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GC-MS和电子感官技术比较不同产地金银花气味和味道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涵玉 钱琪 +4 位作者 王凤霞 周英森 贾振华 孙帅 牛丽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5-2093,共9页
目的比较河南、河北、山东产地金银花挥发性成分、气味和味道的差异,为鉴别不同产地金银花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及电子鼻和电子舌2种智能感官技术对不同... 目的比较河南、河北、山东产地金银花挥发性成分、气味和味道的差异,为鉴别不同产地金银花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及电子鼻和电子舌2种智能感官技术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进行测定。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出每个产地间的差异挥发性成分。对电子鼻与HS-GC-MS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SPSS25软件建立不同产地金银花味道判别模型。结果经HS-GC-MS分析从金银花中共鉴定出73个挥发性成分。筛选出河南与河北、河南与山东、河北与山东样品间差异挥发性成分分别为15、11、13个,其中己醛和丁香醛为3个产地的共有差异性挥发成分。电子鼻和电子舌均能较好区分不同产地的金银花样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了11种引起金银花气味差异的挥发性成分。另外,建立的味道判别函数模型可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进行准确判别。结论HS-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较好的区分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并阐明其挥发性成分、气味与味道的差异,对金银花的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挥发性成分 己醛 丁香醛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电子舌
原文传递
紫丁香树枝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明 韩晶 +1 位作者 吕嵩岩 张树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苦苷(1)、(8E)-ligstroside(2)、对羟基苯乙醇乙酸... 目的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苦苷(1)、(8E)-ligstroside(2)、对羟基苯乙醇乙酸酯(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乙醇(5)、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6)、3,4-亚甲基二氧苯酚(7)、(+)-pinoresinol(8)、芹菜素(9)、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10)、(+)-丁香树脂酚(11)、落叶松脂醇(12)、落叶松脂醇-9-乙酸酯(13)、丁香苦苷(14)、丁香素(15)、(9R)-9-O-methylcubebin(16)、胡萝卜苷(17)、(9S)-9-O-methylcubebin(18)、4,4′,8,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单环氧木脂素(19)、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双四氢呋喃木脂素(20)。结论化合物4、6、7、13、16、18~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橄榄苦苷 丁香素 丁香苦苷 落叶松脂醇
原文传递
对采用注射器和真空试管采血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玉华 杨晓秋 +1 位作者 牛文锦 孟庆义 《护理研究》 2005年第3期413-414,共2页
[目的 ]观察注射器加真空试管采血的弊端。 [方法 ]采用掷币法将 2 0 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组 ,分别采用注射器加真空试管采血和采用与真空试管相匹配的持针器、采血针采血 ,观察采集血标本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 ]采用注射器采血法... [目的 ]观察注射器加真空试管采血的弊端。 [方法 ]采用掷币法将 2 0 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组 ,分别采用注射器加真空试管采血和采用与真空试管相匹配的持针器、采血针采血 ,观察采集血标本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 ]采用注射器采血法造成医源性污染现象、采血量不准确和溶血现象明显高于采用持针器、采血针法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使用真空试管采血时 ,应同时采用规范的真空采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真空采血管 静脉采血
下载PDF
注射器活塞回弹法限制Supreme喉罩套囊压力的效果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玲艳 朋立超 +2 位作者 仓静 方浩 薛张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评价注射器活塞回弹法限制Supreme喉罩套囊压力的效果。方法择期喉罩通气下全麻患者60例,年龄22~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30kg/m2,ASA分级I或Ⅱ级。麻醉诱导后根据患者体重置入相应型号的Supreme喉罩(3号:≤50kg,4号:... 目的评价注射器活塞回弹法限制Supreme喉罩套囊压力的效果。方法择期喉罩通气下全麻患者60例,年龄22~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30kg/m2,ASA分级I或Ⅱ级。麻醉诱导后根据患者体重置入相应型号的Supreme喉罩(3号:≤50kg,4号:〉50kg)。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喉罩对位良好后,喉罩套囊充气至35cm H2O行机械通气。用20ml注射器在手持测压计监测下充气至喉罩套囊压力分别为60、80、100、120cm H2O时停留10S,让注射器活塞自然回弹,记录活塞停止回弹时喉罩套震内的压力及气道密闭压。结果注射器活塞停止回弹时,3号和4号喉罩的残余囊内压的95%可信区间均低于60cm H2O气道密闭压的95%可信区间均超过20cm H2O。3号和4号Supreme喉罩的残余囊内压和气道密闭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ml注射器活塞回弹法能够较好地防止Supreme喉罩套囊内压力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喉面罩 压力
原文传递
配药注射器有效使用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晓霞 闫丽 张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941-942,共2页
目的 确定注射器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方法 对 12个科室的 12 0具注射器在启封后配制非抗生素药液与抗生素药液过程中每隔 1h采样培养做微生物学鉴定。结果 启封后配制非抗生素药液 ,4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达 88 81% ;配... 目的 确定注射器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方法 对 12个科室的 12 0具注射器在启封后配制非抗生素药液与抗生素药液过程中每隔 1h采样培养做微生物学鉴定。结果 启封后配制非抗生素药液 ,4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达 88 81% ;配制抗生素药液 ,5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达 93 33%。结论 配药注射器使用有效时间定为 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使用 有效时间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剂注入剂量准确性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杜晓光 程兵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9-930,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检查前注射放射性显像剂时,不抽回血与抽回血两种直接注射方法对注射器内的放射性显像剂残留量的影响。方法对114例患者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将其分为抽回血组(57例)和不抽回血组(57例)。... 目的研究探讨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检查前注射放射性显像剂时,不抽回血与抽回血两种直接注射方法对注射器内的放射性显像剂残留量的影响。方法对114例患者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将其分为抽回血组(57例)和不抽回血组(57例)。测量抽回血和不抽回血两种情况下,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结果不抽回血时,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放射性活度(3.39±0.57)mCi,均明显高于抽回血组的(1.49±0.29)mCi,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双侧)。结论在使用直接注射法注射SPECT显像剂时,抽回血能显著减少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放射性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原文传递
