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界层辐合线触发深厚湿对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苏爱芳 郑永光 +2 位作者 张宁 王迪 俞小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边界层辐合线(BLCL)是指存在于边界层内的线状气流汇合带,被认为是深厚湿对流的主要触发系统,有多种类型,其触发对流作用非常复杂。文中就BLCL(不包括冷锋)触发对流事件的统计研究、其导致的局地温湿扰动对触发对流的影响、BLCL对流触... 边界层辐合线(BLCL)是指存在于边界层内的线状气流汇合带,被认为是深厚湿对流的主要触发系统,有多种类型,其触发对流作用非常复杂。文中就BLCL(不包括冷锋)触发对流事件的统计研究、其导致的局地温湿扰动对触发对流的影响、BLCL对流触发机制等方面的中外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天气系统背景、不同地区BLCL的类型、表现形式不同,其触发深厚湿对流的概率、与对流风暴的位置、时间的相关也有所不同。BLCL能否触发对流还与大气环境条件、BLCL与其他动力学过程相互作用有关。在一定的对流环境条件下,局地温湿扰动不仅对BLCL的强度产生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BLCL附近大气层结状态的分布影响到对流能否被触发。BLCL与环境动力和热力相互作用产生的局地变化使对流触发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建议未来基于精细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试验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BLCL的对流触发特征和机制开展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辐合线 地表差异 气候统计 对流触发机制
下载PDF
车身前部间隙面差问题解决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超 赵晶晶 +1 位作者 康杰忠 沈鹏 《汽车工程师》 2014年第7期61-62,共2页
车身外观品质是衡量整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车身前部综合问题更是外观品质提升的难点。针对车身前部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面差问题,通过使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多方案论证,并结合标杆充分对比,最终确定最优化方案。进行整改后效果明显,前保... 车身外观品质是衡量整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车身前部综合问题更是外观品质提升的难点。针对车身前部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面差问题,通过使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多方案论证,并结合标杆充分对比,最终确定最优化方案。进行整改后效果明显,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面差公差由±1.5 mm减小到±0.5 mm,达到设计要求,大大提升了整车外观的几何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间隙 面差 问题解决 外观品质 配合
下载PDF
Utilization of surface differences to improve dyeing properties of poly(m-phenylene isophthalamide) membranes 被引量:1
3
作者 Shenshen OUYANG Tao WANG +2 位作者 Longgang ZHONG Shunli WANG Sheng WANG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Bulk poly-m-phenylene isophthalamide (PMIA) can achieve flexibility upon dissolution by a LiCI/dimethylacetamide co-solvent, but remains hydrophobic despite the occasional emergence of cis amide groups providing a w... Bulk poly-m-phenylene isophthalamide (PMIA) can achieve flexibility upon dissolution by a LiCI/dimethylacetamide co-solvent, but remains hydrophobic despite the occasional emergence of cis amide groups providing a weak negative charge.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gnificant surface differences between PMIA membranes processed by nanofiber electrospinning and casting, a series of chemical analyses, in-situ Au nanoparticle depositions, and dye-adsorption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more cisconfiguration amide groups appea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spun PMIA membrane than on that of the cast membrane. Based on this surface difference, a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PMIA by reversibly changing the cisltrans configurations of electrospun and cast membranes. The reversible chain-segment switch mechanism is a novel method for tuning the macrosca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erials based on inherent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ABILITY polymer surface difference ELECTROSPUN PMIA interfaces
原文传递
工程机械覆盖件间隙的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慧琼 刘建锐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第6期188-190,共3页
