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1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被引量:297
1
作者 摆万奇 赵士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该文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变化和驱动力作用下的土地利用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 ,初步回答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源、驱动力系统内部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以及驱动力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普遍存... 该文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变化和驱动力作用下的土地利用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 ,初步回答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源、驱动力系统内部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以及驱动力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反馈关系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力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动力学 系统论 系统分析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10
2
作者 青觉 赵超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3,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进行转换后生成的。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进行转换后生成的。这种意识形成后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发挥特定的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无形的力量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可塑性和变动性,深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强弱有明显的变化。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和主要过程,可以为下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 系统论 民族团结教育
原文传递
管理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4
3
作者 潘开灵 白列湖 《系统科学学报》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在提出管理协同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协同机制的过程模型,并将管理协同的机制构造分为形成机制和实现机制。给出了形成机制中的评估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定义和机理,对实现机制中的协同机会识别、协同价值预先评估、沟通、整合、支配、... 在提出管理协同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协同机制的过程模型,并将管理协同的机制构造分为形成机制和实现机制。给出了形成机制中的评估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定义和机理,对实现机制中的协同机会识别、协同价值预先评估、沟通、整合、支配、反馈等机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协同 机制 系统理论
下载PDF
“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 被引量:116
4
作者 王运武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2期21-28,共8页
数字校园推进的过程是数字校园系统及构成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其进行分析。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技术,能够深度分析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复杂性问题。当前数字校园建... 数字校园推进的过程是数字校园系统及构成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其进行分析。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技术,能够深度分析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复杂性问题。当前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中缺乏系统思维的恰当运用,表现为数字校园内涵理解因人而异、功能结构偏离核心业务、规划与设计中顾此失彼、对数字校园认识简单化等,这不利于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运用系统思维可以对数字校园建设中的群体利益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推进困难的多重原因、系统的实体关系、系统循环等进行分析,以促进数字校园的良性循环发展。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下一阶段发展的更高形态,在系统分析数字校园当前发展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智慧校园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未来主流学习环境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校园 智慧校园 智慧学习环境 系统理论 系统思维 系统复杂性 复杂性理论
下载PDF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 被引量:99
5
作者 董红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5,共8页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要求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我国当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表述,没有揭示养老服务的本质特点,存在着核心功能不够明确、目标人群较为模糊、内部...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要求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我国当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表述,没有揭示养老服务的本质特点,存在着核心功能不够明确、目标人群较为模糊、内部诸要素呼应性较差、运行机制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在实践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通过需要理论阐释养老服务的特质,从系统论出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以重构为"为老人提供有效照护,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社会服务为依托"。这种体系表述揭示了照护是养老服务的核心;前置了养老机构的支撑作用;明确社区是综合性照护服务展开的平台;引入社会服务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优势;强调服务传递的载体是资金和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需要 系统论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机制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82
6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3-1937,共15页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提出了我国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成因理论,并以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为例,建立了水热系统分析的系统论观点,将我国主要水热系统划分为沉积盆地古潜山型复合水热系统、沉积盆地深坳陷层控型水热系统、断陷盆地地压型水热系统、陆陆碰撞板缘型水热系统、板缘俯冲带热控构造型水热系统、隆起山地深循环型水热系统以及近代火山型水热系统等七种类型,并系统分析了典型水热系统的运移条件、热源机制,归纳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水热系统的成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热资源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地热系统 成因理论 水热型地热系统 成因模式
下载PDF
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5-21,共7页
科学的汉字学应该是对汉字本体即字形的研究。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的提出与发展 ,为汉字构形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在共时历史层面的汉字总体 ,有自己的构形元素 ,这些元素有自己的组合层次与组合模式 ;汉字的个体字符是互相关联的... 科学的汉字学应该是对汉字本体即字形的研究。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的提出与发展 ,为汉字构形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在共时历史层面的汉字总体 ,有自己的构形元素 ,这些元素有自己的组合层次与组合模式 ;汉字的个体字符是互相关联的、内部呈有序性的符号系统。汉字构形学为各个历史层面上汉字构形系统的描写和历时层面上汉字构形不同系统的比较服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汉字构造学 小篆 构形封闭系统
下载PDF
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的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69