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消瘤藤质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建猷 胡筱希 +4 位作者 麦琬婷 黄周锋 章波 陆国寿 叶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334-4340,共7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消瘤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6、265、320 nm,对1...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消瘤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6、265、320 nm,对14批不同产地消瘤藤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5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消瘤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4批消瘤藤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75以上,茵芋苷、紫丁香苷、当药苷、7-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280 5~9.431 6、0.001 5~0.1558、0.089 8~1.863 1、0.328 9~3.382 6、0.073 9~1.112 8 mg/g;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4批消瘤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评价不同产地间质量的差异,从而发现S1、S12、S14等地的质量较优。结论广西不同产地消瘤藤存在一定质量差异。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可全面评价消瘤藤质量。该法的建立为消瘤藤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瘤藤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茵芋苷 紫丁香苷 当药苷 7-羟基香豆素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刺五加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 被引量:10
8
作者 尚海花 王淼 +3 位作者 刘颖 郑雅楠 白润 廖茂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刺五加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刺五加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4 nm;进样体积10μL。测定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5种成分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101.25%,RSD值为1.92%~3.03%;不同产地的11批刺五加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04%~0.016%、0.080%~0.152%、0.372%~0.806%、0.057%~0.103%、0.002%~0.010%。主分成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产刺五加药材质量较佳。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多成分测定的质量评价模式可用于刺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原儿茶酸 紫丁香苷 绿原酸 刺五加苷E 异嗪皮啶 高效液相色谱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不安全注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继民 李白坤 叶冬青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安全注射问题已经成为 2 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我国农村的不安全注射问题较为严重。笔者对我国农村不安全注射的发生情况、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了综述 ,并简要介绍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不安全注射 一次性注射器 卫生服务人员
下载PDF
川木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瑜 田树成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2期1923-1928,共6页
目的:对川木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硅胶柱色谱法对川木香饮片8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川木香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去氢木... 目的:对川木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硅胶柱色谱法对川木香饮片8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川木香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对苯二酚葡萄糖苷、紫丁香苷、丁二酸、磺酸基木香烯内酯B、磺酸基木香烯内酯A、丙三醇、麦角甾-5烯-3-O-β-D-吡喃葡萄糖苷、云木香B、珊塔玛内酯。结论:化合物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麦角甾-5烯-3-O-β-D-吡喃葡萄糖苷均为首次从川木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香 核磁共振光谱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4-烯丙基-2 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 对苯二酚葡萄糖苷 紫丁香苷 丁二酸 磺酸基木香烯内酯A 磺酸基木香烯内酯B 丙三醇 麦角甾-5烯-3-O-β-D-吡喃葡萄糖苷 云木香B 珊塔玛内酯
下载PDF
生物医用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薇 关国平 王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221-225,共5页
该文综述了可注射水凝胶、互穿网络结构水凝胶、智能水凝胶以及纳米复合水凝胶等四种新型生物医用水凝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与传统水凝胶相比,新型水凝胶在结构、力学性能及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文重点介绍了各新型生物医用水凝... 该文综述了可注射水凝胶、互穿网络结构水凝胶、智能水凝胶以及纳米复合水凝胶等四种新型生物医用水凝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与传统水凝胶相比,新型水凝胶在结构、力学性能及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文重点介绍了各新型生物医用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在细胞及蛋白质传输、药物固载、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对新型生物医用水凝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 水凝胶 可注射 互穿网络结构 智能 纳米
