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设备的母猪发情状态下体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秦永孝 王玉梁 +4 位作者 高雪峰 弥世荣 邱小田 张勤 丁向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1,共7页
旨在通过红外测温设备与常规电子温度计研究母猪发情前后体表温度和直肠温度的变化及环境风速、湿度和温度对其影响,为实现母猪发情鉴定的智能化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杜洛克、长白、大白纯繁经产母猪共150头,分成5个批次,对其配种前后1... 旨在通过红外测温设备与常规电子温度计研究母猪发情前后体表温度和直肠温度的变化及环境风速、湿度和温度对其影响,为实现母猪发情鉴定的智能化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杜洛克、长白、大白纯繁经产母猪共150头,分成5个批次,对其配种前后10个时间点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5-30cm,红外测温设备不同距离下体温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部位红外测温结果差异显著,背部是理想的测温部位;3)母猪发情时直肠温度升高,配种时达到最高,而配种后直肠温度则显著降低(P〈0.05),体表温度也是在配种时达到最高;4)发情状态能够显著影响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P〈0.05),测定时间对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没有显著影响,当环境温度、风速和湿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对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变化影响不明显,反之,则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情 直肠温度 体表温度 环境因素 红外测温仪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与表面热电偶测量发射率的匹配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文军 徐永达 郑永军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5,共4页
使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物体温度时,需要知道被测物体的发射率。为测量物体的发射率,提出红外热像仪和表面热电偶组合的匹配法。建立匹配法测量发射率的实验装置,使用该实验装置,利用恒温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在近环境温度范围内对两种测... 使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物体温度时,需要知道被测物体的发射率。为测量物体的发射率,提出红外热像仪和表面热电偶组合的匹配法。建立匹配法测量发射率的实验装置,使用该实验装置,利用恒温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在近环境温度范围内对两种测试样品3M Scotch Super 88型绝缘胶带和3M 1721型绝缘胶带的发射率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值与文献值一致。该文给出两种样品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具体发射率值,该发射率值可用做红外热像仪工程测温中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表面热电偶 发射率 匹配法
下载PDF
高温表面温度计校验仪研制及性能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小龙 吕国义 张贺 《计测技术》 2017年第3期45-47,共3页
介绍了一种高温表面温度计校验仪,适应于50~700℃较高温度范围内的表面温度计校准。对校验仪的温度均匀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该校验仪表面热板具有ф50mm的均匀温度场,在最高使用温度时表面温度均匀度小于2℃,温场稳定性小于1℃/10mi... 介绍了一种高温表面温度计校验仪,适应于50~700℃较高温度范围内的表面温度计校准。对校验仪的温度均匀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该校验仪表面热板具有ф50mm的均匀温度场,在最高使用温度时表面温度均匀度小于2℃,温场稳定性小于1℃/10min。对高温状态下表面温度校验仪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校准数据表明该校验仪可用于高温表面温度计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 表面温度计 表面温度传感器 表面温度校验仪
下载PDF
基于配重式铂热电阻的表面温度计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陈代东 黄嗣竣 +5 位作者 冯黎 王小琳 龚子瑶 阳康 张娟 吕秋颖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2-127,共6页
针对现有表面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该文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的创新性改进,研制一款基于配重式铂热电阻表面温度计。在硬件方面,选择铂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以提高测量准确性。热传导材料方面,采用铜作... 针对现有表面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该文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的创新性改进,研制一款基于配重式铂热电阻表面温度计。在硬件方面,选择铂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以提高测量准确性。热传导材料方面,采用铜作为最佳热传导基底,结合独特的配重探头装置和防风罩设计,有效降低测量误差和环境干扰。软件方面,通过优化的温度标定算法和引入BP神经网络,进一步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与传统热电偶型表面温度计相比,该文研制的配重式表面温度计在最大示值误差和稳定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最大示值误差仅为-0.2°C,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仅需140 s。该研究在减少人为误差和外界环境干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工业生产、校准实验室、环境监测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提供一种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表面温度测量解决方案。未来研究将聚焦于软件算法的智能化和新型传感器材料的探索,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仪器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计 铂热电阻 机械设计 神经网络算法
