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R海洋内波表层流反演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范开国 黄韦艮 +1 位作者 甘锡林 傅斌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基于海洋内波SAR成像机理与M4S海面微波散射成像模型,提出SAR海洋内波表层流反演新方法。首先从SAR图像上获得内波剖面的海面后向散射强度,利用AH理论的线性近似关系得到猜测表层流,通过海面微波散射成像模型仿真海洋内波的SAR海面后向... 基于海洋内波SAR成像机理与M4S海面微波散射成像模型,提出SAR海洋内波表层流反演新方法。首先从SAR图像上获得内波剖面的海面后向散射强度,利用AH理论的线性近似关系得到猜测表层流,通过海面微波散射成像模型仿真海洋内波的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利用二分法不断地修改风速和流速梯度等参数,使仿真信号最大程度的逼近实际SAR图像上的海面后向散射强度,输出最终海表层流。以中国南海海区3景海洋内波SAR图像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仿真的海洋内波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剖面和实际SAR图像上的信号剖面吻合,两者的相关系数达90%以上,说明该反演方法是收敛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海洋内波 表层流 反演
下载PDF
宽频段雷达表面波衰减特征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大庆 哈恩华 +1 位作者 何山 丁鹤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标物体上表面波的衰减吸收对目标的隐身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了雷达吸波涂层对宽频段雷达表面波衰减吸收的规律以及频率选择表面与吸波涂层相结合的复合吸波涂层对宽频段表面波衰减吸收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厚度的雷达吸波涂层就... 目标物体上表面波的衰减吸收对目标的隐身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了雷达吸波涂层对宽频段雷达表面波衰减吸收的规律以及频率选择表面与吸波涂层相结合的复合吸波涂层对宽频段表面波衰减吸收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厚度的雷达吸波涂层就可以实现高频表面波的强衰减吸收,而频率选择表面与低厚度雷达吸波涂层相结合的复合涂层与雷达吸波涂层共同交替使用可以实现宽频段表面波的强衰减吸收,有望实现目标物体在宽频段范围内的高性能均衡雷达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 表面电流 隐身 雷达吸波涂层 频率选择表面
下载PDF
舟山海域高频地波雷达表层流探测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龙 李程 +5 位作者 杨扬 郑兵 苗庆生 徐珊珊 李维禄 丁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7,194,共8页
2015年4月7-30日,在浙江省舟山近海海域开展了“嵊山-朱家尖”小型阵列变频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的海上比测试验,通过雷达观测数据与定点ADCP海流资料的比对检验了地波雷达表层流探测性能。径向流比对结果显示,测点与雷达法向夹角越小,距离... 2015年4月7-30日,在浙江省舟山近海海域开展了“嵊山-朱家尖”小型阵列变频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的海上比测试验,通过雷达观测数据与定点ADCP海流资料的比对检验了地波雷达表层流探测性能。径向流比对结果显示,测点与雷达法向夹角越小,距离雷达距离越近,径向流比测结果越好,雷达探测的结果越可靠。嵊山站径向流与ADCP观测结果的各站总体平均误差为7.98 cm/s,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5.34 cm/s,平均相关系数为0.89,朱家尖站径向流与ADCP观测结果的各站总体平均误差为6.24 cm/s,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2.36 cm/s,平均相关系数为0.81。根据矢量流比对结果显示,矢量流速与ADCP观测结果的各站总体平均误差为4.82 cm/s,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5.03 cm/s,平均相关系数为0.44。设置在嵊山、朱家尖两个雷达站双站探测的核心区域(两个雷达站连线的中垂线上,并且与两个雷达站构成一个近似直角三角形)的站点比测结果更加理想,当流速大于0.25 m/s时,对于核心区域平均后的流向均方根误差为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表层流 比测
下载PDF
Drift analysis of MH370 debris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被引量:4
4
作者 Jia GAO Lin MU +2 位作者 Xianwen BAO Jun SONG Yang DI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68-480,共13页
Malaysian Airlines Flight MH370 disappeared on 8 March 2014, while flying from Kuala Lumpur to Beijing. A flaperon from the flight was found on Reunion Island in July 2015. Two more confirmed pieces of debris were fou... Malaysian Airlines Flight MH370 disappeared on 8 March 2014, while flying from Kuala Lumpur to Beijing. A flaperon from the flight was found on Reunion Island in July 2015. Two more confirmed pieces of debris were found in Mauritius and Tanzania, and 19 unconfirmed items were found off Mozambique, South Africa, and Madagascar. Drift buoys originating from the designated underwater search area arrived in Reunion Island, Mauritius, and Tanzania. Some of these buoys took a similarly long time as did real debris to reach these destinations, following a heading northeast and then west. For the present study, a maritime object drift predi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High resolution surface currents, Stokes drift, and winds" were processed, and a series of model experiments were constructed. The predicted trajectories of the modeled objects were similar to the observed trajectories of the drift buoys. Many modeled objects drifted northward then westward, ending up in Reunion Island, Mauritius, and Tanzania with probabilities of 5%0, 5%0, and 19%o,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he