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南京段水、悬浮物及沉积物中多氯有毒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13
1
作者 蒋新 许士奋 +1 位作者 Martens D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对长江南京段水、悬浮物及沉积物中多氯有机有毒污染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由色谱/质谱测得的结果表明,水和沉积物中多氯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低于欧洲主要河流中的含量水平,悬浮物中这类污染物总含量较高,为56.45~62.35... 对长江南京段水、悬浮物及沉积物中多氯有机有毒污染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由色谱/质谱测得的结果表明,水和沉积物中多氯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低于欧洲主要河流中的含量水平,悬浮物中这类污染物总含量较高,为56.45~62.35μg/kg,而水中总含量仅为14.61~15.83ng/L,由于长江中污染物被充分稀释与混匀,各采样点的水和悬浮物中该类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不大,两相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有机污染物 悬浮物 沉积物 长江 水体污染
下载PDF
黄河中游支流悬移质粒度与含沙量、流量间的复杂关系 被引量:32
2
作者 许炯心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8,共10页
本文以黄河中游若干支流为例 ,研究了宽变幅水沙两相流河流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 ,宽变幅水沙两相流河流的悬移质泥沙粒度特征与含沙量、流量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就同一站点而言 ,随着含沙量和流量的增大 ,大于 0 .0 5mm的... 本文以黄河中游若干支流为例 ,研究了宽变幅水沙两相流河流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 ,宽变幅水沙两相流河流的悬移质泥沙粒度特征与含沙量、流量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就同一站点而言 ,随着含沙量和流量的增大 ,大于 0 .0 5mm的粗颗粒泥沙的百分比迅速减小 ,并达到最小值 ;当含沙量和流量进一步增大时 ,其百分比又迅速增大 ,表现出明显的双值关系。对于小于 0 .0 1mm细泥沙而言 ,情形正好相反。黄河中游不同的支流之间 ,悬移质泥沙粒度特征与年均含沙量的关系也是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悬移质泥沙 粒度特征 高含沙水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神舟三号CMODIS数据获取长江口悬浮泥沙含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3
3
作者 韩震 金亚秋 恽才兴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1-386,共6页
悬浮泥沙含量的时空分布是分析河口海岸冲淤变化、估算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海洋沉积速率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成像光谱仪技术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用中国神舟三号上34个波段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 IS)数据... 悬浮泥沙含量的时空分布是分析河口海岸冲淤变化、估算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海洋沉积速率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成像光谱仪技术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用中国神舟三号上34个波段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 IS)数据,采用经验线性法对其辐射亮度值进行了反射率转换,结合长江口现场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悬浮泥沙含量时空分布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三号 CMODIS 悬浮泥沙 长江口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颗粒物的元素组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2 位作者 程成旗 陈江麟 宋吉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研究了中国东部11条主要入海河流颗粒物(悬浮物和<63μm表层沉积物)中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首次估计了我国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最后,根据提供的中国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资料和文献中对世界主要... 研究了中国东部11条主要入海河流颗粒物(悬浮物和<63μm表层沉积物)中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首次估计了我国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最后,根据提供的中国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资料和文献中对世界主要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的研究结果,对全球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进行了新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悬浮物 中国 河流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伶仃洋悬浮泥沙遥感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温令平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13,17,共6页
在以往悬浮泥沙遥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 ,试验研究出效果好、精度高的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 。
关键词 悬浮泥沙 河口 淤泥 遥感定量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水体中重金属形态交换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邵秘华 王正方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9-72,共4页
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中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分布,并以一个代表性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分析了金属形态交换过程。其动态交换是,重金属由颗粒态沿水平方向交换时向溶解态转化,形态转化强度为Ni>Fe>Co>Cu>Mn>Pb;重金属... 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中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分布,并以一个代表性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分析了金属形态交换过程。其动态交换是,重金属由颗粒态沿水平方向交换时向溶解态转化,形态转化强度为Ni>Fe>Co>Cu>Mn>Pb;重金属的垂向交换过程,都是被铁锰(水合)氧化物及有机质吸附,向金属铁锰氧化物态转化,形态转化强度为Pb>Cu>Mn>Fe>Ni>Co,最后得出长江口海域金属污染程度及环境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 颗粒态 交换过程 水污染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黄河2009年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水动力及悬沙输移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锋 陈沈良 +3 位作者 周永东 彭俊 陈一强 任韧希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共8页
