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去千年东亚与全球百年尺度温度同步性变化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刘雅雯 严蜜 +1 位作者 刘健 宁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9-592,共14页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过去千年(850~2005年)集合模拟试验(CESM-LME)资料,在与重建资料、现代观测/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千年不同世纪东亚与全球地表温度变化的同步性,并结合单因子敏感性试验结果...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过去千年(850~2005年)集合模拟试验(CESM-LME)资料,在与重建资料、现代观测/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去千年不同世纪东亚与全球地表温度变化的同步性,并结合单因子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了造成东亚与全球地表温度各个世纪同步性及变化幅度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过去千年里,在20世纪以前,东亚地区与全球均经历了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温度变化在百年尺度上整体一致,10世纪、 11世纪、 13世纪、 18世纪和19世纪东亚与全球温度变化同步性较高,差异较小;但在12世纪、 14~17世纪中,其变化振幅存在显著差异,东亚地区温度变化幅度总体上小于全球,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等自然外强迫及内部变率对差异的形成可能起到了主导作用;而20世纪以来,两者变化显示出较大的不同步性,东亚地区温度增长没有全球温度增长剧烈,甚至出现了降温,人为外强迫在这一时期起主导作用。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温度的影响在两极有明显的放大效应,是东亚与全球温度变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人为气溶胶排放使得东亚地区温度降低也是东亚与全球温度变化不同步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过去千年 模拟研究 全球 东亚地区 同步性
原文传递
末次间冰期全球地表温度变化及物理机制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熊力 刘博 孙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0-1018,共9页
本研究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末次间冰期模拟试验(lig127k)与工业革命前参照试验(piControl)数据,利用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揭示了地球轨道参数改变引起的全球地表温度变化及其关键过程和机制。5个模式的分析结果表... 本研究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末次间冰期模拟试验(lig127k)与工业革命前参照试验(piControl)数据,利用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揭示了地球轨道参数改变引起的全球地表温度变化及其关键过程和机制。5个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1)与piControl相比,lig127k试验中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主要影响了大气层顶入射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北半球冬季大气层顶入射太阳辐射明显减少,全球平均为-19.60 W/m^(2),而夏季则显著增加,为20.42 W/m^(2),全年平均变化较小,仅为-0.06 W/m^(2);2)lig127k的地表温度也表现为冬季(夏季)显著的降低(升高),其中北半球冬季全球平均降温-0.61 K,夏季增温0.67 K;3)从物理过程分解来看,北半球冬季(夏季)的降温(增温)均主要来自大气层顶入射太阳辐射的贡献,其次来自水汽的正反馈贡献,而云辐射效应则抵消了大部分降温(增温);4)与工业革命前时期相比,在末次间冰期,海陆热力对比在北半球显著加强,而在南半球显著减弱,其中起正贡献的主要过程为陆地/海洋热输送和云辐射效应,而太阳辐射强迫效应和地表湍流热通量则是主要的负贡献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地表温度变化 物理机制 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 地球轨道参数变化 海陆热力对比
原文传递
An Updated Estimation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O_2 and Its Effect on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
3
作者 张华 张若玉 石广玉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017-1024,共8页
New estimations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O2 were calculated using updated concentration data of CO2 and a high-resolution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The stratospheric adjusted radiative forcing (ARF) due to CO2 f... New estimations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O2 were calculated using updated concentration data of CO2 and a high-resolution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The stratospheric adjusted radiative forcing (ARF) due to CO2 from the year 1750 to the updated year of 2010 was found to have increased to 1.95 W m-2, which was 17%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PCC's 4th Assessment Report because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CO2 concentrations since 2005. A new formula is proposed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F of CO2 and its concentration.