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氏絮刺火罐联合电针治疗风寒痹阻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经蕾 张伟 +1 位作者 王文礼 沈卫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54-56,70,共4页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火罐联合电针治疗风寒痹阻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L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杨氏絮刺火罐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联合物理牵引。两组疗程均为8周...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火罐联合电针治疗风寒痹阻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L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杨氏絮刺火罐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联合物理牵引。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简化中文版腰椎管狭窄特异性评价量表(SC-S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59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80.0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治疗4周时及治疗8周时比较,症状严重度、生理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物理疗法相比,杨氏絮刺火罐联合电针治疗风寒痹阻型DLSS的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减轻下肢麻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风寒痹阻证 刺血疗法 拔罐 电针 杨永璇
下载PDF
宋一亭通补结合辨治风寒痹阻型胸痹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曙东 张晶 +3 位作者 贾磊 张雪峰 杨皎 宋一亭(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总结宋一亭教授诊治风寒痹阻型胸痹的经验。认为"邪乘其虚"与"诸邪盘胸"是风寒痹阻型胸痹的主要病机,症状特点与病史是其主要的辨证要点,因受地域因素影响,此类患者在内蒙古地区较为常见。治疗主张通补结合,以温通... 总结宋一亭教授诊治风寒痹阻型胸痹的经验。认为"邪乘其虚"与"诸邪盘胸"是风寒痹阻型胸痹的主要病机,症状特点与病史是其主要的辨证要点,因受地域因素影响,此类患者在内蒙古地区较为常见。治疗主张通补结合,以温通宣散、辛热通补、搜风通络、散瘀缓痛为原则,临证多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温阳宣痹基础方,常配伍通补、虫类、气血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风寒痹阻 通补结合 名医经验 宋一亭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髂胫束综合征(风寒痹阻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师帅 孟欣 王瑞清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6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髂胫束综合征(ITBS)(风寒痹阻证)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对所有患...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联合针刺治疗髂胫束综合征(ITBS)(风寒痹阻证)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对所有患者评估中医证候积分、数字疼痛评分(NRS)、股骨外侧髁髂胫束厚度、膝关节HSS评分、下肢功能评定(LEF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14 d后NRS评分、股骨外侧髁髂胫束厚度、膝关节HSS评分、LEFS、AD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各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与单纯针刺相比,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联合针刺治疗ITBS(风寒痹阻证)的疗效更佳,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胫束综合征 超声引导 针刺 风寒痹阻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剑峰 楼莹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0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阻络证 温针灸 颈椎牵引 颈舒颗粒 疼痛 颈椎功能
原文传递
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对风寒阻络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沥星 余恒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小柴胡汤联合手法复位对风寒阻络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眩晕残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风寒阻络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法复位的...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小柴胡汤联合手法复位对风寒阻络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眩晕残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风寒阻络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结合葛根汤合小柴胡汤颗粒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包括功能(DHI-F)、躯体(DHI-P)、情感(DHI-E)3部分]和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34/38),对照组为81.58%(31/38),治疗组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DHI量表的DHI-F、DHI-P、DHI-E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DHI量表的DHI-F、DHI-P、DHI-E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DHI-F、DHI-P评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合小柴胡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风寒阻络型BPPV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眩晕残障指数和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小柴胡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眩晕残障量表(DHI) 风寒阻络证
原文传递
柴芍葛根汤辅助治疗小儿面神经炎风寒阻络证的疗效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晓书 姚献花 +2 位作者 朱青霞 李新 李圣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柴芍葛根汤辅助治疗小儿面神经炎风寒阻络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在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面神经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 目的探讨柴芍葛根汤辅助治疗小儿面神经炎风寒阻络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在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面神经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芍葛根汤辅助治疗,1剂/d,2次/d,连续治疗4周。比较面部残疾指数(FDI)和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肌电图指标、临床疗效以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评分显著升高,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动作电位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柴芍葛根汤辅助治疗小儿面神经炎风寒阻络证的疗效显著,且可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柴芍葛根汤 风寒阻络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