下载PDF
新型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的设计与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群 林军 陈海凌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9年第2期22-26,46,共6页
文中介绍一种新型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适用于(50~400)℃范围内的表面温度计校准测试工作。装置控制系统采用触屏设计,具有参数设置、温度状态实时显示功能。该校准装置具有Ф100mm的均匀温场,温场均匀性与稳定性均满足JJF规范要求。通... 文中介绍一种新型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适用于(50~400)℃范围内的表面温度计校准测试工作。装置控制系统采用触屏设计,具有参数设置、温度状态实时显示功能。该校准装置具有Ф100mm的均匀温场,温场均匀性与稳定性均满足JJF规范要求。通过对400℃时装置输出温度值的不确定度评估表明,该装置可以用于常见表面温度计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计 校准 触屏 性能分析
下载PDF
表面温度计示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欢 郭浩 苏英 《品牌与标准化》 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
表面温度计是用于测量固体表面温度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生产中。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对可能影响表面温度计示值测量结果的各种不确定来源的分析,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 表面温度计 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
下载PDF
表面温度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孟祥宝 杨金辉 齐朋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7期29-31,共3页
表面温度计是温度测量仪器,由温度传感器和显示仪表组成,用于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表面温度计的示值误差是衡量其技术性能的关键指标。为了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采用铂电阻测温仪和表面温度源组成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对被校表面温度... 表面温度计是温度测量仪器,由温度传感器和显示仪表组成,用于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表面温度计的示值误差是衡量其技术性能的关键指标。为了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采用铂电阻测温仪和表面温度源组成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对被校表面温度计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并分析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显示,表面温度计在50 ℃~ 400 ℃的温度范围内,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0.7 ℃~ 2.0 ℃(k=2),满足校准规范JJF 1409—2013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计 示值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数字式表面温度计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亿坤 邓涛 袁恩阁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9年第2期2-5,共4页
JJF 1409-2013《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于2013年11月正式实施,与已代替的JJG 364-1994检定规程相比,变动较大。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对表面温度计测量装置中标准器、表面温度源等设备的技术要求,修改了校准环境条件要求、示值误差校准的操作... JJF 1409-2013《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于2013年11月正式实施,与已代替的JJG 364-1994检定规程相比,变动较大。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对表面温度计测量装置中标准器、表面温度源等设备的技术要求,修改了校准环境条件要求、示值误差校准的操作方法及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并增加了数据修约要求,按照新的校准规范要求对分辨率为0.1℃数字式表面温度计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计 表面温度源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高灵敏度光纤光栅在表面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文杰 《天津科技》 2014年第4期66-67,共2页
基于光纤光栅的测温原理,制作了一套表面温度计,克服了现有表面温度计抗电磁干扰差的劣势,具有反应迅速、长期稳定等优点。该温度计在(0~100)℃温度范围内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4,℃。针对裸光栅温度灵敏度低的问题,采用了适... 基于光纤光栅的测温原理,制作了一套表面温度计,克服了现有表面温度计抗电磁干扰差的劣势,具有反应迅速、长期稳定等优点。该温度计在(0~100)℃温度范围内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4,℃。针对裸光栅温度灵敏度低的问题,采用了适当的增敏措施,使光纤光栅的灵敏度系数由11.5,pm/℃增加到了39,pm/℃,显著提高了温度计的测量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 表面温度计 光纤光栅 高灵敏度
下载PDF
便携式表面温度计性能检定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晋尧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02年第5期32-33,35,共3页
便携式表面热电偶温度计受使用条件影响很大,因此,因检定条件和现场使用条件不同,使在计量部门定好的准确度等级,在现场使用时变得毫无意义。本文给出了一种便携式表面热电偶温度计的检定方法,以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 便携式 表面温度计 性能检定 准确度
下载PDF
一种修正表面温度计误差的分度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晋尧 秦永烈 岑月琴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1-29,共9页
