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的生物转化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怀香 熊娟涓 +2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娄新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6-47,共12页
果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酶引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其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生物调控手段不完善,香气形成机理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果酒产品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本文对不同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种类及其生成途径进行阐述... 果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酶引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其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生物调控手段不完善,香气形成机理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果酒产品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本文对不同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种类及其生成途径进行阐述,分析香气前体物质代谢和微生物发酵对果酒香气的贡献;从生物调控角度重点论述不同果酒发酵过程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微生物和酶对果酒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机制,分析发酵菌种、发酵方式、微生物产酶能力及其酶活力大小等因素对果酒香气形成的作用,深入介绍微生物、酶同果酒香气的关系;最后,对未来果酒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为建立以风味导向为基础的果酒定向调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香气化合物 代谢途径 生物转化 调控
下载PDF
苦茶及其特异性成分苦茶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秦丹丹 王秋霜 +6 位作者 李红建 方开星 姜晓辉 潘晨东 王青 李波 吴华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53-359,共7页
苦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芽叶滋味极苦,含有特殊的嘌呤生物碱——苦茶碱,由于其具有抗氧化、抗抑郁、抗炎等保健功效,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目前苦茶资源稀少、苦茶碱获取困难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苦茶及苦茶碱的研究及应用受到... 苦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芽叶滋味极苦,含有特殊的嘌呤生物碱——苦茶碱,由于其具有抗氧化、抗抑郁、抗炎等保健功效,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目前苦茶资源稀少、苦茶碱获取困难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苦茶及苦茶碱的研究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苦茶植物学分类研究过程和地理分布研究现状;同时综述了苦茶生化成分的主要特点,及其特征生化成分——苦茶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制备方法和国内外对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天然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苦茶碱的优缺点;最后对苦茶及苦茶碱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苦茶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茶 苦茶碱 合成途径 药理活性
下载PDF
白酒发酵过程中异戊醇合成机制与减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樊静雅 谷欣哲 +1 位作者 梁清文 方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异戊醇是白酒中主要的高级醇,对白酒的风味和酒体品质有重要的贡献。白酒中异戊醇的含量过高时,可造成易醉和引起头痛、头晕等不良症状,影响了白酒的饮用舒适度。该文阐述了白酒发酵过程中异戊醇的合成途径,解析了与异戊醇合成相关的微... 异戊醇是白酒中主要的高级醇,对白酒的风味和酒体品质有重要的贡献。白酒中异戊醇的含量过高时,可造成易醉和引起头痛、头晕等不良症状,影响了白酒的饮用舒适度。该文阐述了白酒发酵过程中异戊醇的合成途径,解析了与异戊醇合成相关的微生物,讨论了影响微生物合成异戊醇的环境和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目前酒类发酵过程减控异戊醇合成和积累的研究进展。通过系统阐述异戊醇在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合成和调控机制,为提出和采取有效的异戊醇减控技术与策略和提高白酒的饮用舒适度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醇 合成途径 减控 微生物合成 白酒
下载PDF
微生物法合成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世依 赵毅雯 +1 位作者 贾田丽 陈守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在食品、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法生产GABA因其温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GABA...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在食品、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法生产GABA因其温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GABA生产方式,以满足食品、制药和畜牧领域对添加剂的严格要求,本文系统介绍了GABA的生产方法、生物体中的合成途径及微生物法生产GABA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全细胞催化法和微生物从头合成GABA的生产水平。研究者们致力于筛选和优化具有高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酶并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精细调控,以提高GABA的合成效率,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酶和菌株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并探索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合成途径 微生物法合成 谷氨酸脱羧酶
下载PDF
合成大麻素4CN-BINACA-ADB斑马鱼体内代谢研究
5
作者 谢宜陈 茹俊辉 +3 位作者 周善慧 王旻昊 吴剑丙 范一雷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2-899,共8页