8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83-1600,共18页
明确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供需耦合成长的演化、因素与驱动机制,对旅游目的地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采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回归与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95-2014年西安市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曲线的演化特... 明确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供需耦合成长的演化、因素与驱动机制,对旅游目的地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采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回归与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95-2014年西安市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曲线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依此归纳出两大系统耦合成长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流是旅游需求的显化,是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成长的基本驱动力。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的耦合成长曲线演进主要受旅游流需求系统支配,二者耦合成长曲线呈现"三峰三谷"的波动演进特征;(2)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呈现由低质—高质耦合的发展演化历程。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由低质耦合向高质耦合成长演进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两大系统耦合成长的指标、要素与子系统的数量与贡献值也逐步提升;(3)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成长受"四位一体"驱动力的影响。旅游需求是引致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成长的基本驱动力,旅游流需求与目的地供给的自组织动态演化是决定二者耦合成长的原生驱动力,系统内部因素与子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转换与变化是影响二者耦合成长的内部驱动力,国家政策的动态支持与特殊事件年份的出现是推动二者耦合成长的外部驱动力。研究结果从整体与系统角度加深了对两大系统耦合成长的演进特征与驱动机制的理解,对旅游目的地宏观调控起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学 系统论 旅游流与目的地 耦合演化 驱动机制 西安市
原文传递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初探 被引量:39
9
作者 千庆兰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5-49,共5页
总结城市绿地发展历程 ,从多个方面剖析传统城市绿化的问题 ,提出构建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以系统观为原则的新型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将绿化纳入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 ,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其空间布局进行了... 总结城市绿地发展历程 ,从多个方面剖析传统城市绿化的问题 ,提出构建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以系统观为原则的新型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将绿化纳入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 ,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其空间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生态系统 系统论 城市绿地 城市绿化
下载PDF
企业危机动态管理模式 被引量:40
10
作者 赵定涛 李蓓 《管理科学》 CSSCI 2005年第3期8-15,共8页
企业危机管理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的损失而对企业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过程。系统可以理解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联的各组成要素的总体,它是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统一。现代管理要求系统性,在企业管理中运用... 企业危机管理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的损失而对企业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过程。系统可以理解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联的各组成要素的总体,它是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统一。现代管理要求系统性,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系统思维、强调全局观和整体观是现代管理的具体方法论之一。结合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企业危机的动态性,强调对企业危机进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危机的动态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危机 系统理论 动态管理
原文传递
仿真科学的发展及形成 被引量:42
11
作者 王子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79-1281,共3页
仿真技术在经历了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后,现在进入了以复杂系统仿真为研究对象的新阶段。仿真科学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综合交叉科学。仿真科学包括三个基础理论:模型论、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评估理论。模型是对... 仿真技术在经历了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后,现在进入了以复杂系统仿真为研究对象的新阶段。仿真科学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综合交叉科学。仿真科学包括三个基础理论:模型论、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评估理论。模型是对系统及其性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最直接最清晰的科学手段之一。系统仿真应该遵循系统论确定各种方法。系统仿真领域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估。性能评估包括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系统功能、仿真的可信度等,其中仿真可信度是最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可信度评估 复杂性 系统论
下载PDF
论现行“阳光体育”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系统应对策略 被引量:51
12
作者 张辉 徐英微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部分学校、社区的阳光体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阳光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1)阳光体育"口号化;"2)阳光体育内容"形式化;"3)阳光体育实施&qu...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部分学校、社区的阳光体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阳光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1)阳光体育"口号化;"2)阳光体育内容"形式化;"3)阳光体育实施"理想化"。为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结合系统理论,提出了落实"阳光体育"的四个系统应对策略:1)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创新;"2)建立阳光体育新模式,丰富阳光体育组织形式及内容;3)为阳光体育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4)健全阳光体育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体育 形式主义 系统论 倾向 策略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探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郭建如 王维民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6,47,共9页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医学教育进行了重要改革,但我国医教改革关注点有所不同。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医教协同、供需平衡、培养创新、质量保障及...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医学教育进行了重要改革,但我国医教改革关注点有所不同。