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 :评价硫酸亚铁、氟化钠溶液及两者共同作用时对酸蚀釉质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畸拔除的新鲜完好前磨牙,制备80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C组(对照组,去离子水)、Fe^(2+)组(15 mmol/L Fe SO_4)、F^-组(1.23%Na F)、Fe^(2+)+F^-组(15 mmol/L Fe SO_4+1.23%Na F)。样本在各组实验溶液中浸泡1 min,然后交替进行6个脱矿-再矿化循环(共7 d)。1个完整周期包括:1在5 m L可口可乐(p H=2.58)中脱矿5 min;2在37℃、5 m L人工唾液中再矿化1 h。酸蚀效果通过观察釉质表面形貌和测定表面显微硬度(SMH)进行评价,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铁、氟处理后,与C组相比,釉质表面粗糙程度显著减轻,各实验组釉质表面均有一定沉积物形成。碳酸饮料浸泡釉质后SMH明显下降。与C组相比,铁、氟制剂单独或联合处理釉质后SMH减少程度均显著降低(P<0.001),但3个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铁、氟制剂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显著增强釉质抗酸蚀能力,但铁、氟联合并未出现叠加保护效果。
文摘目的比较奥威尔牙齿脱敏剂、多乐氟、碳酸氢钠再矿化液对脱矿釉质再矿化的影响,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颌面外科拔除的无龋后牙30颗,制备成4 mm×4 mm的釉质标本60个,随机分为4组(n=15)。可口可乐浸泡脱矿后经奥威尔牙齿脱敏剂(A组)、多乐氟(B组)、碳酸氢钠再矿化液(C组)、去离子水(D组)局部处理7 d,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各组釉质标本的表面形态变化及凹陷深度,并测量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结果 AFM和SEM下可见各组釉质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釉质溶解和再矿化,A组凹陷深度显著小于B、C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粗糙度显著小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威尔牙齿脱敏剂的再矿化效果优于多乐氟和碳酸氢钠再矿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