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le’s骨折旋后位固定机理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国平 孟春 +1 位作者 吕荣坤 余立新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3年第4期11-15,共5页
Colle’s骨折临床常见,国内外大多采用闭合复位、中立位外固定治疗,但易发生再移位,遗有旋转活动的障碍,我院长期以来运用杉树皮旋后位固定,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对比,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分析,证明了旋后位时夹板固定发挥效... Colle’s骨折临床常见,国内外大多采用闭合复位、中立位外固定治疗,但易发生再移位,遗有旋转活动的障碍,我院长期以来运用杉树皮旋后位固定,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对比,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分析,证明了旋后位时夹板固定发挥效力最大,断端移位倾白小,功能恢复快,从而提出旋后位固定是治疗Colle’s骨折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旋后位 骨折外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不同卧位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跃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 :观察仰卧位、俯卧位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2 4例早产儿进行自身不同卧位比较 ,分别于喂养后取仰卧位和俯卧位 ,记录胃内潴留液量、胃食管反流发生次数、合并呼吸暂停次数。结果 :俯卧位潴留液量少于仰卧位 ,二组... 目的 :观察仰卧位、俯卧位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2 4例早产儿进行自身不同卧位比较 ,分别于喂养后取仰卧位和俯卧位 ,记录胃内潴留液量、胃食管反流发生次数、合并呼吸暂停次数。结果 :俯卧位潴留液量少于仰卧位 ,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胃食管反流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两种卧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俯卧位是改善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适宜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 俯卧位 早产儿 胃肠道蠕动功能 护理
原文传递
俯卧位与平卧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郭肖兰 张宏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比较俯卧位分娩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111例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取俯卧位分娩接产,对照组(60例)取传统平卧位接产,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和会阴裂伤等母儿结局。结果... 目的:比较俯卧位分娩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111例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取俯卧位分娩接产,对照组(60例)取传统平卧位接产,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和会阴裂伤等母儿结局。结果:俯卧位比平卧位组,第二产程时间短,有更少的会阴侧切(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比平卧位产后出血增多,但仍在生理范围内。结论:俯卧位缩短第二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降低会阴损伤,是值得推荐应用的分娩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膝俯卧位 平卧位 第二产程
下载PDF
腰肋悬空仰卧位体位的建立及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潘铁军 彭健 +9 位作者 叶章群 张加桥 李功成 涂忠 文瀚东 沈国球 杨家荣 郭骏 钱卫红 于永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9期619-62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手术体位--腰肋悬空仰卧位,并验证其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患侧肩部及臀部分别用3L水袋或气囊垫高,使患侧腰肋部悬空,同时建立腰桥,并放低手术床下半部,使患侧下肢后伸.从2010年3月至7...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手术体位--腰肋悬空仰卧位,并验证其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患侧肩部及臀部分别用3L水袋或气囊垫高,使患侧腰肋部悬空,同时建立腰桥,并放低手术床下半部,使患侧下肢后伸.从2010年3月至7月采用此体位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71例.均采用椎管麻醉,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F或20F,用钬激光或三代超声将结石完全击碎.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无一例患者因体位不适提前终止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29±26.13)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达到83%,残留结石12例,其中4例行二期手术取尽结石.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较俯卧位及已有的仰卧位更有优势,可作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新的标准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仰卧位
下载PDF
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9
5
作者 奚丰 张晓庆 +2 位作者 唐晨程 李冬 刘昕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筛选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204例,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收缩压下降30mmHg或下降至80mmHg以下)分为正常组和SHS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及进行仰卧位... 目的筛选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204例,根据腰麻后是否发生SHS(上肢收缩压下降30mmHg或下降至80mmHg以下)分为正常组和SHS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及进行仰卧位应激试验。记录腰麻前仰卧位及左侧卧位时心率、上肢血压、下肢血压、脉搏氧灌注指数、脉搏氧灌注变异指数及膀胱内压。将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HS的危险因素。结果204例中有99例腰麻后发生了SHS,发生率为48.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胎儿双顶径、仰卧位上下肢收缩压差值、变换体位上肢收缩压差值和仰卧位应激试验阳性是腰麻后SHS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体重、胎儿双顶径、上下肢收缩压差值、变换体位上肢收缩压差值和仰卧位应激试验阳性是产妇腰麻后SH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蛛网膜下腔 仰卧位 低血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斜仰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非随机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弋 于澄钒 +4 位作者 朱鹤 金石华 晋连超 孟军 那彦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目的比较斜仰卧位做创经皮肾镜(MPCNL)和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6例,结石均为单发,结石直径10~20mm,非随机分为MPCNL组32例和FURS组44例,结石平... 目的比较斜仰卧位做创经皮肾镜(MPCNL)和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6例,结石均为单发,结石直径10~20mm,非随机分为MPCNL组32例和FURS组44例,结石平均直径分别为(15.6±2.5)mm和(14.9±2.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肾积水情况、结石直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清石率和并发症等。结果MPCNL组和FUR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9.3±11.7)min和(67.2±17.3)min;术后住院日分别为(4.2±1.1)d和(1.8±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和FURS组并发症(Clavien分级Ⅱ级)发生率分别为12.5%(4/32)和6馏%(3/44);清石率(残石≤3mm)分别为93.7%(30/32)和84.1%(37/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斜仰卧位MPCNL和FURS都是可以选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FURS取石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仰卧位 输尿管软镜
原文传递
