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间手术医院社区一体化协作网的建立及管理 被引量:48
1
作者 郭晶 刘素珍 +2 位作者 李继平 马洪升 戴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协作网,为日间手术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后续治疗护理,解除患者后顾之忧,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医院所辖区域内的13家社区医疗机构的150名医务人员进行日间手术知识和无菌换药技术培训,建立转诊制度,完成服务质量... 目的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协作网,为日间手术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后续治疗护理,解除患者后顾之忧,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医院所辖区域内的13家社区医疗机构的150名医务人员进行日间手术知识和无菌换药技术培训,建立转诊制度,完成服务质量评价,实现双向转诊。结果从2012年协作网建立至今,医院通过协作网向社区转诊患者124例,社区居民通过协作网顺利预约并实施日间手术者10例,各社区网点向患者提供切口换药服务73次,通过住院、入户、门诊、电话随访等多种服务方式,提供康复及复诊指导服务261次;97例患者接受了一体化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5.4%,对切口处理、康复指导、复诊服务及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88.9%、88.5%、70.5%、93.6%。结论协作网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进行切口换药、预约手术的负担,降低了日间手术患者因自身知识不足、住院时间短而引起的术后忧虑;通过培训和交流,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了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形成医院、社区、患者三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医院 社区网络 社区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奕志 蒋宇振 +1 位作者 刘玉华 吴明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术及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 131例 (132只眼 )行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颞侧做外口长1 4mm、内口长 1 2mm、隧道长 1 0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自切口伸... 目的 探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术及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 131例 (132只眼 )行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颞侧做外口长1 4mm、内口长 1 2mm、隧道长 1 0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自切口伸入已除去硅胶套管、外径为0 9mm的钛金属乳化针头 ,自 1 2mm× 1 0mm辅助切口伸入灌注式晶状体核劈开器 ,以快速晶状体核劈裂技术双手配合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用双手皮质注吸器械吸除晶状体皮质。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 (0 75± 0 6 4 )min。术后 1d、1周及 1个月时 ,裸眼视力≥ 0 5的术眼分别占 5 5 30 %、87 12 %及 90 15 %。术后 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 0 5和 0 8者分别占 90 91%和 77 2 7%。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 ,均无切口热损伤。其他术中并发症包括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1例 (0 76 % ) ,轻度虹膜损伤 3例 (2 2 7% )。结论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安全、有效地通过 <1 5mm的切口吸除白内障 ,手术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 白内障 手术方法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68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5
3
作者 靳安民 张辉 刘成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果6 815例患者中5 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 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开窗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和小切口腹膜后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洪涛 蒋宏毅 +3 位作者 王荫槐 姚干 刘任 杨罗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2期1407-1408,共2页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2 3例 ,开放手术小切口经腹膜后高位结扎术 4 6例 ,术后随访 6~ 18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2 3例 ,开放手术小切口经腹膜后高位结扎术 4 6例 ,术后随访 6~ 18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快 ,随访无复发和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 ,恢复快 ,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外科手术 结扎术 腹膜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学兵 邓宗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方法已确诊为PACG患者92例(92眼),均合并有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混浊。所有患者行小切口...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方法已确诊为PACG患者92例(92眼),均合并有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混浊。所有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9~24个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和降眼压用药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平均眼压(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P〈0.01)。前房深度加深(P〈0.01)。房角全部开放72眼(78.26%)。术后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平均使用降眼压药数量明显减少(P〈0.01)。另14眼(15.22%)虽经联合降眼压,术后眼压仍大于25 mm Hg(1 mm Hg=0.133 k Pa),遂加行小梁切除术。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改善视功能,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无超声乳化设备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术前房角粘连关闭大于270°的患者,联合采用小梁切除术,对于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是必要和稳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外科手术 角膜/解剖学与组织学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眼内压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艳秋 杜婷 +3 位作者 胡廷菊 胡柏龙 习其琼 陈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61-463,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均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七氟烷吸入后常规静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SP组丙泊酚6 mg/(kg·h)持续静脉泵注...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均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七氟烷吸入后常规静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SP组丙泊酚6 m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S组仅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患儿诱导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拔除气管导管时(T3)及拔管后5 min(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 O2)变化,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中七氟烷用量和苏醒期并发症。结果:各时点两组患儿HR、MAP、Sp O2、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S组比较,SP组七氟烷药量减少、术后躁动降低(P<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应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七氟烷 丙泊酚 小儿
下载PDF
微孔引流在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叶芹 许爱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孔引流在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中的作用.方法 48例腋臭患者采用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3 mm的微孔进行引流,闭合切口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24 h换药观察伤口,10... 目的 探讨微孔引流在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中的作用.方法 48例腋臭患者采用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3 mm的微孔进行引流,闭合切口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24 h换药观察伤口,10d拆绷带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 48例患者术后腋部汗臭均消失,出汗减少,社交正常.皮肤瘢痕不明显.结论 微孔引流可作为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有效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汗症 引流术 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微孔引流