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医教协同、供需平衡、培养创新、质量保障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我国新发展阶段医学教育改革中,医教协同是前提和载体,供需平衡是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核心,质量保障则是关键,为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教育研究提供基本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系统论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刘超 许月卿 +3 位作者 刘焱序 孙丕苓 黄安 周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基于系统论中要素–结构–功能原理,对土地利用系统多功能进行系统识别和分类,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体系;从经济–社会–生态维度构建多尺度、多层次的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数据的获取和空间化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基于系统论中要素–结构–功能原理,对土地利用系统多功能进行系统识别和分类,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体系;从经济–社会–生态维度构建多尺度、多层次的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数据的获取和空间化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多功能具有多层次性和区域性,应针对不同的区域背景和研究尺度建立相应的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将土地利用功能与土地利用结构相联系,并将评价尺度延伸至地块这一微观尺度,拓展和丰富了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的范围与内容,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多功能 系统论 分类与评价 指标体系 多尺度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与规划理念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吴超 魏清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6期6-10,共5页
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动态演化性、共生性、开放性、人的参与性和空间层次性等5个主要特征,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动态演化性、共生性、开放性、人的参与性和空间层次性等5个主要特征,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理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系统论 规划
下载PDF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施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志祥 马士华 陈荣秋 《物流技术》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从系统论和集成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法,提出了实施方法框架模型。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哲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该模式弥补了目前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从系统论和集成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法,提出了实施方法框架模型。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哲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该模式弥补了目前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不足,为供应链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供应链 集成化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下载PDF
管理协同倍增效应的系统思考 被引量:35
17
作者 潘开灵 白列湖 程奇 《系统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0-73,共4页
阐述了管理协同倍增的含义,考察了系统论对协同倍增效应解释的合理性与不足,提出了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或互补性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强相互关系是协同倍增本质的观点,为实施管理协同确立了着力点。
关键词 管理协同 结构 功能 倍增效应 系统理论
下载PDF
试论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 被引量:39
18
作者 张浪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期87-90,共4页
试图把进化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基础理论引入"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从进化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主体(人)的认识变化为主线,通过2个脉络分析展开:一是城市绿地系统进化的启动机制;二是城市绿... 试图把进化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基础理论引入"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从进化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主体(人)的认识变化为主线,通过2个脉络分析展开:一是城市绿地系统进化的启动机制;二是城市绿地系统各内在决定要素(基因)的变异及其选择机制,探寻进化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中的应用。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进化的基础动力、基因变异、自然与人工选择的主要机制特征,进而提出新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理论——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和整体功能的逐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系统 进化论 系统论 进化机制 有机进化论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之特质与构架 被引量:40
19
作者 肖正德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08,共8页
基于系统论视域分析,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相互作用的若干层次和要素的结合。它既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又面向教师教育实践,永远呈开放态势。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架构包括教师教育哲学与历... 基于系统论视域分析,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相互作用的若干层次和要素的结合。它既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又面向教师教育实践,永远呈开放态势。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架构包括教师教育哲学与历史、教师教育活动与过程和教师教育政策与管理三个层次,各房次又由诸多内部要素构成,各层次诸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教师教育学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新时代发展观:中国及人类进程视域下的生态文明观 被引量:40
20
作者 张智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5,共9页
探索中国乃至人类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由此论证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根据系统科学和生态文明理论,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从中国治国历程和人类文明史两个视域的多条轨线,梳理发展... 探索中国乃至人类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由此论证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观,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根据系统科学和生态文明理论,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从中国治国历程和人类文明史两个视域的多条轨线,梳理发展观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并揭示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治国历程来看,我国发展观的演进符合系统论的观点,遵循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直至自然系统逐层拓展的逻辑顺序,经历了政治发展观、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发展观四个阶段。从人类文明史来看,通过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传统工业文明、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时期的发展观进行梳理,发现其包含多维度的演进规律。在认识观维度,经历了敬畏自然观、改造自然观、征服自然观、尊重自然观和"天人合一"观等演进过程。在共生观维度,经历了生态依赖观、产业拓展观、产业强利观、生态弱害观、绿色共生观等演进过程。在科学观维度,经历了天然和人工生物文明观、天然和人工化学文明观、天然和人工物理文明观、天然和人工超生物文明观等演进过程。在产业观维度,经历了采猎文明观、农耕文明观、粗放工业文明观(对应于简单线性经济模式)、集约工业文明观(对应于末端治理经济模式)、防病式和健康式后工业文明观(分别对应于循环经济和超循环经济模式)等演进过程。上述对中国和人类发展观演进规律的研究,得出了殊途同归的共同结论:生态文明发展观是当今和未来的新发展观。由此得到生态文明发展观的全面和深刻的内涵:从多层次系统构成的角度看,它包含生态政治文明观、生态经济文明观、生态社会文明观和生态环境文明观等内涵;从多维度观念构成的角度看,它包含"天人合一"的认识观、从浅绿到深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发展观 共生理论 系统论 新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