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柴婵娟 杨志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快慢综合征患者一般窦房结功能正常,在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转复时,因窦房结功能的一过性抑制而发生缓慢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多有器质性病变,表现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快慢综合征患者经射频导管消... 快慢综合征患者一般窦房结功能正常,在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转复时,因窦房结功能的一过性抑制而发生缓慢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多有器质性病变,表现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快慢综合征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消失后伴随的长间期随之消失,窦房结功能一般可恢复;而慢快综合征患者首选植入起搏器,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控制不佳时也可选择导管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综合征 慢快综合征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现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善学 刘仁光 翟桂兰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0-93,共4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导致起搏和(或)传出功能障碍,引起各种缓慢心律失常,并伴有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本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临床...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导致起搏和(或)传出功能障碍,引起各种缓慢心律失常,并伴有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本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临床和心电图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 心电图
下载PDF
导管消融后需永久起搏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3
作者 王凡 马继芳 +3 位作者 周游 赵晨晨 胡光玲 付海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 部分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快慢综合征(TBS)患者导管消融(CA)后仍因症状性心动过缓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探究此部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需要起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有39例阵... 目的 部分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快慢综合征(TBS)患者导管消融(CA)后仍因症状性心动过缓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探究此部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需要起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有39例阵发性房颤合并TBS患者接受CA后又因症状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器,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此类患者临床特点、CA结果、植入起搏器原因及时间特点,并与同期年龄、性别、左房大小相匹配的39例CA后不需永久起搏TBS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筛选TBS患者CA后需永久起搏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组需起搏患者年龄(62.79±8.74)岁,男性25例(64.10%),随访(25.54±6.96)个月,单次消融成功25例(64.10%),多次消融成功29例(74.36%)。71.79%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为CA同期住院或空白期内,1 a后植入起搏器仅有3例(7.69%)。11例(28.21%)因器质性窦房结功能障碍(SND)植入起搏器,余均因快速房性心律失常(ATA)事件后窦性停搏植入起搏器。多因素分析发现,最长长间歇长及长间歇发生在非夜间(06:00—24:00)是患者需行永久起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合并TBS患者CA成功率高,仍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大多为围手术期或CA空白期,1/4的植入原因为器质性SND,最长长间歇长及长间歇发生于非夜间是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快慢综合征 导管消融 起搏器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晓烨 周晓茜 +3 位作者 贡时雨 高杨 赵小红 张旭敏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共入选150例阵发性房颤伴发作终止时长间歇≥3.0s的患者,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1、3、6、9、12个月随访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共入选150例阵发性房颤伴发作终止时长间歇≥3.0s的患者,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1、3、6、9、12个月随访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27例患者接受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平均RR长间歇为(4.3±1.0)s,9例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14d至31.5个月接受了永久起搏器置入术;与未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相比,行永久起搏器置入的患者的最长RR间歇明显延长[(6.7±1.1)s对(4.2±0.7)s,P<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病程、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等因素后,射频消融失败(OR=49.21,95%CI:7.28~332.51,P<0.001)、最长RR间歇≥6.5s(OR=7.32,95%CI:1.13~47.39,P=0.037)增加术后置入起搏器风险。结论:房颤发作抑制窦房结功能导致RR长间歇,射频消融治疗使窦房结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较长的RR间歇提示患者需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快慢综合征 导管消融 起搏器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薛仙军 许岭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导管射频消融组,各29例。参照组接... 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导管射频消融组,各29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治疗前,平均心率(MEHR)、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且导管射频消融组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最长RR间期(MRRI)短于治疗前,左房中侧径小于治疗前,且导管射频消融组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导管射频消融组症状控制优良率为93.1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8.97%(P<0.05)。治疗12个月后,导管射频消融组房颤复发率为3.4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4.48%(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控制症状,降低房颤复发率,部分患者可避免起搏器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快慢综合征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心脏起搏术后阵发性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运来 张常莹 +3 位作者 郑杰 李库林 郁志明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风险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慢快综合征和3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VVI(R)或DDD(R)起搏器。根据房颤进展情况分为持续性房颤组(进展组)和非持续性房颤...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风险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慢快综合征和3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VVI(R)或DDD(R)起搏器。根据房颤进展情况分为持续性房颤组(进展组)和非持续性房颤组(非进展组)。分析心脏永久起搏术后房颤进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平均随访(5.1±2.2)年,51例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预测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左房内径、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VVI起搏、高房颤负荷及慢快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HR=1.103,95%CI1.085~1.124,P〈0.05)、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HR=1.975,95%CI1.336~2.813,P〈0.001)、VVI起搏(HR=2.156,95%CI1.458-3.157,P〈0.001)及慢快综合征(HR=1.875,95%CI1.3263.025,P〈0.001)是房颤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分析示慢快综合征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快于快慢综合征(P=0.034)。结论慢快综合征、左房内径、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VVI起搏是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 心房颤动 慢快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