针对工程机械覆盖件间隙不均匀、不对称,间隙过大等问题,制定现水平的测量方法,从而确定初步确定间隙的标准值,在制造过程中按照此标准值进行控制,从而完善设计及工艺要求。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工程机械覆盖件间隙的控制要求。
关键词 覆盖件 间隙 间隙差 面差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尖轨轮廓检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武福 豆辉 +2 位作者 武云 李忠学 杨喜娟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3-460,共8页
针对尖轨相对于基本轨位置的轮廓检测问题,提出了利用线结构光辅助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检测。在线结构光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尖轨轮廓的三维检测模型,构造了测量尖轨与基本轨间的面差、间隙以及轨头宽度的数学模型,并采用Zha... 针对尖轨相对于基本轨位置的轮廓检测问题,提出了利用线结构光辅助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检测。在线结构光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尖轨轮廓的三维检测模型,构造了测量尖轨与基本轨间的面差、间隙以及轨头宽度的数学模型,并采用Zhang-Suen与灰度重心法的融合算法对激光条纹进行提取和细化,最终得到了亚像素级的激光条纹中心线。本次实验在时速250km/h的18号道岔直线尖轨上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与接触式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实现了对尖轨轮廓尺寸的非接触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尖轨 面差 间隙 轨头宽度
原文传递
cetol6σ公差仿真分析软件在家用空调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先令 《家电科技》 202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基于cetol6σ公差仿真技术,对某家用分体壁挂空调内机新产品导风板两端配合外观面差问题进行仿真分析。在空调实体模型基础上,基于实际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装配约束,基于零件加工原理进行尺寸公差定义,cetolσ软件基于随机取样组装的原理... 基于cetol6σ公差仿真技术,对某家用分体壁挂空调内机新产品导风板两端配合外观面差问题进行仿真分析。在空调实体模型基础上,基于实际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装配约束,基于零件加工原理进行尺寸公差定义,cetolσ软件基于随机取样组装的原理进行分析计算。通过贡献度和敏感度排序表,提炼关键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并验证整改优化方案,最终解决该新产品导风板两端配合面差异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仿真分析 统计法 极值法 贡献度 敏感度 面差 随机取样
下载PDF
翼子板精度提升方案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超 崔章辉 +1 位作者 高彦伟 赵彦博 《模具制造》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介绍了翼子板搭接、装配精度及相关检测数据,对翼子板门轴侧尺寸精度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排查模具和制件过程问题,识别问题真因制定整改方案,为翼子板工艺设计和调试过程问题解决积累经验。
关键词 翼子板 面差 回弹 ATOS扫描
下载PDF
推力杆安装板开裂分析与改进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江金鱼 胡小文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11,共4页
针对某微型客车推力杆安装板开裂问题,采用有限元对推力杆安装板的各种情况进行应力云图分析,并对推力杆进行力学分析和工艺分析,发现推力杆总成螺栓受力不均、推力杆安装板和纵梁存在面差。针对这两方面原因,提出增加L型板、改进焊接... 针对某微型客车推力杆安装板开裂问题,采用有限元对推力杆安装板的各种情况进行应力云图分析,并对推力杆进行力学分析和工艺分析,发现推力杆总成螺栓受力不均、推力杆安装板和纵梁存在面差。针对这两方面原因,提出增加L型板、改进焊接定位工艺、替换凸焊螺母及螺栓规格等方案,解决了安装板开裂问题,避免故障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板开裂 推力杆 有限元 应力云图 面差
下载PDF
论英汉习语的差异
9
作者 李晓燕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8-81,共4页
在当今频繁的英汉文化交流中,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出现了数不尽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尤其是习语的翻译。原因在于习语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很多译者在没有仔细弄清楚英汉习语之间差异的情况下,凭主观行事,造成误译。本文从英汉的习语... 在当今频繁的英汉文化交流中,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出现了数不尽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尤其是习语的翻译。原因在于习语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很多译者在没有仔细弄清楚英汉习语之间差异的情况下,凭主观行事,造成误译。本文从英汉的习语出发,尝试从中分析英汉之间的差异,并希望能在翻译实践中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语 表层差异 深层差异
下载PDF
舱门安装调整工艺研究
10
作者 刘永庚 《数码设计》 2017年第9期39-40,共2页
本研究介绍了舱门面差与间隙存在的相关问题点,经分析各个对舱门的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舱门的快速安装调整。
关键词 舱门 面差 间隙
下载PDF
中西方传统拱桥建筑文化对比
11
作者 冯双艺 黄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1-47,共7页
