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Benzo[a]azulene单元的锯齿状梯形共轭聚合物的表面在位合成
1
作者 吴名辉 Markus Mühlinghaus +5 位作者 李雪超 徐超婕 陈强 张海明 Klaus Müllen 迟力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梯形共轭聚合物(CLPs)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绝大多数CLPs是通过溶液方法合成的,但近年来,在超高真空环境中进行的表面原位合成策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CPL合成的新方法。表面原位合成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溶液合成的限制,如随... 梯形共轭聚合物(CLPs)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绝大多数CLPs是通过溶液方法合成的,但近年来,在超高真空环境中进行的表面原位合成策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CPL合成的新方法。表面原位合成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溶液合成的限制,如随着聚合度增加而受限的溶解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实现复杂共轭结构的精确合成。Azulene衍生物是在表面合成非苯型CLPs的有吸引力的前体。与传统的只含六元环的CLPs相比,使用烷基取代的azulene作为前体分子,有望获得具有复杂骨架结构的CLPs,从而调控其电子性质,但目前很少有人探索这种策略。本文报道了3,3'-二溴-2,2’-二甲基-1,1’-联薁(DBMA)在Au(111)表面上的热化学反应。在室温的Au(111)衬底上,我们发现沉积的分子在重构表面的fcc(面心立方堆积)区域形成无定型的聚集体,并在100℃以下保持形貌不变。当退火温度高于150℃后,DBMA发生脱溴反应并与金原子络合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立体结构的2,2’-二甲基-1,1’-联薁有机金属聚合物,并展现出迥异的图像特征。随后在更高温度下退火,有机金属聚合物脱去金属原子并经历碳碳偶联反应。该过程伴随着甲基与相邻薁单元之间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形成了含有benzo[a]azulene单元的梯形共轭聚合物。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当一侧甲基参与反应并在聚合物中形成六元环时,会显著地弯折聚合物链,使得另一侧甲基与薁单元之间的距离增加,并抑制预期的环化过程。我们通过键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反应过程中的相关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结果与反应中间结构的应力关联紧密。我们的结果表明,烷基取代的azulene前体可应用于非苯型碳纳米结构的表面合成,并有望实现扩展的非苯型二维碳纳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在位合成 非苯型碳纳米结构 梯形共轭聚合物 扫描探针显微镜 键分辨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曲面综合法复杂齿面啮合仿真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家琦 郭玉梁 +1 位作者 魏冰阳 曹雪梅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0,26,共6页
根据空间曲面啮合原理,构建共轭曲面的数理综合模型;基于该模型坐标变换,求得弧齿锥齿轮大、小轮齿面的数理解;基于曲面综合,给出齿面修形梯度曲面(简称Ease-off曲面)的构建方法;以齿面的旋转投影平面为坐标平面划分网格,计算了小轮修... 根据空间曲面啮合原理,构建共轭曲面的数理综合模型;基于该模型坐标变换,求得弧齿锥齿轮大、小轮齿面的数理解;基于曲面综合,给出齿面修形梯度曲面(简称Ease-off曲面)的构建方法;以齿面的旋转投影平面为坐标平面划分网格,计算了小轮修形齿面与共轭齿面的法向修形量,得到弧齿锥齿轮Ease-off曲面;通过解析Ease-off曲面,获得了完整的齿面接触形态:差曲线、接触路径、传动误差等,与齿面实际接触斑点形态高度一致。为复杂齿面的拓扑设计、啮合形态仿真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差曲面 传动误差 接触斑点 曲面综合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合成CdSe纳米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明哲 李东升 +1 位作者 杨德仁 阙端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06-1310,共5页
以聚苯乙烯(PS)单分散微球为模板,利用表面化学沉积,在PS微球表面合成了CdSe纳米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CdSe纳米晶以岛状形貌分布在PS微球表面,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合成CdSe纳米晶具有立方相结构.通过对产物形貌的演变过... 以聚苯乙烯(PS)单分散微球为模板,利用表面化学沉积,在PS微球表面合成了CdSe纳米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CdSe纳米晶以岛状形貌分布在PS微球表面,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合成CdSe纳米晶具有立方相结构.通过对产物形貌的演变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表明,PS球周围的双电层结构对该形貌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硒化镉 纳米颗粒 表面合成
下载PDF
高键合量苯基化MCM-41的合成及其吸附特质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林科 杜新贞 +2 位作者 曹旭 司长代 陈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4,18,共5页
