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DPE/POE协同增韧改性聚丙烯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延安 陈桂吉 +2 位作者 孙刚 杨波 罗忠富 《上海塑料》 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了HDPE与POE协同增韧改性高结晶共聚聚丙烯(HCPP)。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貌分析,揭示了协同增韧的机制。在PP/POE体系中,随着HDPE的加入,一部分分散在PP基体中,另一部分进入POE分散相中。分散在PP基体中的部分,促使PP基... 研究了HDPE与POE协同增韧改性高结晶共聚聚丙烯(HCPP)。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貌分析,揭示了协同增韧的机制。在PP/POE体系中,随着HDPE的加入,一部分分散在PP基体中,另一部分进入POE分散相中。分散在PP基体中的部分,促使PP基体的结晶温度和结晶焓明显下降,分别从未添加HDPE时的127.96℃和88.12J/g,下降至添加质量分数为9%的HDPE时的127.10℃和73.30J/g。而进入POE分散相中的部分,一方面使体系的增韧组分体积分数得到提高,增韧粒子间距缩小,吸收银纹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以HDPE为心的POE颗粒受冲击形变时能吸收更多的能量。这几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共同促成材料韧性的提高,并且在增韧组分含量相同时,HDPE/POE体系比纯POE体系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POE 协同增韧
下载PDF
聚丙烯增韧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凌燕 卜俊芬 +2 位作者 管俊芳 周少军 吕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9,共4页
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弹性体或橡胶、热塑性塑料、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纤维对PP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以及刚性粒子协同弹... 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弹性体或橡胶、热塑性塑料、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纤维对PP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以及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PP的改性研究。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能够避免弹性体增韧PP加工上的困难和刚性体在基体中易形成缺陷等问题,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对PP增韧改性研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增韧 橡胶 弹性体 热塑性塑料 刚性粒子 协同增韧
下载PDF
聚丙烯增韧改性最新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红振 齐暑华 +1 位作者 周文英 刘乃亮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聚丙烯(PP)脆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特别在低温时尤为严重,其增韧改性是扩大PP使用范围的重要方法。综述近2年增韧PP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橡胶或弹性体共混增韧、热塑性塑料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及晶须增韧PP的最新研究... 聚丙烯(PP)脆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特别在低温时尤为严重,其增韧改性是扩大PP使用范围的重要方法。综述近2年增韧PP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橡胶或弹性体共混增韧、热塑性塑料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及晶须增韧PP的最新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纳米粒子增韧PP的研究,并且指出纳米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PP将是未来PP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似烯 增韧 橡胶 弹性体 热塑性塑料 无机刚性粒子 纳米粒子 晶须 协同增韧
下载PDF
SiC晶须和Ti(C,N)颗粒协同增韧Al_2O_3陶瓷刀具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兰俊思 丁培道 黄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热压工艺烧结制备了SiCW Ti(C ,N) Al2 O3(Y2 O3)陶瓷刀具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6 0 0~ 175 0℃ )下 ,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KIC ,维氏硬度HV和抗弯强度σf)随晶须含量 (10 %~4 0 % )的变化关系 ;探讨了SiC... 采用热压工艺烧结制备了SiCW Ti(C ,N) Al2 O3(Y2 O3)陶瓷刀具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6 0 0~ 175 0℃ )下 ,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KIC ,维氏硬度HV和抗弯强度σf)随晶须含量 (10 %~4 0 % )的变化关系 ;探讨了SiC晶须和Ti(C ,N)颗粒对Al2 O3基体的协同增韧机理。同时与SiCW Al2 O3陶瓷及Ti(C ,N) Al2 O3陶瓷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SiCW Ti(C ,N) Al2 O3(Y2 O3)陶瓷材料在 175 0℃ ,晶须含量为 2 0 %时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KIC =7 11MPa m1 2 ,HV =2 1 16GPa ,σf=82 0MPa ;明显高于SiCW 含量为 2 0 %的SiCW Al2 O3陶瓷和不加晶须的Ti(C ,N) Al2 O3陶瓷。第三相Ti(C ,N)颗粒的加入与晶须一起产生明显的迭加增韧效果 ,而且对SiCW 的各种增韧机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晶须 TI(C N) Al2O3 陶瓷刀具 热压工艺 力学性能 致密度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蓉蓉 郑玉斌 +1 位作者 范正林 徐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37-39,共3页