中西方传统拱桥建筑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中表层差异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五类:材料与结构、装饰与风格、用途与目的、理念与审美、维护与管理。表层差异的背后是中西方历史发展中文化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庸和... 中西方传统拱桥建筑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中表层差异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五类:材料与结构、装饰与风格、用途与目的、理念与审美、维护与管理。表层差异的背后是中西方历史发展中文化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庸和谐与个性鲜明、曲线思维与直线思维、万物有灵与人本主义、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出世观念与入世观念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表层差异 文化观念 中西方文化对比
下载PDF
基于TPS的纹理坐标差值校正
12
作者 吴栋 周旺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年第9期74-77,共4页
纹理映射研究二维纹理与三维曲面的映射模型,实现三维模型的表面纹理恢复,是实景三维模型重建的最后一步。由于匹配误差的存在,映射模型解算结果也存在相应的误差,造成模型表面纹理贴合效果不佳。本文提出基于TPS的纹理坐标差值校正方法... 纹理映射研究二维纹理与三维曲面的映射模型,实现三维模型的表面纹理恢复,是实景三维模型重建的最后一步。由于匹配误差的存在,映射模型解算结果也存在相应的误差,造成模型表面纹理贴合效果不佳。本文提出基于TPS的纹理坐标差值校正方法,利用TPS光滑、连续、弹性好的特点,对映射模型进行修正,实现精准高效的纹理贴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S 纹理映射 三维建模 曲面差值
下载PDF
汽车音响娱乐系统功能应用设计
13
作者 廖媛 《汽车工程师》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提高汽车音响娱乐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用户购车时的选择意向。文章从汽车音响娱乐系统的应用设计角度,详细介绍了汽车音响在整车应用开发中的设计思路、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及设计技巧等。同时阐述了汽车电子和信息等产品在未来汽车音响娱... 提高汽车音响娱乐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用户购车时的选择意向。文章从汽车音响娱乐系统的应用设计角度,详细介绍了汽车音响在整车应用开发中的设计思路、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及设计技巧等。同时阐述了汽车电子和信息等产品在未来汽车音响娱乐系统的产品应用类型,介绍了在各种不同设计状态下的产品形式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对未来汽车音响娱乐系统的设计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音响娱乐系统 导航 手机互联 面差 造型设计
下载PDF
对气象卫星亮温的一种云、地分离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石汉青 何明元 刘寒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利用静止卫星资料 ,引入“最高亮温法”和“地表亮温底图”的概念 ,以“最高亮温法”为基础 ,得出“地表亮温底图”分析地表亮温分布。同时分析地表和云在两个窗区通道上的亮温差异以此为基础 ,提出一种实现云地分离的方法 ,所得结果对... 利用静止卫星资料 ,引入“最高亮温法”和“地表亮温底图”的概念 ,以“最高亮温法”为基础 ,得出“地表亮温底图”分析地表亮温分布。同时分析地表和云在两个窗区通道上的亮温差异以此为基础 ,提出一种实现云地分离的方法 ,所得结果对定量化分析云高及云的分类识别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亮温 亮温差 云地分离
下载PDF
透水斜槛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水流改善效果试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滕晓敏 陈威 +2 位作者 杨金孟 张庆华 张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78,共8页
为了探索透水斜槛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水流的改善效果,在弯道底板布置了5道斜角45°透水率分别为27.9%、37.9%、49.5%的透水斜槛进行了模型试验。利用试验结果,计算了弯道横断面水面均匀度及提高率、凹凸岸水面差及减少率等指标,以此... 为了探索透水斜槛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水流的改善效果,在弯道底板布置了5道斜角45°透水率分别为27.9%、37.9%、49.5%的透水斜槛进行了模型试验。利用试验结果,计算了弯道横断面水面均匀度及提高率、凹凸岸水面差及减少率等指标,以此分析不同透水率斜槛、不同流量条件下弯道段水流的改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弯道设置透水斜槛后能够改善弯道水流,提高弯道水流均匀度,降低凹凸岸水面差;透水率对水流改善效果有影响,在相同流量情况下,透水率越小,斜槛对水流改善的效果越好;斜槛改善水流的效果随流量变化,流量越小,改善效果越明显。但就弯道横断面水面均匀度改善效果而言,不同透水率、不同流量之间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道 弯道水流 透水斜槛 水面均匀度 水面差
下载PDF
导流墙对弯道横断面水面差影响实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田田 常倩 +2 位作者 张庆华 李树宁 翟兴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3,164,共7页
为研究导流墙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段水流改善的效果,进行了不同水力条件下溢洪道泄槽弯道设置导流墙水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设置导流墙后,弯道横断面凹凸岸水面差比无导流墙条件下有明显的下降,但水面差仍然存在;弯道横断面凹凸岸水面差... 为研究导流墙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段水流改善的效果,进行了不同水力条件下溢洪道泄槽弯道设置导流墙水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设置导流墙后,弯道横断面凹凸岸水面差比无导流墙条件下有明显的下降,但水面差仍然存在;弯道横断面凹凸岸水面差的变化规律与无导流墙时相同,即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底坡的增大而增大、随弯道轴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导流墙的设置,使弯道横断面凹凸岸最大水面差发生的位置产生变化,有导流墙情况下,大多发生在弯道中间上下游相邻断面,无导流墙情况下,大多发生在弯道中间之前的上游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道 泄槽 弯道 导流墙 水面差
