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气象观测场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景荣 周嘉健 +1 位作者 邓健威 李文飞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文章以广东地区为例,首先介绍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观测场的具体情况,依据防雷规范和广东地区防雷经验,结合雷电损坏观测设备的可能途径,分别从地网、供电、通信、屏蔽及综合布线、等电位及接地等方面介绍了雷电防... 文章以广东地区为例,首先介绍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观测场的具体情况,依据防雷规范和广东地区防雷经验,结合雷电损坏观测设备的可能途径,分别从地网、供电、通信、屏蔽及综合布线、等电位及接地等方面介绍了雷电防护措施,最后针对防护措施给出相应的观测场防雷装置的检测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场 雷电防护 防雷检测 自动气象站 采集器 地温采集器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站场室防雷改造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进 阮志文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3年第3期70-74,共5页
通过对江西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场室防雷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雷电侵入观测站场室的主要途径和雷击造成自动气象站及其他场内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在采集器前端加入信号级浪涌保护器、系统供电部分完善三级SPD防护、自动站信号和电源... 通过对江西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场室防雷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雷电侵入观测站场室的主要途径和雷击造成自动气象站及其他场内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在采集器前端加入信号级浪涌保护器、系统供电部分完善三级SPD防护、自动站信号和电源线缆通过地沟桥架进行屏蔽敷设、避雷针维护改造、场室接地改造等具体措施,使观测站场室防雷系统性能得到完善和加强,避免出现因雷击造成自动气象站观测及其他业务中断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站 自动气象站 等电位连接 浪涌保护器
下载PDF
联合MOD11A1和地面气象站点数据的多站点温度预测深度学习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 吴朋莉 +2 位作者 石陆魁 史进 潘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1-328,共8页
针对地面气象站点分布稀疏影响站点间关系以及站点间的关系强度推理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MOD11A1和地面气象站点数据的多站点温度预测深度学习模型(GDM)。GDM包括时空注意力(TSA)、双向图神经长短期记忆(DG-LSTM)网络编码和边-点... 针对地面气象站点分布稀疏影响站点间关系以及站点间的关系强度推理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MOD11A1和地面气象站点数据的多站点温度预测深度学习模型(GDM)。GDM包括时空注意力(TSA)、双向图神经长短期记忆(DG-LSTM)网络编码和边-点转换双向门控循环网络解码(EN-GRU)模块。首先使用TSA模块提取MOD11A1图像特征并形成多个虚拟气象站点的温度时间序列,缓解地面气象站点分布稀疏对站点间关系的影响;然后用DG-LSTM编码器通过融合两组温度时间序列来计算地面气象站点间和虚拟气象站点间的关系强度;最后用ENGRU解码器通过结合站点间的关系强度对地面气象站点的温度时间序列关系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长短期记忆全连接网络(LSTM-FC)、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扩展网络(LSTME)和长短记忆与自适应提升集成网络(LSTM-AdaBoost),GDM在10个地面气象站点24 h内温度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减小0.383℃、0.184℃、0.178℃和0.164℃,能提高未来24 h多个气象站点温度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预测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图神经网络 MOD11A1 地面气象站点
下载PDF
云南省地面气象站站址环境与变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博文 师丽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简要介绍了云南省气象观测站网及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沿革,重点分析了云南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站址近40a来的变化情况及迁站原因,并就部分特殊站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对云南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现状的认识。
关键词 地面气象站 探测环境 站点迁移 云南 海拔高差
下载PDF
FY-3D-MWRI陆表温度的全国气象台站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刚 吴东丽 +2 位作者 邵长亮 吴丽侠 刘聪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针对FY-3D-MWRI卫星数据L2级陆表温度产品精度及可用性问题,对2019年1—12月全国区域内卫星遥感陆表温度(Ta)与2 000多个气象台站同步地面温度(Tg)和草面(雪面)温度(Ts)进行标准差对比与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利用FY-3D-MWRI数据反... 针对FY-3D-MWRI卫星数据L2级陆表温度产品精度及可用性问题,对2019年1—12月全国区域内卫星遥感陆表温度(Ta)与2 000多个气象台站同步地面温度(Tg)和草面(雪面)温度(Ts)进行标准差对比与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利用FY-3D-MWRI数据反演的陆表温度与地面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瞬时值产品平均标准偏差小于6.4℃,数据相关性0.54以上,旬月产品更精确,能够比较准确反映我国各地陆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于非均匀下垫面,反演的陆表温度与地面温度和草面地温的相关性一般,但Ts-Ta与Tg-Ta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D星MWRI L2级 陆表温度 气象台站 地面温度 草面温度 EASE-Grid
下载PDF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军 陈科艺 +1 位作者 李林 尹雪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42-346,共5页
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障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并处理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确保自动气象站平稳、高效运行,按照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原则,依次对自动气象站... 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障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并处理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确保自动气象站平稳、高效运行,按照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原则,依次对自动气象站软件参数设置、通信系统、RS232数据采集器、防雷板及信号电缆、地温变送器和地温传感器6个环节进行故障诊断,并依次介绍相应故障的处理方法。在业务运行中,地温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存在较大难度,主要是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与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地温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 自动气象站 地温 故障诊断 故障处理
下载PDF
西藏地区地震前后地面温度特征提取分析
7
作者 卢显 孟庆岩 +2 位作者 张晓东 刘杰 任静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471,共8页
基于我国气象站气温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地表温度数据,对西藏地区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5次M_(S)5.0以上地震开展地面温度数据的变化提取研究。计算结果显示,12次地震前出现了气温增强现象,13次地震前出现了地表温度增温异常... 基于我国气象站气温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地表温度数据,对西藏地区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5次M_(S)5.0以上地震开展地面温度数据的变化提取研究。计算结果显示,12次地震前出现了气温增强现象,13次地震前出现了地表温度增温异常,在震前同时出现两种温度结果增值现象的地震有10次,且两者的温度峰值日期非常接近,相互印证了西藏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存在地面温度增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地震 地面温度 气象站 NCEP
下载PDF
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运行监控与技术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8
作者 左湘文 张磊 +2 位作者 薛筝筝 徐峰 刘青松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1年第2期83-85,共3页
