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化土层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锐 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3期33-38,共6页
采用一种改进的有效应力方法研究土层液化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分析中考虑了砂层的厚度、埋深和输入地震波的幅值和波型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层液化使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至少延长0.1秒以上,使原Ⅱ类场地变为Ⅲ类场地,... 采用一种改进的有效应力方法研究土层液化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分析中考虑了砂层的厚度、埋深和输入地震波的幅值和波型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层液化使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至少延长0.1秒以上,使原Ⅱ类场地变为Ⅲ类场地,高烈度时易变成Ⅳ类场地,反应谱中周期0.8秒~1.0秒是液化砂层加震或减震的一个分界点,液化对反应谱短周期分量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而对长周期分量有非常显著的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土层 地表加速度 反应谱
下载PDF
基于形状的火卫一重力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弦 平劲松 +1 位作者 叶叔华 J.Oberst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2期6-11,共6页
介绍基于形状对不规则小天体重力场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解析法和数值法对火卫一的重力场进行正演建模。相比之前的重力场模型,基于解析算法获得的17阶次球谐展开形式重力场模型,在分辨率上有显著提高。进一步结合火卫一动力学参数,... 介绍基于形状对不规则小天体重力场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解析法和数值法对火卫一的重力场进行正演建模。相比之前的重力场模型,基于解析算法获得的17阶次球谐展开形式重力场模型,在分辨率上有显著提高。进一步结合火卫一动力学参数,分析了火卫一表面加速度。结果显示,火卫一因其轨道十分接近火星,导致表面离心力和潮汐力十分显著,在某些区域与自引力相当,造成火卫一的特殊表面重力环境。这些结果可为未来的火卫一探测和科学研究提供基本输入物理场模型,也可为其他小天体探测中的类似问题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卫一 重力场 表面加速度 正演建模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安全高效钻井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韡 李基伟 +2 位作者 张瑞 何阳子 熊振宇 《海洋石油》 CAS 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
东海西湖凹陷钻井作业钻井速度较慢,深部井段井下复杂情况频发,作业效率不高。为了增加东海西湖凹陷的钻井速度、提高钻井效率,在表层井段采取了减小井眼尺寸并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下入深度的技术方案;优化了井身结构,减少了作业开次;中下... 东海西湖凹陷钻井作业钻井速度较慢,深部井段井下复杂情况频发,作业效率不高。为了增加东海西湖凹陷的钻井速度、提高钻井效率,在表层井段采取了减小井眼尺寸并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下入深度的技术方案;优化了井身结构,减少了作业开次;中下部井段改用油基钻井液;使用了一体化钻具组合,优化了钻井参数。通过对表层提速、井身结构、钻井液性能、提速工具四个方面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东海西湖凹陷安全高效钻井技术,能够提高机械钻速、增强井壁稳定性和井眼清洁能力、缩短钻井周期、降低深部地层的井下故障率。该项技术在东海西湖凹陷数个构造的10余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与东海同期作业相比,全井段机械钻速提高20%,钻井周期缩短23%。该技术成果可以为海洋钻井提速提效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 高效钻井技术 表层提速 井身结构 油基钻井液
下载PDF
深厚软弱场地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继华 陈国兴 史国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以南京、盐城、上海的 3个典型场地作为长江下游地区深厚软弱场地的代表 ,探讨了深厚软弱场地的地震效应特性。首先 ,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的GZZ 1自振柱试验机 ,对 3个典型场地的原状土样进行试验研究 ,获得了各类... 以南京、盐城、上海的 3个典型场地作为长江下游地区深厚软弱场地的代表 ,探讨了深厚软弱场地的地震效应特性。首先 ,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的GZZ 1自振柱试验机 ,对 3个典型场地的原状土样进行试验研究 ,获得了各类典型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曲线 ;其次 ,选用Taft、ElCentro和Northridge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 ,将Taft、ElCentro和Northridge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的峰值水平调整为 0 .35m/s2 ,0 .70m/s2和 0 .98m/s2 ,利用程序SHAKE91对 3个场地进行了输入不同地震波、不同峰值加速度水平的 2 7种组合的地震反应分析。数值分析表明 :场地条件和基岩输入地震动特性对土层的地震加速度放大效应有显著影响 ,地表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减小 ,土层内部的这种规律性不如地表处表现得明显 ;地表软弱土的存在使土层地表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急剧增大 ,场地内部软弱土夹层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急剧增大 ,强震时易失效 ;互层土特殊的层理构造会造成该土层的剪应变幅值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地震效应 地面加速度放大系数 互层土 软弱夹层
下载PDF
地下结构开发对场地地表反应谱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伟 陈健云 于品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6期1098-1102,1114,共6页
