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化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87
1
作者 蔡春光 刘军深 蔡伟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在上流式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胞外多聚物有机组成中蛋白质与总糖的比值在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增加了近2.5倍,它是影响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蛋白质与总糖比值增加,则污泥表面负... 在上流式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胞外多聚物有机组成中蛋白质与总糖的比值在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增加了近2.5倍,它是影响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蛋白质与总糖比值增加,则污泥表面负电荷降低、疏水性增加,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EPS) 好氧颗粒污泥 组分 表面电荷 疏水性
下载PDF
pH值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分子结构和表面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80
2
作者 郑蕾 田禹 孙德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07-1511,共5页
为明确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污水污泥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改变pH值,考察了市政废水和饮料废水2种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组分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对比分析了pH值对EPS分子结构的影响,并通过胶体滴定... 为明确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对污水污泥性质的影响机制,通过改变pH值,考察了市政废水和饮料废水2种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组分变化,采用红外光谱对比分析了pH值对EPS分子结构的影响,并通过胶体滴定测定其表面电荷,最终结合活性污泥提取EPS前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从宏观上佐证了表面特性和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强酸条件下(pH3),可提取EPS比中性条件下时下降50%,其中多糖下降约30%,蛋白质下降约65%~70%;在强碱条件下(pH11),可提取EPS比pH7时升高20%~30%,其中多糖升高约15%,蛋白质升高20%~5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羟基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均发生了变化,羧酸、多聚糖、酚类和蛋白质肽键在强酸条件下(pH3)消失;胶体滴定结果表明,2种污泥提取EPS表面负电荷随pH上升而下降;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相对于碱性条件下,酸性条件使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细胞更易于破碎.pH值可改变活性污泥EPS组分、浓度以及其中基团组成,从而改变EPS表面特性,最终导致污泥状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污泥 PH值 分子结构 表面电荷
下载PDF
真空中固体绝缘沿面闪络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3
作者 张冠军 赵文彬 +3 位作者 郑楠 于开坤 马新沛 严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35,共6页
针对长期以来高电场下复合绝缘系统的耐电性能受绝缘材料的沿面闪络现象所限制,严重制约了很多电气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的现状,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真空中绝缘子沿面闪络现象,为此,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认为此现象是一种发生在... 针对长期以来高电场下复合绝缘系统的耐电性能受绝缘材料的沿面闪络现象所限制,严重制约了很多电气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的现状,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真空中绝缘子沿面闪络现象,为此,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认为此现象是一种发生在高电场下的复杂界面(电极与材料的交界面)和表面(材料的表面)的物理现象。闪络过程在本质上反映出高电场下的电荷行为,由体内(材料的表层内)和体外(材料的表面及表面以上)2过程支配。需综合考虑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电阻率、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表面陷阱分布等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表征和改善真空中沿面闪络特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最终达到认识新的物理现象并将之有效调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固体绝缘材料 沿面闪络 电极接触 电荷注入 电输运
下载PDF
SF_6中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对直流GIL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4
作者 张博雅 王强 +1 位作者 张贵新 李金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1487,共7页
随着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需求日益迫切,对GIL在特高压直流下一些关键问题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针对直流电压下GIL中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静电探头... 随着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需求日益迫切,对GIL在特高压直流下一些关键问题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针对直流电压下GIL中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静电探头法的表面电荷测量系统,研究了在SF6气体环境中,不同电压幅值和电压极性反转情况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的积聚规律。同时,在特高压直流GIL试验单元上进行了直流闪络试验,研究了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对直流闪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5 MPa的SF6中,绝缘子表面主要积聚与所加直流电压极性相反的电荷,这种电荷分布将增大绝缘子表面与中心电极间的局部场强,并将进一步导致绝缘子闪络;GIL中盆式绝缘子的直流耐受电压仅为交流耐受电压的64%左右。该研究为GIL中盆式绝缘子在直流电压下闪络电压下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 绝缘子 SF6 气体绝缘 GIL 特高压直流 闪络 静电探头