下载PDF
光叶铁仔根和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倩 王学贵 +3 位作者 莫廷星 余婷 富蓉 张旻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904-2907,共4页
目的对光叶铁仔Myrsine stolonifera根和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光叶铁仔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 目的对光叶铁仔Myrsine stolonifera根和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光叶铁仔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二氢山柰酚(2)、槲皮素(3)、5,7,4′-三羟基异黄酮(4)、柯伊利素(5)、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6)、表儿茶素(7)、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8)、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苷(10)、(+)-lyoniresino 3α-O-β-D-gluco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2、4-11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铁仔 二氢山柰酚 5 7 4′-三羟基异黄酮 柯伊利素 表儿茶素 丁香苷
原文传递
无针注射器瘢痕疙瘩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晓琰 范红梅 +2 位作者 陈晓栋 许攀 姚晓东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06-610,共5页
目的比较无针注射器与普通注射器瘢痕疙瘩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瘢痕疙瘩患者60例分为无针注射器组3l例,普通注射器组29例。两组均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皮损内注射,注射剂量0.2ml/cm3,均为3周1次,连续3次。收集人组... 目的比较无针注射器与普通注射器瘢痕疙瘩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瘢痕疙瘩患者60例分为无针注射器组3l例,普通注射器组29例。两组均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皮损内注射,注射剂量0.2ml/cm3,均为3周1次,连续3次。收集人组病例每次治疗前后参数数据、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和每次治疗前后临床照片。采用Mann—Whitney检验、χ2检验等对两组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次和第2次注射时间、第1次注射后疼痛时间Mann—Whitney检验U值分别为299.000、773.500、730.000,P值分别为0.000、0.000、0.00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次治疗后体积、高度、硬度、痛觉、痒觉、外观评价、注射点数Mann—Whitnev检验u值分别为295.000、336.500、264.000、464.000、451.500、308.000、233.500,P值分别为0.001、0.007、0.000、0.041、0.043、0.003、0.0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3次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针注射器组皮损反跳临界时间11.8d(95%CI:10.96—12.6d)比普通注射器组皮损反跳临界时间21.2d(95%CI:13.96~28.45d)短。结论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与普通注射器相比,疗效好,又可以降低注射难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注射器 倍他米松 复方 疗效比较研究 无针注射器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针座的消毒与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江秋霞 张丽萍 郭兵 《临床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针痤的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我科2006年8月~2007年2月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常规消毒外并于穿刺后固定敷贴前消毒留置针针座的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针痤的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我科2006年8月~2007年2月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常规消毒外并于穿刺后固定敷贴前消毒留置针针座的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针保留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静脉穿刺输液应用留置针针座消毒法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留置/副作用 注射器 消毒 静脉炎/病因学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的含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清波 刘丽娟 《黑龙江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28-428,427,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YMG—C_(18)(4.6mm×150mm)色谱柱,以甲醇—水(1: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外标法定量。结果:紫丁香苷在0.045~0.45μg 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86%(... 目的:建立测定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YMG—C_(18)(4.6mm×150mm)色谱柱,以甲醇—水(1: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外标法定量。结果:紫丁香苷在0.045~0.45μg 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86%(n=5),RSD 为0.72%。结论:此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紫丁香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注射器中盐酸氢吗啡酮和盐酸吗啡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学莲 刘小立 +5 位作者 陈丽 梁平 宋姗姗 宛春甫 杨娟丽 杨书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6,11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50 ml注射器中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配置盐酸氢吗啡酮终浓度为0.05 mg/ml、盐酸吗啡终浓度为0.25 mg/ml的混合溶液,所得混合溶液分为两组,再分别储存于25℃、37℃环境下,第0、1、...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50 ml注射器中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配置盐酸氢吗啡酮终浓度为0.05 mg/ml、盐酸吗啡终浓度为0.25 mg/ml的混合溶液,所得混合溶液分为两组,再分别储存于25℃、37℃环境下,第0、1、3、5、7、9、11、13、15天分别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容器中盐酸氢吗啡酮和盐酸吗啡浓度。结果:25℃条件下,第7天吗啡浓度明显下降,仅保留初始浓度的91.91%;而盐酸氢吗啡酮浓度保留初始浓度的98.49%。37℃条件下,吗啡浓度在第7天时也出现明显的下降,保留初始浓度的89.35%;而盐酸氢吗啡酮浓度直到第13天时浓度依然占初始浓度的95%以上。