从抗震的角度来讲,地铁隧道等地下结构的建设,必然会引起场地土层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地震动力响应发生变化。文章分析了地铁隧道建设前后,场地地表加速度和反应谱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与自由场地地震反应相比,隧道的建设对场地的地... 从抗震的角度来讲,地铁隧道等地下结构的建设,必然会引起场地土层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地震动力响应发生变化。文章分析了地铁隧道建设前后,场地地表加速度和反应谱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与自由场地地震反应相比,隧道的建设对场地的地震反应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并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很大关系。文中初步给出了一些影响规律,为确定地铁附近已建或新建建筑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建议在地铁等地下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时考虑工程建设后对地表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浅埋隧道 地表加速度 反应谱 FLAC3d
下载PDF
弛张筛筛面加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初升 赵跃民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从理论分析得出弛张筛筛面稳曲线方程,进而给出了筛面加速度沿筛面的公布公式和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及数值解,并通过给出实例和实验加以验证。
关键词 筛分机 弛张筛 筛面 加速度
原文传递
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国兴 陈斌 +1 位作者 苏晓梅 刘雪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6-32,共7页
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基于轨道不平顺理论模拟列车振动荷载,采用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以南京... 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基于轨道不平顺理论模拟列车振动荷载,采用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动粘弹塑性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以南京的典型场地条件为研究对象,对快速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地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列车车速下的地表振动反应;采用地表加速度振级表征地表振动强度,对地表振动强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交通 地表振动 地表加速度振级 土体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黏弹性解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LSSRLI-1和SHAKE2000的对比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瑞山 袁晓铭 李程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7,共11页
地震过程中震动传播的局部场地效应通常用一维的场地反应分析方法来考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线性、等效线性化和非线性三类,其中国内外分别以LSSRLI-1和SHAKE2000为代表的等效线性化程序使用最为广泛。LSSRLI-1是我国地震安全评价程序,提... 地震过程中震动传播的局部场地效应通常用一维的场地反应分析方法来考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线性、等效线性化和非线性三类,其中国内外分别以LSSRLI-1和SHAKE2000为代表的等效线性化程序使用最为广泛。LSSRLI-1是我国地震安全评价程序,提出已有20多年,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是否可以改进有待研究。本文以经典波动理论为基础编制了相应的土层反应分析线性计算程序,并与LSSRLI-1和SHAKE2000就硬和软两种场地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和土体剪应变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考虑了不同输入波以及不同震动强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也讨论了土体剪应变计算偏差对地表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和软场地上SHAKE2000计算出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和土体剪应变分布均符合较好;硬和软场地上传递函数计算中LSSRLI-1、SHAKE2000和精确解三者一致;硬场地上LSSRLI-1计算所得土体剪应变分布同SHAKE2000和精确解相比偏差很小且对反应谱的影响可以忽略;某些情况下,软场地上LSSRLI-1计算出的土体剪应变分布同SHAKE2000和精确解相比明显偏大,该偏差会导致地表响应显著偏小,说明LSSRLI-1用于软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时其剪应变求解方法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分析 等效线性化 精确解 地表反应谱 土体剪应变分布
下载PDF
分层液化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反应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雨润 张中乐 +2 位作者 顾宗昂 魏星 袁晓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 饱和砂土中的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群桩侧向动力响应机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2种不同的波形,采用FBG光栅传感系统对饱和砂土中的单桩与群桩侧向动力响应特性和典型测试点的桩土动力p—y滞洄曲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初期,单桩和群桩试验孔压增长不大,随后单桩孔压迅速上升,振动后期逐渐下降至0.5,而群桩孔压则上升缓慢;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步升高后又迅速降低,且加速度放大值略大于台面加速度值,群桩试验土表加速度在振动初期逐渐升高时就达到了最大,且随着孔压比的升高,加速度没有继续放大,而是逐渐减小,直到后期与单桩试验土表加速度重合;饱和砂土液化对单桩承台加速度和位移的影响较大,群桩承台侧向动力响应对液化的敏感程度略低于单桩承台;在振动输入和承台输入相同的条件下,液化后的群桩基础比单桩基础能更好地抵抗侧向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液化土 孔隙水压力 桩基侧向动力响应 土表加速度 试验研究 动力p—y滞洄曲线
下载PDF
土的动剪切模量非线性特性对地震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静 熊宏强 +1 位作者 公茂盛 袁晓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4,共7页