原文传递
胎儿期心律失常类型及患儿出生后的心律转归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明琼 徐小静 +1 位作者 张二清 张丽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总结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类型,并观察患儿出生后心律转归。方法收集32例胎儿期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出生后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2例、女10例,发现心律失常时胎龄为(32.7±5.9)周,... 目的总结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类型,并观察患儿出生后心律转归。方法收集32例胎儿期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出生后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2例、女10例,发现心律失常时胎龄为(32.7±5.9)周,出生孕周(37.2±2.9)周。32例患儿心律失常类型为房性期前收缩(房早)6例(18.6%),心房扑动、心房颤动9例(28.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15.6%),室性期前收缩(室早)1例(3.1%),短阵室速2例(6.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18.8%),快慢综合征1例(3.1%),长Q-T综合征2例(6.3%)。32例患儿12例出生后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率及生长发育均正常;20例患儿予抗心律失常治疗,10例出生时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2例患儿死亡;1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6例Ⅲ度房传导阻滞患儿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30例患儿中28例两岁内停止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3例继续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论胎儿期心律失常在胎儿出生后多数可自行好转,部分患儿需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岁内可治愈,患儿预后较好。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出生后需放置起搏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胎儿期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短阵室速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快慢综合征 长Q-T综合征
下载PDF
导管消融术治疗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对快慢综合征远期预后的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舒珊 张煊赫 +1 位作者 常栋 杨延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导管消融已成为快慢综合征的重要选择,但其远期疗效尚不清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79例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消融组)和71例患者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起搏... 目的导管消融已成为快慢综合征的重要选择,但其远期疗效尚不清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79例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消融组)和71例患者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起搏组)。结果消融组随访时间为(120.67±31.05)个月,起搏组随访时间为(123.01±29.68)个月。消融组患者接受(1.2±0.5)次导管消融治疗,56例(70.9%)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均无长间歇和心动过缓发生而无需植入起搏器治疗。相反,起搏组患者均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起搏组持续性房颤进展率明显高于消融组(9.9%vs 1.3%%,P<0.05)。起搏组新发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消融组(15.4%vs 5.1%,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可有效地治疗快慢综合征患者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从而避免继发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导管消融治疗可通过消除房颤和降低持续性房颤进展率而降低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快慢综合征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远期疗效 脑卒中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心律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丹 张元婷 +3 位作者 吕庆坤 顾佳宁 徐迎佳 王张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6期376-379,共4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心律变化。方法:纳入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3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3例,持续性房颤133例。依据手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长RR间期值及长RR间期次数...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心律变化。方法:纳入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33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3例,持续性房颤133例。依据手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长RR间期值及长RR间期次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探索最长RR间期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均随访23.5个月,随访期间各组均无起搏器植入。与术前相比,术后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RR>3 s的间期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负相关趋势(95%CI:-22.37~1.48,P=0.086),血钾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正相关(95%CI:89.69~523.49,P=0.006);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左房体积与最长RR间期减少幅度呈负相关(95%CI:-15.34~-4.15,P=0.001)。结论:房颤发作时窦房结功能受抑制,从而出现长RR间期;在射频消融消除房颤后,长RR间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快-慢综合征 长RR间期 射频消融
下载PDF