采用斑马鱼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迹离子阱Q Exactive质谱(UHPLC-QObitrap-HRMS)技术,研究合成大麻素4CN-BINACA-ADB的体内代谢途径。结果表明,4CN-BINACAADB共产生酯水解、羧酸化、羟基化、氰基被羟基还原取代、N... 采用斑马鱼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迹离子阱Q Exactive质谱(UHPLC-QObitrap-HRMS)技术,研究合成大麻素4CN-BINACA-ADB的体内代谢途径。结果表明,4CN-BINACAADB共产生酯水解、羧酸化、羟基化、氰基被羟基还原取代、N-烷基化等Ⅰ相代谢物11种,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等Ⅱ相代谢物3种。结合代谢物的独特性和含量,推荐羧酸化产物C_(20)H_(24)N_(4)O_(5)(M2.1)以及羧酸化和氰基还原产物C_(20)H_(26)N_(4)O_(5)(M2.2)作为主要代谢标志物。研究结果可为生物样品中4CN-BINACAADB代谢物的检验鉴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N-BINACA-ADB 合成大麻素 斑马鱼 代谢产物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某污染地块合成麝香在土壤中的分布特性及修复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坤 张杰西 +5 位作者 王钪 籍龙杰 孙斌 王亚晨 刘鹏 李静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 SMs)是一类在环境中难降解、易产生生物蓄积作用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迁移转化,已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安全及人体健康.对于SMs去除途径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在水处理领域,土壤治理方面鲜有报... 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 SMs)是一类在环境中难降解、易产生生物蓄积作用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迁移转化,已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安全及人体健康.对于SMs去除途径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在水处理领域,土壤治理方面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国内某污染地块SMs在土层中的空间分布及富集特征开展分析,发现SMs在水平方向上高浓度污染源的迁移能力更强,而在垂向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并在粉质黏土层富集的现象.选取化学氧化、异位热脱附、水泥窑协同处置3种代表性修复技术,通过试验探索SM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关键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部分SMs可以被化学氧化,但氧化后的浓度仍高于以检出限0.1mg/kg确定的“风险控制值”;SMs热脱附效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呈先显著增加、后趋于平稳,持续升温在提升修复效果的同时会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确保SMs污染土壤修复达标、且实现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最后,结合目前SMs污染物尚无法律法规和标准予以规定的现状,对检测方法、风险评估方法、治理模式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麝香 迁移转化 空间分布 去除途径 土壤修复
原文传递
植物单宁及其对牧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Ⅰ.植物单宁的性质与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潘伟彬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8-61,共4页
介绍了植物单宁的分类与结构、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单宁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单宁的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单宁 分类与结构 合成途径 细胞形态学特征 生理作用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合成及功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敏 翁萍萍 +1 位作者 杨欣伟 黄建忠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56-164,共9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等生命过程都离不开NAD^(+)的参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NAD^(+)含量减少,从...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等生命过程都离不开NAD^(+)的参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NAD^(+)含量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代谢综合紊乱的病理,因此外源补充NAD^(+)很有必要。本文综述了NAD^(+)的化学和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旨在探究NAD^(+)的作用机制,为年龄相关疾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以期为食品外源补充NAD^(+)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合成途径 生理活性 食品补充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Q Exactive质谱的合成大麻素5F-ADB、5F-MDMB-PICA和ADB-FUBINACA体外代谢研究
9
作者 柯星 周善慧 +4 位作者 卓晓聪 詹国正 何丹丹 范一雷 宗兴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目的:探究合成大麻素3,3-二甲基-2-[1-(5-氟戊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ADB)、3-二甲基-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MDMB-PICA)、N-[1-(氨基羰基)-2,2-二甲基丙基]-1-[(4-氟苯基)甲基]-1H-吲唑-3-甲酰... 目的:探究合成大麻素3,3-二甲基-2-[1-(5-氟戊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ADB)、3-二甲基-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MDMB-PICA)、N-[1-(氨基羰基)-2,2-二甲基丙基]-1-[(4-氟苯基)甲基]-1H-吲唑-3-甲酰胺(ADB-FUBINACA)的体外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方法:建立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在37℃金属浴孵育60 min后离心,处理后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Q Exactive质谱ESI^(+)模式检测,使用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Waters UPLC HSS T3作为色谱柱,运用Full MS/dd-MS^(2)扫描模式对合成大麻素母药及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测。结果:经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实验,检测到5F-ADB脱氟加羟基化、脱氟氧化为戊酸、羟基化、酯水解、酯水解加脱氟羟基化、酯水解加脱氟氧化成羧酸等代谢途径产生的6种代谢产物,其分子式分别为C_(20)H_(29)N_(3)O_(4)、C_(20)H_(27)N_(3)O_(5)、C_(20)H_(28)FN_(3)O_(4)、C_(19)H_(26)FN_(3)O_(3)、C_(19)H_(27)N_(3)O_(4)、C_(20)H_(27)N_(3)O_(5);5F-MDMB-PICA脱氟加羟基化、脱氟氧化为戊酸、羟基化、酯水解、酯水解加脱氟羟基化等代谢途径产生的6种代谢产物,其分子式分别为C_(21)H_(30)N_(2)O_(4)、C_(21)H_(28)N_(2)O_(5)、C_(21)H_(29)FN_(2)O_(4)、C_(20)H_(27)FN_(2)O_(3)、C_(20)H_(28)N_(2)O_(4)和C_(20)H_(27)FN_(2)O_(4);ADB-FUBINACA通过脱氟加羟基化、脱氟氧化为戊酸、羟基化、酯水解和酯水解加脱氟羟基化等代谢途径产生的5种体外代谢产物,其分子式分别为C_(21)H_(21)FN_(4)O_(2)、C_(21)H_(22)FN_(3)O_(3)、C_(21)H_(20)FN_(3)O_(3)、C_(21)H_(23)FN_(4)O_(3)和C_(21)H_(22)FN_(3)O_(4)。结论:本研究解析了3种合成大麻素体外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为此类合成大麻素的体内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新精神活性物质 鼠肝微粒体 液质联用 代谢产物 生物标记物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苍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研 黄荣 +2 位作者 周一 张涛 齐伟辰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44-149,156,共7页
