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与血管阻力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洪 李银平 +1 位作者 黎檀实 吴旭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目的:观察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与血管阻力变化,探讨其在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6 例休克患者血浆ADM 浓度,无创胸导生物电阻抗方法测定平均动脉压(MBP)、全身血管阻力(S... 目的:观察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与血管阻力变化,探讨其在休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6 例休克患者血浆ADM 浓度,无创胸导生物电阻抗方法测定平均动脉压(MBP)、全身血管阻力(SVRI)和心排指数(CI)。结果:休克组治疗前血浆ADM 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感染性休克组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P< 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 0.05);感染性休克组SVRI较其他组明显降低,而CI较正常组略高,其他休克组则明显降低(P< 0.05)。结论:ADM 与血管阻力变化相关,并参与了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肾上腺髓质素 血管阻力
下载PDF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德运 谢卫国 +2 位作者 席毛毛 李泽 王斌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分析应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探索该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8例大面积烧伤... 目的分析应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探索该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至伤后7d,采用PiCCO仪监测患者脉搏轮廓心排血量指数(PC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4h定标1次并记录参数。计算患者伤后第1、2个24h的补液系数,记录患者伤后1~7d的血乳酸值。对18例患者PCCI、SVRI、GEDVI之间的相关性,SVRI与血乳酸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样本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1)伤后4~168h,患者PCCI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28,P〈0.01)。伤后4、8、12、16、20、24h,患者PCCI分别为(2.4±0.9)、(2.6±1.2)、(2.2±0.6)、(2.6±0.7)、(2.8±0.6)、(2.7±0.7)L·min^-1·m^-2,与正常值4L·min^-1·m^-2比较,明显降低(t=-3.143、-3.251、-11.511、-8.889、-6.735、-6.976.P〈0.05或P〈0.01)。伤后76、80、84、88、92、96h,患者PCCI分别为(4.9±1.5)、(5.7±2.0)、(5.9±1.7)、(5.5±1.3)、(5.3±1.1)、(4.9±1.4)L·min^-1·m^-2,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升高(t=2.277、3.142、4.050、4.111、4.128、2.423,P〈0.05或P〈0.01)。其他时间点患者PCCI与正常值接近(P〉0.05)。(2)伤后4~168h,患者SVRI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3,P〈0.01)。伤后12、16、20、24、28h,患者SVRI分别为(2298±747)、(2581±498)、(2705±780)、(2773±669)、(3109±1215)dyn·s·cm^-5·m^2,与正常值2050dyn·s·cm^-5·m^2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创伤性 血管外肺水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两种热稀释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在犬失血性休克模型中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齐志伟 王仲 +5 位作者 徐军 梁璐 朱华栋 李毅 于学忠 马遂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导管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经肺热稀释法(COa)、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COpa)和脉搏诱导持续心输出量测量法(COpc)在20只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前后以及应用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后测量心输出量和血液... 目的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导管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经肺热稀释法(COa)、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COpa)和脉搏诱导持续心输出量测量法(COpc)在20只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前后以及应用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后测量心输出量和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COa、COpa、COpc之间的关系。并且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两种方法测得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SVRI和SVI)。结果实验全程中COpc、COa和COpc的相关性好,准确性很稳定。体循环指数(SVRI)和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在经肺热稀释法和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比较中呈正相关。结论在犬失血性休克模型中,我们发现与肺动脉导管法相比较,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得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准确稳定,COpc准确、可靠,体循环指数(SVRI)和每搏输出量(SVI)在两种方法中的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诱导的持续心输出量 失血性休克 肺动脉导管法 体循环指数 每搏输出量指数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卓道勤 闵磊 +1 位作者 张丹阳 任万强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1期15-16,20,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两组病人常规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给予100 m L参附注...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两组病人常规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给予100 m L参附注射液快速静滴,然后再以4 m L/h持续24 h泵入。所有病人经桡动脉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前、用药后6、12、24 h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12、24 h各时间点的SVR、SVRI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并于24 h内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严重脓毒症可以更快纠正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高排低阻型"血流动力学紊乱,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血流动力学 体循环阻力 体循环阻力指数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詹伟锋 何楷然 +1 位作者 刘新强 曾举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31-273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预测病情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试验组)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创阻抗法监测急性脓毒血症重症感染患...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预测病情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试验组)和50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创阻抗法监测急性脓毒血症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检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分析两组检测数据,并分层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试验组重症感染患者心率(HR)、心脏指数(CI)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患者SIRS评分为4分的患者与评分为2分和3分比较,表现为HR、CI和左心做功量(LCW)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显著降低(P<0.05);未发现不同年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明显变化;且两组均未发生与检测相关并发症。结论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现为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随病情逐渐严重而表现为趋于明显增加或降低,因而血流动力学微创检测方法,可成为预测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流动力学 心脏指数 体循环阻力指数
