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蚁消化纤维素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天赐 莫建初 程家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白蚁利用自身及体内共生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降解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来满足新陈代谢需要。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数据库统计,目前已有4科6属9种白蚁及其体内共生物的纤维素酶基因被克隆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白蚁及其共... 白蚁利用自身及体内共生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降解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来满足新陈代谢需要。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数据库统计,目前已有4科6属9种白蚁及其体内共生物的纤维素酶基因被克隆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白蚁及其共生物编码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基因,在序列上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纤维素酶 共生微生物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海燕 熊帜 +1 位作者 李欣亚 初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81-88,共8页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因其原位、环保、费用低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根际微生物(rhizospheric microorganisms)、根瘤菌(rhizobium)、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内生菌(endoph...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因其原位、环保、费用低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根际微生物(rhizospheric microorganisms)、根瘤菌(rhizobium)、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内生菌(endophyte)因与植物关系较为紧密、并能显著促进植物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提高植物重金属提取或固定效率,因而在强化植物修复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它们在联合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同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联合修复 共生微生物 促生菌 重金属耐受
原文传递
菌粒阴阳学说:基于“人微共生体”探讨中医阴阳学说的学术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成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0,I0012,共11页
中医阴阳学说是中医经典理论体系中的关键与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机过程以及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使用现代科学语言对其进行解读和表征,长期以来是困扰中医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的难题之一。鉴于近年来... 中医阴阳学说是中医经典理论体系中的关键与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机过程以及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使用现代科学语言对其进行解读和表征,长期以来是困扰中医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的难题之一。鉴于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发现人是由人体和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组成的“超级共生体”,且大量慢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提示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体共生微生物可能在病因病机传变过程中具有未曾预料到的重要作用。结合此前的新发现“饥饿源于菌群”以及“呼吸源于线粒体”的新理解,在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生物学、微生物学、医学(含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等领域相关知识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和综合关联分析的基础上,以学术思考的方式提出“菌粒阴阳学说”,从肠道菌群在人体相对主“阴”(简称为“菌脑主阴”)、线粒体相对主“阳”(简称为“粒脑主阳”)以及“人体主和”(即人体调控阴阳平衡)的角度进行探讨,为理解中医阴阳学说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对接与融合,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阴阳学说 共生微生物 肠道菌群 菌粒阴阳学说 菌脑主阴 粒脑主阳 人体主和 解码中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牡蛎共生菌Chaetomium globosum ML-4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万丹 陈曦 +4 位作者 朱力 王凤舞 孔桂美 曹桂云 申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142-4149,共8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牡蛎共生菌Chaetomium globosum ML-4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化合物。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及文献比对的方法,将上述化合物分别鉴定...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牡蛎共生菌Chaetomium globosum ML-4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化合物。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及文献比对的方法,将上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aetoglobosin V(1),chaetoglobosin Vb(2),tyrosol(3),5-methyluracil(4),uracil(5)。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发现,化合物1对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60.5 mg·L-1,阳性对照药顺铂的IC50为19.96 mg·L-1。进一步研究发现,化合物1可引起SMMC-7721细胞G2期细胞周期阻滞,并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SMMC-7721细胞中Bcl-2/Bax的比值下降,Caspases-3,-8,-9的表达增加,Akt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诱导细胞周期G2期阻滞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其诱导凋亡作用同时涉及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且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下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共生菌 CHAETOMIUM globosum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黄翅大白蚁后肠几丁质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新新 李净净 +2 位作者 宁娜 谭慧军 倪金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49-1654,共6页