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F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 possible changes in equilibrium surface temperature were estimated under the scenario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O2 increases to 1.5, 2, 2.5, 3, 3.5 and 4 times that of 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year 2008. The result was values of +2.2℃, +3.8℃, +5.1℃, +6.2℃, +7.1℃ and +8.0℃ respectively, based on a middle-level climate sensitivity parameter of 0.8 K (W m 3)-1. Non-equilibrium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the next 500 years were also calculated under two kinds of emission scenarios (pulsed and sustained emissions) as a comparison, according to the Absolute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 Potential (AGTP) of CO2. Results showed that CO2 will likely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global warming if no emission controls are imposed, and the effect on the Earth-atmosphere system will be difficult to restore to its origina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radiative forcing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 Potential
下载PDF
锡铋合金/微波膨化木复合材料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柴媛 陶鑫 +1 位作者 梁善庆 傅峰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为了给锡铋合金/微波膨化木复合材料(WMC)作为地采暖地板基材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选择低熔点锡铋合金和微波膨化木为原料,通过真空浸渍方法制备填缝型WMC,采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恒温加热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分析木材纹理方向、加热温度和... 为了给锡铋合金/微波膨化木复合材料(WMC)作为地采暖地板基材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选择低熔点锡铋合金和微波膨化木为原料,通过真空浸渍方法制备填缝型WMC,采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恒温加热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分析木材纹理方向、加热温度和受热面积对WMC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纹理方向对WMC温度变化存在较大影响,表面温度均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纵向的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最高,径向与弦向次之。加热温度越高,WMC表面温度越高,其传热性能与加热温度呈正相关,升降温速率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加热70℃时的升降温速率比30℃提高了583%和400%,温度不均匀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受热面积的增加,WMC的稳定最高温度、升降温速率均略有增加。在纹理方向、加热温度和受热面积3种影响因素中,纹理方向和加热温度对WMC的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采用填缝型WMC作为地采暖用木质地板基材时,应优先考虑纹理方向和加热温度的影响。研究证明,低熔点合金(LMA)的加入提高了微波膨化木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膨化木 低熔点锡铋合金 复合材料 表面温度变化 采暖木质地板
下载PDF
近百年中国近海海温变化 被引量:62
5
作者 张秀芝 裘越芳 吴迅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9-807,共9页
使用Hadley中心1901~2004年1°×1°海表温度(SST)资料,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选择代表区域研究中国近海海温的长期变化.研究发现,近100年多来各海区呈增温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90年代至今最暖.渤、黄、东海... 使用Hadley中心1901~2004年1°×1°海表温度(SST)资料,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选择代表区域研究中国近海海温的长期变化.研究发现,近100年多来各海区呈增温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90年代至今最暖.渤、黄、东海年平均和1月海温、东海7月海温变化基本呈阶梯型,20世纪初至30年代冷、50年代较暖、60年代略有下降,80年代上升;7月渤、黄海海温呈2波型,20世纪第一个10年和80年代冷,30~50年代和90年代暖;南海20世纪初至70年代海温变化不显著.除东海年平均海温外,各海区年、季海温均具有2~4年的显著变化周期和准7年的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 海温变化 增温趋势
下载PDF
基于增强回归树的地表温度变化敏感性与下垫面改变关系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6
作者 郁雅茜 余泽龙 +1 位作者 崔思静 孙凤云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0期37-46,共10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分析地表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和下垫面改变的关系,对探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热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基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地表温...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分析地表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和下垫面改变的关系,对探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热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基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地表温度转移矩阵计算以及增强回归树的处理,探讨示范区地表温度变化敏感性与下垫面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1)示范区地表最高、最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温地区普遍出现在城乡用地,主要集中在徐泾镇、松陵镇、罗星街道、魏塘街道、盛泽镇等城镇,而低温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域区域。2)1985—2020年,耕地、林地、水域的总面积大量减少,城乡用地面积逐年增加。3)地表温度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转变为城乡用地、耕地、林地和水域的下垫面区域。4)2010—2020年,青浦区地表温度敏感性相对较低,嘉善县地表温度敏感性变化相对平稳,而吴江区地表温度敏感性变化波动性较大。减少用地类型转化为城乡用地和耕地,合理安排城乡用地类型的分布,增加示范区内绿化面积,继续对水域及林地进行保护和治理将会对示范区热环境改善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敏感性 增强回归树 地表温度 下垫面 一体化示范区