采用正硅酸乙脂(TEOS)为硅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模板剂,用三甲氧基苯基硅烷(TMPS)作偶联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苯基修饰MCM-41(Phenyl-MCM-41),对比研究了合成方法和脱模方式。结果表明,在分步合成法中,采用酸萃取脱模... 采用正硅酸乙脂(TEOS)为硅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模板剂,用三甲氧基苯基硅烷(TMPS)作偶联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苯基修饰MCM-41(Phenyl-MCM-41),对比研究了合成方法和脱模方式。结果表明,在分步合成法中,采用酸萃取脱模方式不仅可除去表面活性剂模板剂,而且MCM-41表面的Si-OH反应活性较高,有利于提高键合量;室温条件下,采用TEOS和TMPS共水解缩聚一步直接合成Phenyl-MCM-41,可进一步提高有机键合量,且高键合量的介孔复合体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很强的疏水性。以Phenyl-MCM-41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的吸附涂层材料,与HPLC联用,考察了对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分离性质及其在黄河水样中的分析应用,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吸附速度快、线性范围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复合体 表面修饰 固相微萃取 邻苯二甲酸酯
下载PDF
曲面综合高减比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参数计算与接触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聚波 王永强 +1 位作者 魏冰阳 杨建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82-289,共8页
高减比准双曲面齿轮(High reduction hypoid gear,HRH)间曲面复杂,常规加工计算方法难以实现对其齿面啮合质量的控制。建立空间齿轮啮合传动坐标系,给出空间啮合方程的通用形式。推导修形刀盘的曲面方程,提出刀盘齿廓修形方法,解决了HR... 高减比准双曲面齿轮(High reduction hypoid gear,HRH)间曲面复杂,常规加工计算方法难以实现对其齿面啮合质量的控制。建立空间齿轮啮合传动坐标系,给出空间啮合方程的通用形式。推导修形刀盘的曲面方程,提出刀盘齿廓修形方法,解决了HRH齿轮的齿面曲率修正问题。利用密切曲面原理,综合产形曲面、小轮曲面、修形梯度ease-off差曲面,建立HRH齿轮加工参数计算与啮合仿真模型,给出ease-off差曲面的几何参数控制方法、HRH齿轮加工计算与啮合仿真计算流程,实现了对齿面微分结构与啮合质量的控制。通过接触斑点、动态性能试验检验了齿面啮合质量。解决了复杂HRH齿面微分结构修正与啮合质量控制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齿轮 曲面综合 啮合方程 差曲面
原文传递
利用表面模板调控低维有机纳米材料的拓扑结构(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其瑭 朱俊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8-1296,共9页
"自下而上"的纳米结构制备法是一种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构筑纳米结构的方法;相比于"自上而下"的蚀刻技术,其可实现更小尺寸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因此,这种"自下而上"制备法将是纳米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 "自下而上"的纳米结构制备法是一种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构筑纳米结构的方法;相比于"自上而下"的蚀刻技术,其可实现更小尺寸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因此,这种"自下而上"制备法将是纳米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其中一个存在已久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所构筑的纳米拓扑结构进行精确控制。此文综述了近期关于如何调控由表面乌尔曼反应合成的纳米材料拓扑结构的研究。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利用纳米结构与衬底晶格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控制金属有机链的形状;其次,利用超栅格或者超分子模板对长链进行有效剪裁;最后,利用纳米结构与衬底之间对称性的匹配来调控环状和链状产物的形成。另外,我们对寻求普适性模板以调控更广泛类型的纳米材料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调控 表面模板 乌尔曼反应 表面合成 金属有机 聚合物 大环分子
下载PDF
On-surface synthesis of covalent coordination polymers on micrometer scale
7
作者 Mathieu Koudia Elena Nardi +1 位作者 Olivier Siri Mathieu Abel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933-940,共8页
On-surface synthesis under ultrahigh vacuum provide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control matter at the atomic level,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new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having remarkable electronic... On-surface synthesis under ultrahigh vacuum provide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control matter at the atomic level,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new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having remarkable electronic, magnetic, or catalytic properties. This strategy must address the problem of limited extension of the domains due to the irreversible nature of covalent bonds, which prevents the ripening of defects. We show here that extended