结论:应用注射器作为容器时,25℃、37℃条件下盐酸氢吗啡酮的药物浓度稳定性均较好,药物有效期可达10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盐酸吗啡 浓度 注射器 稳定性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刺五加叶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俊萍 付士朋 +3 位作者 王谦博 王聪 赵天琪 王振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187-3192,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刺五加叶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集不同时期刺五加叶片,用电子天平测定百叶干质量;采用HPLC对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 目的考察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刺五加叶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集不同时期刺五加叶片,用电子天平测定百叶干质量;采用HPLC对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进行测定,计算8种有效成分积累总量,并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时期刺五加的百叶干质量在S1~S5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在S1~S2增长最为迅速;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呈动态变化,原儿茶酸在S1(6月3日)期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他7种成分均在S2(7月3日)期含量达到最大值,且主成分分析结果也显示于S2期采收的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综合得分最高;8种有效成分在不同时期的积累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S1~S2期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S2时达到最大。结论综合不同时期刺五加叶的干质量和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可知,S2期前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最适宜采收期。为确定刺五加叶的适宜采收期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叶 采收期 多指标得分评价 动态积累变化 主成分分析 L-苯丙氨酸 原儿茶酸 紫丁香苷 绿原酸 咖啡酸 芦丁 金丝桃苷 槲皮素
原文传递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42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丰年 李炳 +3 位作者 陈卫兵 王寿青 孙瀚 李倩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05月间本院收治42例腹股沟疝患儿,平均年龄1岁2个月,右侧32例,左侧4例,双侧6例,均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05月间本院收治42例腹股沟疝患儿,平均年龄1岁2个月,右侧32例,左侧4例,双侧6例,均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全组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15 min,随访6个月,腹部无明显疤痕,无复发。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一次穿刺腹壁即可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简化技术,降低难度,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注射器 结扎术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Rubber plunger surface texturing for friction reduction in medical syringes 被引量:3
19
作者 Haytam KASEM Harel SHRIKI +3 位作者 Lihi GANON Michael MIZRAHI Kareem ABD-RBO Abraham JDOMB 《Friction》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351-358,共8页
Friction is a genuine issue in the use of many medical devices involving rubbery materials such as plungers in medical syring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reduction of friction in medical syringes ba... Friction is a genuine issue in the use of many medical devices involving rubbery materials such as plungers in medical syring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reduction of friction in medical syringes based on surface texturing of the rubber plunger. The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by casting poly(vinylsiloxane)(PVS) rubber into a pre-fabricated negative template obtained by 3D printing. Fric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a home-made test-rig. It was clearly shown that friction resistance can be considerably manipulated when using textured plung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ringE RUBBER PLUNGER surface TEXTURING friction MEDICAL syringES
原文传递
半剂量对比剂增强双反转恢复序列臂丛成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友 张树桐 +3 位作者 王艳芳 蒋严 黄增发 马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分为两组,第一组建议剂量0.2 mL/kg行3D-STIR-SPACE扫描(对照组),第二组低剂量0.1 mL/kg行3D-DIR-SPACE扫描(研究组),两组均行2D-STIR实图重建扫... 目的:研究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分为两组,第一组建议剂量0.2 mL/kg行3D-STIR-SPACE扫描(对照组),第二组低剂量0.1 mL/kg行3D-DIR-SPACE扫描(研究组),两组均行2D-STIR实图重建扫描。在2D-STIR实图像上测量计算神经、血管、淋巴的SI、SNR(将信号相近的淋巴与血管定义为组织1,将信号低于淋巴的血管定义为组织2),统计神经与组织1/2间的差异,比较神经在3D-DIR/STIR-SPACE平扫下的CNR且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低剂量下3D-DIR-SPACE与建议剂量下3D-STIR-SPACE在增强后的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与组织1、组织2在2D-STIR图像上的SI分别为274±37.49、654.20±145.85、267±49.56,SNR分别为267.83±65.62、638.17±202.90、261.03±71.83,神经与组织1在SI、SNR上有明显差异(P1=0.00),神经与组织2在SI、SNR上无明显差异(P2=0.77/0.93)。3D-STIR/DIR-SPACE在臂丛平扫中的CNR分别为89.85±50.36、72.02±34.63,没有明显差异(P=0.06),低剂量下3D-DIR-SPACE与建议剂量下3D-STIR-SPACE在增强后的评分分别为4.55±0.50、4.72±0.45,无统计学差异(P=0.10)。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增强3D-DIR-SPACE扫描在降低剂量的同时能获得达到诊断效果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注射器 低剂量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