通过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土的动剪切模量非线性特性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主要分析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以及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小震和中震,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最大动剪... 通过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土的动剪切模量非线性特性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主要分析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以及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小震和中震,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略有影响,对地表加速度峰值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大震,对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地表加速度峰值影响较大,随着动剪切模量比和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增大,反应谱特征周期减小,地表加速度峰值增大,土层越厚其影响越大。二者对比结果表明,强震下土的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对地震动的影响程度要比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地震动的影响大得多,说明强震下土的动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对土层地震反应会产生更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剪切模量 地震动 地表加速度峰值 反应谱 特征周期
下载PDF
两种饱和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雨润 罗祥 +1 位作者 张中乐 袁晓铭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00-104,99,共6页
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对于饱和砂砾土液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台面波形,对饱和砂土和砂砾土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试验成果为基础,对桩基在饱和... 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对于饱和砂砾土液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台面波形,对饱和砂土和砂砾土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试验成果为基础,对桩基在饱和砂土与砂砾土两种不同液化土中侧向动力响应特性的异同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砾土具有与饱和砂土类似的液化现象和特点,随着振动输入,饱和砂土孔压先逐渐升高然后又逐渐降低至低水平,而饱和砂砾土在初期迅速升高,而随后的残余孔压没有明显减低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至振动结束;饱和砂土土表加速度衰减速度要明显快于饱和砂砾土,在降低时刻上饱和砂砾土明显滞后于饱和砂土,说明饱和砂砾土较饱和砂土具有较强的抗液化能力;正弦波输入下饱和砂土中承台加速度随着孔压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缓慢升高,而饱和砂砾土中承台加速度仅经历了先升后降的简单过程,饱和砂土中桩头加速度在振动初期的放大倍数要低于砂砾土,而在振动输入后期,饱和砂土桩头加速度要比饱和砂砾土中放大效果明显,承台位移响应时程则表现出极为相似的规律,地震波输入下的反应与正弦波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砂砾土 液化 孔隙水压力 桩基 土表加速度
原文传递
基于黑龙江经验场地模型的地震动放大效应研究
12
作者 齐文浩 陈方晓 +1 位作者 李林芳 张苋凯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共9页
局部场地效应是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以场地类别为基础的场地效应划分结果较为粗略。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黑龙江地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土动力特性和密度等资料为基础,统计出场地土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利用统计结果建立深度从1... 局部场地效应是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以场地类别为基础的场地效应划分结果较为粗略。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黑龙江地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土动力特性和密度等资料为基础,统计出场地土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利用统计结果建立深度从10~80 m不等的15个经验场地模型。以黑龙江地区典型基岩加速度反应谱为目标谱,人工合成地震动作为输入,为了消除随机相位的影响,每一目标谱合成400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分别计算这15个经验场地模型的地震反应,得到不同超越概率水准下地表峰值加速度统计值以及加速度反应谱标定谱的动力放大系数统计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场地厚度的增加,场地周期在逐渐增加,场地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放大倍数呈现减小的趋势;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场地PGA放大倍数减小的趋势呈现出非线性,动力放大系数随场地覆盖层变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动力放大系数逐渐减小且随土层厚度的变化趋势趋于平缓。动力放大系数结果不是定值2.5,场地较薄并且地震动较小的情况下,动力放大系数远超2.5;场地较厚并且地震动较强时,动力放大系数大多趋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放大倍数 动力放大系数 场地基本周期 地表峰值加速度 设计反应谱 反应谱标定
下载PDF
兰州地区剪切波速实测误差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卓识 董林 袁晓铭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7-769,共13页
