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6
1
作者 宋庭新 张成雷 +1 位作者 李成海 黄必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7-1154,共8页
为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和思想开发了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服务平台。采用多家企业、多个订单、多方协作的服务交易方式,设计了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工作流程和核心功能。对供需智能匹配引擎、交易协同逻辑引... 为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和思想开发了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服务平台。采用多家企业、多个订单、多方协作的服务交易方式,设计了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工作流程和核心功能。对供需智能匹配引擎、交易协同逻辑引擎和信用评估引擎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关键字的语义智能搜索、订单跟踪、交易任务引导以及全流程的协同化管理。在汽摩零部件制造行业进行了验证性应用,通过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有效整合了该行业的制造服务资源,实现了云制造服务的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供需智能匹配 交易协同 信用评估 服务平台
下载PDF
供需匹配视角下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服务方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完颜邓邓 童雨萱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1,共8页
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法,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为对象,从供需匹配视角分析其服务方式,发现有基于用户群体划分的分众服务、面向用户个体的个性化服务、基于需求变化的动态服务、应用可视化技术的资源查找... 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法,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为对象,从供需匹配视角分析其服务方式,发现有基于用户群体划分的分众服务、面向用户个体的个性化服务、基于需求变化的动态服务、应用可视化技术的资源查找服务、基于众包的参与式创新服务。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供需反馈机制并融合新兴技术,保证资源供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辨别需求的共性及个性,确保服务供给有效性;实现多渠道公众参与,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 公共数字文化 服务方式
原文传递
服务商组内网络外部性与物流双边平台定价策略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雪峰 陈前程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306,共15页
本文以提供物流服务供需匹配的双边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台对物流服务买卖双方的定价模型,给出了用网络外部性表示的不同定价模式的判断条件,分析了物流服务商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平台定价、用户参与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消... 本文以提供物流服务供需匹配的双边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台对物流服务买卖双方的定价模型,给出了用网络外部性表示的不同定价模式的判断条件,分析了物流服务商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平台定价、用户参与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消费者和物流服务商都可以选择性地采取收费、免费和补贴的定价模式;物流服务商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定价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因组间网络外部性之间的大小关系而不同;而对用户参与意愿和平台利润只具有消极影响,潜在用户规模,或组间网络外部性之和越大,组内网络外部性的消极影响就越能被削弱.最后,建议平台采取措施鼓励物流服务买卖双方为彼此创造更多效用;同时,鼓励用户参与尤其是服务消费者的参与来降低物流服务商群体组内网络外部性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双边平台 服务供需匹配 组内网络外部性 定价策略
原文传递
供需匹配视角下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雨婷 罗秀 +2 位作者 谭梅 刘芳 陈煜 《卫生软科学》 2023年第2期46-51,57,共7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现有基层医疗机构医养服务供需匹配现状,细化基层医养资源调配方向,为缩小医养服务供需匹配差距提供建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在成都市4个行政区分别选取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构建... [目的]分析成都市现有基层医疗机构医养服务供需匹配现状,细化基层医养资源调配方向,为缩小医养服务供需匹配差距提供建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在成都市4个行政区分别选取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构建供需匹配模型对不同维度医养结合服务进行供需匹配分析。[结果]匹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医养结合服务的供需水平,基层医养结合总体匹配度为0.8829,处于较低水平;在不同维度中供需匹配差异明显,整体呈现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心理关怀服务>智慧化服务。[结论]基层医养结合服务存在供需错位,供给总量不足、服务发展偏离群众、服务需要难以转化为需求等问题。应建立以医疗护理为主,多元化养老服务并举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格局,构建综合性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供更加多元、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供需匹配 养老服务
下载PDF
供需匹配视角下中国高校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教育服务建设现状及其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可以 李韫璠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5期37-50,共14页
[目的/意义]对高校数字人文教育服务满意进行研究,有助于推进高校新文科建设、提升大学生数字人文素养。[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系统分析法,以中国6所高校的数字人文教育情况为对象,选用WSR方法从物理(数字人文资源、数字... [目的/意义]对高校数字人文教育服务满意进行研究,有助于推进高校新文科建设、提升大学生数字人文素养。[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系统分析法,以中国6所高校的数字人文教育情况为对象,选用WSR方法从物理(数字人文资源、数字人文项目、数字人文技术与工具等)-事理(课程教育方式)-人理(馆员)3个维度梳理高校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教育服务方式,以及调查中国参与数字人文教育的高校学生用户群体在进行数字人文研究和提高数字人文素养时,对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结果/结论]通过国内高校参与数字人文教育的现状及用户的需求调研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构建“馆院协同+数字人文”立体化层次的数字人文教育服务平台;满足数字人文教育个性需求,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向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服务主动提供数字人文理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供需匹配 数字人文教育 服务方式 数字素养
下载PDF
面向供需匹配的科技服务平台结构创新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欣 曾珍香 孙道贺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产业科技信息需求旺盛,大数据科学正在改变当前科研环境,科技服务组织也日渐倚重数字化科学数据的优势。首先阐述了当前科技服务发展情况,提出面向供需匹配的科技服务平台是一种服务模式创新。随后深入梳理、总...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产业科技信息需求旺盛,大数据科学正在改变当前科研环境,科技服务组织也日渐倚重数字化科学数据的优势。首先阐述了当前科技服务发展情况,提出面向供需匹配的科技服务平台是一种服务模式创新。随后深入梳理、总结该服务模式下的多各主体、运行要素和结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从数据驱动特性、服务组合特性以及资金流转过程中的收益逆向分配特性3个方面对面向供需匹配的科技服务平台的服务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 科技服务平台 结构创新 特性
下载PDF
供需匹配视域下0~3岁婴幼儿智慧托育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7