综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应用现状,改性技术;展望了氢氧化镁阻燃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氢氧化镁 超细化 微胶囊化 偶联剂 协同增效
下载PDF
氢氧化镁协同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美琴 吴志平 胡云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综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介绍了Mg(OH)2高效协同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氢氧化镁协同阻燃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氢氧化镁 阻燃剂 协同增效
下载PDF
CPE与CaCO_3协同增韧PVC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宁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用CPE与CaCO3复配制备出高韧性PVC复合材料,研究了CPE、CaCO3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能有效提高PVC的冲击强度;CaCO3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可以提高PVC的冲击强度;CPE与CaCO3协同增韧,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可达60 kJ/m2... 用CPE与CaCO3复配制备出高韧性PVC复合材料,研究了CPE、CaCO3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能有效提高PVC的冲击强度;CaCO3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可以提高PVC的冲击强度;CPE与CaCO3协同增韧,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可达60 kJ/m2,拉伸强度约为37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碳酸钙 协同增韧
原文传递
CPE与ACR或MBS协同增韧硬质PVC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沈经纬 彭晓翊 +1 位作者 陈军 吴智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研究了PVC/CPE/ACR或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增韧剂组成比、加条件和相形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组成比和加L条件下,CPE与ACR崐或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共混物形态结构以增韧剂呈精细... 本文研究了PVC/CPE/ACR或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增韧剂组成比、加条件和相形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组成比和加L条件下,CPE与ACR崐或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共混物形态结构以增韧剂呈精细网-岛相分散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E ACR MBS 协同增韧 聚氯乙烯 改性
下载PDF
SiC_w/Y-TZP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沈志坚 李廷凯 丁子上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研究了SiC晶须补强Y-TZP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探讨了晶须性能和t-ZrO_2稳定度对增韧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适当控制稳定剂Y_2O_3的含量以调节t-ZtO_2的稳定度,并选择合适的晶须能使Y-TZP基复合材料中晶须补强与相变增... 研究了SiC晶须补强Y-TZP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探讨了晶须性能和t-ZrO_2稳定度对增韧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适当控制稳定剂Y_2O_3的含量以调节t-ZtO_2的稳定度,并选择合适的晶须能使Y-TZP基复合材料中晶须补强与相变增韧产生协同增韧的效果。所研制的添加5 vol.%优质siC晶须的2.2Y-TZP基复合材料,其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1130 MPa和19.1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氧化锆 晶须 补强 增韧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等效砂浆多组分协同增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飞 唐卓 +3 位作者 程智清 杨恺 赵洪 龙广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01-2912,共12页
为了改善自密实混凝土(SCC)的断裂韧性,选用橡胶颗粒、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及聚丙烯纤维3种韧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SCC等效砂浆。通过单边切口梁3点弯曲试验获取了试件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对比分析了总掺量一定时,单掺、双掺与... 为了改善自密实混凝土(SCC)的断裂韧性,选用橡胶颗粒、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及聚丙烯纤维3种韧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SCC等效砂浆。通过单边切口梁3点弯曲试验获取了试件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对比分析了总掺量一定时,单掺、双掺与三掺上述3种韧性组分对SCC等效砂浆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协同效应因子定量评价了3种韧性组分的协同增韧效应。