为提高国家气象观测站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文章采用Spring+hibernate技术开发了B/S架构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运行监控与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监控、运行状态监控、故障维修管理以及远程技术支持等功能。... 为提高国家气象观测站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文章采用Spring+hibernate技术开发了B/S架构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运行监控与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监控、运行状态监控、故障维修管理以及远程技术支持等功能。通过1 a的业务应用证明了该系统有效地降低了运行监控工作强度,提升了技术保障维修效率。文章对该系统的结构设计、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 运行监控 技术支持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地面气象台站网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燕 邱新法 刘明丽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8-342,共5页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制图等功能 ,分别将我国的国界、省界、县界、县城位置和全国 16 0个标准气象站、194个公开气象站、4 79个内部气象站及“92 10”工程的 2 5 13个气象站的有关信息加载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并...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制图等功能 ,分别将我国的国界、省界、县界、县城位置和全国 16 0个标准气象站、194个公开气象站、4 79个内部气象站及“92 10”工程的 2 5 13个气象站的有关信息加载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并以不同的图层分别进行管理 ,建立了全国气象台站网信息库 ,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有关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信息系统 地面气象台站网 GIS 文件格式 气象信息
下载PDF
观测资料空间一致性检查与地面气象站布设
10
作者 重阳 《内蒙古气象》 2023年第3期44-48,共5页
文章以兴安盟及锡林郭勒盟、通辽市部分区域为例,统计分析兴安盟及附近区域共1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90—2009年历史观测资料,划分区域用气象观测资料的水平空间一致性检查的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发现了区域内观测站网密度不够以及站... 文章以兴安盟及锡林郭勒盟、通辽市部分区域为例,统计分析兴安盟及附近区域共1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90—2009年历史观测资料,划分区域用气象观测资料的水平空间一致性检查的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发现了区域内观测站网密度不够以及站点布设的空白区位置;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了在观测站网空白区增加自动气象站布设点的方案,2010—2017年的实际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项目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得出结论,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对制定具体可行的站点布局方案和检验目前布局的合理性都是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观测资料 空间一致性 观测站网密度 站点布设
下载PDF
三亚站气温序列非均一性检验订正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方勉 吴慧 +2 位作者 马凤娓 张日晶 刘经山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利用RHtestsV4软件包中的PMF方法对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2020年的逐月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显示,气温序列存在非均一性。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突变主要是由迁站引起,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的不连续受观测时次变更和... 利用RHtestsV4软件包中的PMF方法对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1959—2020年的逐月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显示,气温序列存在非均一性。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突变主要是由迁站引起,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的不连续受观测时次变更和迁站共同影响。对于观测时次变更引起的突变选用QM订正法进行订正;对于迁站引起的突变,采用高度订正法将迁站后的气温序列订正到迁站前同高度。通过订正得到三亚国家基本气象站均一化的月气温序列,对订正结果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59—2020年三亚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分别为0.27、0.24和0.46℃/10a,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在不同月份均呈显著性增温趋势,冬季的增温趋势强于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在夏季的增温趋势强于其他季节。本研究结论有利于气候资料持续应用,也为今后气候变化、气候预测等相关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台站迁移 均一性检验 RHtest 订正方法
下载PDF
乌江流域不同观测站面雨量一致性检验和差异分析
12
作者 邢博 姚智 +1 位作者 赵鲁强 龚淑娟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利用乌江流域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国家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自动站)、水利行业水文雨量站(雨量站)2015—2017年汛期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得到3种观测站面雨量,定量分析三者的一致性和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 利用乌江流域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国家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自动站)、水利行业水文雨量站(雨量站)2015—2017年汛期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得到3种观测站面雨量,定量分析三者的一致性和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3种观测站面雨量之间差异阈值库。结果显示:3种观测站面雨量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自动站面雨量与国家站面雨量的相关性最好,雨量站面雨量与国家站面雨量的相关性次之,自动站面雨量与雨量站面雨量的相关性略差。对于无降水和小雨量级,自动站更倾向于出现小雨;对于中雨和大雨量级,国家站更倾向于出现中雨。对于小雨、中雨、大雨3个量级,3种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面雨量在5—6月和9—10月占比一致,在7—8月占比有所差异;而在暴雨量级上,3种观测站面雨量在9—10月的占比分布一致,在5—8月的占比有各自特征。研究结果为不同测站面雨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 相关关系 差异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 水利行业水文雨量站 乌江流域 阈值库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National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13
作者 Liu Huanli Fan Zenglu Li Ch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4期45-50,60,共7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 has been damaged repeatedly,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 has been damaged repeatedly,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representativeness, accuracy, and comparability of meteorological data, so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detection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high-altitud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climate analysis metho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detection environment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was improved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detection environment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of stations. After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evaluation in 2013,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assessment method maintains the continuity of detection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changes of the station detection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method and standard for the evaluation of detection environment and data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de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s by stations at all levels, an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djustment of station network by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Detection environment Evaluation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