原文传递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重度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韦妍飞 曹莉 +2 位作者 刘燕 张黎 盘璇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技术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Pi 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技术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Pi 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指导液体管理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对照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28 d病死率的不同;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CI、ITBVI、EVLWI、SVRI的变化;观察治疗组死亡与存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后EVLW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TBVI、EVLWI、SVRI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7例,存活23例;治疗组存活与死亡患者治疗前EVLW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治疗3天后EVLW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结论利用Pi CCO监测指标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动态观察EVLWI可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 血管外肺水指数 中心静脉压 系统血管阻力指数 心脏指数
下载PD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during First 24 Hours after Off-Pump and On-Pump CABG—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7
作者 Sayar Kumar Munshi Ashis Halder Pares Bandyopadhyay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3年第4期71-83,共13页
Purpose: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b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patients has direct impact 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peri-operative... Purpose: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by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patients has direct impact 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functioning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for outcome of surgery. In On-Pump CABG (ONCAB), th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myocardium. Off-Pump CABG (OPCAB) avoids the effect of CPB but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with difficult positioning of heart is technically demanding. This study is aimed to compare the cardiovascular functioning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after OPCAB and ONCAB. Methods: Total 106 patients were operated for CABG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of which 75 patients were operated for OPCAB and 31 patients were operated for ONCAB. For the comparis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during anesthesia before surgery, postoperatively after 1 and 4 hours (h) in the ICU, and in the morning after surgery, approximately after 20 h. Results: The time-dependent rise of hemodynamic parameters like Cardiac Output (CO), Cardiac Index (CI), Stroke volume (SV) and Lef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 (LVSWI)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hours (1 h and 4 h) are more predominant in OPCAB group than ONCAB group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is eliminated mostly at 20 h. The better peripheral vasodilation after OPCAB causes immediate fall of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 after OPCAB. Conclusion: Better cardiovascular functioning immediately after OPCAB than ONCAB may be important for better hemodynamic stability. The difference is however eliminated after 24 hours indicating little significance in long term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Pump CABG On-Pump CABG Cardiac index Stroke Volume Lef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下载PDF
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心室肌力指数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的随访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博 何少茹 +5 位作者 郑曼利 孙新 刘玉梅 孙云霞 陈寄梅 庄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评估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后左心室肌力指数(Smith-Madigan inotropy index,SMI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的变化特点,为出院后患儿的随访治疗提供依据。方... 目的评估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后左心室肌力指数(Smith-Madigan inotropy index,SMI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的变化特点,为出院后患儿的随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已成功接受VSD修补术的VSD小婴儿36例。所有研究对象在术后7~10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使用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行血流动力学检查。采用SPSS软件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法分析术后左心室SMII和SVRI的变化特点。结果VSD修补术后小婴儿36例,男24例,女12例;月龄3(1~5)个月,体质量(4.32±0.87)kg。术后3个月随访率为89%(32/36),术后6个月随访率为81%(29/36)。VSD婴儿的左心室SMII在术后3个月较术后7~10 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2)W·m^(2)vs.(1.4±0.5)W·m^(2),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2)W·m^(2)vs.(1.2±0.2)W·m^(2),P>0.05]。SVRI在术后3个月较术后7~10 d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3±1431)ds·cm^(-5)·m^(2)vs.(1055±268)ds·cm^(-5)·m^(2),P=0.072];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1±122)ds·cm^(-5)·m^(2)vs.(973±1431)ds·cm^(-5)·m^(2),P<0.01]。结论小婴儿VSD修补术后3个月内,左心室SMII、SVRI分别从术后早期的偏高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过程;继续随访至术后6个月,左心室SMII维持不变,SVRI出现生理性升高。使用USCOM实时快速随访VSD修补术后小婴儿的心血管功能,为术后用药提供准确个体化指导,对提高临床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外科修补术 左心室肌力指数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血流动力学 小婴儿