下载PDF
近2000年南海北部海表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杭芳 邓文峰 韦刚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759,共12页
近2 000年来的热带海洋高分辨率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记录对了解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评估当前全球变暖现象及未来气候趋势预测至关重要.南海北部海域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能够广泛发育珊瑚等能提供高分辨率气候... 近2 000年来的热带海洋高分辨率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记录对了解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评估当前全球变暖现象及未来气候趋势预测至关重要.南海北部海域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能够广泛发育珊瑚等能提供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的研究载体,是开展近2 000年高分辨率SST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通过汇总并重新计算近年来南海北部高分辨率的SST重建记录,总结了近2 000年来该区域SST的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其对当今全球变暖认识的启示.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10个时段共596年的高分辨率SST变化时间序列,其中包括41年的月分辨率记录和555年的年分辨率记录.这10个时段的SST异常值构成的SST变化趋势概况将南海北部近2 000年气候分成"暖期—冷期—暖期—冷期—暖期"5个阶段.影响SST变化的可能因素包括火山活动、东亚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太阳活动和人类活动5个方面.与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前自然因素驱动的气候变化相比,当前的全球变暖是自然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共同结果.虽然强烈的人为干扰叠加并没有使现代暖期SST变化显著高出中世纪暖期,但却使SST变化的幅度加大、频率加快,很有可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考虑到现有的重建结果不足以精细描述近2 000年来该区的SST变化,补充和完善南海北部高分辨率SST变化的资料库,精确划分南海北部近2 000年气候变化的特征时段,并建立起精细反演SST变化的气候模型等应该成为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变化 南海北部 近2000年 全球变暖
下载PDF
隐裂牙热熔充填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变化的研究
8
作者 杨懿 吴晓雪 +2 位作者 谈珺 刘海波 文军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04-207,250,共5页
目的:研究隐裂牙与正常牙在根管热熔充填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变化差异,为临床中隐裂牙的根管热熔充填操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温差法,在体外建立隐裂牙模型,对隐裂牙和正常牙进行根管热熔充填操作,记录整个过程中隐裂牙和正常牙牙根... 目的:研究隐裂牙与正常牙在根管热熔充填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变化差异,为临床中隐裂牙的根管热熔充填操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温差法,在体外建立隐裂牙模型,对隐裂牙和正常牙进行根管热熔充填操作,记录整个过程中隐裂牙和正常牙牙根表面温度变化,并对二者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隐裂牙模型。与正常牙相比,隐裂牙牙根表面温度升高更快,温度升高值更高。釉牙骨质界下2mm是热熔充填过程中温度升高最高的部位,最高温度升高值为15.41℃。结论:隐裂牙更易导热,在隐裂牙根管治疗过程中推荐使用小锥度器械,更低的操作温度,更短的操作时间,以避免热熔充填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升高造成的牙周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热熔充填 根面温度变化
下载PDF
未来20年中国气温变化预估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1 位作者 江滢 徐影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利用40余个气候模式和模式集合,考虑多种人类排放情景,预估到2025年前相对于1961—1990年中国的气温变化。只考虑未来人类排放增加多模式集成预估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自2006至2025年的20 a期间将继续变暖0.55℃,至2010年年平均气温... 利用40余个气候模式和模式集合,考虑多种人类排放情景,预估到2025年前相对于1961—1990年中国的气温变化。只考虑未来人类排放增加多模式集成预估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自2006至2025年的20 a期间将继续变暖0.55℃,至2010年年平均气温平均变暖约为1.08℃(平均变暖范围为0.73—1.54℃),至2020年年平均变暖约为1.43℃(平均变暖范围为1.10—2.09℃),至2025年年平均变暖约为1.39℃(平均变暖范围为0.94—2.19℃)。对1990—2005年已经出现观测事实的近16 a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进行检验表明,多模式考虑多种排放情景集成,一致预估出这16 a的明显变暖趋势,但是变暖幅度略低于实际观测值。