原文传递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邵洪 肖雪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两...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两组患儿入室安静后5 min(T1)、麻醉诱导后(T2)、切皮时即刻(T3)、术毕(T4)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 A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均较A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比单纯氯胺酮麻醉更平稳,用药更少,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治疗应用 七氟醚 儿童 麻醉 全身/方法 外科手术 小/方法 麻醉药 全身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艳秋 吴海星 +2 位作者 蒋柯 胡廷菊 胡柏龙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每组20例,术前均予七氟烷吸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芬太...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每组20例,术前均予七氟烷吸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芬太尼3μg/kg,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R组采用瑞芬太尼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S组仅七氟烷吸入,手术开始追加芬太尼2μg/kg,术毕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呼吸无异常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5 min(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及拔管后5 min(T7)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 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后呼吸道事件发生情况,对患儿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和疼痛评分(FLACC)。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气管插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SR组比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儿PAED评分,SR组术后躁动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CC评分比较无差异,SR组术中七氟烷用药量少于S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易于维持,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小儿 术后躁动
下载PDF
无须住院手术病人术后健康需求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涂香娥 郭艳容 刘丹姝2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麻醉科 《淮海医药》 2005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了解无须住院手术病人术后健康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对随机抽取的136名无须住院手术病人进行调查。结果95.6%的病人非常需要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手术过程及效果、用药指导、术后并发症防治、复... 目的了解无须住院手术病人术后健康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对随机抽取的136名无须住院手术病人进行调查。结果95.6%的病人非常需要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手术过程及效果、用药指导、术后并发症防治、复诊指导、心理卫生知识、饮食和营养、活动与休息、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均在75%以上,最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是与医护人员交谈(58.8%),其次是健康手册(26.5%),64%的病人非常需要医院开设健康咨询电话。结论探讨和研究无须住院手术病人术后的健康需求,对开展无须住院手术病人术后的健康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促进病人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须住院手术 外科手术 健康需求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瘘管潜剥结合多孔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项雄华 李通 +4 位作者 金海波 刘丽丽 吴为明 蔡张愉 卿艳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年第8期626-628,共3页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入院当天所在月份分为A组(奇数月,38例)和B组(偶数月,39例),分别采用瘘管潜剥结合多孔浮线引流术和肛瘘切除挂线术治疗。两组的手术时间[(28.6±...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入院当天所在月份分为A组(奇数月,38例)和B组(偶数月,39例),分别采用瘘管潜剥结合多孔浮线引流术和肛瘘切除挂线术治疗。两组的手术时间[(28.6±2.4)与(26.6±2.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2.2±0.84)分]、创面面积[(3.7±0.84) cm2]、创面愈合时间[(23.4±2.41)d]、手术治愈率(97.4%)、术后1年内复发率(5.3%),均优于B组[(4.2±1.3)分、(7.28±1.83) cm2、(38.8±3.49)d、79.5%、25.6%];A组术后肛肠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瘘管潜剥结合多孔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肛门功能损伤小,有更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外科手术 引流术 挂线法
原文传递
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治疗腋臭 被引量:5
12
作者 代淑芳 胡银娥 高俊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 58例腋臭患者通过小切口皮下修剪术剪除汗腺和毛囊后,缝合伤口。在皮瓣上以1 cm为间距,沿皮肤纹理方向,用11号尖刀片戳数个3~5 mm的微引流孔,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48 h换... 目的探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 58例腋臭患者通过小切口皮下修剪术剪除汗腺和毛囊后,缝合伤口。在皮瓣上以1 cm为间距,沿皮肤纹理方向,用11号尖刀片戳数个3~5 mm的微引流孔,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48 h换药观察伤口,弹力绷带包扎5~7 d,7~10 d拆线。术后3个月复查,12、24个月时电话随访。结果 50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所有患者均腋部汗臭消失,出汗明显减少,恢复正常社交。无瘢痕增生。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多孔引流治疗腋臭的疗效确切,多孔引流可作为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有效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汗症 外科手术 引流术 多孔性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先仓 郑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高位肛瘘的手术方式。方法 11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组(治疗组55例)和切开挂线组(对照组55例),对两组治疗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治愈... 目的 探讨治疗高位肛瘘的手术方式。方法 11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组(治疗组55例)和切开挂线组(对照组55例),对两组治疗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7,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和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t=3.440、4.671,均P〈0.01)。结论 切开挂线下选择性缝合术是治疗高位肛瘘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完全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手术前后情绪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锦宝 张树亮 +3 位作者 吴维栋 郑炜 朱勇 陈椿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对比完全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癌根治术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09例,根据术式分为完全电视胸腔镜组(C-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组(VAMT)以及完全电视胸腔镜中转小切口开胸组... 目的对比完全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癌根治术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09例,根据术式分为完全电视胸腔镜组(C-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组(VAMT)以及完全电视胸腔镜中转小切口开胸组(下文简称中转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术前1d、术后3d及1月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AS测评结果显示,术前1d、术后3dC-VATS组与VAMT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与中转组术前1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月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TS组与VAMT组术后3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1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测评结果显示,3组术前、术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肺癌根治术患者,C-VATS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显著低于VA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胸廓切开术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表现焦虑量表 焦虑 抑郁 精神病 状态评定量表
