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洪亮 李瑞 +1 位作者 卢利军 肖洋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TC、LDL-C、Scr、BUN、24 h UTP、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与本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固肾健脾化瘀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能够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脾肾两虚夹瘀证 固肾健脾化瘀方 肾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调经益卵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并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靖雯 张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调经益卵方改善脾肾两虚夹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两虚夹瘀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调经益卵方改善脾肾两虚夹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两虚夹瘀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经益卵方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情况及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月经评分、非月经评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血清性激素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FSH、LH水平明显降低,E2、AMH水平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FSH水平及提高E2、AMH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5)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I和R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随访情况: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的妊娠率为33.3%(1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调经益卵方治疗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月经周期,改善女性内分泌功能,提升AMH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经益卵方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薄型子宫内膜 脾肾两虚夹瘀型 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中药灌肠方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亚楠 饶克瑯 +2 位作者 皮鹰 徐斌权 熊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对慢性肾脏病3-5期(脾肾气虚夹瘀浊证)患者肾功能、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4例慢性肾脏病3-5期(脾肾气虚夹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对慢性肾脏病3-5期(脾肾气虚夹瘀浊证)患者肾功能、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4例慢性肾脏病3-5期(脾肾气虚夹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方外用保留灌肠治疗,每周3次,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48%(22/27),对照组为55.56%(15/27),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Cr、BUN、GFR和IL-6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电解质、肝功能、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结论】中药灌肠方在改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微炎症状态方面有较好疗效,其可能通过肠道吸收中药有效成分,促进毒素排泄,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脾肾气虚夹瘀浊证 中药灌肠方 保留灌肠 微炎症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