总结苍术的有效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解析苍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从倍半萜类,聚乙烯炔类及非挥发油成分3方面,总结苍术的化学成分;对5种常用的苍术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劣评判;从抗肿瘤、抗菌和改善胃功能等方面阐述苍术的药理作用... 总结苍术的有效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解析苍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从倍半萜类,聚乙烯炔类及非挥发油成分3方面,总结苍术的化学成分;对5种常用的苍术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劣评判;从抗肿瘤、抗菌和改善胃功能等方面阐述苍术的药理作用;从化学结构层面分析苍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苍术在抗心律失常和改善胃功能等方面拥有正向调节作用,并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在抗癌、抗菌和保肝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苍术素在苍术体内通过油酸的脱氢反应生成,其最优提取工艺为超临界CO_(2)萃取法。苍术的苍术素应用前景广阔,其合成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苍术素 提取工艺 药理作用 合成途径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奇数链脂肪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松 侯正杰 +2 位作者 高庚荣 乔斌 程景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5,共10页
奇数链脂肪酸(odd-chain fatty acids,OCFA)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含量低,在食品、医药健康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获取OCFA的方法主要为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但成本高、效率低,而通过微生物发酵有望实现OCFA大规模工业生产... 奇数链脂肪酸(odd-chain fatty acids,OCFA)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含量低,在食品、医药健康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获取OCFA的方法主要为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但成本高、效率低,而通过微生物发酵有望实现OCFA大规模工业生产。总结OCFA的应用范围和天然合成OCFA的微生物种类,详述微生物合成OCFA的代谢途径,并从基因工程策略和发酵调控策略两方面综述目前提升OCFA产量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改造和提升微生物合成OCFA的能力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数链脂肪酸 微生物发酵 合成生物学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茶树黄酮醇苷的合成代谢及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沙沙 陈志丹 孙威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黄酮醇及其糖苷类物质是茶叶中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好保健功效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不仅可以调节茶树的生理功能,也是茶叶形成独特风味品质的主要贡献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黄酮醇及糖苷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因素、途径以及检测方法的... 黄酮醇及其糖苷类物质是茶叶中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好保健功效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不仅可以调节茶树的生理功能,也是茶叶形成独特风味品质的主要贡献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黄酮醇及糖苷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因素、途径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更好的了解黄酮醇苷物质的合成规律、探究其在茶树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深度利用黄酮醇苷物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酮醇苷 合成途径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催化元件和途径的人工设计与组装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云宾 黄琛 冯雁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9-874,共6页
催化元件以及由多个催化元件组成的合成途径的设计与组装为人工合成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除从自然生物中挖掘大量的天然酶和途径可供人工合成体系使用外,将计算生物学、蛋白质工程以及组合生物合成等技术... 催化元件以及由多个催化元件组成的合成途径的设计与组装为人工合成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除从自然生物中挖掘大量的天然酶和途径可供人工合成体系使用外,将计算生物学、蛋白质工程以及组合生物合成等技术相结合,理性地、有目的地进行催化元件和途径的人工设计与组装,将提供新功能酶以及新物质合成途径。介绍了催化元件和合成途径人工设计与组装的研究策略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元件 合成途径 合成生物学 从头设计
原文传递
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酶基因发掘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红梅 郝文媛 +7 位作者 高淑芹 马晓萍 郑宇宏 孟凡凡 范旭红 王洋 王跃强 王曙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34-942,共9页
大豆(Glycine max)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的酶基因是含硫氨基酸组分的重要调控基因,发掘相关酶基因对高含硫氨基酸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大豆物理与遗传整合图谱,通过BioMercator2.1将113个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酶基因及33个控... 大豆(Glycine max)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的酶基因是含硫氨基酸组分的重要调控基因,发掘相关酶基因对高含硫氨基酸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大豆物理与遗传整合图谱,通过BioMercator2.1将113个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酶基因及33个控制含硫氨基酸含量的QTL整合到遗传图谱Consensus Map 4.0上,依据酶基因位点与QTL的一致性以及QTL的效应值,初步筛选到16个与含硫氨基酸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拷贝数、SNP、表达谱等分析,鉴定到12个相关酶基因,分别位于D1a、M、A2、K和G等8个连锁群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所在QTL可解释含硫氨基酸遗传变异的6.0%~38.5%,其中9个基因的间接效应值超过10%. 12个相关酶基因参与含硫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且多在子叶、花中高丰度表达,存在丰富的SNP.这些基因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标记开发,将为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含硫氨基酸 合成途径 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在毒品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志东 孟娇 +3 位作者 巩京慧 王晓卉 王燕 张显强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6-1384,共9页