经检测证实,对2006—2025年中国气温的预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预估没有考虑未来的自然变化,只考虑人类排放继续增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未来20年 气温变化 气候模式 预估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郯俊岭 江志红 马婷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3-597,共15页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35个全球气候模式历史模拟与RCP4.5预估结果,通过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对中国气温进行多模式集合研究,给出了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中国2...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35个全球气候模式历史模拟与RCP4.5预估结果,通过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对中国气温进行多模式集合研究,给出了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中国21世纪冬夏将持续升温,且升温具有冬季高于夏季,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初期(2016—2035年)北方有很大可能(>80%)升温超过0.7℃,南方升温相同幅度的概率则超过50%;中期(2046—2065年)北方和南方升温超过1.5℃的概率分别为80%和50%;末期(2081—2100年),北方(南方)有80%(50%)的可能的升温超过2℃。气温预估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无论冬夏,21世纪不同时期升温相对较弱的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南侧和中国东南地区为不确定性低值区,基本低于0.6℃,对应可信度较高,如21世纪初期信噪比超过4;而不确定性的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东北平原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侧等升温相对较大的地区,普遍高于1℃,对应可信度较低,如初期信噪比低于2.5。此外,基于信噪比对比发现除青藏高原东部外,其他区域夏季预估的可信度均高于冬季,21世纪末期高于初期,且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地表气温变化 不确定性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模拟与预估 被引量:13
11
作者 晋程绣 姜超 张曦月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7-611,共15页
应用1961-2014年CN05.1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集,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基于泰勒图、泰勒指数和年际变化技巧评分,系统评估了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的模拟能... 应用1961-2014年CN05.1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集,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基于泰勒图、泰勒指数和年际变化技巧评分,系统评估了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并预估该地区未来气温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与其他季节相比,大多数CMIP6模式对研究区1961-2014年秋季气温气候态空间分布的模拟表现最好;CMIP6模式模拟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结果整体偏低。19个模式中对西南地区气温模拟较好的模式有ACCESS-CM2、 CMCC-CM2-SR5和CMCC-ESM5。(2)3个较优模式的等权重集合,在模拟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方面优于19个模式的等权重集合。(3)与1961-2014年同期观测结果的多年平均气温相比,未来西南地区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在4种情景下均呈升高趋势,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0.94~3.48℃。4种气候情景下均表现为夏季升温最多(2.17~3.48℃),且夏季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幅度最小;冬季升温最少(0.94~2.24℃),其年际波动幅度最大。(4)在21世纪初,4种情景间季节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趋势差异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1世纪中期,高辐射强迫情景下气温的升高趋势逐渐高于低辐射强迫情景。(5)在4种情景下,21世纪初期(2015-2034年)、中期(2045-2064年)及末期(2081-21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与历史(1961-2014年)观测气温的距平值均呈现西北大于东南、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大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空间分布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在21世纪末期,同一地区高辐射强迫情景的气温距平值明显高于低辐射强迫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模式 西南地区 气温变化 评估 预估
下载PDF
1901-2007年澳门地面气温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瑞权 吴池胜 +5 位作者 王安宇 何夏江 王婷 梁嘉静 黎婉文 梁必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利用澳门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澳门1901—2007年地面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近107a的升温率为0.066℃/10a,明显低于全球平均升温率。季节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最大的增暖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夏季的增暖最小;冬... 利用澳门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澳门1901—2007年地面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近107a的升温率为0.066℃/10a,明显低于全球平均升温率。季节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最大的增暖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夏季的增暖最小;冬、夏季的变化分别有明显的时间尺度约为60a和30a的振动。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率仅为最低气温的一半左右。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缓慢的气候波动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升幅与历史上的增暖大致相当;最低气温近20多年来的增暖趋势可能是其长期(变暖)趋势的延续。年平均日较差整体来说是趋于减少的,但近30a却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温变化 气候变暖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澳门
