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天气动力学角度看云物理过程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孙继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讨论了深湿对流过程中的天气动力学过程(宏观过程)与云物理过程(微观过程)对云的形态特征、天气现象演变的影响和它们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从天气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雷暴移动发展过程,比较了不同性质云的降水量估算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云物理 云的形态 降水估计
下载PDF
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对2015年8月3日辽宁暴雨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政华 巩远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8-83,共6页
2015年8月3-4日,辽宁东部地区发生了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高低空急流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影响机制,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融合产品对这一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从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演变及其次级环... 2015年8月3-4日,辽宁东部地区发生了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高低空急流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影响机制,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融合产品对这一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从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演变及其次级环流的垂直结构特征角度出发,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在本次暴雨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上升支耦合是本次暴雨过程的重要抬升机制,高空急流次级环流的锋生作用为暴雨过程提供了触发条件和能量供应,低空急流的强烈水汽输送作用是强降水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长白山地形对水汽自南向北输送时的抬升作用也对降水增强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暴雨诊断 高空急流 低空急流 耦合作用 次级环流
下载PDF
2016年7月四川持续性强降水的中尺度滤波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瑶 肖天贵 刘思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07-317,共11页
为研究四川持续性强降水期间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和中尺度系统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利用四川气象站点降水资料和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省2016年7月18-23日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并运用Barnes带通滤波方法... 为研究四川持续性强降水期间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和中尺度系统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利用四川气象站点降水资料和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省2016年7月18-23日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并运用Barnes带通滤波方法进行中尺度滤波,实现了中小尺度与大尺度的隔离。结果表明:500 h Pa副高两次西伸和东退,高原东传浅槽两次在盆地加深加强,高低空急流耦合,为降水提供大尺度环流背景。两次东移的西南涡是强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流场上表现为低层中尺度气旋和高层中尺度反气旋,而降水间歇期则为中尺度高压控制。对降水场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可知,强降水期间层结处于高能不稳定状态,且水汽充沛,涡度和散度表现为低层气旋式辐合高层反气旋式辐散,配合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水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天气动力学 持续性强降水 Barnes滤波 中尺度
下载PDF
2013年7月21-22日陕西省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干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暴雨的预报水平,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1-22日陕西省发生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风槽配合700 hPa切变线以及低空西南急流是本次过程的... 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暴雨的预报水平,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1-22日陕西省发生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风槽配合700 hPa切变线以及低空西南急流是本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落区对应500 hPa西风槽附近的上升区,低空急流的左前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低槽东移过程中有明显西伸加强的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低槽,使降水增强。暴雨发生所需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水汽辐合中心与强对流云团有很好的对应。暴雨发生所需的能量来自于中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并且暴雨的发生与暴雨落区北侧中高层"干入侵"有关,暴雨区低层存在着对流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暴雨诊断 湿位涡 水汽收支
下载PDF
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模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曼 许小峰 +1 位作者 闵锦忠 高庆九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9-806,共8页
大气低频模态是导致中高纬地区季节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加强低频模态动力机制的认识对于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中高纬大气低频环流本身的复杂性,关于其动力机制的研究仍然是大气动力学中重点难... 大气低频模态是导致中高纬地区季节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加强低频模态动力机制的认识对于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中高纬大气低频环流本身的复杂性,关于其动力机制的研究仍然是大气动力学中重点难点问题。本文简单回顾了激发维持低频模态的前两种机制,即:外源强迫、气流的纬向非均匀性对大气低频模态的影响。从观测事实和模式结果出发,着重介绍了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激发维持低频模态的第三种机制,且详细阐述了线性假设条件下,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本文最后针对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研究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低频模态 大气动力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临夏州“8·10”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成秀 张淑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 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及物理量产品,对临夏州2013年"8·10"区域性暴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雹降水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型,过程前期,副高西伸北抬且稳定,进退频繁,导致较强冷空气在副高外围堆积,副高东退时爆发,促使能量释放而造成的暴雨降水过程。综合分析了"8·10"暴雨天气过程,探讨了强降水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机制,寻求对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物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物理机制 天气动力学 湿位涡 诊断分析
下载PDF
1330号台风海燕强烈发展和快速移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玲 许映龙 黄奕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4-1480,共17页
本文运用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垂直层次26层)和各种常规观测资料以及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定位定强数据对2013年全球最强台风海燕的特点和极端性展开分析,并运用天气学分析和动力学诊断的方法探讨"海燕&qu... 本文运用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垂直层次26层)和各种常规观测资料以及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定位定强数据对2013年全球最强台风海燕的特点和极端性展开分析,并运用天气学分析和动力学诊断的方法探讨"海燕"强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快速移动的原因,同时发掘预报着眼点,以提高中央气象台对类似台风的综合预报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1)"海燕"在登陆菲律宾之前的持续加强和高强度维持发生在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南压和副热带高压南侧对流层各层低纬东风同时加强的条件下。(2)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南压是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和副热带高压南侧对流层各层低纬东风加强及"海燕"高速靠近并登陆菲律宾的重要原因。(3)"海燕"的水平风速分布存在明显不对称,呈现台风北侧东风大于南侧西风、台风东侧南风大于西侧北风的特点,其中纬向风的不对称更显著。而由台风海燕东西两侧经向风和南北两侧纬向风的不对称分布导致的切变正涡度的增加可能是台风强度持续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4)对流层低层水平辐合的显著加强和台风海燕南北两侧经向垂直环流圈的加强和建立也是"海燕"强度持续加强的重要原因之一。(5)台风海燕持续加强和高强度维持的主要动力机制为内核区对流层低层水平辐合和对流层中低层涡度的持续增长以及台风所处环境的高层辐散的明显增加和高低层垂直切变的减小。(6)预报启示为:对于秋冬季的台风而言,除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槽、对流层低层偏东风、越赤道气流外,还需关注对流层上层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偏西行台风而言,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加强南压可能会导致台风移速的加快和强度的明显加强。另外对流层上层不光是台风的出流层,能影响台风高层出流的变化,对流层上层的环流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海燕 强度强 移速快 天气分析 动力学诊断分析
