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埋深高应力复杂地层巷道围岩损伤分区与承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显权 刘福春 +4 位作者 严庆文 张帅帅 郭奇峰 王勇兵 汪小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1-180,共10页
巷道围岩损伤分区与承载结构是巷道岩层控制与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以云南某深井开采矿山1 500m埋深巷道为例,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松动圈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地层巷道围岩的损伤分区和承载结构特征,分析了不同围岩... 巷道围岩损伤分区与承载结构是巷道岩层控制与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以云南某深井开采矿山1 500m埋深巷道为例,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松动圈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地层巷道围岩的损伤分区和承载结构特征,分析了不同围岩承载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巷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显示:(1)巷道围岩松动圈深度范围为0.9~1.9 m,平均为1.38 m;灯影组、宰格组、大塘组和摆佐组松动圈平均深度分别为1.7 m、1.15 m、1.17 m和1.5 m。(2)数值模拟揭示巷道围岩破碎区深度范围为0.92~1.63 m,平均为1.20 m;塑性区深度范围为1.48~2.50m,平均为1.87 m;不同地层围岩损伤区深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灯影组>栖霞—茅口组>宰格组>大塘组>摆佐组。(3)不同地层围岩承载区厚度差别不大,但承载区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关键承载区厚度范围为1.09~1.34 m,平均为1.28m;关键承载区的内边界深度范围为1.22~2.18 m,平均为1.58 m;不同地层围岩关键承载区深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灯影组>栖霞—茅口组>宰格组>大塘组>摆佐组。研究表明:在巷道规格及所处环境相同条件下,岩体强度是影响围岩承载结构和巷道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岩体强度越大,承载区深度越小,损伤区深度越浅,围岩变形量越小,巷道越稳定;对于锚杆支护,锚杆有效长度等于围岩关键承载区的内边界深度是比较合理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巷道支护 围岩控制 承载结构 松动圈 高应力
下载PDF
基于剪切滑移线理论的软岩连拱隧道喷锚支护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左双英 付丽 +3 位作者 李豪逸 刘博 彭木文 宋雄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20年第4期44-51,共8页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卸荷形成楔形塑性区,基于RABCEWICZ L V等提出的剪切滑移线理论,计算锚杆、喷层、钢筋网、钢拱架等一次支护结构在剪切区高度上提供的支护抗力,反向施加在开挖轮廓面上;对贵阳轨道交通2#线某段连拱隧道进行数值建模,采...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卸荷形成楔形塑性区,基于RABCEWICZ L V等提出的剪切滑移线理论,计算锚杆、喷层、钢筋网、钢拱架等一次支护结构在剪切区高度上提供的支护抗力,反向施加在开挖轮廓面上;对贵阳轨道交通2#线某段连拱隧道进行数值建模,采用中导洞+台阶法施工方案,模拟其开挖支护过程,得出变形破坏效应,并与现场监测的典型断面地表沉降、边墙收敛及顶拱沉降等数据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喷锚支护措施使得围岩及地表沉降、水平变形减小,有效缓解隧道开挖后的应力集中现象,重力式中隔墙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连拱效应明显,支护结构与围岩一起发挥了共同承载圈作用,隧道的整体稳定可以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剪切滑移线 喷锚支护 围岩承载圈 贵阳轨道交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