下载PDF
绝缘子表面电场及电荷的测量 被引量:56
5
作者 王新新 刘微粒 +2 位作者 王强 朱宏林 邹晓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2-738,共7页
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引起的表面电场分布畸变是导致绝缘子表面闪络电压低的主要原因。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及电荷分布进行测量有助于正确地设计绝缘子。为此,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及进行技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对... 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引起的表面电场分布畸变是导致绝缘子表面闪络电压低的主要原因。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及电荷分布进行测量有助于正确地设计绝缘子。为此,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及进行技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及电荷的测量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分析了绝缘子表面电荷的来源(场致发射、局部放电、固体介质夹层极化、电导率分布不均匀或非线性、表面金属微粒等),然后详细介绍了几种绝缘子表面电荷及电场的测量技术,包括静电探头法(有源静电探头和无源静电探头)、粉尘图法、电光法(克尔效应和普克尔斯效应),最后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表面电场 表面电荷 静电探头 粉尘图法 电光法
下载PDF
高压直流GIL中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与消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张贵新 张博雅 +1 位作者 王强 李金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0-1436,共7页
研究直流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抑制措施,是开发直流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路(GIL)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建立了一套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系统,采用静电探头法,在空气中对施加了直流电压后的环氧树脂盆式绝缘子进行了表面电位的测... 研究直流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抑制措施,是开发直流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线路(GIL)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建立了一套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系统,采用静电探头法,在空气中对施加了直流电压后的环氧树脂盆式绝缘子进行了表面电位的测量,研究了不同极性、不同幅值电压以及极性反转情况下表面电荷的积聚现象,并对表面电荷的消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绝缘子表面电荷分布与所施电压极性密切相关;在0.5 MPa空气中,随着施加电压幅值(+40^+70 kV)增加,绝缘子表面电荷急剧增加(负电位最大处从-200 V增加到-3 000 V);在0.5 MPa空气中,先后施加+70 kV及-40 kV电压,绝缘子局部表面电荷激增现象明显(正电位最大处由500 V增大到超过2 500 V);在0.1 MPa空气中施加+40 kV电压,在0~300 min内,绝缘子表面电荷消散近似指数衰减过程,时间常数约为104 s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GIL 表面电荷 盆式绝缘子 积聚 消散 静电探头
下载PDF
亲电取代反应中活性位点预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2
7
作者 付蓉 卢天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8-639,共12页
预测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已提出了许多基于反应物自身电子结构的预测方法.本文选择14个单取代苯和8个双取代苯作为测试集,对14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井函数、平均局... 预测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已提出了许多基于反应物自身电子结构的预测方法.本文选择14个单取代苯和8个双取代苯作为测试集,对14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井函数、平均局部离子化能等体现局部电子软度的方法特别适合含有邻对位定位基的单取代苯和双取代苯体系,但对于含有单个间位定位基的体系,这类方法往往预测失败.基于静电效应的预测方法整体表现明显不如体现局部软度的方法,但更适合含有单个间位定位基的体系.对所有体系预测能力最稳健的是双描述符,因此可以作为普适性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电取代 分子表面 福井函数 双描述符 静电势 原子电荷 轨道成分
下载PDF
矿物—水界面的表面离子化和络合反应模式 被引量:31
8
作者 魏俊峰 吴大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0-96,共7页
表面络合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矿物表面吸附和溶解反应,尤其是(氢)氧化物和层状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官能团是矿物参与表面络合反应的基本单元,(氢)氧化物矿物只具有表面羟基,而层状铝硅酸盐矿物除表面羟基外还具有离子交换位。矿... 表面络合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研究矿物表面吸附和溶解反应,尤其是(氢)氧化物和层状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官能团是矿物参与表面络合反应的基本单元,(氢)氧化物矿物只具有表面羟基,而层状铝硅酸盐矿物除表面羟基外还具有离子交换位。矿物的表面电荷由永久结构电荷、配位表面电荷和离解表面电荷组成,各种零表面电荷状态可由不同的零电荷点来表征。恒电容模式、双层模式和三层模式是3 种最常用的表面络合模式,它们在双电层结构、表面反应(质子化反应和络合反应)、表面电荷与质量平衡方程及应用范围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络合模式 矿物-水界面 表面电荷 表面离子化