【目的】从培菌白蚁——黄翅大白蚁后肠微生物菌群中分离能降解几丁质的细菌。【方法】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根据胶体几丁质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黄翅大... 【目的】从培菌白蚁——黄翅大白蚁后肠微生物菌群中分离能降解几丁质的细菌。【方法】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根据胶体几丁质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黄翅大白蚁肠道中筛选到8株能够降解胶体几丁质的细菌,它们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指孢囊菌属(Dactylosporang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8株菌均具有几丁质酶、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结论】从黄翅大白蚁后肠中获得8株能够降解胶体几丁质并具有其他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活性的细菌,这一研究为了解白蚁肠道微生物协助白蚁消化食物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翅大白蚁 分离 几丁质降解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白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新新 宁娜 +1 位作者 谭慧军 倪金凤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4-770,共7页
白蚁在热带森林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白蚁肠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细菌、古菌和真菌,帮助白蚁消化食物.本文主要概括近年来白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介绍白蚁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作用.白蚁种类繁多,根据其... 白蚁在热带森林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白蚁肠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细菌、古菌和真菌,帮助白蚁消化食物.本文主要概括近年来白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介绍白蚁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作用.白蚁种类繁多,根据其后肠内是否含有原生生物,分为低等白蚁和高等白蚁两大类群.不同白蚁食性不同,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也不同.白蚁肠道微生物对于宿主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宿主分解木质纤维素,发酵产生乙酸、甲烷和氢气(中间产物),除此之外,在热带以土壤为食白蚁的腐殖质矿化作用有助于氮循环.白蚁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白蚁共生菌群落间的互作及其与宿主间的关系,而且可能为工业生产纤维素乙醇提供潜在的方法.分离鉴定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白蚁肠道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食性 碳氮循环
原文传递
牡蛎共生菌Myceliophthora lutea ML-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研究
7
作者 陶超 袁梦 +3 位作者 朱小丽 郝增君 王凤舞 申丽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研究牡蛎共生菌Myceliophthora lutea ML-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M.lutea ML-1发酵液粗浸膏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及文... 为研究牡蛎共生菌Myceliophthora lutea ML-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M.lutea ML-1发酵液粗浸膏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及文献比对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基于LC-MS/MS分子网络分析M.lutea ML-1发酵液粗浸膏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M.lutea ML-1发酵液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即3-methoxy-5-pentadecylphenol(1)、3-methoxy-5-heptadecylphenol(2)、3-methoxy-5-nonadecylphenol(3)、3-methoxy-5-heneicosylphenol(4)和尿嘧啶(5)。分子网络分析显示,M.lutea ML-1发酵液富含多种类型化学成分;除间苯二酚类化合物外,还含有环二肽、酰胺、吲哚等生物碱。综上,从牡蛎共生菌M.lutea ML-1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4为5-烷基-3-甲氧基苯酚化合物,分子网络分析结果为后续化合物的导向分离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共生菌 Myceliophthora lutea 次生代谢产物 分子网络
下载PDF
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郝操 Chen Ting-Wen 吴东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93-3105,共1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动物肠道微生物已成为医学、动物生理学与微生物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热点。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分,是驱动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因子。土壤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由于与宿主长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动物肠道微生物已成为医学、动物生理学与微生物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热点。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分,是驱动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因子。