作者 陆佳丽 彭玮 《科学咨询》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本文对0~3岁婴幼儿智慧托育服务系统进行研究,以解决碎片化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多样化的托育服务需求之间匹配度低的问题。方法本文以服务设计基本原理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智慧托育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关系,并结合对... 目的本文对0~3岁婴幼儿智慧托育服务系统进行研究,以解决碎片化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多样化的托育服务需求之间匹配度低的问题。方法本文以服务设计基本原理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智慧托育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关系,并结合对0~3岁婴幼儿家庭的托育现状和托育服务需求的实际调研,进行0~3岁婴幼儿智慧托育服务系统的设计探索。结论本文提出0~3岁婴幼儿智慧托育服务系统架构,有利于实现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供需平衡,提高托育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0~3岁婴幼儿智慧托育服务体系的创新提供设计学视角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婴幼儿 供需匹配 智慧托育 服务设计 服务系统
下载PDF
基于供需匹配理念的社区中心功能配置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祁凡 方遥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9期64-67,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但是社区中心的功能配置模式却滞后于居民的需求,而且特色化不明显。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以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为实例,通过调研和问卷调查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但是社区中心的功能配置模式却滞后于居民的需求,而且特色化不明显。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以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为实例,通过调研和问卷调查统计的方法得出不同社区人口结构和居民需求,并结合相关设施标准制定高质量精细化的设施配置导向,最终探讨出符合居民需求的社区中心设施功能配置方式。希望为不同社区按照各自需求安排好社区中心功能配置的工作,从而提升高质量城市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 社区中心 公共服务设施 功能配置
下载PDF
高质量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助推理论
9
作者 周晓丽 章文馨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5,共8页
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是兜底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助推理论能够为分析高质量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在助推视角下,高质量公共服务具有服务流程精简优化、服务内容均衡普惠、供给主体... 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是兜底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助推理论能够为分析高质量公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在助推视角下,高质量公共服务具有服务流程精简优化、服务内容均衡普惠、供给主体多元参与、供需匹配精准高效四方面的内涵。高质量公共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应遵循服务流程精简优化破解机会贫困,服务内容均衡普惠提高农村竞争力,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提升治理效能,供需匹配精准高效提供能力支撑四方面的逻辑。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激励约束、供需精准对接、拓宽供给渠道、瞄准服务重点、强化数字赋能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 助推理论 供需匹配 均衡普惠
下载PDF
基于供需匹配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彭建东 邢露 杨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49-1362,共14页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养老设施配置得合理与否对城市品质提升和社会公平地实现至关重要。当前对养老设施的研究已不在少数,但多从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设施的单一视角进行分析,评价内容集中于设施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合理...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养老设施配置得合理与否对城市品质提升和社会公平地实现至关重要。当前对养老设施的研究已不在少数,但多从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设施的单一视角进行分析,评价内容集中于设施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导致研究结果有所局限。因此,本文基于2018年武汉市社区级老年常住人口数据、2020年武汉市养老设施数据和道路交通等多源大数据,首先将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并从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两大角度综合评价设施的供需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武汉市养老设施供需均呈现出中心城区集聚,外围分散的“核心-边缘”特征,但仍然存在数量等级体系不合理以及区域配置水平差距大等问题;(2)社区层面,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发现武汉市养老设施供需匹配度: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3)养老服务上,武汉市医疗保健类和精神慰藉类服务供需匹配关系较差,且设施普遍缺少专业化的服务供给,高品质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较难得到满足。针对武汉市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问题,本文从体系构建、空间布局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运用最小设施点数模型将建议落实至空间层面,以期为类似地区养老设施规划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设施 养老服务 供需匹配 两步移动搜索法 最小设施点数模型 养老设施服务体系 空间布局 武汉市
原文传递
面向服务的制造系统中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颖 陶飞 +1 位作者 张霖 左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30-1940,共11页
鉴于现有的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的相关研究尚缺乏统一的概念与研究体系,为促进面向服务的制造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对面向服务的制造系统中制造服务的供应与需求、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从不同角度将该供需匹配问题分为供需对象... 鉴于现有的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的相关研究尚缺乏统一的概念与研究体系,为促进面向服务的制造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对面向服务的制造系统中制造服务的供应与需求、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从不同角度将该供需匹配问题分为供需对象匹配、供需数量匹配、单一产品/服务供需匹配、多产品/服务供需匹配、企业供需匹配和系统供需匹配六类;针对供需静态、需求动态、供应动态、供需动态和过程动态五种情况,分别从不同的研究模型和实现方法两方面描述了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的相关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面向动态环境的社会化制造服务供需匹配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的制造 供需匹配 制造服务 社会化 动态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行业人才供需匹配信息平台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晖 曹鹏 《软件导刊》 2018年第5期169-172,共4页
为了提升高校就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行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数据驱动的人才供需匹配信息服务平台意义重大。通过互联网数据抓取,获取国内行业体系与职位体系信息,并参考职业兴趣类型理论,构建人职匹配模型,基于云计算服务实现人才测... 为了提升高校就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行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数据驱动的人才供需匹配信息服务平台意义重大。通过互联网数据抓取,获取国内行业体系与职位体系信息,并参考职业兴趣类型理论,构建人职匹配模型,基于云计算服务实现人才测评、人职匹配推荐和就业统计分析功能。该平台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校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库构建,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效果良好。基于网络招聘数据采集和人才测评方法的结合,能有效提高人才供需匹配效率,平台未来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行业发展及需求预测、热门技能挖掘等深度分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供需匹配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驱动 人才库 就业信息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