下载PDF
3月北半球海冰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樟 吴仁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利用海冰密集度资料和海冰范围指数,分析了3月北半球海冰在1979-1995年和1996-2014年2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及趋势差异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3月总海冰范围以稳定速率减少,速率无明显加速.而各个分海域的海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区... 利用海冰密集度资料和海冰范围指数,分析了3月北半球海冰在1979-1995年和1996-2014年2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及趋势差异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3月总海冰范围以稳定速率减少,速率无明显加速.而各个分海域的海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巴伦支海海冰在2个时期内以稳定的速率减少;白令海海冰不减反增;鄂霍次克海海冰缩减速度在后期减小;圣劳伦斯湾的海冰范围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显著增大,后期缓慢缩减.3月海冰趋势变化的空间特征与同期表面气温和表面风场的趋势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变化趋势 区域差异 表面气温变化 表面风场变化
下载PDF
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云仪 李俊 +2 位作者 王革辉 张丽华 施雷花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119,133,共5页
测试了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参数,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透湿透气性,以及KES测试的低负荷下各项力学性能等各项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布相较于传统医用服装机织面料在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及成型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所设计的实验... 测试了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参数,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透湿透气性,以及KES测试的低负荷下各项力学性能等各项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布相较于传统医用服装机织面料在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及成型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用DL-700C红外热像仪监测了模拟衣下微气候的热湿传递特性,以及不同状态时面料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织物表面温度变化率作为表征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医用防护服 温度变化率 热湿舒适性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海温和大气对流的低频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楚明 何有海 +1 位作者 关翠华 林锡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3-612,共10页
根据云顶黑体温度(TBB) 相位变化并参考西沙站海面温度(SST) 状况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分析研究了与夏季风爆发时间和强度有关的TBB 和SST 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平均时间是5 月第4 候,爆发的时... 根据云顶黑体温度(TBB) 相位变化并参考西沙站海面温度(SST) 状况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分析研究了与夏季风爆发时间和强度有关的TBB 和SST 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平均时间是5 月第4 候,爆发的时间和强度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爆发期间的海气状况与大气的低频振荡密切相关。夏季风爆发早年(5 月第2 候) ,大气对流活动较强,西南风较强,海温下降显著;夏季风爆发晚年(6 月第1 候) 情况则相反;它爆发的强度还与爆发期间大气对流的30 ~60 天振荡到达南海的位相有关;前冬和早春南海海温的高低和4 月下旬至5 月中南半岛强对流区的出现时间是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前期征兆。根据前期南海海温预测1998 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和强度与实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爆发 大气对流活动 海面温度 低频振荡
下载PDF
基于BFAST算法的神东矿区地表温度突变检测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园园 王藏姣 +1 位作者 雷少刚 郭洋楠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00,共9页
为获取神东矿区地表温度长期变化趋势,提取其地表温度突变特征,以2000—2018年16 d地表温度最大值合成的MOD11A2为数据源,对神东矿区地表温度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其时序变化趋势,并利用BFAST算法(breaks for additive seasonal and trend... 为获取神东矿区地表温度长期变化趋势,提取其地表温度突变特征,以2000—2018年16 d地表温度最大值合成的MOD11A2为数据源,对神东矿区地表温度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其时序变化趋势,并利用BFAST算法(breaks for additive seasonal and trend)提取地表温度突变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大突变发生时间和突变幅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叠加统计方法分析地表温度突变与土地覆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8年,由于神东矿区整体植被覆盖度增加,矿区内98.63%的区域地表温度呈下降趋势;露天采区地表温度突变比例高于井工采区,露天采区和井工采区内地表温度突变面积占比分别为34.66%和19.02%,归因于露天开采比井工开采对地表扰动更加剧烈;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地表温度突变,地表温度突变方向和幅度取决于土地覆被变化的类型、规模等。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突变 BFAST算法 MOD11A2 神东矿区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前后的地温变化研究