下载PDF
PiCCO监测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及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红梅 梁立秋 李海波 《现代医学》 201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通过单指示剂跨肺热稀释技术(Pi CCO)监测,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及脱水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20例,行Pi CCO监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20%甘露醇Ⅰ组125 ml、Ⅱ组250 ml。测量给甘露醇之前(T0)... 目的:通过单指示剂跨肺热稀释技术(Pi CCO)监测,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及脱水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20例,行Pi CCO监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20%甘露醇Ⅰ组125 ml、Ⅱ组250 ml。测量给甘露醇之前(T0)及给甘露醇后30 min(T1)、1 h(T2)、2 h(T3)、3 h(T4)时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Pi CCO数值。结果:Ⅱ组组内各时间点与T0比较,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在T1时显著低于T0(P<0.05),全心射血分数、心功能指数在T1时显著高于T0(P<0.05)。两组尿量比较,在T2及T3时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Pi CCO值比较,SVRI在T2及T4时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左室收缩力指数在T0、T2、T3及T4时Ⅱ组低于Ⅰ组(P<0.05)。结论:大剂量甘露醇可以显著增加心脏做功;大剂量甘露醇利尿作用强于小剂量甘露醇;对原有基础心脏疾病的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小剂量甘露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指示剂跨肺热稀释技术 甘露醇 血管外肺水 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全心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在生后循环过渡时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曼利 何少茹 刘玉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目的对比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newborns,VLBWN)与足月儿在生后72 h循环过渡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异同。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 目的对比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newborns,VLBWN)与足月儿在生后72 h循环过渡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异同。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极VLBWN为研究组,出生体质量≥2 500 g的足月儿为对照组。在生后24 h、48 h、72 h三个时间点使用无创心排血量检测仪进行床边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LBWN组共28例患儿;胎龄中位数为28(26~32)周,体质量(1.26±0.24)kg。足月儿组共50例,胎龄中位数为38(36~39)周,体质量(3.24±0.36)kg。VLBWN与足月儿相比,其心脏指数(P=0.001)、心肌收缩力指数(P<0.001)、外周血管阻力指数(P=0.009),氧输送指数(P<0.001)和每搏输出量指数(P=0.001)等均显著低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LBWN组的心肌收缩力在生后72 h内无明显变化,与足月儿组相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在72 h内的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没有足月儿组显著;两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vs.30.5%,P=0.007)。结论 VLBWN的心肌收缩力及外周血管阻力均显著低于足月儿,且其心肌收缩力在循环过渡期内无明显增加,全身血管张力不能像足月儿那样快速增加,故更易发生循环过渡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血流动力学 心肌收缩力 外周血管阻力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仪分析老年无典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利 武若君 +4 位作者 李彬 王亚真 苏轮 孙沛 陈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了解随年龄增长,无典型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BioZ Corn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正常或Ⅰ级~Ⅱ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235例分为〈60岁组59例... 目的了解随年龄增长,无典型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BioZ Corn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正常或Ⅰ级~Ⅱ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235例分为〈60岁组59例;60岁~79岁组104例;〉80岁组72例。对心率、平均动脉压、胸腔液体水平(前负荷)、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后负荷),心脏指数5种血流动力学参数作定量评估。结果〉80岁组老年患者心脏指数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P〈0.05);阻力负荷指数增加(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胸腔液体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随年龄递增,老年患者尤其是〉80岁患者血流动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心脏指数的下降及血管阻力负荷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不全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扶正解毒汤对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哲耀 林文燕 邓小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汤对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血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法联合扶正解毒汤治疗。对2组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汤对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血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法联合扶正解毒汤治疗。对2组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IL-6、PCT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IL-6、PCT水平下降,胸腔液体水平(TFC)、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水平均下降,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水平上升,且试验组APACHEⅡ评分、CRP、IL-6、PCT水平及TFC、SVRI水平低于对照组,MAP、C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解毒汤对脓毒血症患者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血清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汤 脓毒血症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降钙素原 系统血管阻力指数
下载PDF
重症感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冀晓俊 李昂 +1 位作者 段美丽 张淑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了解病情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96例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感染患者及63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行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处理数据,行成组比较t检验。结果与正常人比... 目的了解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了解病情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96例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急性感染患者及63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行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处理数据,行成组比较t检验。结果与正常人比较,96例急性感染患者心率(96·61±9·35次/分)增加非常显著(P<0·01),心指数(3·47±0·62L·min-1·m-2)明显增加(P<0·05)。患者中SIRS评分4分组与正常人比较则表现为:心率(P<0·01)及心指数(P<0·05)均显著增加,体循环阻力指数(P<0·05)显著降低。结论重症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表现为“高排正常阻”、“正常排低阻”、“正常排高阻”、“高排低阻”及“低排高阻”五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阻抗法 心指数 体循环阻力指数
