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绥化市一次特大暴雪成因分析
- 1
-
-
作者
班秋艳
刘立岩
程胤硕
-
机构
绥化市气象局
-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15年第3期7-8,共2页
-
文摘
本文利用Micaps3.0资料,对2013年11月17-20日绥化市出现的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雪过程是由高空低涡的发展引起的,地面切变线是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充足水汽。暴雪产生于地面低压东风倒暖平流里。
-
关键词
地面切变线
水汽辐合
东风倒暖平流
-
Keywords
surface shear line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east wind reverse warm advection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山西省北中部初冬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海英
赵桂香
李新生
赵海荣
申李文
-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神池县气象局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6期78-87,共10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多元资料在山西暴雪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CMAYBY2016-008)
山西省气象局重点项目"基于多模式产品检验与释用的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研究"(SXKZDYB20120901)
-
文摘
为了探讨暴雪天气的成因和机理,为暴雪预报提炼技术指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对2015年11月5—7日出现在山西北中部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产生在高低纬冷暖气流相互作用的有利背景下,地面倒槽与回流共同作用的形势中,冷空气从高压中分裂南下在东北平原堆积是回流形成的机制;(2)低空、超低空急流的维持和叠置,为暴雪的出现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水汽通量大值区与低空急流的位置很吻合,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与暴雪区很吻合,对暴雪落区预报有明显指示意义;(3)回流降雪的开始与辐合上升关系密切,当回流干冷东北风到达山西北部,与低空偏南暖湿急流汇合形成切变线和干线时,降雪开始,此后随着切变线和干线的南下,降雪也逐渐向南扩展。切变线和干线是此次暴雪的抬升触发系统,切变线和干线北侧的东北气流起着冷垫作用,使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促使上升运动加强,促使暴雪产生。
-
关键词
暴雪
倒槽加回流
低空急流
切变线
干线
-
Keywords
snow storm
surface inverted trough and backflow
low-level jet
shear line
dry line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2010年海南岛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翁小芳
许向春
冯文
陈有龙
-
机构
海南省气象台
海南省气象研究所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9期1625-1631,共7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7073)
海南重点科技项目"海南省江河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建设"(20080222)资助
-
文摘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针对2010年6月1日海南岛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层中层南支槽与低层暖湿切变共同作用的天气尺度背景下,700600 hPa之间的干冷侵入是对流触发的主要机制之一,由于低层水汽偏少,不利强降水的发展,造成此过程风大雨小;(2)多普勒雷达产品可以清楚反映低层风场切变以及冷暖平流的发展演变,因此可弥补探空资料的不足,为临近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3)强对流天气一般在地面风场切变线出现之后3050 min后发生,这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有指示作用;(4)近地层的东南暖湿气流以及850 hPa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为此次过程对流发展提供充足水汽条件。
-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地面切变线
海风锋
多普勒雷达
-
Keywords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surface wind shear line
Sea breeze front
Doppler radar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