下载PDF
SF_6及空气中绝缘子表面电荷的消散过程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王蓓 张贵新 +2 位作者 王强 李金忠 汤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
为了研究绝缘子表面电荷消散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表面电荷测量装置,可以测量不同气体中、不同气压下盆式绝缘子的表面电荷分布。采用的测量方法为电容探头法。针对盆式绝缘子的两种典型应用环境,即0.1MPa的空气环境及GIS/GIL中0.5MPa的SF... 为了研究绝缘子表面电荷消散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表面电荷测量装置,可以测量不同气体中、不同气压下盆式绝缘子的表面电荷分布。采用的测量方法为电容探头法。针对盆式绝缘子的两种典型应用环境,即0.1MPa的空气环境及GIS/GIL中0.5MPa的SF6气体环境,实验测量了0.1MPa的空气中和0.5MPa的SF6中绝缘子表面电荷的消散过程。实验测得绝缘子表面电荷的消散过程近似呈指数衰减过程,时间常数是104 s数量级。结合实验结果,对绝缘子表面电荷消散的3种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表面电荷主要通过绝缘子内部消散,且消散速率与绝缘子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 电荷消散 SF6 电荷消散途径 体积电阻率 表面电阻率
下载PDF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绝缘设计 被引量:45
10
作者 汤浩 吴广宁 +3 位作者 范建斌 李鹏 李金忠 王宁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0,共6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与架空线路相似但占地空间小、损耗低,在高压直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通过分析表面电荷和金属导电微粒对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影响,指出了绝缘子表面电荷...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与架空线路相似但占地空间小、损耗低,在高压直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通过分析表面电荷和金属导电微粒对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影响,指出了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和自由金属导电微粒附着是降低直流GIL绝缘性能的重要原因。采用了使电场分布合理的方法,即半圆锥形盆式绝缘子的优化和表面电阻率阶梯分布的覆膜。设计了包括电极覆膜、微粒陷阱、驱赶电极和屏蔽环的直流GIL的绝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绝缘优化 表面电荷 导电微粒
下载PDF
表面电荷对典型聚合物绝缘材料直流闪络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43
11
作者 高宇 门业堃 +1 位作者 杜伯学 赵庆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4-1480,共7页
积聚在聚合物绝缘材料上的表面电荷是导致电场畸变、诱发沿面闪络的重要原因。研究表面电荷对聚合物绝缘材料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绝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和硅橡胶为试样,通过针–板电极向试... 积聚在聚合物绝缘材料上的表面电荷是导致电场畸变、诱发沿面闪络的重要原因。研究表面电荷对聚合物绝缘材料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绝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和硅橡胶为试样,通过针–板电极向试样表面注入电荷,采用静电电位计测量表面电荷密度,分析表面电荷积聚、衰减特性。测量有、无表面电荷及电荷衰减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直流闪络电压,计算表面电荷对闪络电压的静态和动态影响指数Lindex和Sindex,评估表面电荷对闪络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电完成时表面电荷对各材料闪络电压的影响程度为:环氧树脂>硅橡胶>聚四氟乙烯;表面电荷衰减期间其对各材料闪络电压的影响程度为:硅橡胶>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环氧树脂 硅橡胶 表面电荷 直流闪络电压 动态影响指数
下载PDF
特高压GIS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42
12
作者 孙秋芹 罗宸江 +4 位作者 汪沨 陈赦 陈杰 周志成 王丽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5,32,共10页
盆式绝缘子是GIS最薄弱的绝缘环节。文中统计了GIS故障缺陷类型,对GIS故障发生率进行了计算。针对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金属颗粒、绝缘子表面缺陷、表面电荷等。探讨了金属颗粒荷电和受力情况、运动特性... 盆式绝缘子是GIS最薄弱的绝缘环节。文中统计了GIS故障缺陷类型,对GIS故障发生率进行了计算。针对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金属颗粒、绝缘子表面缺陷、表面电荷等。探讨了金属颗粒荷电和受力情况、运动特性及其抑制措施。对盆式绝缘子表面缺陷类型、演化过程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直流电压下,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极易积聚大量电荷,文中对相关作用机理、测量方法和动态过程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了轮廓优化,介电涂层和功能梯度材料等提高沿面闪络电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和比较。结合中国在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对GIS/GIL盆式绝缘子设计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盆式绝缘子 沿面闪络 金属颗粒 表面电荷 功能梯度材料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击穿性能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威望 李盛涛 刘文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5-36,共12页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作为第三代绝缘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气特性,其中击穿是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关键性能之一。