17
作者 卢显 马未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138-139,共2页
1研究背景对于地面温度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已取得诸多研究结果。如:马未宇等(2018)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地温数据,计算出江西九江地震前后不同层温度的变化,探索天体... 1研究背景对于地面温度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已取得诸多研究结果。如:马未宇等(2018)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地温数据,计算出江西九江地震前后不同层温度的变化,探索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ATSCTF)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地震可能是地温变化的一个原因,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天气变化,并且地温升高与ATSCTF变化同步波动;陈顺云等(2018)通过潜埋钻孔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床温度,探索地壳应力变化,重点研究了康定M_(S) 6.3地震的同震响应,结果显示,基岩温度变化与地震发生具有同步性。本文拟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以2018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为例,研究大地震发生前后地温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地温变化 卫星云图
下载PDF
15%乙醇与清水冰袋局部降温效果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颖 许倩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15%乙醇与清水冰袋局部降温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冰敷方法。方法将健康志愿者40人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采用15%乙醇冰袋于大腿皮肤区局部冰敷;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局部冰敷,持续25min后评价效果。结果... 目的比较15%乙醇与清水冰袋局部降温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冰敷方法。方法将健康志愿者40人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采用15%乙醇冰袋于大腿皮肤区局部冰敷;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局部冰敷,持续25min后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降温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于冰敷20min后皮肤表面温度趋于平稳。结论15%乙醇冰袋降温效果优于清水冰袋,冰敷时间以20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疗 冰袋 乙醇 清水 皮肤表面温度 变化趋势
下载PDF
秋季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与南北涛动年际变化不同位相配置及其对中国气温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游 管兆勇 +1 位作者 张茜 尹旸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7-379,共13页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构建秋季欧亚大陆-太平洋区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MAMLO)指数和大气质量南北涛动(IHO)指数,对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的不同位相配置下环流特征及其对中国秋季气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构建秋季欧亚大陆-太平洋区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MAMLO)指数和大气质量南北涛动(IHO)指数,对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的不同位相配置下环流特征及其对中国秋季气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与南北涛动指数相关系数仅为-0.06,二者在统计学意义上相互独立。二者存在4种位相配置类型,即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均为正位相(第Ⅰ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均为负位相(第Ⅱ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为正位相而南北涛动为负位相(第Ⅲ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为负位相而南北涛动为正位相(第Ⅳ类配置)。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呈现不同位相配置类型时,大气质量的重新分布造成了不同的地表气压场分布并显著地影响到了中国北方地区秋季气温异常分布。当二者为第Ⅰ类配置时,南北涛动削弱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质量的负异常,减弱了该区域的异常低压,增强欧亚地区大气质量正异常并加强了欧亚地区的地面高压环流,共同造成中国秋季气温异常成东西反位相型分布,东部暖而西部冷;当二者为第Ⅱ类配置时,南北涛动削弱欧亚大陆大气质量的正异常,增强北太平洋地区大气质量负异常。此时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和南北涛动通过影响地表风场使得气温异常成全国一致型分布,全区偏暖;而第Ⅲ类配置与第Ⅰ类配置对气温的影响类似,但为东部冷而西部暖,第Ⅳ类配置与第Ⅱ类配置的影响类似。这些表明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对秋季欧亚地区气温异常起到主要作用,而南北涛动则在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影响中国北方气温异常分布中起到干扰作用。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秋季大气环流变化机理及中国北方乃至欧亚地区秋季气温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MAMLO) 南北涛动(IHO) 环流异常 中国气温 秋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