下载PDF
天气学的发展概要——关于锋面气旋学说的四个阶段 被引量:17
8
作者 陶祖钰 熊秋芬 +1 位作者 郑永光 王洪庆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0-947,共8页
参照流体力学发展的4个阶段,以锋面气旋模型为例将天气学也分为:"古代"、经典、近代和现代4个发展阶段。"古代"天气学的代表是1863年航海家Fitz-Roy绘制的第一个风暴概念模型,它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但不失其科学性;... 参照流体力学发展的4个阶段,以锋面气旋模型为例将天气学也分为:"古代"、经典、近代和现代4个发展阶段。"古代"天气学的代表是1863年航海家Fitz-Roy绘制的第一个风暴概念模型,它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但不失其科学性;100年前挪威气象学派锋面气旋模型是基于牛顿力学的经典天气学代表,确立了斜压性是天气变化机理的核心,但将锋面视为物质面是其有悖流体连续性原则的重大缺陷;50年前芝加哥学派的锋面气旋三维模型是基于对准地转动力学理论深刻物理洞察力的近代天气学代表;20世纪末暖锋后弯卷入爆发性气旋模型是高科技时代基于大规模数值计算的现代天气学代表。在大数据时代,现代天气学需要学习和继承近代天气学用深刻的物理洞察力来分析天气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锋面气旋 斜压性 准地转动力学 暖锋后弯卷入 数值模拟 视算技术
下载PDF
天气动力学组合因子在MOS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永刚 李彰俊 +2 位作者 孟雪峰 刘增良 孔令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利用我国的数值产品HLAFS格点场资料,结合内蒙古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演变特征,构造出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发展机制的结构特征因子,采用MOS方法建立预报方程。用较短的样本资料建立MOS预报方程,提高了MOS... 利用我国的数值产品HLAFS格点场资料,结合内蒙古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演变特征,构造出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发展机制的结构特征因子,采用MOS方法建立预报方程。用较短的样本资料建立MOS预报方程,提高了MOS预报方程的预报能力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该MOS预报方程计算稳定并具有很好的预报能力和效果,易于业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产品 动力学 MOS预报 组合因子 降水预报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国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
在主导中国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东移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天气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为代表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简称低值系统)最为常见。重点回顾了... 在主导中国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东移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天气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为代表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简称低值系统)最为常见。重点回顾了近10年以来高原低值系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若干新进展,着力梳理了高原低涡动力学、高原切变线动力学、西南低涡的中尺度动力诊断研究、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耦合作用的动力分析、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关系的动力学解析、低频振荡对高原低涡的调制作用等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并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展望并提出该领域有发展潜力的一些研究方向,希冀对目前处于弱势的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促进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新概念、新理论的形成能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进展 青藏高原 高原低涡 高原切变线 西南低涡
下载PDF
Overview of Advances in Synoptic Meteorology: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Conceptual Models of Frontal Cyclones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祖钰 熊秋芬 +1 位作者 郑永光 王洪庆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5期849-858,共10页
The advance of fluid dynamics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cient, classical, neoteric, and contem- porary. A similar four-stage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advanc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such as the... The advance of fluid dynamics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cient, classical, neoteric, and contem- porary. A similar four-stage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advanc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such as the conceptual models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ir attendant fronts. The first conceptual model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s was proposed by Admiral FitzRoy in 1863. Based purely on Admiral FitzRoy's personal experience (although it does contain some scientific essentials), this model represents the “ancient” stag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The Norwegian cyclone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Newtonian mechanics about 100 yr ago, and represents the classical stag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This model wa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weather changes are primarily caused by baroclinicity, but contain some serious flaws. In particu- lar, the Norwegian model regards fronts as zeroth-order discontinuities in density,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ntinuity principle of fluid dynamics. The Chicago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fronts and cyclones, which was developed approximately 50 yr ago by using quasi-geostrophic theory, can be thought of as representing the neoteric stag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The Chicago model was replaced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by a model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s characterized by back-bent and wrap-up warm fronts. This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massive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represents the contemporary stag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In the era of large data, contemporary synoptic meteorology should be careful to maintain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profound physical understanding generated during the neoteric stage of synoptic meteor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optic meteorology frontal cyclone BAROCLINICITY quasi-geostrophic dynamics back-bentand wrap-up warm front numerical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原文传递
暴雨过程环境涡散场能量转换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钟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本文计算和讨论4个不同类型暴雨过程各层次时空平均涡散场能量转换函数.指出其基本特征为:(1)对流层下层为最大正转换层,其转换强度和方向受C1+C2项制约,当暴雨发展时,能量转换急剧增长;而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强度则受控于C3项.但就对流... 本文计算和讨论4个不同类型暴雨过程各层次时空平均涡散场能量转换函数.指出其基本特征为:(1)对流层下层为最大正转换层,其转换强度和方向受C1+C2项制约,当暴雨发展时,能量转换急剧增长;而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强度则受控于C3项.但就对流层整层而言,能量转换函数C(K_χ,K_Ψ)均为正值,即势流动能向涡流动能转换,促使暴雨系统的维持和发展.(2)能量转换函数的水平分布,在对流层下层其正转换区与过程降水区较为一致,而在对流层上层的负转换区则位于过程降水区的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 暴雨 能量 环境 涡散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