simulation, most objects were located near 10~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leeway factors,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southeast trade winds. The north part of the underwater search area is most likely to be the crash site, because the predicted trajectories of objects originating her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ny pieces of debris found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and the absence of such findings on the west coast of Austra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370 DEBRIS drift trajectory drift buoys surface currents Stokes drift
原文传递
Assimilation of surface currents into a regional model over Qingdao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被引量:2
5
作者 ZHAO Jian CHEN Xueen +3 位作者 XU Jiangling HU Wei CHEN Jinrui Pohlmann Thoma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1-28,共8页
Surface currents measured by high frequency (HF) radar arrays are assimilated into a regional ocean model over Qingdao coastal waters based on Kalman filter method.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er- formed ... Surface currents measured by high frequency (HF) radar arrays are assimilated into a regional ocean model over Qingdao coastal waters based on Kalman filter method.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er- form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assimilation schem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analysis pro- cedure in the traditional ensemble Kalman filter (ENKF), a different analysis scheme called quasiensemble Kaman filter (QENKF) is proposed.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ENKF and the QENKF suggest that both them can improve the simulated error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The estimations of the background error covariance (BEC) are also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Monte Carlo method; Canadian quick covariance (CQC) method and data uncertainty engine (DUE) metho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root-mean-square (RMS) errors between model results and the observations shows that the CQC method is able to better reproduce the error statistics for this coastal ocean mod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ternal forcing. In addition, the sensibility of th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to the ensemble size is also analyzed by means of different scales of the ensemble size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It is found that given the balance of the computational cost and the forecasting accuracy, the ensemble size of 50 will be an appropriate choice in the Qingdao coastal wa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dao coastal waters surface currents Ensemble Kalman filter 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Model (FVCOM)
下载PDF
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矢量流长周期适用性比测试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全军 魏国妹 +4 位作者 商少平 贺志刚 戴昊 雷发美 刘轲 《海洋技术学报》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长周期适用性比测试验数据,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系统分析国产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矢量流控测效果:(1)时间有效采样率和覆盖率的空间分布;(2)与反演的流速匹配的现场观测深度;(3)不同区域的探测精度。长周期的海流...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长周期适用性比测试验数据,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系统分析国产阵列式高频地波雷达矢量流控测效果:(1)时间有效采样率和覆盖率的空间分布;(2)与反演的流速匹配的现场观测深度;(3)不同区域的探测精度。长周期的海流验证表明,雷达海流可以有效地反映有效探测区内表层海流及其时空变化,高精度区流速流向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7.5~19.3cm/s和15.5°~33.7°,尤其是高精度区核心区域的RMS仅为7.5~10.1 cm/s和15.5°~28.5°。边缘区流速流向的RMS为16.1~25.8 cm/s和39.5°~40.7°,与国内外达到业务化运行要求的同类产品实际观测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长周期试验 海洋表层流 海流探测深度
下载PDF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current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to the west of Taiwan Shoals 被引量:1
7