根据2009年7月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在黄河口两个站位观测的水文泥沙资料,对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河口的水动力和悬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潮周期内悬沙输移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相比于结束后,落潮... 根据2009年7月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在黄河口两个站位观测的水文泥沙资料,对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河口的水动力和悬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潮周期内悬沙输移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相比于结束后,落潮动力加强,涨潮动力有所减弱,尤其在水体表层表现明显,河口切变锋类型不同,其出现时间长度亦不同;调水调沙期间含沙量较大,垂向分布较复杂,而结束后含沙量低,垂向梯度变化较小;此外,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悬沙在输移过程中以沉降作用为主,并在涨急和落急时刻伴随着底沙的再悬浮,而结束后悬沙浓度降低幅度较大,泥沙再悬浮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调水调沙 河口水动力 悬沙输移 变化特征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Yellow river 再悬浮作用 悬沙分布特征 含沙量 涨潮动力 悬沙浓度 梯度变化 水文泥沙 降低幅度 河口悬沙 过程 对比分析 垂向分布 沉降作用
下载PDF
运用SPOT数据进行河流水体悬浮固体浓度的研究——以台湾淡水河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珺 方红亮 +1 位作者 傅肃性 黄绚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9年第4期17-22,共6页
根据含沙水体的光谱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认为SPOT影像是河流水质遥感的理想数据源,其中1 波段和2 波段对反映水体悬浮固体比较敏感。根据遥感影像灰度值与水中悬浮固体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SPOT影像的1、2 波段和实测... 根据含沙水体的光谱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认为SPOT影像是河流水质遥感的理想数据源,其中1 波段和2 波段对反映水体悬浮固体比较敏感。根据遥感影像灰度值与水中悬浮固体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SPOT影像的1、2 波段和实测数据将淡水河悬浮固体含量分为4 级,并对结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悬浮固体污染等级图的分析,得出淡水河10% 以下的水体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悬浮固体含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增,流经城市的河段悬浮物含量高,说明水体悬浮物含量受植被覆盖和人为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固体 SPOT数据 河流 水体 卫星遥感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河湖演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龚树毅 陈国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第四纪以来,区内长江水系的演化和变迁经过了4个阶段,形成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是区内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未来演变的趋势是湖群的进一步衰亡和荆江河段地上河继续抬升。
关键词 河湖演变 地质环境 长江 中游地区 第四纪
下载PDF
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冯普林 石长伟 张广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4-49,60,共7页
本文通过对渭河"2003"洪水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渭河洪水灾害的成因,从洪水演进特性、河道冲淤调整与潼关高程变化、防洪工程设施与河道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结合对渭河下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渭河下游... 本文通过对渭河"2003"洪水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渭河洪水灾害的成因,从洪水演进特性、河道冲淤调整与潼关高程变化、防洪工程设施与河道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结合对渭河下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渭河下游从根本上减轻洪水灾害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洪水灾害 悬河 潼关高程 渭河下游 防洪工程
下载PDF
黄河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泥沙对其参数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夏星辉 王然 孟丽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9-974,共6页
对黄河干流1980,1992~1999年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泥沙含量监测数据间的相关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泥沙中腐殖质的成分之一富里酸能溶解于酸... 对黄河干流1980,1992~1999年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泥沙含量监测数据间的相关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泥沙中腐殖质的成分之一富里酸能溶解于酸,在水样加酸处理过程中将进入水相,且富里酸能被化学氧化剂所氧化,但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生物氧化和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因此,由于泥沙的影响,CODMn夸大了耗氧性有机物的污染;(2)黄河干流河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从上游至下游存在增加的趋势;(3)1992年干流河水的BOD5显著大于1980年的BOD5,在1992~1999年间,河水BOD5的年均值存在上升的趋势,枯水期均值存在上升的趋势,而丰水期均值的增长趋势不明显,由此表明,耗氧性有机污染物的点源排放在增加,而面源排放的增长趋势不明显,甚至存在降低的趋势;(4)黄河干流的耗氧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点源排放,BOD5的点源与面源负荷的多年均值之比为2 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5 耗氧 有机物污染 面源 有机污染物 河水 监测数据 黄河干流 泥沙 上游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随继 范小黎 赵晓坤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9-1888,共10页
通过对黄河宁蒙河段6个水文站1952~2003年间的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运用输沙平衡方法,对划分的5个时段和5个区段的悬沙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的时空变化规律。黄河上游无大型水库的1952~1959年间和水库建成坝下... 通过对黄河宁蒙河段6个水文站1952~2003年间的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运用输沙平衡方法,对划分的5个时段和5个区段的悬沙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宁蒙河段悬沙冲淤量的时空变化规律。黄河上游无大型水库的1952~1959年间和水库建成坝下河道充分调整后的1994~2003年间,宁蒙河段强烈淤积,年均悬沙淤积量分别为0.9588亿t/a和0.9503亿t/a;而期间的三个时段,年均悬沙分别为净侵蚀0.6127亿t/a、微淤0.0161亿t/a和较强淤积0.7475亿t/a。年均悬沙淤积量在宁蒙河段为0.345亿t/a;在宁夏河段为0.076亿t/a,其中下沿河~青铜峡区段微淤,青铜峡~石嘴山区段冲淤平衡;在内蒙古河段总和为0.269亿t/a,石嘴山~巴彦高乐、巴彦高乐~三湖河口、三湖河口~头道拐三个区段分别为0.0084亿t/a、0.113亿t/a和0.147亿t/a,沿程增大。悬沙淤积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受到区间支流来沙量变化和水库建设的双重影响,而空间变化主要受到青铜峡水库拦沙以及刘家峡、龙羊峡水库消减洪峰的影响。黄河宁蒙河段处于构造沉降区,淤积是总趋势,人类活动可以引起个别时段、区段发生侵蚀,但无法改变其沉积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泥沙 冲淤量 时空变化 宁蒙河段 黄河
