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3
1
作者 何镜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9,共8页
针对当前建筑创作领域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针对当前建筑创作领域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并分析了在该理论指导下带领团队完成的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在内的一批当代建筑的创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整体观 可持续发展观 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 建筑创作实践
下载PDF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呼唤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晓鸣 王韬 刘屏积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5年第1期2-4,共3页
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做了诠释,指出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只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创造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宽松向上的图书馆人文环境,从而使图书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变革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小军 张建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2,共5页
发展观的演变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发展观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这一转变其实质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上,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思维特征,提出了... 发展观的演变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发展观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这一转变其实质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上,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思维特征,提出了如何运用非线性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发展思维的变革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 道德标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论现代发展观的演进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振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通过采用历史分析等方法,从三维角度分析了现代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即单纯经济增长论——社会发展论——环境保护论(包括"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和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四个阶段。指... 通过采用历史分析等方法,从三维角度分析了现代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即单纯经济增长论——社会发展论——环境保护论(包括"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和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四个阶段。指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同时又借鉴了世界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新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大学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陆钟武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
大学在完成其基本任务的过程中,要体现其价值,即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当前,大学的任务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在校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各行各业的骨干和领导)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重要性逐步增强,... 大学在完成其基本任务的过程中,要体现其价值,即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当前,大学的任务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在校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各行各业的骨干和领导)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使大家的认识逐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大学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24,共3页
数字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城市发展中的两大热点,二者相得益彰。我们应走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误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来建设数字城市,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淑萍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104,共6页
近几年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工农业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结合省情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制度诸因素,从农业内... 近几年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工农业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结合省情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制度诸因素,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推动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生态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与技术体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崔伟宏 罗静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10-17,共8页
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提出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提出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本文特别提出加强循环经济的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区等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敢 《当代教研论丛》 2018年第10期88-88,90,共2页
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热点问题,将这点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个与教学方向非常贴切的教学观。基于此,笔者就以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这一课题为研究对象,来谈几点自己的相关看法与见解。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可持续发展观
下载PDF
发展观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雪原 《滨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8,共8页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有5层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人力资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资源...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有5层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人力资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经济自身的发展和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3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观 人口 经济
下载PDF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士军 殷红春 刘兴 《中国农机化》 2008年第4期51-53,共3页
简述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程。从政府管理、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出发,分析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作法和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性启示,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农业
下载PDF
发展观与发展战略:历史演变及其逻辑启示
12
作者 杨小军 郭玲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纵观战后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不... 纵观战后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是人类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考察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演进历程,对于我们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观 演变 启示
下载PDF
邓小平发展观理论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13
作者 尹永纯 《宁夏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对社会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本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辉 廖志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9-21,共3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理念,具有内在的"和谐"本质与全新的理性视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基石;可...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理念,具有内在的"和谐"本质与全新的理性视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基石;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就要确立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补偿和生态创造价值意识,强化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信念,并实现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普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和谐 发展
下载PDF
一种创新型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小钦 张德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4-57,共4页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最重要的发展观,它是在对人类以往发展观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发展观的创新和革命。创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创新 发展观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淑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1-224,共4页
河南省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工农业关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制度诸因素,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发展模... 河南省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工农业关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制度诸因素,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科技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观”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宝库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可持续发展观,以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视野,把人、自然、社会的发展融合到一起,为人类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试图从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步阐释当中,证明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重大理论价... 可持续发展观,以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视野,把人、自然、社会的发展融合到一起,为人类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试图从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步阐释当中,证明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哲学 现实化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实践原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荣华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52-54,共3页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有深刻的内涵和诸多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地与地之间协调发展,其本质要求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三位...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有深刻的内涵和诸多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地与地之间协调发展,其本质要求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人类必须约束和重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实践中围绕协调发展遵循6项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新理念 实践原则
下载PDF
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9
作者 张志芳 《山西科技》 2007年第3期1-2,共2页
山西作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省份,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很粗放,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更好地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 山西作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省份,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很粗放,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更好地推进山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新要求
20
作者 蔡小丽 吴大兵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4-75,82,共3页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给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是可持续发展要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政治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