materials can be produced by a controlled co-deposition process. In particular, co-deposition of quinoid zwitterion molecules with iron atoms on a Ag(111) surface held at 570 K allows the formation of micrometer-sized domains based on covalent coordination bonds. This work opens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meter-scale single-layer covalent coordination materials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surface synthesis scanning tunnelingmicroscopy (STM) two-dimensional polymer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原文传递
Single-Atom Protecting Group for on-Surface Synthesis of Graphdiyne Nanowires
8
作者 Huan Shan Ya-hui Mao Ai-di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620-624,共5页
On-surface synthesis of semiconducting graphdiyne nanowires usually suffer severe side reactions owing to the high reactivity of the butadiynylene units at noble metal surfaces,limiting the production of isolated nano... On-surface synthesis of semiconducting graphdiyne nanowires usually suffer severe side reactions owing to the high reactivity of the butadiynylene units at noble metal surfaces,limiting the production of isolated nanowir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the high-yield synthesis of branchless graphdiyne nanowires [-C≡C-Ph2-C≡C-]nvia on-surface Ullmann coupling of 1,4-bis(4-bromophenyl)-1,3-butadiyne molecules wit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Non-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with single-bond resolution reveals that single gold adatoms act as effective protecting groups for butadiynylene units by forming Au-π ligand bonds, preventing unwanted branched coupling reactions and enabling the synthesis of ultralong isolated graphdiyne nanowires. This study will stimulat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role of various surface adatoms in protecting on-surface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surface synthesis Graphdiyne ULLMANN coupling Protecting group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的表面构筑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鲁晔 刘梦溪 裘晓辉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2-499,共8页
表面限域催化的在位化学反应为可控构筑低维碳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结合近期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碳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精细表征,包括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有机纳米导线、含有周期性4-8-4元环的石墨烯纳米带等,并... 表面限域催化的在位化学反应为可控构筑低维碳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结合近期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碳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精细表征,包括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有机纳米导线、含有周期性4-8-4元环的石墨烯纳米带等,并简要概述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化学反应 碳纳米材料 脱卤偶联 扫描隧道显微镜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
原文传递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10
作者 孙兵 莫依萍 +2 位作者 汪利梅 岳婕好 王栋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4-1006,共13页
二维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多孔有机晶体材料.2D COFs材料的多孔性、结晶性及二维方向的π电子共轭体系、层间有序的π-π柱状堆积,赋予了该材料... 二维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多孔有机晶体材料.2D COFs材料的多孔性、结晶性及二维方向的π电子共轭体系、层间有序的π-π柱状堆积,赋予了该材料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拓扑结构设计和单体选择制备的2D COFs材料具有密度低、结构有序、比表面积大、孔径尺寸和结构可调等特点,并可以通过后合成修饰、孔穴客体填充或负载、材料复合等方式实现对2D COFs材料的功能化.另外,基于表面合成等方法,还可以在一定的基底表面制备出取向、有序的2D COFs单分子层或薄膜.本文综述了2D COFs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功能化,及其在物质吸附储存和输运、催化、能量存储与转化、光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共价有机框架 多孔材料 π共轭体系 表面合成 二维有机薄膜材料