很多研究表明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击穿性能明显优于纯聚合物和微米复合电介质材料。针对第一代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作为第三代绝缘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气特性,其中击穿是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关键性能之一。很多研究表明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击穿性能明显优于纯聚合物和微米复合电介质材料。针对第一代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其击穿性能(包括体击穿和沿面闪络特性),讨论了纳米复合电介质击穿特性改善的机理。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的研究积累,提出了自由体积对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击穿的重要影响,指出了纳米粒子对聚合物基体自由体积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电荷输运微观过程对纳米复合电介质击穿的影响机制,阐述了陷阱参数与体击穿和沿面闪络性能的关系;总结了纳米改性与复合材料体和表面电荷输运参数调控的关联,指出了纳米掺杂同时改善聚合物介质体击穿和沿面闪络特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 击穿 沿面闪络 电荷输运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气固交界面表面电荷积聚现象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强 张贵新 王新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4-598,共5页
为了研究直流电压下气体绝缘设备中气固交界面的表面电荷积聚现象,采用电容探头法对施加了直流电压后的盆式绝缘子进行了表面电位的测量,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电压幅值和电压极性下的表面电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中的最大... 为了研究直流电压下气体绝缘设备中气固交界面的表面电荷积聚现象,采用电容探头法对施加了直流电压后的盆式绝缘子进行了表面电位的测量,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电压幅值和电压极性下的表面电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中的最大场强未达到空气的起始放电场强时,绝缘子表面没有明显的电荷积聚。而当最大场强超过空气的起始放电场强时,电荷开始大量积聚,说明绝缘子表面电荷的主要来源为气体侧放电。由于气体侧放电具有一定随机性,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分布很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 积聚 绝缘子 测量 直流电压 电容探头法
下载PDF
直流GIL中线形金属微粒对柱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健 李伯涛 +2 位作者 李庆民 刘思华 马国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3-222,共10页
针对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中导电微粒污染问题,研究其对柱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首先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论,对绝缘子表面电荷的积聚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纳入微粒污染以及气体侧空间离子的产生、复合、迁移、扩散等作... 针对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中导电微粒污染问题,研究其对柱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首先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理论,对绝缘子表面电荷的积聚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纳入微粒污染以及气体侧空间离子的产生、复合、迁移、扩散等作用,建立了微粒污染情况下包含气体侧微观机制的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极性下绝缘子表面附着微粒以及绝缘子附近存在悬浮微粒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求解分析。此外,结合前人实验研究的数据证明了仿真方法与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附着绝缘子表面的导电微粒可引起表面电荷的积聚激增,其中附着在中间部位的微粒引起的电荷激增量更为显著,且微粒两端积聚电荷的电性相反;悬浮微粒对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较小,当悬浮微粒距绝缘子表面垂直距离超过4倍微粒直径时,其对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 附着微粒 悬浮微粒 微观机制
下载PDF
直流GIL中固-气界面电荷特性研究综述Ⅰ:测量技术及积聚机理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博雅 张贵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649-4662,共14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是一种先进的输电方式,可满足特殊环境下的输电需求。然而,在直流电压下,GIL绝缘子表面存在显著的电荷积聚现象,极易引发沿面闪络,严重制约了GIL在直流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开展直流GIL中固-气界面电荷特性的研究...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是一种先进的输电方式,可满足特殊环境下的输电需求。然而,在直流电压下,GIL绝缘子表面存在显著的电荷积聚现象,极易引发沿面闪络,严重制约了GIL在直流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开展直流GIL中固-气界面电荷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系列文章综述了多年来国内外有关直流GIL中固-气界面电荷特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综述Ⅰ首先总结了目前测量表面电荷的三种主要方法,介绍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电荷反演算法;其次,从早期研究基础和目前研究现状两方面重点分析固-气界面电荷的积聚机理和仿真模型,并提出电荷积聚可能存在的两种模式:"基本"模式和"电荷斑"模式;最后,从固-气界面电荷的测量技术、仿真模型和机理研究三方面对未来工作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表面电荷 电荷积聚 综述