土壤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由于与宿主长期共存,在与宿主协同进化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群落结构,能够影响土壤动物本身的健康,进而介导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实现。近些年,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工作方兴未艾,日渐得到重视。总结了四个部分内容:1)首先总结了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现状,该领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且近十年增长快速。土壤模式生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较多且更为深入。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组成与驱动机制、共存机制及群落构建的理论研究是该领域前沿;2)进而展示了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和研究方法,土壤动物肠道菌群组成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早期工作基于传统分离培养,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推动了该领域发展;3)接着关注了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功能,总体上体现在肠道微生物能帮助宿主分解食物基质、参与营养利用、影响寿命和繁殖及提高宿主免疫能力,且其能够影响土壤动物的气体排放及介导其对生态系统的元素转化循环;4)最后重点阐述了影响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包含宿主和环境因素),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宿主肠道形态、系统发生、食性、发育阶段及栖息生境和环境污染物息息相关。研究可增加人们对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的认识,并帮助深入思考肠道微生物及其同宿主互作机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脊椎动物 共生微生物 土壤生态 生物多样性 驱动机制 动物-微生物互作
下载PDF
作物驯化对根际微生物组的选择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常春玲 马丽娜 田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2期236-241,共6页
驯化是指经过人为干预技术对野生物种的某些可利用性状加以选择、修饰和利用的过程。驯化不仅会引起植物表型的变化,还会进一步导致植物根系形态结构以及相应根际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最终导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本... 驯化是指经过人为干预技术对野生物种的某些可利用性状加以选择、修饰和利用的过程。驯化不仅会引起植物表型的变化,还会进一步导致植物根系形态结构以及相应根际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最终导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本文综述了作物驯化过程对作物表型、根系形态及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作物驯化对根际微生物影响机制,并着重阐述了共生微生物包括丛枝菌根真菌以及根瘤菌与作物驯化的关系,为更好地利用作物野生近缘种的根际有益微生物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 根际微生物 根构型 共生微生物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海南省不同养殖场库蠓共生微生物群落组成
10
作者 樊洁丽 刘焱晖 +4 位作者 殷雅楠 赵建国 孙定炜 廖承红 韩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2-479,共8页
目的探究海南省不同养殖场库蠓共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2021年8-9月,在海南省文昌市、定安和乐东县5个不同的养殖场(牛圈、鸡舍、犬场、羊圈和猪圈),用紫外灯诱法采集库蠓,分别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总DNA后,通过... 目的探究海南省不同养殖场库蠓共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2021年8-9月,在海南省文昌市、定安和乐东县5个不同的养殖场(牛圈、鸡舍、犬场、羊圈和猪圈),用紫外灯诱法采集库蠓,分别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总DNA后,通过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基因功能分布。结果不同养殖场库蠓优势种不同,牛圈、羊圈和猪圈主要是尖喙库蠓,占比分别为92.91%,82.22%和95.85%;鸡舍和犬场均以荒川库蠓为主要优势种,占比分别为66.36%和98.22%。不同养殖场库蠓共生微生物在门水平上,均以变形菌门(33.78%)、子囊菌门(9.09%)和厚壁菌门(8.88%)为主要菌门;在属水平上,均以不动杆菌属(22.48%)和梭菌属(7.25%)为优势菌属。属水平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5个养殖场共有的属最多,有3357属。微生物基因差异分析显示5个不同的养殖场共有基因数目较少,为1065个。此外,功能预测结果也显示,29.10%注释基因与新陈代谢相关,如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基因数目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库蠓种类组成越相似,样品共有基因数目越多。结论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海南省不同养殖场库蠓共生微生物的核心菌群相对稳定,库蠓优势种相同的养殖场微生物群落相似度更高。该研究丰富了我国库蠓的微生物群落数据库,对今后库蠓的生物防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蠓 共生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白蚁肠道共生体的纤维素代谢体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文慧 刘瑞娴 钟俊鸿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白蚁是大陆生态系统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生力军,其肠道共生系统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消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概述了白蚁自身及其肠道共生微生物的纤维素水解系统的特点、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白蚁 共生微生物 纤维素 纤维素酶
下载PDF
黏蛋白对肠道屏障保护作用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继开 钟煜 +1 位作者 王璐璇 徐敬东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131-132,共2页
胃肠道黏膜有两个黏蛋白层,内层紧密而外层疏松,这两层都由大量黏蛋白(MUC2)组成。小肠病原菌通过自身运动性、黏液溶解活性和其他有害因子的毒性,削弱黏液层的保护功能,致使黏液层变薄和通透性增加,从而接触并入侵上皮细胞。黏液层在... 胃肠道黏膜有两个黏蛋白层,内层紧密而外层疏松,这两层都由大量黏蛋白(MUC2)组成。小肠病原菌通过自身运动性、黏液溶解活性和其他有害因子的毒性,削弱黏液层的保护功能,致使黏液层变薄和通透性增加,从而接触并入侵上皮细胞。黏液层在建立共生肠道菌群、防御致病微生物的移植和入侵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 共生微生物 疾病
下载PDF