此外,通过观察微观形貌和构建物理模型,阐释了不同韧性组分间的协同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掺聚丙烯纤维对断裂性能的提高幅度最大;任意2组分双掺对断裂性能均发挥正向协同增韧作用;3组分混掺时正向协同增韧作用更显著。乳胶粉有效增强橡胶颗粒和纤维与水泥石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橡胶颗粒有效缓解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促使纤维和乳胶粉发挥更好的增韧效应;纤维使基体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多缝开裂,有利于橡胶颗粒和乳胶粉在基体开裂后持续发挥阻裂作用。3种韧性组分在水泥基体中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增韧阻裂网络,优势互补协同增韧,从而实现SCC等效砂浆的韧性提升。研究成果可为水泥基材料的增韧减脆提供新思路,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等效砂浆 韧性组分 断裂性能 协同增韧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MoSi_(2)协同SiC晶须增韧Si_(3)N_(4)陶瓷刀具的制备及切削性能
11
作者 周后明 周金虎 +1 位作者 刘刚 陈皓月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Si_(3)N_(4)陶瓷刀具的强度和韧性,克服单一增韧方式以及金属粘结剂增韧的局限性,本工作利用金属间化合物协同晶须对其增韧补强,将MoSi_(2)颗粒和SiC晶须添加到Si_(3)N_(4)陶瓷基体中,制备出Si_(3)N_(4)/MoSi_(2)/SiC_(w)(S... 为进一步提高Si_(3)N_(4)陶瓷刀具的强度和韧性,克服单一增韧方式以及金属粘结剂增韧的局限性,本工作利用金属间化合物协同晶须对其增韧补强,将MoSi_(2)颗粒和SiC晶须添加到Si_(3)N_(4)陶瓷基体中,制备出Si_(3)N_(4)/MoSi_(2)/SiC_(w)(SMC)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结果表明:SiC晶须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Si_(3)N_(4)陶瓷的断裂韧性,MoSi_(2)的加入可以显著提升Si_(3)N_(4)陶瓷的抗弯强度。连续干切削45#淬火钢时,相较于商用刀具YBC251,SMC复合陶瓷刀具的寿命及切削稳定性提升显著。其中,添加了SiC晶须的SMC3(MoSi_(2)10%(未作特别说明时均为质量分数),SiC_(w)10%)及SMC2(MoSi_(2)0%,SiC_(w)10%)刀具的寿命均比未添加SiC_(w)的SMC1(MoSi_(2)10%,SiC_(w)0%)更长。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未添加MoSi_(2)的SMC2易出现崩刃现象,切削稳定性不如协同增韧的SMC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刀具 协同增韧 切削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ZrO_2和TiO_2对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锋 李志坚 +4 位作者 霍琳 曲殿利 唐建平 李心慰 徐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0-553,共4页
采用板状刚玉(<0.044 mm)、活性氧化铝(d50=1.7μm)为主要原料,CMC为结合剂,分别制备了无添加剂、添加TiO2、添加ZrO2以及复合添加ZrO2和TiO2 4种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试样经1550℃保温2 h热处理后,检测了其热震稳定性、显气孔率和... 采用板状刚玉(<0.044 mm)、活性氧化铝(d50=1.7μm)为主要原料,CMC为结合剂,分别制备了无添加剂、添加TiO2、添加ZrO2以及复合添加ZrO2和TiO2 4种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试样经1550℃保温2 h热处理后,检测了其热震稳定性、显气孔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剂和单独添加TiO2、单独添加ZrO2的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相比,复合添加ZrO2和TiO2的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显著提高,其原因是:ZrO2的马氏体相变产生微裂纹增韧、钛酸铝(AT)与刚玉的线膨胀系数差形成微裂纹增韧及AT的线膨胀系数低三者协同增韧的机制显著提高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氧化钛 刚玉 热震稳定性 协同增韧
下载PDF
反应性丙烯酸酯三嵌段共聚物与纳米SiO_(2)协同增韧环氧树脂
13
作者 向艳丽 葛攀峰 +2 位作者 任强 汪称意 李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0-1839,共10页
利用引发剂可连续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合成了两种反应性丙烯酸酯三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MGBMG)和聚甲基丙烯酸... 利用引发剂可连续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ICAR-ATRP)合成了两种反应性丙烯酸酯三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MGBM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co-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BGM)。并将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纳米SiO_(2)接枝于嵌段共聚物,用于对环氧树脂E-51进行增韧。研究结果表明:仅加入5%PMGBMG-SiO_(2),相对纯E-51体系其断裂韧性参数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C)提高了145%,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8%和31%,明显优于不接枝的嵌段共聚物和PMBGM-SiO_(2),实现了韧性和刚性的同时提高,并且材料的耐热性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R-ATRP 嵌段共聚物 纳米SiO_(2) 协同增韧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 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雪莲 薛叙明 付永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43,148,共6页