下载PDF
真空中绝缘子沿面预闪络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丁立健 李成榕 +2 位作者 王景春 王伟 程养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7-32,共6页
真空中绝缘子沿面闪络现象是制约真空系统电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实时观察冲击电压作用下真空中绝缘子上的冲击电压波形 ,以及相应的冲击电流和绝缘子表面的发光信号 ,并在线测量真空中绝缘子的表面电荷分布 ,研究了高纯度Al2 ... 真空中绝缘子沿面闪络现象是制约真空系统电绝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实时观察冲击电压作用下真空中绝缘子上的冲击电压波形 ,以及相应的冲击电流和绝缘子表面的发光信号 ,并在线测量真空中绝缘子的表面电荷分布 ,研究了高纯度Al2 O3 陶瓷绝缘子在真空中的沿面预闪络现象。研究结果表明 ,绝缘子预闪络现象与施加冲击电压的大小、施加次数等有关 ,同时 ,沿面预闪络现象也与表面电荷分布有关。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关于绝缘子预闪络现象的模型 ,该模型能够较好的用来解释真空中绝缘子沿面预闪络现象以及沿面闪络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预闪络 冲击电压 沿面闪络 真空
下载PDF
交/直流电压下气体绝缘变电站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对闪络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齐波 高春嘉 +2 位作者 赵林杰 李成榕 屠幼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5-922,共8页
在气体绝缘变电站(GIS)中,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存在会使局部电场发生畸变,严重时还会降低沿面闪络电压。为此,研制了一种用于实际252 k V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的3维测量装置,可以对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进行全径向、全角度测量。参考... 在气体绝缘变电站(GIS)中,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存在会使局部电场发生畸变,严重时还会降低沿面闪络电压。为此,研制了一种用于实际252 k V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的3维测量装置,可以对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进行全径向、全角度测量。参考实际盆式绝缘子的绝缘设计裕度及其沿面闪络特性,设计了闪络试验模型,分别针对直流、交流电压作用下绝缘子表面电荷对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作用下,随着表面电荷积累量的增加,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有所减小;相比于交流电压50 k V作用1 h工况下,在53 k V交流电压作用3 h工况下,盆式绝缘子的沿面闪络电压降低了10.2%,而直流电压下,绝缘子的沿面闪络电压最大可降低23.0%,这说明了绝缘子表面电荷的存在对其沿面闪络电压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绝缘设计时需予以重视。研究结果可为GIS及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绝缘子的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变电站 盆式绝缘子 静电探头 表面电荷 积聚特性 绝缘设计裕度 闪络电压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絮凝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龙腾锐 龙向宇 +2 位作者 唐然 康健 高绍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34,40,共6页
采用超声波法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别提取好氧活性污泥絮体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EPS)与内层的胞外聚合物(TEPS),用LEPS与TEPS分别絮凝污泥悬浮液,考察它们对生物絮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LEPS投量不利于生物絮凝,并且LEPS表面负电荷... 采用超声波法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别提取好氧活性污泥絮体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EPS)与内层的胞外聚合物(TEPS),用LEPS与TEPS分别絮凝污泥悬浮液,考察它们对生物絮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LEPS投量不利于生物絮凝,并且LEPS表面负电荷的增大与疏水性的降低会导致絮凝效果变差;而提高TEPS投量能够促进生物絮凝,当TEPS投量>60 mg/gVSS时,其投量的增加对絮凝率的影响不大;泥龄为15 d的TEPS较3 d的TEPS具有更大的疏水性,表现出更强的絮凝性能。二价阳离子(如Ca2+)能有效降低颗粒物之间的静电斥力,促进生物絮凝;然而,三价阳离子(如A l3+)是生物絮凝中最重要的阳离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生物絮凝 表面电荷 疏水性 超声波 阳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直流电晕对硅橡胶材料憎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震宇 梁曦东 周远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0-34,共5页
采用针-板电极研究了直流电晕对硅橡胶材料憎水性的影响。发现直流电晕对硅橡胶表面憎水性的影响较小。湿度、迁移时间、电压等因素对硅橡胶材料憎水性影响较小,特别是对憎水性充分迁移的染污硅橡胶试片的影响更小。这与交流电晕作用硅... 采用针-板电极研究了直流电晕对硅橡胶材料憎水性的影响。发现直流电晕对硅橡胶表面憎水性的影响较小。湿度、迁移时间、电压等因素对硅橡胶材料憎水性影响较小,特别是对憎水性充分迁移的染污硅橡胶试片的影响更小。这与交流电晕作用硅橡胶材料时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直流电晕下硅橡胶表面放电过程、表面电荷积聚和表面结构的变化,认为在直流电晕下,硅橡胶材料表面化学反应较弱是直流电晕对硅橡胶表面憎水性影响甚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憎水性 直流电晕 表面电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