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众包社区与用户协同演化的协同激励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庆强 孙新波 +1 位作者 钱雨 张大鹏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116,共19页
众包社区作为一种众包形式,企业可以通过组建社区吸引用户参与,在社区中完成众包的一系列活动。以互联网企业小米公司下的小米社区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推动众包社区与用户协同演化的协同激励机制,深入探讨了众包社区中协同激励机制的构建... 众包社区作为一种众包形式,企业可以通过组建社区吸引用户参与,在社区中完成众包的一系列活动。以互联网企业小米公司下的小米社区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推动众包社区与用户协同演化的协同激励机制,深入探讨了众包社区中协同激励机制的构建方式与过程。研究发现:(1)众包社区从成立初期到持续成长期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激励措施构建稳定的协同激励机制,目的是促进众包社区能力的开发与拓展;(2)随着用户层次的不断完善,众包社区与用户的关系从单向促进到双向互补,最后实现了协同共生的目的。研究发现有利于提升众包效率,对众包社区激励措施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社区 协同激励 激励机制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创意类众包参与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东辉 张纯宁 孙新波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145,共13页
为提高接包绩效,推进众包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Crowdspring平台和猪八戒网两个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明晰众包模式协同激励机制的差异性,构建创意类众包绩效的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表明:(1)主体间的协同激励机制... 为提高接包绩效,推进众包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Crowdspring平台和猪八戒网两个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明晰众包模式协同激励机制的差异性,构建创意类众包绩效的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表明:(1)主体间的协同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众包整体绩效,基于不同的激励目标会衍生出差异化的激励因子交互关系;(2)发包-接包-择优三个阶段,通过不同维度下各激励因子间交互、协同,分别构建以"引导""对接"和"控制"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存在激励不对称性;(3)与以往企业或联盟中的研究中的协同激励机制不同,众包模式下激励机制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接包方-发包方-众包平台的自激励循环",研究结论对完善众包中多主体协同激励的理论体系及指导参与众包企业与管理部门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激励 创意类众包 众包平台 众包绩效
下载PDF
供应链视角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调控投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晚春东 王雨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5-221,共7页
食品供应链契约联盟中每一个节点企业进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调控的投资意愿,不仅受自身风险投资收益因素影响,还取决于链上其他利益关联主体的相互协同激励。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食品供应链中供应商与制造商质量安全风险调控投资模型,研... 食品供应链契约联盟中每一个节点企业进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调控的投资意愿,不仅受自身风险投资收益因素影响,还取决于链上其他利益关联主体的相互协同激励。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食品供应链中供应商与制造商质量安全风险调控投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供应商与制造商中的一方选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投资的概率是政府惩罚力度和投资补贴率的增函数,是另一方风险投入产出比和投资成本分担系数的增函数,是"搭便车"收益的减函数;风险投入产出比与投资补贴率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投资补贴机制对惩罚机制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供应商质量安全风险投资的概率是风险传导治理投资协调系数的减函数,即其风险投资的概率与供应链整体质量安全风险投资的协调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风险调控投资 博弈分析 协同激励
下载PDF
科研类众包网站“InnoCentive”协同激励机制单案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新波 张明超 +1 位作者 林维新 胡梦琴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7-290,共14页
众包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发包方和接包方的激励机制。以科研众包企业"InnoCentive"为例,基于众包中介机构的视角,探讨其对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激励机制,并构建了三层次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第一层次协同源于发包方与接包方... 众包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发包方和接包方的激励机制。以科研众包企业"InnoCentive"为例,基于众包中介机构的视角,探讨其对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激励机制,并构建了三层次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第一层次协同源于发包方与接包方内部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互补效应;第二层次协同源于发包方和接包方通过深度合作和有效联动达到的活化激励;第三层次激励源于中介机构协调作用下实现的涌现激励。三层次协同激励机制囊括了众包三方主体,涵盖了众包整体过程,有利于提高众包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模式 科研众包 协同激励 三层次协同 活化激励 涌现激励
原文传递
多市场接触、相互克制战略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内部机制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新明 毛凤义 +1 位作者 谭勇 周强 《珞珈管理评论》 2024年第3期54-74,共21页
以往文献对于企业多市场接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企业外部视角,很少关注企业内部实施机制对其多市场战略的影响。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内多市场协同与激励机制对企业相互克制战略实施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关于多市场接触、相... 以往文献对于企业多市场接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企业外部视角,很少关注企业内部实施机制对其多市场战略的影响。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内多市场协同与激励机制对企业相互克制战略实施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关于多市场接触、相互克制战略、内部协同机制、多市场激励机制等构念的量表,进行了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多市场接触促进了相互克制战略的实施,进而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的内部多市场激励机制对多市场战略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多市场协同机制的调节效果并不显著。本文认为,合理地安排企业内部协同与激励机制,将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相互克制战略提供重要支持,进而会对企业绩效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市场接触 相互克制战略 企业绩效 协同激励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