原文传递
长江入海悬移质泥沙粒度与流量、含沙量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月英 彭立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2,共7页
以大通站为例,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入海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各年年内变化、多年平均的年内变化、还是历年变化,入海悬移质泥沙粒度均随流量增加而变粗,表明水动力条件对长江入海悬移质泥沙粒度特性具有明显的... 以大通站为例,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入海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各年年内变化、多年平均的年内变化、还是历年变化,入海悬移质泥沙粒度均随流量增加而变粗,表明水动力条件对长江入海悬移质泥沙粒度特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入海悬移质泥沙粒度随含沙量的变化多数年份随含沙量增加而先增后减,少数年份随含沙量增加而增大,年内变化的总趋势是随含沙量增加而先增后减;历年变化则随含沙量增加而先减后增,这些变化行为与水动力条件和泥沙供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泥沙 粒度特征 回归分析 大通站 长江
下载PDF
黄河水中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宏伟 郭博书 +3 位作者 段毅文 李景峰 焦小宝 陈丽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了研究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黄河悬浮粒子承载铅的能力 ,进行了黄河水中铅 (Ⅱ )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①铅以一价正离子形式与悬浮粒子进行阳离子交换 ,交换的pH范围在 3~ 7,当pH为 6时 ,离子交... 为了研究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黄河悬浮粒子承载铅的能力 ,进行了黄河水中铅 (Ⅱ )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①铅以一价正离子形式与悬浮粒子进行阳离子交换 ,交换的pH范围在 3~ 7,当pH为 6时 ,离子交换率达到最大值 ;②铅离子浓度增加 ,离子交换率降低 ;③交换剂为转化沙时的离子交换率比未转化沙大 ;④可溶态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中除了与悬浮粒子表面吸着交换进入固相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粒子 黄河水 离子交换率 铅离子
下载PDF
不同复合人工湿地对高污染河流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于聪 王晓昌 +2 位作者 葛媛 杜晨 王怡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77-2581,共5页
为了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高污染河流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规律,实验构建了不同水力负荷下的潜流+潜流、潜流+表面流、潜流+潜流+表面流、表面流+表面流等人工湿地单元组合成的5个复合人工湿地。连续运行一年以来,各复合人工湿地... 为了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高污染河流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规律,实验构建了不同水力负荷下的潜流+潜流、潜流+表面流、潜流+潜流+表面流、表面流+表面流等人工湿地单元组合成的5个复合人工湿地。连续运行一年以来,各复合人工湿地对BOD5、COD和SS的去除效果分别为91.9%~94.7%、69.3%~75.8%和92.3%~93.9%,相对于多级表流湿地,多级潜流湿地更利于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的去除;BOD5、COD和SS主要在各复合湿地的第一级湿地单元内得到去除;复合人工湿地对COD去除效果秋夏季两季好,春冬两季差;复合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悬浮态BOD5和COD,出水中部分溶解态有机物难以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有机物 悬浮物 污染性河流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的PSO优化LSSVM参数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悬浮物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13
16
作者 烟贯发 张雪萍 +3 位作者 王书玉 张冬有 杜百利 景伟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48-2156,共9页
悬浮物是松花江水质和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上29个采样点的实测高光谱和悬浮物浓度数据,用20个采样点数据为训练集,9个采样点数据为测试集.将机器学习和全局优化智能计算方法引入,应用改进的粒子群(PSO)... 悬浮物是松花江水质和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在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上29个采样点的实测高光谱和悬浮物浓度数据,用20个采样点数据为训练集,9个采样点数据为测试集.将机器学习和全局优化智能计算方法引入,应用改进的粒子群(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参数,以均方根误差RMSE为适应度函数,根据迭代得到LSSVM最优参数值,用700 nm和750 nm光谱反射率比值(R700/R750)为特征变量,悬浮物数据为目标变量,用训练集数据训练得到反演模型,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得到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10.11 mg·L-1,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0.72%,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52,该方法可用来对其它水质参数反演预测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悬浮物 遥感反演 松花江
原文传递
黄河悬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国煜 徐迎伍 +1 位作者 李红兵 闫长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2-38,共7页
从区域稳定性研究入手,以地壳、堤坝与地基三系统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悬河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结论。提出了工程治理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地质工程治理与水利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并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 从区域稳定性研究入手,以地壳、堤坝与地基三系统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悬河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结论。提出了工程治理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地质工程治理与水利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治理策略,并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制出黄河悬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为黄河下游悬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悬河 地基 专家系统 稳定性
