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侠义与西方骑士精神之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建楼 《黄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侠客和骑士为代表的中国侠义和西方骑士精神在历史上都曾为受苦受难的大众所景仰。然而,它们一个是“以武犯禁”的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一个是笃信上帝的卫道士,一个是受尽打压的民间精神,一个是王公贵族的崇高理想。它们在意识形态、行... 以侠客和骑士为代表的中国侠义和西方骑士精神在历史上都曾为受苦受难的大众所景仰。然而,它们一个是“以武犯禁”的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一个是笃信上帝的卫道士,一个是受尽打压的民间精神,一个是王公贵族的崇高理想。它们在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组织形式上均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它们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相似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侠 侠义 北方蛮族 骑士精神
下载PDF
剑侠生命体验的审美维度——基于还珠楼主剑侠小说的文本分析
2
作者 安汝杰 《特立学刊》 2017年第1期41-45,58,共6页
从剑侠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的营造到审美程式的形成,还珠楼主剑侠小说创造了独有的审美文化:一方面形成剑侠生命体验的整体语境契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另一方面从悲剧性的生命存在出发引领读者深入剑侠生命体验的内部,去感悟剑侠为超越生命... 从剑侠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的营造到审美程式的形成,还珠楼主剑侠小说创造了独有的审美文化:一方面形成剑侠生命体验的整体语境契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另一方面从悲剧性的生命存在出发引领读者深入剑侠生命体验的内部,去感悟剑侠为超越生命有限性进行的超越性的生命实践。暴力作为剑侠复仇活动的手段随处可见,它不仅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剑侠生命体验的审美动力。还珠楼主小说集中传达出剑侠之于个体生命不能永恒存在的深度隐忧,对这种悲剧性的生命存在的感悟是剑侠生命体验的审美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珠楼主(李寿民) 剑侠 剑侠小说 生命体验 生命超越
下载PDF
嗜血欲望的沉迷与救赎——唐代文学中侠客杀人场面的解读
3
作者 张乐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78-80,共3页
在唐代具有行侠主题的诗歌、小说中,最令人非议的是侠客杀人的大量血腥场面的出现,虽然其中亦可显示出侠客尚未被道德化洗礼的粗犷、原始意味,但由此所暴露出来的侠客的嗜血欲望,充分透出其“孤儿”原型的本质,亦即失望的理想主义者,渴... 在唐代具有行侠主题的诗歌、小说中,最令人非议的是侠客杀人的大量血腥场面的出现,虽然其中亦可显示出侠客尚未被道德化洗礼的粗犷、原始意味,但由此所暴露出来的侠客的嗜血欲望,充分透出其“孤儿”原型的本质,亦即失望的理想主义者,渴望着能拉离他们于不安与害怕的泥淖之外的救援者出现,他们相信为救援者牺牲生命或服侍他们以换取关爱,不但合乎逻辑,更令人宽慰。而侠客的“救援者”即是“知遇者”,因此无数的酬恩仇之举便由此而来。由“孤儿”原型对安全感的渴求,到“魔法师”原型的本真和整全合一,侠客的发展成熟历程中唐代身居起点的位置,也让后世有发展完成侠客历程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文学 侠客 嗜血欲望 沉迷 救赎
下载PDF
武侠小说是一棱可以藏身的刀背——评徐皓峰武侠小说创作
4
作者 罗立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徐皓峰的武侠小说着力叙写武林流派、武人品质和武道精神,努力构建一个社会写实与拳理诠释并重的武侠世界,试图用小说形式来描述武林人物的生活原态。徐皓峰的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生存困境叩问中国文化,运用中国传统的写意笔法塑造人物,武... 徐皓峰的武侠小说着力叙写武林流派、武人品质和武道精神,努力构建一个社会写实与拳理诠释并重的武侠世界,试图用小说形式来描述武林人物的生活原态。徐皓峰的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生存困境叩问中国文化,运用中国传统的写意笔法塑造人物,武功打斗描写简洁明快,并刻意诠释刀法拳理。徐皓峰有意识地将写小说和拍电影融会贯通,其作品有着较多的电影剧本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皓峰 武侠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 《道士下山》 《大日坛城》
下载PDF
20世纪武侠小说隐含作者论
5
作者 孙金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2,共8页
将20世纪武侠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隐含作者对文本的选择性操作,讨论其文本身份的超越性。并通过在个人生存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之间,武侠小说隐含作者所隐藏的落寞文人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探讨中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两个群体—... 将20世纪武侠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隐含作者对文本的选择性操作,讨论其文本身份的超越性。并通过在个人生存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之间,武侠小说隐含作者所隐藏的落寞文人的自我文化形象期许,探讨中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两个群体——"文人"和"侠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隐含作者 文本身份 文人 侠客