综述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毒品来源推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和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通过对不同来源地毒品样品的同位素数据以及不同合成路径和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和产物的同位素特征进行收集... 综述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毒品来源推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和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通过对不同来源地毒品样品的同位素数据以及不同合成路径和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和产物的同位素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可以建立毒品样品与种植地、合成路径、工艺和反应条件的联系,进而实现毒品种植地或产地的推断。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数据对于毒品溯源追踪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科学 稳定性同位素 毒品 溯源 合成路径 种植地
下载PDF
浅谈物质代谢网络的交汇点——mTOR
16
作者 刘丽乔 刘卓琦 王群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当营养、生长因子和能量代谢驱动碳水化合物分解功能,加速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的合成代谢时,细胞便加速生长繁殖。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可整合营养、生长因子及能量等外界因素对细胞的刺激,... 当营养、生长因子和能量代谢驱动碳水化合物分解功能,加速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的合成代谢时,细胞便加速生长繁殖。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可整合营养、生长因子及能量等外界因素对细胞的刺激,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m TOR存在两种复合体形式:mTORC1和m TORC2。mTORC1可接受来自生长因子、氨基酸、能量及炎症反应等多种信号,促进细胞增殖,在维持代谢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当缺失mTORC1时,细胞生长及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并诱导自噬的发生。m TORC2则与细胞骨架、脂类分解、胰岛素抵抗、Akt等激酶的激活作用相关。本文中我们将综述近期发现的m TOR上下游信号分子,系统解析m TOR通过调节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代谢来促进机体生长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合成代谢 信号通路 自噬
原文传递
甜瓜呈香组分及其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潇 王瑞琪 +4 位作者 刘贺 温雪珊 时月 赵晓燕 张超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3期68-74,共7页
介绍甜瓜中挥发性组分及其香气特征,并举例综述挥发性组分生物代谢途径。在已检测出的200多种挥发性组分中,甜瓜呈香组分包括壬醛、辛醛、反-2-壬烯醛、顺-6-壬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β-紫罗酮等。这些... 介绍甜瓜中挥发性组分及其香气特征,并举例综述挥发性组分生物代谢途径。在已检测出的200多种挥发性组分中,甜瓜呈香组分包括壬醛、辛醛、反-2-壬烯醛、顺-6-壬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β-紫罗酮等。这些呈香组分大多来自脂肪酸、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亚油酸/亚麻酸在脂氧合酶等酶的作用下生成顺,顺-3,6-壬二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等呈香组分;在氨基酸代谢途径中,异亮氨酸通过酶促反应生成2-甲基丁酸乙酯等呈香组分;在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β-胡萝卜素在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作用下生成β-紫罗酮等呈香组分。在上述生理代谢途径中,脂氧合酶、乙醇脱氢酶、醇酰基转移酶、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是影响呈香组分形成和积累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呈香组分 脂肪酸代谢途径 氨基酸代谢途径 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下载PDF
代谢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祖明 李炳志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代谢工程技术是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重要方法。过去20年,代谢工程技术在生产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和大宗商业化学品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药、能源、环境等行业的技术变革和高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代谢工程技术是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重要方法。过去20年,代谢工程技术在生产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和大宗商业化学品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药、能源、环境等行业的技术变革和高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代谢工程在代谢网络分析、提高菌株性能、途径酶的共定位表达等方面呈现许多新的发展,本文对这些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代谢网络分析 途径酶共定位
下载PDF
群体感应系统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19
作者 胡译丹 王兆守 +1 位作者 吴忻 方柏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群体感应系统通过释放到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来进行交流,进而协调群体行为,因其结构简单、机理清晰而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简要介绍合成生物学的概念,着重阐述基于群体感应系统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及其在细胞浓度控制、生物被膜信号通... 群体感应系统通过释放到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来进行交流,进而协调群体行为,因其结构简单、机理清晰而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简要介绍合成生物学的概念,着重阐述基于群体感应系统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及其在细胞浓度控制、生物被膜信号通路和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最后,探讨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的不足,并做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群体感应系统 细胞浓度控制 生物被膜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