介绍了一种修正表面温度计误差的分度方法,该方法包括模拟现场工况的分度以及用二次非线性回归方法回归出误差修正公式两部分内容,叙述了二次非线性回归的理论推导过程,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回归分析 表面温度计 分度 误差修正
下载PDF
弧形接触式表面温度计校准模块的应用
12
作者 徐含青 林书培 周万里 《上海计量测试》 2016年第6期27-28,31,共3页
研究了弧形接触式表面温度计的校准方法,构建了弧形接触式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设计了三类校准模块。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校准装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项研究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特殊形状温度计校准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弧形 接触式 表面温度计 校准
下载PDF
SE-东方炉粉煤密相输送系统温度测量方式的改进
13
作者 张逢 《大氮肥》 CAS 2017年第1期48-50,共3页
分析首套SE-东方炉煤制气装置开车初期粉煤输送系统出现的温度测量问题,结合粉煤介质特点,对温度测量方式进行改进。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测量方式简单可靠,能够对粉煤管线温度进行准确测量,保证粉煤质量流量补偿计算的准确性和装置长周期... 分析首套SE-东方炉煤制气装置开车初期粉煤输送系统出现的温度测量问题,结合粉煤介质特点,对温度测量方式进行改进。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测量方式简单可靠,能够对粉煤管线温度进行准确测量,保证粉煤质量流量补偿计算的准确性和装置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东方炉 粉煤密相输送 温度测量 表面温度计
下载PDF
北京城郊近地层湍流实验观测 被引量:27
14
作者 苏红兵 洪钟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39-750,共12页
本文利用两台FA—11超声风速温度仪于1992年3月到4月间在北京325m气象观测塔47m和120m两个高度观测到的风速三个正交分量以及声虚温的湍流脉动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城郊粗糙下垫面近地层湍流特征量及其日变化,... 本文利用两台FA—11超声风速温度仪于1992年3月到4月间在北京325m气象观测塔47m和120m两个高度观测到的风速三个正交分量以及声虚温的湍流脉动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城郊粗糙下垫面近地层湍流特征量及其日变化,无量纲垂直速度和声虚温的方差随稳定度的变化,风速分量和温度的归一化湍流能谱以及动量和热通量的互谱及其随稳定度的变化。并且与平坦均一下垫面近地层湍流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近地层 大气湍流 北京 温度计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江灏 程国栋 王可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1-397,共7页
利用青藏高原改则、甘孜、拉萨和那曲气象站的地面水银温度计观测的地面0cm温度和地面向上、大气向下长波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和比较分析了地面水银表温度与地表辐射温度的差异.分析表明,由于地面水银温度计接触式测温方法的局限性,使得... 利用青藏高原改则、甘孜、拉萨和那曲气象站的地面水银温度计观测的地面0cm温度和地面向上、大气向下长波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和比较分析了地面水银表温度与地表辐射温度的差异.分析表明,由于地面水银温度计接触式测温方法的局限性,使得气象台站观测场地的地面水银表温度存在较大的误差:在裸露地表,夏季白天的正偏差可达4℃以上,夜间的负偏差在-2℃左右;在稠密植被地表,白天正偏差最高可达16℃以上,夜间的负偏差可达-3℃.由于偏差的不均衡性和离散性,即使对地面水银表温度作简单平均或积分平均处理,其代表性仍然很差.在对地表温度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定量化研究与应用中,应避免直接采用地面水银表温度资料,即使由于资料缺乏而以其代之,也应对其采取适当的订正补偿等处理措施.随着科学研究对地表温度准确性的更高要求,推广使用地表辐射测温的观测方法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水银表温度 辐射温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平均辐射温度应用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丽娟 狄育慧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介绍了平均辐射温度的定义及其与表面温度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比较了黑球温度计间接测量法、面积加权平均法和定义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定义法相比,由定义法简化而来的面积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粗略算法,使用时应注意其假设条件;... 介绍了平均辐射温度的定义及其与表面温度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比较了黑球温度计间接测量法、面积加权平均法和定义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定义法相比,由定义法简化而来的面积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粗略算法,使用时应注意其假设条件;黑球温度计间接测量法简单、应用普遍,但引入较多的测量误差,且该方法不适用于辐射温度不均匀或温度瞬时变化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辐射温度 表面温度 黑球温度计 面积加权平均法 角系数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al growth rat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ast 100 a 被引量:12
17