热塑性弹性体增韧聚丙烯(PP)材料在常温下显示橡胶的弹性,在高温状态下可采用树脂的方式进行加工,因加工方式简便,扩展了PP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从单一弹性体增韧、弹性体协同增韧、刚性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成核剂/弹性体协同增韧... 热塑性弹性体增韧聚丙烯(PP)材料在常温下显示橡胶的弹性,在高温状态下可采用树脂的方式进行加工,因加工方式简便,扩展了PP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从单一弹性体增韧、弹性体协同增韧、刚性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成核剂/弹性体协同增韧几方面对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材料进行阐述,并指出弹性体协同增韧、刚性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成核剂/弹性体协同增韧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的动态硫化加工技术及设备也是今后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弹性体 协同增韧 动态硫化 进展
下载PDF
蒙脱土-纤维素纳米晶组装体对聚乙烯醇薄膜力学性能的提升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肖娟 李海文 +1 位作者 权爽 李思仪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42-3250,共9页
自然生物体由于多级有序的结构、复杂的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合成材料仅通过组分和结构的模拟通常无法实现强度、韧性、断裂伸长率的同步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静电自组装结合溶剂蒸发获得了蒙脱土-纤维素纳... 自然生物体由于多级有序的结构、复杂的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合成材料仅通过组分和结构的模拟通常无法实现强度、韧性、断裂伸长率的同步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静电自组装结合溶剂蒸发获得了蒙脱土-纤维素纳米晶/聚乙烯醇(MMT-PCNC/PVA)层状结构复合膜,利用TEM跟踪组装体的形成过程,结合FTIR图谱结果显示复合膜中存在静电、氢键等多重弱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组装体中MMT与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PCNC之间的质量比例对PVA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纯的PVA膜,不同MMT、PCNC质量比例的组装体对PVA膜的力学性能均有提升作用。其中二者质量比例为1∶1、1∶2时最为明显,1MMT-1PCNC/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196%;1MMT-2PCNC/PVA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韧性分别提升了175%和900%。这些均得益于复合膜内部的弱相互作用,给应力的传递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引起裂纹偏转,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使其在拉伸强度提高的同时韧性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层状结构 复合膜 协同增强 力学性能 聚乙烯醇
原文传递
PBT/E-MA-GMA/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刚 余燕 黄锐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9,共4页
采用2种粒径CaCO3分别与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弹性体并用,制备了PBT/E-MA-GMA/CaCO3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纳米CaCO3自身易形成团聚粒子,且有许多E-MA-GMA包覆在纳米CaCO3团聚粒子表面,分散... 采用2种粒径CaCO3分别与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弹性体并用,制备了PBT/E-MA-GMA/CaCO3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纳米CaCO3自身易形成团聚粒子,且有许多E-MA-GMA包覆在纳米CaCO3团聚粒子表面,分散不好。而微米CaCO3与E-MA-GMA倾向于单独分散,分散相尺寸较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E-MA-GMA与适量微米CaCO3并用具有协同增韧作用。当E-MA-GMA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在微米CaCO3质量分数达到10%左右,出现最大值为46.5kJ/m2,其冲击韧性值接近PBT/E-MA-GMA(质量比85∶15)共混物的冲击韧性值53.9kJ/m2,而大大高于PBT/E-MA-GMA(质量比90∶10)共混物的缺口冲击韧性值18.8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协同增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搪玻璃增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正豪 宋志峰 +3 位作者 张红阳 薛洪喜 郑杰希 徐坤山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1年第8期46-49,22,共5页
搪玻璃兼具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金属的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特点,在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韧性差、易爆瓷的缺点限制了搪玻璃化工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所以增加韧性是搪玻璃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讨论了氧化锆相变增韧、... 搪玻璃兼具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金属的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特点,在化工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韧性差、易爆瓷的缺点限制了搪玻璃化工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所以增加韧性是搪玻璃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讨论了氧化锆相变增韧、颗粒增韧、晶须(纤维)补强增韧和协同增韧等在搪玻璃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搪玻璃增韧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增韧 颗粒增韧 晶须和纤维补强 协同增韧