下载PDF
全身血管阻力指数与血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晓波 尤荣开 +1 位作者 邵朝朝 潘景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 探求全身血管阻力指数与血乳酸在早期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综合ICU病房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根据患者14 d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22)及存活组(n=38);分别记录患者... 目的 探求全身血管阻力指数与血乳酸在早期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综合ICU病房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根据患者14 d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22)及存活组(n=38);分别记录患者入院时和24 h内血乳酸、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计算6h或12h乳酸清除率[(初始乳酸-6 h或12h乳酸)/初始乳酸×100%]和入院后第14d的生存状态.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乳酸值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后死亡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液体复苏后早期两组患者的血乳酸均开始下降,但液体复苏后不同时间点测量的死亡组动脉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VRI明显下降,随着液体复苏的进行,SVRI上升.结论 脓毒性休克早期患者大多存在低血管阻力,在PiCCO的指导下,监测SVRI和血乳酸的变化,进行恰当精确的液体复苏,降低乳酸,改善全身血管阻力,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乳酸 乳酸清除率 PICCO 生存率
下载PDF
重症创伤患者全身血管阻力指数与动脉血乳酸的关系
15
作者 王静 高燕 +2 位作者 葛凤 崔岩 赵雪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求重症创伤患者早期的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变化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02我院急诊ICU(E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16例,根据患者14d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7)及存活组(n=79);分别记录患者入院... 目的:探求重症创伤患者早期的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变化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02我院急诊ICU(E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16例,根据患者14d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7)及存活组(n=79);分别记录患者入院初始及24h内动脉血乳酸、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6h或12h乳酸清除率[(初始乳酸6h或12h乳酸)/初始乳酸×100%]和入院后第14d的生存状态。结果:入院时死亡组及存活组乳酸值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后死亡组乳酸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开始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液体复苏早期两组的血乳酸均开始下降,乳酸清除量与SVRI变化量呈相关性。但复苏后各时间点测量的死亡组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VRI明显升高,随着液体复苏的进行,乳酸和SVRI都明显下降。结论:重症创伤患者在早期的与血乳酸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PiCCO的指导下给予液体复苏,可以降低乳酸,提高乳酸清除率,改善患者组织缺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全身血管阻力指数 乳酸 乳酸清除率 PICCO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去氧肾上腺素对Vigileo/Flotrac系统测量心指数准确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储靖 李宏 +1 位作者 沈爱华 蔡春姝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研究去氧肾上腺素对第三代Vigileo/Flotrac系统测量心指数(cardiacindex,CI)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其准确性与外周阻力改变大小的关系。方法20例拟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为每位患者予以去氧肾上腺素100mg干预3次。监护并记录在予以... 目的研究去氧肾上腺素对第三代Vigileo/Flotrac系统测量心指数(cardiacindex,CI)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其准确性与外周阻力改变大小的关系。方法20例拟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为每位患者予以去氧肾上腺素100mg干预3次。监护并记录在予以去氧肾上腺素之前(T。)和之后2min(T:)时,由Vigileo/Flotrac系统测得的CIfCIFV),由肺动脉导管测得的CI(CITD),以及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vascularresistance,SVR)。用Bland—Altman法分析‘r:点CIFV与CITD的偏倚,用直线回归分析法对两者改变值偏倚与SVR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予以去氧肾上腺素后CIFV与CITD间的偏倚为(0.31~0.93)L/(min·m-2),百分误为54%。CIFV与CITD改变值之间的偏倚与SVR改变大小显著相关(P〈0.01)。在SVR改变〈15%的数据组中,CIFV与CITD改变值的偏倚为(0.12±0.43)L/(min·m。),偏倚值与SVR改变的大小无相关性。在SVR改变〉15%的数据组中,CIFV与CITD改变值的偏倚为(O.22±0.89)/(min·m-2),偏倚值与SVR改变的大小呈相关性。结论去氧肾上腺素可严重影响Vigileo/Flotrac系统测量CI准确性,其结果不能为临床接受。在SVR改变〉15%时,其准确性与SVR改变大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gileo/Flotrac 外周血管阻力 去氧肾上腺素 心指数
下载PDF
汉族与朝鲜族人群体循环血管阻力及相关因素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阳杏 齐保申 +2 位作者 周晓梅 韩少梅 朱广瑾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50,共7页
本文比较了牡丹江、海林地区汉族与朝鲜族人群体循环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监护仪,检查了1647名汉族和876名朝鲜族人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vascul... 本文比较了牡丹江、海林地区汉族与朝鲜族人群体循环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监护仪,检查了1647名汉族和876名朝鲜族人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和心率(heart rate,HR)。采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SVR/SVRI分别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组朝鲜族人群。t检验比较两民族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SVR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组别有:男性4150、5160、6170岁组(P〈0.001),3140岁组(P〈0.01),1930岁组(P〈0.05);女性1518、3140、5160岁组(P〈0.001),4150岁组(P〈0.01),6170岁组(P〈0.05)。(2)SVRI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组别有:男性4150、5160岁组(P〈0.05);女性1014、5160岁组(P〈0.001),1518、3140岁组(P〈0.01),4150岁组(P〈0.05)。协方差分析表明,排除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因素的影响后,两民族之间SVR/SVRI仍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对两民族之间SVR差异影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MAP、DBP、CI、SBP、HR;对SVRI差异的影响强弱依次为MAP、DBP、SBP、CI、HR。以上结果表明,SVR/SVRI的升高与朝鲜族血压高于汉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阻力 血压 心输出量 体重指数 汉族人 朝鲜族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