作者 ZHU DaYong LI Li GUO XiaoG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3期4171-4178,共8页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to the west of Taiwan Sho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high frequency(HF)ground wave radars from January 2006 to A...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to the west of Taiwan Sho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high frequency(HF)ground wave radars from January 2006 to April 2009.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water channel to the west of Taiwan Shoals are composed of a significant,seasonally fluctuating component and a relatively stable northward component.Forced by the East Asia monsoon,the annual variation of the surface longshore current i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longshore wind.Behind the seasonal signal is a stable northward flow with speeds of O(10 cm/s).The observations also show that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area are subject to distinct interannual variation,and the southward surface flow was more profound in winter 2007/2008 than in other winters.Observations from bottom-mounted ADCP also indicated that,in that winter,longshore currents in the west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winter.The northward flow appeared much weaker,the currents were southward in most layers,and the interannu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Hydrographic observations in the same period suggest that the large-scale southward intrusion of the Zhe-Min coastal water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interannual difference.The enhancement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during the 2007/2008 La Ni a event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winter current anomalies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南部 表面电流 年际变化 台湾浅滩 季节性 ADCP观测 相对稳定 东亚季风
原文传递
枝节状多频段微带天线的谐振机制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希亮 魏兴昌 《天线学报》 2013年第4期21-26,共6页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三枝节微带天线,并给出了该天线的S11参数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而后,采用了参数扫描的方法来分析天线相应结构的尺寸大小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各个谐振频率处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从理论上阐明参数扫描结...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三枝节微带天线,并给出了该天线的S11参数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而后,采用了参数扫描的方法来分析天线相应结构的尺寸大小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析各个谐振频率处的天线表面电流分布,从理论上阐明参数扫描结果。为了获得更大的带外衰减,本文在三枝节天线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四枝节天线,然后仿真并测试了其S11参数。接下来,本文设计了一个尺寸减小的四枝节天线,并分析了增强相应频段带宽的原理。最后,本文总结了设计该类枝节状天线的一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段 表面电流 带外衰减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域的表层流特征
9
作者 钟广见 郭丽华 韦成龙 《南海地质研究》 2013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地震拖缆偏移羽角计算西沙海域西北的表层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流沿北西一南东向运动,运动方向与潮汐运动相关。但在研究区东北存在一个由北西向东南单向流动的海流F1,F1受潮汐的影响顺潮时流速增大、逆潮时流速变小,F1可能... 采用地震拖缆偏移羽角计算西沙海域西北的表层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流沿北西一南东向运动,运动方向与潮汐运动相关。但在研究区东北存在一个由北西向东南单向流动的海流F1,F1受潮汐的影响顺潮时流速增大、逆潮时流速变小,F1可能是“东沙群岛北侧的一支偏西向海流”向西的一个分支;在研究区西南存在一个由东南向北西单向流动的海流砣,可能是南海西南表层流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沙海域 表层流
原文传递
接收天线的表面电流计算
10
作者 崔玉超 《信息技术》 2008年第3期83-84,共2页
天线是发射或接收系统中经设计用于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分,用于接收状态时天线接收来波,并将其引向连接着传输线的公共馈点。表面电流分布是天线的重要参数。通过以RWG(Rao-Wilton-Glisson)边元为基础的矩量法,使用Matlab软件工具,对... 天线是发射或接收系统中经设计用于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分,用于接收状态时天线接收来波,并将其引向连接着传输线的公共馈点。表面电流分布是天线的重要参数。通过以RWG(Rao-Wilton-Glisson)边元为基础的矩量法,使用Matlab软件工具,对给定结构和入射电磁信号的接收天线进行分析计算,创建RWG边元,求解阻抗矩阵和矩量方程,得到了天线的表面电流分布,并将表面电流分布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分析 天线仿真 表面电流 MATLAB仿真
下载PDF
介质覆盖导电圆柱体表面高频感应电流的解析公式
11
作者 吴祥应 刘刚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3年第3期11-17,共7页