下载PDF
车门焊接工艺的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丽君 李薪宇 张晗 《汽车工程师》 2021年第12期21-23,39,共4页
车门焊接工艺影响到整车的装配和质量。文章根据车门覆盖件焊装工艺的实际流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某款汽车车门焊接过程中的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讨论了模型变形场和残余应力场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 车门焊接工艺影响到整车的装配和质量。文章根据车门覆盖件焊装工艺的实际流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开展了某款汽车车门焊接过程中的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讨论了模型变形场和残余应力场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激光热源的输出半径和输出能量,对比分析参数的改变对焊装质量的影响规律,得到车门焊接形变量随热源输出半径的减小、输入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面差 热"结构耦合 热分析模块 焊接工艺
下载PDF
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春龙 刘颖 +2 位作者 潘福禄 毕愿江 董雷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3年第6期11-15,共5页
基于视觉检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自动拧紧技术,使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效率、装配质量、线体柔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抓具上集成多路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门盖及白车身进行拍照,对关键特征点进行识别和提... 基于视觉检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自动拧紧技术,使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效率、装配质量、线体柔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抓具上集成多路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门盖及白车身进行拍照,对关键特征点进行识别和提取,计算出门盖与白车身各个位置的间隙及面差,再采取间隙面差匹配算法,从而计算出门盖相对白车身最佳位置,进一步引导搬运机器人抓取门盖到达最佳装配位置。通过拧紧机器人携带拧紧轴对门盖进行自动拧紧,实现门盖自动装配功能。门盖自动装配技术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及质量,同时降低人工劳动负荷和成本,保证了白车身整体外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拧紧 自动装配 间隙面差 质量
下载PDF
溢洪道弯曲泄槽水面差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川洋 简鸿福 王志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149,共4页
按照《溢洪道设计规范》中的公式,未考虑溢洪道泄槽弯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的沿程水流流速比实际值偏大,对计算泄槽弯道段水面线横向水面差有直接影响。为找出适用于计算寒山水库弯曲溢洪道内的横向水面差的经验公式,采用模型试验验证和... 按照《溢洪道设计规范》中的公式,未考虑溢洪道泄槽弯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的沿程水流流速比实际值偏大,对计算泄槽弯道段水面线横向水面差有直接影响。为找出适用于计算寒山水库弯曲溢洪道内的横向水面差的经验公式,采用模型试验验证和公式推导相结合的方法,修正了弯道陡坡泄槽沿程流速的计算公式,拟合了适用于计算该工程横向水面差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未考虑局部损失比考虑局部损失的沿程流速最大高出1.86 m/s,平均高出1 m/s;泄槽弯道水面差最大值出现在测点X_(3)、X_(4)之间,即弯道中心角θ_(c)为27.27°处;刘焕芳公式计算的横向水面差符合实际水面差变化趋势,并与模型试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溢洪道 公式修正 模型试验 经验公式 横向水面差
下载PDF
基于准静态挠度曲面的桥梁无模型损伤定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圣恩 黄继源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0-276,406,共8页
为简化损伤识别流程,避免动力模型修正的复杂性,首先,将挠度曲线和位移影响线相结合,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的中小跨径桥梁结构提出准静态挠度曲面的概念;其次,基于虚功原理推导挠度曲面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实际应用时的矩阵表达方式;然后... 为简化损伤识别流程,避免动力模型修正的复杂性,首先,将挠度曲线和位移影响线相结合,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的中小跨径桥梁结构提出准静态挠度曲面的概念;其次,基于虚功原理推导挠度曲面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实际应用时的矩阵表达方式;然后,以简支梁和连续箱梁桥为例,提出采用梁损伤前后的挠度曲面差来定位损伤;最后,对一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上部结构模型进行静力加载,通过实测挠度数据构建箱梁桥损伤前后的挠度曲面,根据挠度曲面差实现对损伤的定位。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对变截面箱梁同样适用,损伤定位只需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的实测挠度数据;挠度差曲面的峰值对应于损伤位置,峰值高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损伤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定位 静力移动荷载 准静态挠度曲面 挠度曲面差 连续箱梁桥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