为了给兰州乃至西北地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重大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在兰州地区选取4个不同类别场地,完成由10家单位参加、使用不同仪器剪切波速现场测试误差专项实验,研究该地区剪切波速实测误差分布规律,讨论测试误差对地表加速度... 为了给兰州乃至西北地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重大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在兰州地区选取4个不同类别场地,完成由10家单位参加、使用不同仪器剪切波速现场测试误差专项实验,研究该地区剪切波速实测误差分布规律,讨论测试误差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影响的统计特征,并给出该地区剪切波速测试误差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各单位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具有明显规律性,测试误差绝大部分符合标准正态分布,且误差大小不随深度和场地类别而改变;兰州地区波速测试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Ⅰ类、Ⅱ类和Ⅲ类场地的剪切波速测试精度较高,偏差较小,其平均标准差可以定为10%;就兰州地区而言,其1倍波速测试标准差引起PGA最大偏差为25%,2倍标准差为50%;给定波速测试误差下反应谱变化程度与输入波形相关,输入波频率成分与场地频率成分接近的地震输入下,误差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剪切波速 实测误差 地表加速度 反应谱
下载PDF
基于动三轴试验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14
作者 宋东松 刘红帅 赵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4-202,共9页
基于动三轴试验提出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有多种,但其对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以福建标准砂(粒径0.10~0.25 mm)的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规范方法、KUMAR方法、DAS方法、DOYGUN方法和互相关函数方法5种典型阻尼比确定方... 基于动三轴试验提出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有多种,但其对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以福建标准砂(粒径0.10~0.25 mm)的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规范方法、KUMAR方法、DAS方法、DOYGUN方法和互相关函数方法5种典型阻尼比确定方法给出相应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设计单层土场地和多层土场地2种典型工况,采用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波动程序,计算给出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定量评价相应的阻尼比确定方法对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种阻尼比确定方法得到的阻尼比对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程度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同时对多层土场地的影响明显高于单层土场地;采用5种方法确定的阻尼比计算的反应谱差异性在单层土场地时相对较小,而在多层土场地时有明显的差别;与规范方法相比,4种阻尼比确定方法计算反应谱的最大相对误差可达-35%。因此,有必要采用离心振动台试验结果进一步检验基于动三轴试验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的合理性,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阻尼比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阻尼比确定方法 地表加速度峰值 反应谱 场地地震反应
下载PDF
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国兴 苏晓梅 陈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软件ABAQUS为计算平台,给出了模拟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表达式;采用修正Martin-Seed-Davidenkov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分析了地铁列车运行...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软件ABAQUS为计算平台,给出了模拟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表达式;采用修正Martin-Seed-Davidenkov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力特性;分析了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特性;以地表振动加速度振级表征地表振动强度,对地表振动强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地铁线路选线和地铁沿线邻近建(构)筑物的减隔振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土体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地表振动加速度振级
下载PDF
表层土结构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国新 黄坤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40,共8页
场地覆盖土层的结构特别是近地表土层结构的变化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很大,针对表层土结构的变化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场地实际钻孔资料,选取和构造了199个场地计算剖面,利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分析方法,计... 场地覆盖土层的结构特别是近地表土层结构的变化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很大,针对表层土结构的变化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场地实际钻孔资料,选取和构造了199个场地计算剖面,利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场地类别(Ⅰ、Ⅱ、Ⅲ类)在3个典型地震动时程、但不同幅值输入情况下地表的峰值加速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总结了表层土厚度的变化和剪切波速的变化对不同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的规律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结构 地震动输入 地表峰值加速度 剪切波速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基于非硅衬底的微机电系统惯性开关的研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蔡豪刚 杨卓青 +1 位作者 丁桂甫 刘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61,共6页
