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查本俊 谢平 +2 位作者 吴志云 邓莎 熊华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按不同的通气方式分为2组。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组(A组)30例,喉罩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T0)、插入通气罩即刻(T1),插入通...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按不同的通气方式分为2组。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组(A组)30例,喉罩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T0)、插入通气罩即刻(T1),插入通气罩后5(T2)、10(T3)min及手术开始后5(T4)、10(T5)min和拔出通气罩即刻(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和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浓度;记录2组患者苏醒时间(停用七氟醚至呼之睁眼)、拔除通气罩的时间(停用七氟醚到完全苏醒)及不良反应(术中上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体动及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诱导后均能较好的保留自主呼吸。B组患者在T1、T6时间点HR、MAP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T1、T2时间点PETCO2均较T0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通气罩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咽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能够安全、有效的运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切除术 鼻咽通气道 面罩 喉罩 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