利用 Watson 变换,我们导出了平面波入射下介质覆盖理想导电圆柱体表面高频感应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导体表面高频感应电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电磁波直接照射下感应的物理光学电流 J_o,另一部分是由曲面绕射产生的表面爬行电... 利用 Watson 变换,我们导出了平面波入射下介质覆盖理想导电圆柱体表面高频感应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导体表面高频感应电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电磁波直接照射下感应的物理光学电流 J_o,另一部分是由曲面绕射产生的表面爬行电流 J_c,该爬行电流的传播系数和衰减常数只与内导体半径和覆盖介质层的材料有关。当去掉介质覆盖时,由我们的新公式可以得到和已有文献相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介质 覆盖 导体 电磁波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与卫星测温的表层流产品生成方法应用评估
12
作者 刘秀青 张杰 +1 位作者 杨俊钢 曹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3-600,共8页
提高海洋表层流的精度与分辨率对于相关应用领域至关重要。研究引入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信息对高度计导出流场的改进效果,计算了2018年每日无间隔的全球海洋表层流速度。通过增加热量守恒方程约束,引入卫星测温产品... 提高海洋表层流的精度与分辨率对于相关应用领域至关重要。研究引入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信息对高度计导出流场的改进效果,计算了2018年每日无间隔的全球海洋表层流速度。通过增加热量守恒方程约束,引入卫星测温产品,在地转流基础上生成表层流产品,并与现场漂流浮标速度比较,评估了使用多源卫星遥感获取海流的质量。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在不改变沿等温线的切向流速分量的前提下,沿等温线的法向流速分量得到了改进,方法能充分利用海表温度信息提取流场特征信息;方法不适用于海表面温度梯度较小区域,在梯度较大区域可获得明显改进;优化流场能更好地刻画海面海流变化,证明结合卫星测高与卫星测温可改善海洋表层流动;存在强烈中尺度活动和热梯度区域,增加SST观测能够弥补测高资料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流 卫星测高 卫星测温 热量守恒方程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东海海洋表面矢量流探测试验 被引量:48
13
作者 吴雄斌 杨绍麟 +8 位作者 程丰 吴世才 杨子杰 文必洋 石振华 田建生 侯杰昌 柯亨玉 高火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6,共7页
OSMAR2 0 0 0高频地波雷达系统采用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体制 ,天线阵收发共用 ,应用多重信号分类法(MUSIC)和最小方差法 (MVM)获得海面回波到达角 .2 0 0 0年 10月 2 3~ 2 9日进行了OSMAR2 0 0 0同传统海洋测量设备以及其他雷达系统的... OSMAR2 0 0 0高频地波雷达系统采用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体制 ,天线阵收发共用 ,应用多重信号分类法(MUSIC)和最小方差法 (MVM)获得海面回波到达角 .2 0 0 0年 10月 2 3~ 2 9日进行了OSMAR2 0 0 0同传统海洋测量设备以及其他雷达系统的对比验证试验 .文中首先介绍雷达系统和提取海流信息所用的回波到达角估计算法 ,然后给出这次试验中海洋表面矢量流的有关对比测量结果 .结果表明了所研制雷达系统以及所采用信号处理方法在海洋表面流探测中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海洋表面流 多普勒谱 多重信号分类法 最小方差法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电流法轴向永磁轴承轴向刚度的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洪昌 蒋书运 梁玉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轴向刚度分析是永磁轴承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几类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使用基于分子电流法分析计算轴向永磁轴承的轴向刚度时,由于分子电流法在计算轴向力时需要求解四重积分,计算周期长,甚至不能获得解析解... 轴向刚度分析是永磁轴承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几类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使用基于分子电流法分析计算轴向永磁轴承的轴向刚度时,由于分子电流法在计算轴向力时需要求解四重积分,计算周期长,甚至不能获得解析解,因此采用蒙特卡罗算法来近似计算轴承的轴向力,使求解过程简单化。通过与有限元法数值解进行比较表明,分子电流法建模可较准确地分析轴向永磁轴承轴向刚度,运用蒙特卡罗算法求解方程,突破了分子电流法难以工程应用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轴承 轴向刚度 分子电流法 蒙特卡罗法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X波段雷达的海洋动力学参数提取算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艳琴 吴雄斌 +1 位作者 程丰 柯亨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7-825,共9页
从X波段船舶雷达记录的连续雷达图像中,可以获得海浪频谱和海流的信息。在不存在海洋表面流的情况下,雷达图像的三维频谱分布在由静水色散关系确定的平面轨迹上。海流的存在会使三维频谱的能量分布产生相应的多普勒频移,对此频移进行最... 从X波段船舶雷达记录的连续雷达图像中,可以获得海浪频谱和海流的信息。在不存在海洋表面流的情况下,雷达图像的三维频谱分布在由静水色散关系确定的平面轨迹上。海流的存在会使三维频谱的能量分布产生相应的多普勒频移,对此频移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确定海流的大小和方向,进而得到有向浪高谱。本文基于通用的海浪谱和方向函数,在考虑阴影调制的情况下仿真海面X波段雷达图像序列,分别对无海流和有海流作用下的三维频谱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海流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拟合出海流,并获得二维图像谱。最后分析了McMaster大学X波段雷达的实测定向海面回波数据,获取了海浪的一维图像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雷达 傅氏变换 海浪谱 海流
下载PDF
基于卫星漂流浮标的南海表层海流观测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科峰 蒋国荣 +2 位作者 陈奕德 姚佳 沈春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共9页
基于1989-2013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和1993-2012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流场,给出南海各季节多年平均的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结构,对南海实际流和地转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比较了南海各季节表层实际流场... 基于1989-2013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和1993-2012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流场,给出南海各季节多年平均的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结构,对南海实际流和地转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比较了南海各季节表层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的异同。结果表明,南海海域各季节上层环流结构与海域季风关系密切,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总体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发现,在夏、秋、冬这3个季节,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大的环流形势特征基本相同,中小尺度的环流特征有所差别;在春季,两者则呈现出相反的环流特征,环流特征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卫星高度计 南海表层流