以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为基础,在玻璃衬底上设计和制造一种简单可靠并有反向冲击保护的单向一次触发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电学开关。该设计采用连体蛇形弹簧将可动电极(质量块)悬空固定,用挡块作为反向... 以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为基础,在玻璃衬底上设计和制造一种简单可靠并有反向冲击保护的单向一次触发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电学开关。该设计采用连体蛇形弹簧将可动电极(质量块)悬空固定,用挡块作为反向冲击保护,其敏感方向为平行于衬底面的水平方向,整个器件使用成本较低而又方便的叠层电镀镍工艺制作。通过对弹簧-质量块系统运动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研究器件阈值加速度与其质量块厚度的关系,并用落锤试验对封装器件的阈值加速度以及峰值为100g(g=9.8m/s2)半正弦冲击下的响应进行了测试,得到该微开关的阈值加速度分布在58g~72g,基本符合预期设计的60g阈值加速度要求,响应时间约为10–4s量级,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开关 微机电系统 非硅表面微加工 阈值加速度 仿真
下载PDF
本构模型特性对深厚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彩云 陈国兴 +1 位作者 朱姣 赵丁凤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8-457,共10页
采用基于Davidenkov和Matasovic骨架曲线构造的不规则加卸荷应力—应变滞回圈,数值模拟了2个剖面的苏州第四纪深厚场地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结果表明:(1)采用Matasovic模型计算的地表峰值加速度稍大于采用Davidenkov模型计算的地表... 采用基于Davidenkov和Matasovic骨架曲线构造的不规则加卸荷应力—应变滞回圈,数值模拟了2个剖面的苏州第四纪深厚场地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结果表明:(1)采用Matasovic模型计算的地表峰值加速度稍大于采用Davidenkov模型计算的地表峰值加速度,但前者计算的地表地震动持续时间稍小于后者计算的。随着基岩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两者给出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差异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并与土体的横向不均匀特性有关;(2)两者给出的地表谱加速度谱形基本相似,其差异随基岩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地表谱加速度的卓越周期也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两者给出的峰值加速度随土层深度和横向的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地表峰值加速度明显大于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地表峰值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地表峰值加速度 谱加速度 卓越周期
下载PDF
Surface Elevation Distribution of Sea Waves Based on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19
作者 戴德君 王伟 +1 位作者 钱成春 孙孚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1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f surface eleva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improvement of the method introduced by Cieslikiewicz who employed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to investigate the surface elevation distributio...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f surface eleva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improvement of the method introduced by Cieslikiewicz who employed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to investigate the surface elevation distribution. The density function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higher order according to demand and is non-negative everywhere, satisfying the basic behavior of the probability, Moreover because the distribution is derived without any assumption about sea waves, it is found from comparison with several accepted distributions that the new form of distribution can be applied in a wider range of wave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density function can be used to fit some observed distributions of surface vertical acceleration although something remains un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elevation distribution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surface vertical acceleration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强激光与柱腔靶作用下准直高能电子束的产生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武 周维民 +3 位作者 张智猛 矫金龙 单连强 蒋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96,共5页
利用二维PIC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柱腔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表面超热电子加速现象。采用光强为1021 W/cm2量级的超高斯激光脉冲掠入射进入柱腔靶,在靶的内壁上观察到了GeV量级的表面超热电子。超热电子束被准静态的电场和... 利用二维PIC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柱腔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表面超热电子加速现象。采用光强为1021 W/cm2量级的超高斯激光脉冲掠入射进入柱腔靶,在靶的内壁上观察到了GeV量级的表面超热电子。超热电子束被准静态的电场和磁场约束在内壁表面附近,保证了电子束的准直性,发散角仅为1.6°;并且由于超热电子束在纵向激光电场中加速了mm级的距离,激光到高能电子(>100 MeV)的转换效率达到了26.6%。另外,通过多参数模拟和理论解析讨论了激光的光强以及横向空间分布对这种表面超热电子加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激光 柱腔靶 PIC模拟 准直超热电子 准静态磁场 表面电子加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