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3
1
作者 潘剑玲 代万安 +1 位作者 尚占环 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5,共10页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矿化的秸秆组分能促进土壤氮循环和矿化,提高氮素有效性。秸秆还田能够促使集约化高氮输入的农田生态系统维持正常的碳氮比例,减少氮素淋洗损失,改善土壤结构板结和连作障碍等现象。目前我国农田秸秆还田率不足50%,与欧美国家高达90%多的秸秆还田率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我国秸秆还田率能够逐渐改变我国耕地土壤存在的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下降、氮素损失严重等现象。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对有机质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结合长期监测试验,以及多种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展适合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质 氮素有效性 碳氮比 土壤质量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我国有机肥料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56
2
作者 杨玉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4-422,共9页
本文简要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对有机肥料资源、结构组成、营养功效、改土作用机制及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讨论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这一施肥制与持续农业发展和建立良好环境生态农业的关系。展望今后有机肥料的... 本文简要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对有机肥料资源、结构组成、营养功效、改土作用机制及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讨论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这一施肥制与持续农业发展和建立良好环境生态农业的关系。展望今后有机肥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应尽可能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投入农田参与养分再循环的研究,结合食物链和壤养分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重点研究有机肥料循环过程中,碳、氮、磷和微量元素的循环和再利用,以维护环境质量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养分循环 食物链 持续农业
下载PDF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1
3
作者 张志国 徐琪 R.L.Blevin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391,共8页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并有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pH随NH4NO3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免耕表层土壤的交换性Ca、Mg、K和可提取P与犁耕比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交换性Ca、Mg、及可提取P随NH4NO3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交换性K的分布则不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从1984至1994年,免耕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犁耕玉米的产量,从1970至1982年犁耕玉米的产量略高于免耕,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持续性农业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被引量:137
4
作者 尤民生 刘雨芳 侯有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害虫问题的更加恶化。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 ,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环境条件、作物品种、种间关系、人类的栽培活动等。根据现有的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 ,人类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恢复和强化农田生物多样性 ,提高天敌的控制潜能 ,减少害虫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安排混作的时空格局 ,通过轮作进行间断性耕种 ,对多年生作物采用地面覆盖植被 ,利用不同品种以提高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等等。在设计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管理策略时 ,必须同时考虑当地气候、地理 ,植被 ,作物 ,土壤等因素的变化 ,因为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害虫综合治理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在植物获得养分中的作用 被引量:131
5
作者 沈仁芳 赵学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584-6591,共8页
大量施用化肥是当今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化肥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耗竭等,直接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驱动... 大量施用化肥是当今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化肥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耗竭等,直接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驱动者,直接参与了植物获得养分和土壤养分循环两个过程。因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功能,有望降低农业对化肥的过分依赖。介绍了共生固氮菌、菌根真菌和根际促生菌对植物获得养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磷循环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损失的关系。依据这些知识,提出了改善植物营养、降低化肥施用的土壤微生物途径。虽然大量试验已证明了土壤微生物在改善植物营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大面积应用土壤微生物技术来改善植物营养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以后对这方面研究的加强以及上述问题的不断解决,土壤微生物有望在降低化肥施用量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 菌根真菌 根际促生菌 养分循环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分析——保护性耕作与作物生产 被引量:107
6
作者 谢瑞芝 李少昆 +4 位作者 李小君 金亚征 王克如 初震东 高世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14-1924,共11页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对保护性耕作概念的深入理解,中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研究,保护性耕作要充分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新型研究技术和研究手段,明确保护性耕作影响作物生产的机制,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可持续农业 作物生产 产量 综述
下载PDF
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98
7
作者 张淑香 张文菊 +1 位作者 沈仁芳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施肥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显著影响着土壤质量的变化,因此,长期施肥与土壤质量关系一直是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热点。近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投入不断增长粮食产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现了"十一连增"对土壤的养分收支... 【目的】施肥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显著影响着土壤质量的变化,因此,长期施肥与土壤质量关系一直是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热点。近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投入不断增长粮食产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现了"十一连增"对土壤的养分收支影响巨大。研究我国近30年主要农田土壤质量的变化对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保持粮食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方法】我国持续进行的长期肥料试验约50个,覆盖了主要种植制度和土壤类型。