原文传递
限域效应在表面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建民 王涛 朱俊发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524,共9页
利用"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在表面构建不同的功能化纳米结构是目前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实现对合成纳米结构的精确控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分子、金属衬底和反应动力学条件等.特别是,得益于衬底表面的二维环... 利用"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在表面构建不同的功能化纳米结构是目前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实现对合成纳米结构的精确控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分子、金属衬底和反应动力学条件等.特别是,得益于衬底表面的二维环境,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二维限域效应来调控表面化学反应,从而得到高质量和高产率的目标纳米结构.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期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几种不同的限域效应在表面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用前驱体分子与衬底晶格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控制不同对称性产物的生成;(2)利用前驱体分子自身的位阻效应调控表面反应;(3)通过制备表面模板控制合成产物的尺寸和形状;(4)利用表面自组装策略调控多路径的化学反应.此外,本文还对寻求更加精准的限域手段来调控表面反应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合成 限域效应 低维纳米结构 反应调控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文传递
低维石墨烯体系中的离域磁性
12
作者 郑玉强 王世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6-63,共18页
由于量子效应,低维石墨烯体系中具有离域的p壳层磁性,其性质迥异于局域的d/f壳层电子.该离域特性使精准调控纳米石墨烯的磁基态和磁交换作用变得有可能,有望精准构筑高质量的磁性石墨烯量子材料.近年来,由于表面化学和表面物理的深度结... 由于量子效应,低维石墨烯体系中具有离域的p壳层磁性,其性质迥异于局域的d/f壳层电子.该离域特性使精准调控纳米石墨烯的磁基态和磁交换作用变得有可能,有望精准构筑高质量的磁性石墨烯量子材料.近年来,由于表面化学和表面物理的深度结合,在单原子精度下研究纳米石墨烯的磁性变为可能,打开了一个研究有机量子磁体的新方向.本综述首先概述纳米石墨烯磁性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然后讨论纳米石墨烯中磁性的产生机制,接着回顾近年来实验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低维磁性石墨烯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烯 非局域电子磁性 表面化学合成 扫描隧道显微镜
下载PDF
利用基元分布的模型表面纹理合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峻 李峰 +1 位作者 桂彦 刘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1-2365,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基元分布的模型表面纹理合成方法,以解决在模型表面合成近似规则纹理时无法保持纹理元素完整性和纹理结构连续性的问题.算法首先通过分析二维样本纹理,提取单个基元并且构建样本纹理的连通关系;然后利用已构建的连通关系在... 提出一种利用基元分布的模型表面纹理合成方法,以解决在模型表面合成近似规则纹理时无法保持纹理元素完整性和纹理结构连续性的问题.算法首先通过分析二维样本纹理,提取单个基元并且构建样本纹理的连通关系;然后利用已构建的连通关系在模型表面生成新的基元分布,该分布与样本纹理的基元分布具有一定外观相似性;最后采用局部纹理映射将基元放置模型表面,以获得模型表面纹理合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灵活可控,不仅可以自适应的控制合成基元的大小、位置以及方向,以产生高质量的合成结果,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模型表面纹理合成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表面纹理合成 基元分布 邻域调整 局部纹理映射
下载PDF
统一框架下的五种三维表面纹理合成方法及其性能比较
14
作者 董军宇 吕玉芳 梁作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11期59-62,共4页
提出一个三维表面纹理合成的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介绍对三维表面纹理进行重光照的表示子框架,并提出表示形式之间的转换方法。在基于图像缝合的二维纹理合成方法基础上,提出并比较了五种三维表面纹理合成方法。
关键词 三维 纹理 合成 重光照 表示
下载PDF
共轭曲面自动综合中特征点的局域搜索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为忠 邹慧君 +1 位作者 王石刚 汪利 《机械设计与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6,共2页
凸轮CAD/CAM中共轭曲面的自动综合是通过不断细分参数区间来获得特征点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从动曲面的局域离散处理,求得离散网格点处的位矢及单位法矢。针对从动曲面为解析形式和离散形式,文中进行了相应的讨论,给出了... 凸轮CAD/CAM中共轭曲面的自动综合是通过不断细分参数区间来获得特征点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从动曲面的局域离散处理,求得离散网格点处的位矢及单位法矢。针对从动曲面为解析形式和离散形式,文中进行了相应的讨论,给出了有益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曲面 自动综合 特征点 局域搜索 凸轮