下载PDF
海面流场卫星遥感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宜军 刘保昌 +2 位作者 张彪 陈忠彪 丘仲锋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94-300,共7页
海表面流矢量是海洋和气象领域诸多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它们对海洋中多种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掌握全球范围的海流信息和规律无论是对于海洋学本身的研究,还是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渔业、航运等都有重要... 海表面流矢量是海洋和气象领域诸多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它们对海洋中多种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都有制约作用,因此,掌握全球范围的海流信息和规律无论是对于海洋学本身的研究,还是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渔业、航运等都有重要意义。测量海流比较直接的方式是"现场观测",然而这种方法的空间覆盖范围有限,且观测成本较高。岸基高频地波雷达是专门用来测量沿岸海流的雷达设备,然而其测量的空间范围有限,不能进行全球观测。卫星遥感能够实现低成本、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全球范围的海场测量。本文对海面流场卫星遥感方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多时相示踪物测量法、卫星高度计测量法、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中心偏移法、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沿航向干涉法,并对海面流场卫星遥感方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流 流场反演 卫星遥感 合成孔径雷达
下载PDF
星载SAR测量海洋流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宜军 杨小波 +1 位作者 矣娜 刘保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多普勒信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进行海洋动力遥感的一个重要参数,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利用该参数反演海表面动力过程的相关研究.本文重点论述了星载SAR多普勒信息反演海表面流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包括SAR干涉测量方法获取海洋流... 多普勒信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进行海洋动力遥感的一个重要参数,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利用该参数反演海表面动力过程的相关研究.本文重点论述了星载SAR多普勒信息反演海表面流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包括SAR干涉测量方法获取海洋流场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及研究进展;多普勒频移方法反演表层海洋流场的发展历程及在上层海洋现象(包括地转流、准地转流以及中小尺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相关的国外重要数据融合计划和研发计划.目前国内在海洋流场的遥感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注于反演理论和方法,而将反演信息应用于上层海洋动力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为后续在该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流 微波遥感 多普勒中心 次级中尺度
下载PDF
永磁轴承承载能力分子电流模型的积分定义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海波 邱玉江 蒋书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9,共6页
分子电流理论是一种计算永磁轴承力学特性的经典理论,利用此理论分析计算永磁轴承承载力时一般采用蒙特卡罗法或椭圆积分法等求解四重积分,蒙特卡罗法数值稳定性差,椭圆积分法求解析解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奇异值。为了简化计算,提出了永... 分子电流理论是一种计算永磁轴承力学特性的经典理论,利用此理论分析计算永磁轴承承载力时一般采用蒙特卡罗法或椭圆积分法等求解四重积分,蒙特卡罗法数值稳定性差,椭圆积分法求解析解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奇异值。为了简化计算,提出了永磁轴承承载力方程的积分定义求解方法,该方法将被积函数的积分域分割成有限个微域,对于每个微域,以被积函数的微域中心值与微域体积的乘积作为被积函数的积分值,将所有微域的积分和值近似作为函数积分值;基于双丝杠导轨副与3维力传感器,研制了永磁轴承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完成永磁轴承承载力的试验验证;较为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积分定义法与蒙特卡罗法、有限元法数值解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积分定义法计算过程简单,易于编写计算程序,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轴承 承载力 分子电流法 积分定义法
下载PDF
冬夏季海面风场和海洋表层流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钱永甫 王谦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设计了一个海面风场的诊断模式和一个海洋表层流的数值计算模式。只要输入海面气压场并利用迭代方法,即可求得海洋表面的风场和海流场。利用1月和7月多年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对这两个模式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冬夏,用... 设计了一个海面风场的诊断模式和一个海洋表层流的数值计算模式。只要输入海面气压场并利用迭代方法,即可求得海洋表面的风场和海流场。利用1月和7月多年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对这两个模式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冬夏,用海平面气压场诊断出的海面风场与观测到的海面风场很接近,而与地转风场有很明显的区别。用海面风场和海面气压场启动的海洋表面流,与实况也较一致。本文的试验结果还表明,计算海流时,不应忽略海平面气压场的作用,因为海面的自由高度梯度几乎被海平面气压梯度所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风场 海洋 表层流 数值计算 季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