下载PDF
开千古未有之奇观:还珠楼主研究65年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云波 滕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7-72,共6页
还珠楼主是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以及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还珠楼主研究至今已走过了65年的历程,早在1940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还珠楼主,但直到1980年代才出现有影响力的论文。经过65年努力,学者们从历史地位、思想艺术、地域文化等多个方... 还珠楼主是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以及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还珠楼主研究至今已走过了65年的历程,早在1940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还珠楼主,但直到1980年代才出现有影响力的论文。经过65年努力,学者们从历史地位、思想艺术、地域文化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还珠楼主,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学术史 蜀山剑侠传
下载PDF
唐宋剑侠小说与佛教关系谫论——以《剑侠传》为例
7
作者 焦燕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剑侠传》收录唐宋时期的33篇剑侠小说多与佛教有关。从佛寺、僧侣、佛教神异等3个方面探析这些小说与佛教的关系可以发现:佛寺在剑侠小说中为故事的发生环境,是庇护穷苦困顿者、剑侠施展神奇本领的场所;僧侣的行为多有侠义色彩,表现... 《剑侠传》收录唐宋时期的33篇剑侠小说多与佛教有关。从佛寺、僧侣、佛教神异等3个方面探析这些小说与佛教的关系可以发现:佛寺在剑侠小说中为故事的发生环境,是庇护穷苦困顿者、剑侠施展神奇本领的场所;僧侣的行为多有侠义色彩,表现为用含有“侠”的词语凸显人物性格、剑侠小说中僧家多行侠义之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佛教神异的奇幻特点如开脑后藏匕首和变为小虫,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三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造就了《剑侠传》丰富而曲折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侠小说 唐宋 佛教 《剑侠传》
下载PDF
宋代科举中的文武举互换现象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兴涛 董克宁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4-49,共6页
宋代存在文武举互换现象,文举改换武举是有"文人武化"的基础,而文举难考和经济条件限制是促因。武举改换文举成功者多以文武双全自居,体现出其根深蒂固的"文人"身份认同感,故宋代禁止武举试换的举措未能成功。但只... 宋代存在文武举互换现象,文举改换武举是有"文人武化"的基础,而文举难考和经济条件限制是促因。武举改换文举成功者多以文武双全自居,体现出其根深蒂固的"文人"身份认同感,故宋代禁止武举试换的举措未能成功。但只有中武举后试文举的,却没有中文举后再试武举的。这些都是宋代"文治"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武举 文举
下载PDF
从英雄“风骨”到文人“意境”——论唐代咏侠诗的艺术流变
9
作者 杨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4-99,104,共7页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咏侠诗在唐代艺术流变的轨迹及其与初唐诗风转变、盛唐风骨以及"意境"理论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具有外向性特征的"咏志"文学,咏侠诗与社会文化形态和美学思潮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咏侠诗在唐代艺术流变的轨迹及其与初唐诗风转变、盛唐风骨以及"意境"理论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具有外向性特征的"咏志"文学,咏侠诗与社会文化形态和美学思潮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初盛唐咏侠诗中作为现实描摹对象的"侠少年"到晚唐咏侠诗中作为理想投射客体的"侠客"的转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演变轨迹。这种转变的深层原因是文人的社会处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文人的自我社会定位的变化。这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出在唐代文化形态的转型及其在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方面所产生的巨大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咏侠诗 文化形态 审美理想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