依据本专辑论文有关长期施肥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综述了我国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量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并依据研究内容和国际研究热点提出了我国今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的方向及驱动力。【结果】1)本专辑收集了论文31篇,60%以上研究内容集中在土壤有机质和磷素有效性的演变,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和磷素库源平衡在我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连续30年单施化肥,东北黑土有机质呈缓慢下降趋势,每10年下降1 g/kg左右,其他区域稳定缓慢上升,每10年上升1.4~2.5 g/kg。长期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呈显著上升趋势,30年平均上升幅度西北和华北高达51%和68%,南方旱地和长江流域水田平均为24%。3)我国农田有机物料碳的利用效率平均为16.3%,呈现随水热梯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西北和东北地区平均为22%~26%,明显高于华北的13%和南方旱地或水田的10%;4)土壤有效磷含量受施肥影响显著。每季作物施磷(P)20~33 kg/hm^2,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可维持平衡或明显增加,年平均上升速率因土壤类型和磷肥施用量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每年最大可提高2.1 mg/kg;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助于活化土壤磷,对于有效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最高可达9.3 mg/kg。5)施用化肥土壤磷素以有效性较高的无机形态(Ca_2-P、Ca_8-P、Al-P、Fe-P)累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质量演变 可持续性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被引量:84
8
作者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既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与问题的初步分析 ,提出了 2 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 ,并将重点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天山北部山地-绿洲-过渡带-荒漠系统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范式 被引量:82
9
作者 张新时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2期1294-1299,共6页
天山北部的山盆系统由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和荒漠盆地的同心环形 (地质 地貌 )植被地带所构成。该系统包括 :山地、山前倾斜平原和古老冲积平原 3个“圈”和其下的高山带、山地森林 草原带、低山荒漠带、砾石戈壁荒漠带、农业绿洲带、... 天山北部的山盆系统由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和荒漠盆地的同心环形 (地质 地貌 )植被地带所构成。该系统包括 :山地、山前倾斜平原和古老冲积平原 3个“圈”和其下的高山带、山地森林 草原带、低山荒漠带、砾石戈壁荒漠带、农业绿洲带、扇缘灌草带、冲积平原带、沙漠带和湖泊等 9个“带”。这些地带是干旱区最本质和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的存在和作用方式 ,也是指导干旱区生态保育和土地利用的、不可违抗的大自然规律的宏观展现。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山地 绿洲 过渡带 荒漠生态 生产范式”以山地和荒漠盆地的植被地带为框架 ,以贯穿和联系着这一系列环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社会经济关系为驱动因素 ,建立起以可持续农业与生态保育为目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绿洲-荒漠过渡带 荒漠 山盆系统 可持续农业 生态-生产范式 天山北部 山地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研究概况 被引量:52
10
作者 王小艺 沈佐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90,共7页
各种胁迫因子对农业生态系统可能造成极大危害 ,有时甚至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崩溃 ,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十分重要。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危及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胁迫因子、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等... 各种胁迫因子对农业生态系统可能造成极大危害 ,有时甚至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崩溃 ,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十分重要。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危及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胁迫因子、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学的研究概况。事实上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农业是相一致的。目前对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还没有一套可靠而统一的标准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生态系统失调综合症的诊断、生态系统缓冲力和持续性的评估以及生态风险评估等。最后讨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农业 评估方法 农业生态系统 胁迫因子
下载PDF
我国黑土的退化问题及可持续农业 被引量:76
11
作者 陆继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5,67,共4页
在分析我国东北黑土的土壤侵蚀、养分减少、物理性状恶化和土壤污染等退化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了黑土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并探讨了黑土退化的防治和可持续农业 ,这对于提高黑土地区土壤的生产力 。
关键词 黑土 土壤退化 可持续农业 成因
下载PDF
农田化学除草与可持续发展农业 被引量:48
12
作者 张朝贤 钱益新 胡祥恩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在概述了农田杂草危害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尤其是农田化学除草的现状和成就,并从杂草群落演替加速、长残效除草剂药害严重、施药技术滞后、抗药性杂草正在形成、以及与发达国家在使用技术上的差距等方面提出... 本文在概述了农田杂草危害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尤其是农田化学除草的现状和成就,并从杂草群落演替加速、长残效除草剂药害严重、施药技术滞后、抗药性杂草正在形成、以及与发达国家在使用技术上的差距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建议在除草剂作用机理、混合制剂、剂型、增效作用等方面加强研究,使农田化学除草剂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化学除草 可持续发展农业 除草 农田除草
下载PDF
21世纪土壤科学展望 被引量:48
13
作者 赵其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04-709,共6页
土壤学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矛盾的重要学科之一。在 2 1世纪 ,从圈层角度研究土壤圈物质的组成、性质及能量循环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的影响是土壤学发展的总趋势 ,其中全球土壤变化是土壤学研究的战略重点 ,数字化与信息化是... 土壤学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矛盾的重要学科之一。在 2 1世纪 ,从圈层角度研究土壤圈物质的组成、性质及能量循环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的影响是土壤学发展的总趋势 ,其中全球土壤变化是土壤学研究的战略重点 ,数字化与信息化是土壤学发展的驱动力 ,土壤质量与环境是土壤学的重要内容 ,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是土壤学的重要任务 ,研究资源节约型高效持续农业是土壤学的历史使命 ,加强土壤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土壤学发展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资源环境 可持续农业 全球变化 数字化 21世纪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生态农业景观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王锐 王仰麟 景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中国生态农业是典型的持续农业。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经验 ,探求中国生态农业景观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 ,进而针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 4大功能 ,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 5项原... 中国生态农业是典型的持续农业。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经验 ,探求中国生态农业景观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 ,进而针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 4大功能 ,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 5项原则 ,即提高异质性原则、继承自然原则、关键因子调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社会满意原则 ,并提出干热河谷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目标以及选择相应的持续农业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景观规划 中国 生态农业 景观生态学 干热河谷区 持续农业 景观特征