海参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妍 张付云 +2 位作者 李云冰 王斌 张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共4页
海参(sea cucumber)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与其共附生的微生物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对海参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海参 共附生微生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共生菌与昆虫的营养互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争艳 胡海生 +1 位作者 雍晗紫 鲁玉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108,共10页
共生菌和昆虫间存在广泛的营养共生关系。昆虫为共生菌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共生菌向昆虫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帮助昆虫消化食物,参与氮素循环、维持正常的生理环境。共生菌和昆虫间还存在营养素代谢途径互补,这为两者的协同进化提供了... 共生菌和昆虫间存在广泛的营养共生关系。昆虫为共生菌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共生菌向昆虫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帮助昆虫消化食物,参与氮素循环、维持正常的生理环境。共生菌和昆虫间还存在营养素代谢途径互补,这为两者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动力。本文就共生菌对昆虫的营养功能、共生菌和昆虫间营养素的转运模式、昆虫对共生菌营养素生产和转运的调控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共生菌与宿主营养共生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共生微生物 营养 联合代谢 营养素的转运 补偿适应
下载PDF
小球藻共栖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进慧 韩芝洋 侯蕴鑫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分析小球藻共栖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多样性,为小球藻养殖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小球藻共栖生长环境中分离共栖微生物,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saⅠ酶切共生微生物的r DNA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共栖微生物种群信息。[结果]利... [目的]分析小球藻共栖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多样性,为小球藻养殖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小球藻共栖生长环境中分离共栖微生物,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saⅠ酶切共生微生物的r DNA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共栖微生物种群信息。[结果]利用纯培养的方法获得15种菌落表型特征各异的小球藻共生微生物,分成7个操作分类单元(OUT),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包括: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泛菌属(Pantoea),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锰氧化还原菌(Exiguo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小球藻共栖微生物中未分离到弧菌,也没有分离到真菌。[结论]小球藻共栖微生物种类多样,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据绝对优势,革兰氏阳性菌只有芽孢杆菌属和锰氧化还原菌属,其中锰氧化还原菌是首次发现,小球藻共生菌中,很少分离到真菌,本研究中没有分离到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共栖微生物 种群多样性
原文传递
白蚁-共生微生物系统降解木质纤维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羊桂英 朱娅宁 +2 位作者 谢晓俊 周琪欢 莫建初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21-2634,共14页
开发利用木质纤维素材料能显著增加地球上可再生资源的储备量。白蚁分布广泛,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借助细菌、古细菌、真菌等肠道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协同降解食物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发利用木质纤维素材料能显著增加地球上可再生资源的储备量。白蚁分布广泛,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借助细菌、古细菌、真菌等肠道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协同降解食物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了近年来白蚁肠道微生物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已被证明的肠道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共生微生物 木质纤维素降解 多样性
原文传递
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的动物源机制
17
作者 叶美瀛 陈雪 刘研萍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生物质资源在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生物质的低成本高效转化利用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在动物源木质纤维素降解体系中,选取低等白蚁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其体内具有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系统,其肠道消化体系是一个... 生物质资源在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生物质的低成本高效转化利用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在动物源木质纤维素降解体系中,选取低等白蚁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其体内具有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系统,其肠道消化体系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生物反应器"。白蚁体内含丰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和高效微生物资源,在白蚁-共生微生物双重作用下,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高效降解。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可对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进行异源表达,表达产物活性高。文章阐述了低等白蚁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统,共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能和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机制,以及木质纤维素酶异源表达情况,为生物质低成本、系统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等白蚁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 共生微生物 异源表达
