1 位作者 王茜 孙振荣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采自内蒙古岱海、天津津南水库、天津黄港水库、天津于庄水库和江苏太湖的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共5个群体,以及采自太湖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1个群体的AAT、α-GPD、GPI、IDH、LDH、MDH、... 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采自内蒙古岱海、天津津南水库、天津黄港水库、天津于庄水库和江苏太湖的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共5个群体,以及采自太湖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1个群体的AAT、α-GPD、GPI、IDH、LDH、MDH、PGM和PROT进行了电泳分析。在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中各检测出16个基因座位,若以最高基因频率小于0.99为判别基准,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多态基因座位比例分别为0~12.5%和18.8%;若以小于0.95为判断基准,则大银鱼中没有多态基因座位,太湖新银鱼的多态基因座位比例为12.5%;两种银鱼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0~0.0057和0.0178。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在α-GPD-4、LDH-1、LDH-2、LDH-3以及PGM基因座位上存在种间差异。大银鱼群体间的Nei遗传距为0.000010~0.000103,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间的Nei遗传距为0.2996~0.3019。与大多数鱼类相比,银鱼的遗传变异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太湖新银鱼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太湖中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18
15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1 位作者 吴婷婷 杨弘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利用RAPD 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 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 利用RAPD 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 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太湖新银鱼 寡齿新银鱼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线粒体D-loop和Cyt b片段序列结构与进化速率比较 被引量:21
16
作者 赵亮 谢本贵 +2 位作者 刘志瑾 许木启 李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8,共12页
共获得49个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全序列和控制区(D-loop)部分序列。所测线粒体D-loop部分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648~680bp,识别到位于前端的一个串联重复序列、一个终止相关序列(ETAS),3个中央... 共获得49个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全序列和控制区(D-loop)部分序列。所测线粒体D-loop部分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648~680bp,识别到位于前端的一个串联重复序列、一个终止相关序列(ETAS),3个中央保守区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及一个保守序列区保守序列(CSB-1),结构与其他鱼类的研究结果类似。太湖新银鱼线粒体Cyt b和D-loop片段的相对进化速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D-loop总的序列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0.83%,低于线粒体Cyt b部分总的序列多态性位点的比例(1.31%)。假设太湖新银鱼Cyt b基因平均进化速率相对值为1,贝叶斯(Bayes)MCMC模拟给出Cyt b基因的相对速率区间估计为1.000±0.131,而D-loop基因的相对速率为0.859±0.261,表明太湖新银鱼D-loop基因的进化速率低于Cyt b基因,同时,后验概率分布的变异方差也比较大。说明Cyt b基因比D-loop基因具有相对较高的进化速率,也相对更接近分子钟假设。因此,可以认为Cyt b基因比D-loop基因更适于太湖新银鱼种内及近缘种间相关分子生态及系统地理格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D-LOOP CYTB 进化速率
原文传递
增殖太湖新银鱼水体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玉芬 盖玉欣 +7 位作者 庄玉兰 冯炽华 李建华 韩立忠 刘丽颖 陈肇仁 张晓 李景胜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增殖太湖新银鱼水体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RESEARCHOFMAINECOLOGICALFACTORSOFWATERSINWHICHNEOSALANXTAIHUENSISHAVEBEENMULTIPLICATED王玉芬盖... 增殖太湖新银鱼水体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RESEARCHOFMAINECOLOGICALFACTORSOFWATERSINWHICHNEOSALANXTAIHUENSISHAVEBEENMULTIPLICATED王玉芬盖玉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太湖新银鱼 生态因子 阈值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试验 被引量:15
18
作者 盖玉欣 王玉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26,共4页
试验观察热冲击、不同盐度对太湖新银鱼仔鱼成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仔鱼在升温过程中死亡率不断提高,305℃时死亡率达48%,半致死温度为305~335℃,致死温度为395~425℃,425℃100%死亡... 试验观察热冲击、不同盐度对太湖新银鱼仔鱼成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仔鱼在升温过程中死亡率不断提高,305℃时死亡率达48%,半致死温度为305~335℃,致死温度为395~425℃,425℃100%死亡。在温度125~425℃范围内,银鱼死亡率的温度系数Q10值为1000~0198,96h半致死盐度为12,在盐度8的水中可安全度过9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太湖新银鱼 盐度 银鱼 温度 适应能力 试验
下载PDF
新安江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如卫 罗仙池 +2 位作者 吴振兴 舒国红 周平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对生活在新安江水库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算,并测定了各体长组的肥满度,结果如下:(1)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W=3.432×l0 ̄(-6)L ̄(3.056)(r=0.998),(2)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 对生活在新安江水库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算,并测定了各体长组的肥满度,结果如下:(1)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W=3.432×l0 ̄(-6)L ̄(3.056)(r=0.998),(2)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t=80[1-e ̄(-0.124(t+0.198)] ̄3和W_t=2.25[1-e ̄(-0.124(t+0.198)] ̄3;(3)拐点年龄为8.81月龄;(4)体长增长以1~2月龄最大,体重增长以8~10月龄最快;(5)体长55~60mm的鱼肥满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 银鱼 生长特性 肥满度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分析养殖刀鲚与湖鲚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钢春 魏广莲 +3 位作者 李建林 徐跑 张呈祥 顾若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8-452,共5页
以线粒体DNA D-loop全序列为分子标记,研究了灌江纳苗养殖刀鲚Coilia nasus子三代(F3)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在淡水生活环境下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养殖刀鲚的D-loop序列长度为1 210~1 252 bp,湖鲚的序列长度为1 25... 以线粒体DNA D-loop全序列为分子标记,研究了灌江纳苗养殖刀鲚Coilia nasus子三代(F3)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在淡水生活环境下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养殖刀鲚的D-loop序列长度为1 210~1 252 bp,湖鲚的序列长度为1 252~1 290 bp;在两个群体1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S)35个,其中单一多态位点14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有12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为0.924;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9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4.154;养殖刀鲚群体内的各遗传多样性参数稍高于湖鲚,说明养殖刀鲚比湖鲚的遗传多样性要丰富,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养殖刀鲚与湖鲚的平均遗传距离(0.0148)要远小于它们与七丝鲚Coilia grayi的平均遗传距离(0.0528、0.0537),同时系统发育树也表明,养殖刀鲚和湖鲚共同构成1个单系群,为两种生态型种群,尚未达到种或亚种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刀鲚 湖鲚 D-loop序列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