下载PDF
LCP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被引量:5
15
作者 尚咏 伍骥 +2 位作者 赵旭红 初冬 李松林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锁定加压钢板)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 目的探讨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锁定加压钢板)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4例。受伤原因:车祸9例、摔伤20例、打击伤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约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2~6.4个月,平均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两组均未出现腋神经和旋肱血管损伤;随访末的最终疗效按Neer评分,优1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达93.5%。结论 LCP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外科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显露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美容程度高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肱骨骨折/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女婴腹股沟嵌顿疝2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崇高 邹婵娟 +1 位作者 李碧香 王海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79-880,共2页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2例女性腹股沟嵌顿疝患儿,年龄均小于3个月,均经手法复位失败,采用腹横纹小切口(2cm)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观...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2例女性腹股沟嵌顿疝患儿,年龄均小于3个月,均经手法复位失败,采用腹横纹小切口(2cm)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观察所有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2例女性患儿嵌顿物为卵巢17例,卵巢、子宫及附件1例,肠管、阑尾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局部皮下瘀血发生,伤口无感染。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腹部/外科学 腹股沟/外科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梅祥 吴景明 +3 位作者 何二兴 尹知训 钟树栅 白波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短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LDS)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26例LDS患者。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短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LDS)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26例LDS患者。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的差异,评估末次随访VAS评分改善率、Cobb角矫正率及腰椎前凸角改善率,计算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结果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3.0±0.8)分和(3.0±1.1)分,较术前的(8.0±0.9)分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改善率为62.5%。末次随访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7.7±2.8)°vs(17.3±5.5)°,P〈0.05],矫正率为55.5%;末次随访腰椎前凸角明显优于术前[(36.8±4.5)°vs(18.1±4.6)°,P〈0.05],改善率为103.3%。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达100%。结论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LDS早期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纠正侧凸并改善腰椎前凸,椎间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侧凸 退变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迈 杨军民 +5 位作者 仲京 于鲁峰 陈元恒 徐金星 李令珂 张红超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价正中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方法从胸骨角下方1 cm至剑突水平切开皮肤,长约5~10 cm。纵劈胸骨至第二肋间、向右侧横断胸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2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目的评价正中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方法从胸骨角下方1 cm至剑突水平切开皮肤,长约5~10 cm。纵劈胸骨至第二肋间、向右侧横断胸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2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胸廓畸形发生。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矫治,该术式创伤小、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心脏外科手术/方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MI-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知训 何二兴 +3 位作者 崔基浩 吴梅祥 石中玉 刘超杰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4年第4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DLS)的手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32例DLS患者采用改良MI-TLIF凹侧有序...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DLS)的手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32例DLS患者采用改良MI-TLIF凹侧有序撑开、Cage偏置、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进行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通过手术前后脊柱全长片测量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失衡距离,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术后腰腿痛缓解情况,按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切口长度4.2~5.3 cm(平均4.5 cm),手术时间85~165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90~300 mL(平均120 mL),住院时间11~17 d(平均14.5 d)。32例患者中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12.5个月),未发现椎弓根钉棒断裂或Cage移位。腰痛、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从术前(6.8±2.3)分和(7.5±2.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9±1.3)分和(2.4±1.5)分,ODI从术前(41.4±2.7)%降至末次随访的(13.6±2.5)%;Cobb角从术前的(33.7±3.5)°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0.1±2.3)°,腰椎前凸角从术前偏离正常(22.6±8.0)°改善为术后偏离正常(3.3±1.4)°;矢状面、冠状面偏移距离分别从术前的(46.8±9.8)、(29.3±7.8)mm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9.7±7.6)、(10.7±6.3)mm;手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26/30)。结论改良MI-TLIF凹侧有序撑开、Cage偏置融合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低、矫形效果好、疗效确切等优点,是DLS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侧凸 退变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辅助切口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才林 王玛理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4期2120-212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辅助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自2006—2010年期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加做辅助切口(观察组)和不加做...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辅助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自2006—2010年期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加做辅助切口(观察组)和不加做辅助切口(对照组)两组,并对其术中、术后在后囊破裂、虹膜脱出、皮质残留、高眼压及术后1、90 d视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虹膜脱出、角膜水肿、皮质残留、术后早期视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后囊破裂、高眼压及长期视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采用辅助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对眼内组织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方法 晶体植入 眼内 外科手术 辅助切口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