作者 聂宝符 陈特固 +3 位作者 梁美桃 王有强 钟晋梁 朱袁智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7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al growth rat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 Tss), 5 cores of living Porites lute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Xisha Islands and the southern Hainan Island waters and measured. The ...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al growth rat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 Tss), 5 cores of living Porites lute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Xisha Islands and the southern Hainan Island waters and measur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ral growth rates and the Tss records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The annual growth rates of the five samples of Porites lutea during the past 100 a are in the range of 7-15 mm/a, and their mean value is 11 mm/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coral growth rates and the Tss records from the waters during 1961-1993 are in the range of 0. 77-0.89. As a result, a thermometer of the coral growth rate is established. A hindcasting Tss in the waters from 1993 to 1961 has been obtained with an error of about 0.12-0.17℃ . Based upon the calculated result, the rising rate of Ts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ast 100 a is 0. 20℃ ,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0.09℃/100 a), bu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lobal temperature and that of Ts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AL grown rate thermome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HINDCASTING TSS
原文传递
热带海洋珊瑚Sr/Ca、Mg/Ca温度计的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继满 刘弈 +2 位作者 彭子成 贺剑峰 刘桂建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9期1-9,共9页
珊瑚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成为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阐明了珊瑚微量元素Sr/Ca、Mg/Ca温度计的建立基础、测定方法、研究成果、环境意义、争论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多种海表温度计的对比研究,为现代和古海洋环... 珊瑚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成为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阐明了珊瑚微量元素Sr/Ca、Mg/Ca温度计的建立基础、测定方法、研究成果、环境意义、争论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多种海表温度计的对比研究,为现代和古海洋环境的重建、探索气候的变率与特征事件(冷暖、旱涝、ENSO等)的关联以及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提供科学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微量元素比值 海表面温度计 环境意义 生物学 生态学
下载PDF
激光熔覆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场的检测与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钰函 杨启 +3 位作者 闫昭华 支辛蕾 袁自钧 陈向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5-992,共8页
针对激光熔覆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场难以测量的问题,搭建了彩色CCD同轴测温系统。通过优化实验参数,该测温平台可获得清晰、稳定的熔池表面图像,对所拍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可以得到熔池表面的温度场。为了验证得到的温度场是否准确,搭建... 针对激光熔覆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场难以测量的问题,搭建了彩色CCD同轴测温系统。通过优化实验参数,该测温平台可获得清晰、稳定的熔池表面图像,对所拍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可以得到熔池表面的温度场。为了验证得到的温度场是否准确,搭建了红外测温系统,通过对熔池表面不同区域进行测温,得到了与CCD测量结果基本吻合的熔池表面温度分布。两种不同的测温方式得到一致的温度场,说明此测温平台是实用、可靠的,为通过实时检测熔池表面温度进而控制熔覆成形系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成形 熔池表面温度场 CCD比色测温 红外测温仪测温
下载PDF
骶尾部不同分期压疮疮面温度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少茹 刘莉 +2 位作者 钟小晶 谭杏贤 刘凡 《护理学报》 2010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 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不同分期压疮中心、...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 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不同分期压疮中心、边缘、周边正常皮肤温度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90,P<0.001),不同分期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29,P=0.009),分期与部位间具有交互作用(F=3.006,P=0.019),说明不同分期的压疮及压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各期压疮疮面温度均高于正常皮肤温度,认为炎症反应等因素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为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增加组织代谢的氧负荷,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压疮治疗中不宜应用热疗设备进行热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疮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