下载PDF
一种基于曲面纹理合成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解慧 余雪丽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1期185-187,共3页
舒恒等人在2007年提出一种新的纹理合成算法,虽然对大部分曲面纹理合成有不错的效果,但合成时会出现大量的约束面,搜索匹配约束面会耗费很多的时间,本文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粒子群算法(PSO)搜索约束面,在保证合成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 舒恒等人在2007年提出一种新的纹理合成算法,虽然对大部分曲面纹理合成有不错的效果,但合成时会出现大量的约束面,搜索匹配约束面会耗费很多的时间,本文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粒子群算法(PSO)搜索约束面,在保证合成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合成速度,达到实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约束面 曲面纹理合成
下载PDF
元素分布构建的三维模型表面纹理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桂彦 刘杨 李峰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4-1495,共12页
针对由纹理元素组成的样本纹理在模型表面纹理合成中难以保持样本纹理结构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元素分布构建的模型表面纹理合成方法。首先通过用户交互在三维模型表面上确定待合成纹理的初始位置,然后利用邻域比较以局部扩... 针对由纹理元素组成的样本纹理在模型表面纹理合成中难以保持样本纹理结构规律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元素分布构建的模型表面纹理合成方法。首先通过用户交互在三维模型表面上确定待合成纹理的初始位置,然后利用邻域比较以局部扩张-冲突检测的形式,从三维模型表面初始位置上开始逐步构建纹理元素的分布,使之与二维样本纹理的纹理元素分布具有一定的外观相似性。最后,采用自适应的局部参数化方法将纹理元素分别映射到模型表面对应位置,以获得最终的三维模型表面纹理合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模型表面合成高质量的纹理,并在保持纹理元素完整性和保持样本纹理潜在规律性的同时,能够使得已合成纹理中扭曲程度较低且是连续、无接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表面纹理合成 纹理元素分布 邻域比较 局部扩张
下载PDF
离子液体强化选择性酶促合成异槲皮苷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国霞 王俊 +2 位作者 丁伟桐 王凯旋 吴福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为了提高离子液体共溶剂效应强化选择性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得率,在前期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离子液体比例、酶浓度和底物浓度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比例13.05%、酶浓度9.10 g/L、底物浓度0.72... 为了提高离子液体共溶剂效应强化选择性酶促合成异槲皮苷的得率,在前期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离子液体比例、酶浓度和底物浓度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比例13.05%、酶浓度9.10 g/L、底物浓度0.72 g/L,优化后异槲皮苷的摩尔得率为99.27±0.55%,较优化前提高了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共溶剂 响应曲面法 酶促合成 异槲皮苷
原文传递
基于自回归模型的表面形貌表征及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小君 赵小勇 《工具技术》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4-26,共3页
应用时序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零件表面的自回归模型,探讨了表面的一些重要特性参数与自回归系数间的关系,分析了模拟表面和珩磨的形貌表征和合成方法。
关键词 表面形貌 自回归模型 工件 工具 机床
下载PDF
纳米材料电催化进展--电催化剂表面结构调控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艳霞 田娜 +2 位作者 周志有 陈声培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70,共12页
电催化剂的结构决定其性能.从微观层面研究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设计和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电催化剂的基础.本文以本研究组关于氢和氧的吸脱附、乙二醇氧化和CO2还原的研究结果为主,综述了电催化剂表面... 电催化剂的结构决定其性能.从微观层面研究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设计和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电催化剂的基础.本文以本研究组关于氢和氧的吸脱附、乙二醇氧化和CO2还原的研究结果为主,综述了电催化剂表面结构和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面心立方晶体不同晶带上铂单晶电极的循环伏安特征,电催化性能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创建的金属纳米晶体表面结构控制和生长的电化学方法,以及对具有开放结构、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Pt和Fe纳米晶催化剂的形状和表面结构控制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开放表面结构电催化剂 形状和表面结构控制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