下载PDF
树皮小蠹-微生物共生关系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婧娴 李莹芸 +2 位作者 高磊 鞠瑞亭 胡仪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6-1278,共13页
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与共生微生物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以此弥补它们在生理和新陈代谢上的功能缺失,从而取得生态优势地位.树皮小蠹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类重要林业害虫,它们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生关系,... 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与共生微生物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以此弥补它们在生理和新陈代谢上的功能缺失,从而取得生态优势地位.树皮小蠹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类重要林业害虫,它们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生关系,其中部分微生物对其适合度有显著影响.本文总结树皮小蠹的分类和危害、树皮小蠹有益共生微生物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树皮小蠹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维持机制.目前有关树皮小蠹与共生微生物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危害性较大的树皮小蠹物种,为获得更多关于树皮小蠹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的普适性结果,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大树皮小蠹物种的研究范围.同时,需要结合多种组学技术,并在更大的时空格局不断拓展人们对树皮小蠹共生微生物功能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树皮小蠹生态和进化中的作用,并助力开发利用特定微生物进行树皮小蠹害虫防治的新型绿色防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小蠹 共生真菌 共生细菌 协同进化 共生微生物功能
原文传递
医学遗传学2.0:导致人类慢病的主因可能首先是人体共生微生物基因异常,其次才是人类基因异常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成岗 《生物信息学》 2020年第2期65-75,共11页
当前慢病高发的现实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巨大挑战。虽然众多医疗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付出巨大努力,然而如果仍然沿袭现有慢病防控模式和医疗改革理念,恐怕很难在近期内实现慢病防控的突破,迫切需要引入新思路,才有可... 当前慢病高发的现实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巨大挑战。虽然众多医疗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付出巨大努力,然而如果仍然沿袭现有慢病防控模式和医疗改革理念,恐怕很难在近期内实现慢病防控的突破,迫切需要引入新思路,才有可能破解慢病高发这个难题。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报道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与人体多种慢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甚至因果性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此启发下我们实验室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饥饿源于菌群”,结合诸多文献报道证明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微生态可改善多种慢病,为“慢病源于菌群”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提出“医学遗传学2.0”(Medical genetics 2.0,MG2.0)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性疾病(主要指慢病)的致病因素优先归因于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基因组异常,而人类基因组异常则是跟随前者发生顺应性改变的结果,即人体共生微生物基因组异常是慢病的主要矛盾,人类自身的基因组异常是慢病的次要矛盾,两套基因组通过联立交互作用,最终导致人体慢病持续发展。如果只是通过纠正人类基因组异常,而忽视了纠正菌群基因组异常,则难以从根本上治疗慢病,因为异常的菌群基因组仍然会持续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慢病防控方面,建议医学遗传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可向肠道菌群等人体共生微生物领域进行深化,广泛开展以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基因组为主、人类基因组为辅的人菌双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建立不同慢病的菌群图谱(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生命组学等相关研究),并研究纠正异常菌群图谱的方法(含靶向肠道菌群的新药研发),为慢病防控找到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 人体共生微生物 肠道菌群 饥饿源于菌群 慢病源于菌群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医学遗传学2.0
下载PDF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被引量:31
20
作者 梁姗 王涛 +3 位作者 胡旭 李薇 金锋 王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97,共23页
病原微生物能够影响宿主的大脑和行为,甚至诱发精神疾患。肠道细菌可影响小鼠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行为模式的发展。慢性胃肠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生理疾病中的行为改变与微生物有关;肝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疾病也可能由微... 病原微生物能够影响宿主的大脑和行为,甚至诱发精神疾患。肠道细菌可影响小鼠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行为模式的发展。慢性胃肠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生理疾病中的行为改变与微生物有关;肝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疾病也可能由微生态改变引起;抑郁症、孤独症等精神疾病与肠道细菌状态和比例有关;卫生假说支持上述观点。建立良好的共生微生物平衡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可以预期,共生微生物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将是今后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微生物 抑郁 第二大脑 炎症 卫生假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