结节病合并快慢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曹琦琦 熊万里 +5 位作者 龚威 王学文 张淑娟 戴明彦 赵庆彦 石少波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部分可累及心脏,称为心脏结节病(CS)。本文报道一例临床表现为快慢综合征,经影像学检查及淋巴结活检等诊断为CS的诊治经过,以期为防治CS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脏结节病 快慢综合征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快慢综合征的消融治疗:一箭双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舒珊 陈菲菲 +1 位作者 常栋 杨延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4-517,共4页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快慢综合征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导管消融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导管消融在消除心房颤动(房颤)的同时,避免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但此法颇具争议。本文总结导管消融术治疗快慢...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快慢综合征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导管消融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导管消融在消除心房颤动(房颤)的同时,避免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但此法颇具争议。本文总结导管消融术治疗快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以期为该技术未来的走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综合征 导管消融 窦房结功能异常 心房重构
原文传递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发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慧强 吴立荣 +2 位作者 王海昌 郭文怡 贾国良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通过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发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电生理资料的分析,探讨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阐明其发生机制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因反复头昏、晕厥入院,经... 目的通过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发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电生理资料的分析,探讨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阐明其发生机制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因反复头昏、晕厥入院,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窦房结功能正常,经其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均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手术成功患者术后心动过速未再发,症状消失。结论经各种检查确诊的快慢综合征患者应首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律失常 快慢综合征 射频导管消融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患者 并发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电生理检查 器质性心脏病
下载PDF
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快慢综合征患者R-CHOP方案化疗的药学监护分析
13
作者 谢希晖 许衍峰 +1 位作者 倪建锋 张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30-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快慢综合征患者行R-CHOP方案化疗前综合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化疗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快慢综合征R-CHOP方案化疗药学监护,从快慢综合征化疗前的处理方法及各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 目的探讨快慢综合征患者行R-CHOP方案化疗前综合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化疗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快慢综合征R-CHOP方案化疗药学监护,从快慢综合征化疗前的处理方法及各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快慢综合征等心律失常患者,在行R-CHOP方案化疗时一定要先纠正心律,并在严格监护下进行化疗,并尽可能选择同类药物中心脏毒性较小的药物,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该患者化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分析与总结,为临床心功能不全且必须行R-CHOP方案化疗的淋巴瘤患者提供了用药指导,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综合征 R-CHOP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继鸿 许原 +2 位作者 张海澄 李学斌 张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7-278,30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的分析 ,提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结束时伴发的晕厥可能是窦房结功能一过性受抑的结果 ,探讨和证实这一发生机制设想的合理性。方法  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 目的 通过对 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的分析 ,提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结束时伴发的晕厥可能是窦房结功能一过性受抑的结果 ,探讨和证实这一发生机制设想的合理性。方法  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男 8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32 5岁 (19~ 4 9岁 )。均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晕厥住院。经各种电生理检查评价窦房结功能 ,冠脉造影排除冠脉的异常 ,并进行射频消融术和 (或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治疗。随访 2~ 5年。结果  12例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 :预激综合征伴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结束时有晕厥发生 ,年龄多属青年、中年 ,经各种电生理检查提示窦房结功能正常。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时心电图均证实为较长时间的窦性停搏。 4例经植入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 ,3例经射频消融术及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治疗 ,5例经射频消融术治疗 ,经 2~ 5年的随访 ,全组 12例患者无一例再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晕厥。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发的晕厥均由功能性病态窦房结功能障碍机制引起 ,尽管因果关系明确 ,但与多数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经过不一致的原因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 ,这些符合快慢综合征患者晕厥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是根治室上性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临床分析 室上性 心动过速患者 电生理资料
原文传递
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宏德 傅华 +2 位作者 崔凯军 杨庆 姜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676-2677,共2页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41~73岁,均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停搏RR长间歇主要发生于心房纤颤...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41~73岁,均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停搏RR长间歇主要发生于心房纤颤终止时。全部病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基础术式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2例患者加上碎裂电位CFAE消融。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消融。随访6月至3年,1例患者心房纤颤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5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明显好转,无RR长间歇出现。1例无心房颤动发作,但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加重,最后安置了永久起搏器。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大部分病例心动过缓明显改善,而不必植入永久起搏器。但仍然需要长期随访,部分病例后期可能仍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 射频消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