下载PDF
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s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10
18
作者 DING Tiping GAO Jianfei +5 位作者 TIAN Shihong SHI Guoyu CHEN Feng WANG Chengyu LUO Xurong HAN D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76-360,共85页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s(SPM) in the Yangtze River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5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in the mainste...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s(SPM) in the Yangtze River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5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in the mainsteam and 13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in the major tributaries during 2003 to 2007. The water samples show a large variation in both δD( 30‰ to 112‰) and δ18O( 3.8‰ to 15.4‰) values. Both δD and δ18O values show a decrease from the river head to the Jinsha Jiang section and then increase downstream to the river mouth. It is found that the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Yangtze water are controlled by meteoric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ice(and snow) melting and dam building. The Yangtze SPM concentrations show a large variation and are well corresponded to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flow speed, runoff and SPM supply, which are affected by the slope of the river bed, local precipitation rate, weathering intensity, erosion condition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y. The Yangtze SPM consists of clay minerals, clastic silicate and carbonate minerals, heavy minerals, iron hydroxide and organic compounds. From the upper to lower reaches, the clay and clastic silicate components in SPM increase gradually, but the carbonate components decrease gradually, which may reflect changes of climate and weathering intensity in the drainage area.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upper crust rocks, the Yangtze SPM has lower contents of SiO2, CaO, K2 O and Na2 O and higher contents of TFe2 O3 and trace metals of Co, Ni, Cu, Zn, Pb and Cd. The ΣREE in the Yangtze SPM is also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pper crust. From the upper to lower reaches, the CaO and MgO contents in SPM decrease gradually, but the SiO2 content increases gradually,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rease of clay minerals and decrease of the carbonates. The δ30SiSPM values( 1.1‰ to 0.3‰) of the Yangtze SPM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average shale, bu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granite rocks(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stable isotopes water chemistry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erials(SPM) HYDROLOGY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下载PDF
用FY-1D数据估算珠江口海域悬浮泥沙含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晓翔 丁晓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94-196,共3页
以珠江口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气象卫星FY_1D数据为信息源,通过遥感监测值与准同步珠江口实测悬浮泥沙含量的对比分析,建立基于FY_1D数据的悬浮泥沙含量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表明,FY_1D可用于近岸水域悬浮泥沙的遥感监测,在动态监测方... 以珠江口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气象卫星FY_1D数据为信息源,通过遥感监测值与准同步珠江口实测悬浮泥沙含量的对比分析,建立基于FY_1D数据的悬浮泥沙含量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表明,FY_1D可用于近岸水域悬浮泥沙的遥感监测,在动态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可作为现有海洋采样观测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1D 悬浮泥沙 珠江口
下载PDF
金沙江河流悬浮物与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表生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文 徐士进 +3 位作者 杨杰东 吴卫华 陆现彩 尹宏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研究金沙江流域表生风化特征,系统采集了金沙江和岷江流域32件河流悬浮物和河床砂样品,对其进行了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河流悬浮物、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大致相同,以石英、方解石、斜长石和粘土矿物为主,局部有白云石、钾长... 为研究金沙江流域表生风化特征,系统采集了金沙江和岷江流域32件河流悬浮物和河床砂样品,对其进行了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河流悬浮物、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大致相同,以石英、方解石、斜长石和粘土矿物为主,局部有白云石、钾长石和角闪石等;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河床沉积物中非粘土矿物碎屑(岩屑)含量明显高于悬浮物。伊利石为铁镁质,Kubler指数在轻微变质范围内,主要来源于三叠系碎屑岩和砂板岩。金沙江、岷江的河流悬浮物矿物组成与流域内出露的碎屑岩、砂板岩、火成岩、碳酸盐岩等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河流悬浮物和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及伊利石结晶指数特征表明流域内以物理风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悬浮物 河床沉积物 矿物组成 风化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