下载PDF
纳米SiO_(2)/水性聚氨酯协同增韧路用水性环氧彩色涂层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彩利 李天豪 +2 位作者 王犇 王亦飞 王怀毅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提高路用水性环氧彩色涂层的韧性和抗裂性,将纳米二氧化硅(nmSiO_(2))与水性聚氨酯(WPU)通过原位聚合法制成nmSiO_(2)/WPU复合增韧剂,对水性环氧树脂(WEP)进行协同增韧改性。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其最佳比例和用量,采用动态热机械力学试... 为提高路用水性环氧彩色涂层的韧性和抗裂性,将纳米二氧化硅(nmSiO_(2))与水性聚氨酯(WPU)通过原位聚合法制成nmSiO_(2)/WPU复合增韧剂,对水性环氧树脂(WEP)进行协同增韧改性。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其最佳比例和用量,采用动态热机械力学试验分析增韧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貌,并对彩色涂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nmSiO_(2)与WPU的质量比为2∶7,质量分数为13%时,协同增韧效果最佳,WEP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174%和437%,应力应变曲线呈屈服特征,WEP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峰宽化,阻尼性提高,断口形貌呈明显韧性断裂。增韧后彩色涂层柔韧性、抗冲击性均有提升,热膨胀系数由0.8×10^(-5)/℃调整为5.4×10^(-5)/℃,经过15次温变循环无开裂及剥离病害产生,水性环氧彩色涂层的韧性及抗裂性能明显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彩色涂层 协同增韧 水性聚氨酯 纳米二氧化硅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PBT/E-MA-GMA/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刚 彭娅 黄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11,共4页
采用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接枝共聚物(E-MA-GMA)与CaCO3并用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增韧改性。探讨了制备方法、CaCO3粒径及E-MA-GMA与微米CaCO3配比对复合材料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添... 采用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接枝共聚物(E-MA-GMA)与CaCO3并用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增韧改性。探讨了制备方法、CaCO3粒径及E-MA-GMA与微米CaCO3配比对复合材料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添加方式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E-MA-GMA与微米CaCO3以直接添加方式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几乎没有包覆结构颗粒,而E-MA-GMA与纳米CaCO3无论采用直接添加或包覆添加方式都易形成包覆结构颗粒;采用直接添加方式时,E-MA-GMA与适量微米CaCO3并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工程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CACO3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增韧改性 材料形态 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 拉伸强度
下载PDF
PBT/POE-g-MAH/PP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刚 余燕 黄锐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2-1068,共7页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g-MAH)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3种新型增韧改性剂.研究了增韧改性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形态结构、熔融与结晶行为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OE-...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g-MAH)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3种新型增韧改性剂.研究了增韧改性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形态结构、熔融与结晶行为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OE-g-MAH与适量PP并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韧作用,当POE-g-MAH与PP的配比为70/30时,所得增韧改性剂(POEg2)具有最佳的增韧效果.当POEg2含量达到15%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Is)从纯PBT的7.5 kJ/m2提高到51.2 kJ/m2,与15%的纯POE-g-MAH弹性体增韧PBT具有相近的缺口冲击强度值.同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σb)损失最小.采用AFM和SEM观察发现,新型增韧改性剂作为分散相具有软壳-硬核结构.DSC测试表明,随增韧改性剂中PP含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壳-核结构中软壳层出现不完整现象,导致界面作用力减小,共混物的Is和σb都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协同增韧 脆韧转变 软壳-硬核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