下载PDF
人类土地利用的主要生态后果及其缓解对策 被引量:51
15
作者 赵文智 程国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4,共6页
通过对土地利用尤其是以集约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已经产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侵入、生物多样性损失及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改变等生态后果的综述。主要论述了物种特性及其组成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不同特性物种组成对土地利用带来... 通过对土地利用尤其是以集约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已经产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侵入、生物多样性损失及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改变等生态后果的综述。主要论述了物种特性及其组成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不同特性物种组成对土地利用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响应的特点。提出了在建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框架体系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农业 生态系统
下载PDF
21世纪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展望 被引量:36
16
作者 上官周平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1,共5页
水资源短缺将是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农业高效用水已成为当今世界观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方面主要在喷微灌技术、节水工程规模经营、节水设备和技术产业化和管理技术等四个方... 水资源短缺将是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农业高效用水已成为当今世界观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方面主要在喷微灌技术、节水工程规模经营、节水设备和技术产业化和管理技术等四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将在生物技术、农业管理一体化技术、精细灌溉技术和智能决策系统四个方面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节水技术 持续农业
下载PDF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Ⅳ 冬种意大利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17
作者 杨中艺 《草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探讨在水田冬种意大利黑麦草(IRG)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在广东省龙门县和潮安县对种草(种草区)和未种草(对照区)水田土壤的理化性状以及早、晚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冬种IRG后水田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改善,速效N... 为了探讨在水田冬种意大利黑麦草(IRG)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在广东省龙门县和潮安县对种草(种草区)和未种草(对照区)水田土壤的理化性状以及早、晚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冬种IRG后水田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改善,速效N、P和K的含量在种草区比对照区分别高11%、26%和57%,土壤微生物总量高38%,说明了IRG根系对土壤养分有某种活化作用。相应地,种草区早稻的稻谷产量比对照区高14%,晚稻则高7%。可见,"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IRR)系统在生产大量优质青饲料的同时,还起到了绿肥改土的作用,为提高水田的生产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IRR系统还为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提供了有机的结合点,从而启动连接土、草、粮、畜多个环节的生态农业系统。这一结果从生态效益的角度证明了IRR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黑麦草 水稻 轮作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应用效益初探(案例研究)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杨中艺 辛国荣 +6 位作者 岳朝阳 陈三有 梁正芝 陆正怀 张育英 罗汝根 蓝文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9,共5页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简称IRR系统)在广东省产生了显著的效益。黑麦草作为饲料的应用范围包括了奶牛、奶水牛、肉牛、奶山羊、肉(毛)用兔、实验用兔、猪、鸵鸟、鹅、草鱼等,目前最常见的系统有“稻—草—牛”、“稻—...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简称IRR系统)在广东省产生了显著的效益。黑麦草作为饲料的应用范围包括了奶牛、奶水牛、肉牛、奶山羊、肉(毛)用兔、实验用兔、猪、鸵鸟、鹅、草鱼等,目前最常见的系统有“稻—草—牛”、“稻—草—鱼”和“稻—草—鹅”。因此,IRR系统为发展大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改善了区域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三元结构农业”和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IRR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以及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其经济效益因不同的应用系统而异,一般情况下一个冬季的产出在1.5万元/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水稻 草田轮作 可持续农业 效益
下载PDF
中国的生态农业 被引量:46
19
作者 金鉴明 金冬霞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9年第2期10-14,共5页
论述了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阐明了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介绍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建设成就,提出了生态农业的运用技术。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适用技术 类型和模式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20
作者 陈保冬 于萌 +2 位作者 郝志鹏 谢伟 张莘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5-1046,共12页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能够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增强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其在农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在AM真菌(AMF)应用技术和田间试验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在介绍AMF种质资源库、商业化菌剂生产及...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能够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增强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其在农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在AM真菌(AMF)应用技术和田间试验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在介绍AMF种质资源库、商业化菌剂生产及相关专利申报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从菌剂生产、接种技术、接种效应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AMF应用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国内外近年来菌根技术在农业、园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尚待系统深入研究的AMF应用领域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旨在为菌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菌根技术 生物肥料 接种 根际管理 可持续农业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