仰卧位手法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金伟 贾东奇 +1 位作者 李曦光 陈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对于行常规器械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尝试使用仰卧位手法牵引进行治疗,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常规器械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 目的对于行常规器械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尝试使用仰卧位手法牵引进行治疗,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常规器械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药物、理疗、颈部制动和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仰卧位手法牵引,由专人对每位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和记录。结果经过30次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每位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5.22%;观察组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比较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增加仰卧位手法牵引可以显著改善颈椎牵引有不良反应的患者的颈部动脉血流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仰卧位 手法牵引
下载PDF
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潘铁军 张加桥 +6 位作者 李功成 文瀚东 沈国球 涂忠 杨家荣 郭骏 钱卫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腰肋悬空仰卧位下PCNL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3—10月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PCN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73例。平均年龄(50±11)岁。结石位于左侧70例,右侧97例,双侧6例。。肾结石166例,输尿管... 目的研究腰肋悬空仰卧位下PCNL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3—10月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PCN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73例。平均年龄(50±11)岁。结石位于左侧70例,右侧97例,双侧6例。。肾结石1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结石最大径1.5~6.0cm,平均(2.9±1.0)cm。该体位将患侧肩部及臀部分别用3L水袋或气囊垫高,使患侧腰肋部悬空,同时建立腰桥。均采用椎管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F或20F,用钬激光或EMS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173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患者无因体位不适终止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86±34)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80.3%(139/173),残留结石34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净结石16例。术后输血治疗1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肋悬空仰卧位下PCNL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仰卧位 输尿管结石
原文传递
四种卧位局部体表压力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霞 曹伟 +3 位作者 翁晨曦 唐玉超 孙艳 姜丽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1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测量不同卧位压疮好发部位的体表压力,探索体表压力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压疮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名健康志愿者取仰卧位、45°半侧卧位、90°侧卧位或45°半坐卧位,运用简易测压装置测量压疮好发部位的体... 目的测量不同卧位压疮好发部位的体表压力,探索体表压力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压疮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名健康志愿者取仰卧位、45°半侧卧位、90°侧卧位或45°半坐卧位,运用简易测压装置测量压疮好发部位的体表压力。结果不同性别志愿者不同卧位时体表压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体表压力普遍高于女性;不同卧位时,体表相同受压部位的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半坐卧位时的骶尾部压力最大。志愿者取不同卧位时,身高、体质量及BMI与局部体表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各种卧位男性体表压力均高于女性,半侧卧位各受压点压力相对较轻。护理人员可根据体表压力分布特点选用适当卧位,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卧位 体表压力 分布 仰卧位 侧卧位 半坐卧位
下载PDF
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咸玉涛 杨正强 +2 位作者 夏金国 王磊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头端位置的影响。方法超声导引下床边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TIVAP。术后摄立位和卧位X线胸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分别测量X线胸片上第一胸椎上缘至导管头端距离。通过两者... 目的探讨患者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头端位置的影响。方法超声导引下床边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TIVAP。术后摄立位和卧位X线胸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分别测量X线胸片上第一胸椎上缘至导管头端距离。通过两者长度测量差异和固定体表标志判断导管头端位置移动。结果 86例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TIVAP。有71例体位由立位改变为卧位时TIVAP导管头端向足侧移位,平均移位(12.29±7.48)mm;13例向头侧移位,平均移位(5.00±3.79)mm;2例无变化。TIVAP导管头端位置在立位改变为卧位时有向足侧移位倾向,平均移位(-9.32±9.36)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与导管头端位置变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VAP植入后导管头端位置会随患者体位变化发生改变,由立位变为卧位时导管头端易向心房内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导管 位置变化 立位 卧位
下载PDF
坐位和卧位的血压测量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吕玲春 李珊 +3 位作者 韦铁民 叶小丽 季康玉 李永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60-964,共5页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坐位和卧位间接血压测量值的差别,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坐位血压与从坐位改为卧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改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005—06—2006—07对7989例体检者(年龄〉18岁)进行调查...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坐位和卧位间接血压测量值的差别,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坐位血压与从坐位改为卧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改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005—06—2006—07对7989例体检者(年龄〉18岁)进行调查,排除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血压≥140/90mmHg体检者,最后用于本文分析的资料为6485例健康成人体检者。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柯氏音听诊法分别进行先坐位后卧位两种体位血压测量,同时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并行年龄段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卧位测量的血压值显著高于坐位测量的血压值,以SBP的增高更明显,卧位SBP增高(4.3±6.1)mmHg;卧位DBP增高(1.0±4.5)mmHg。卧位SBP以20~29岁和80岁以上的年龄组明显,分别高(5.3±5.9)、(6.5±8.1)mmHg,而卧位DBP以80岁以上组明显,高(2.8±6.1)ramHg。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坐位改为卧位后,对SBP改变程度有影响的自变量是年龄,呈负相关(r=-0.06,P〈0.01);对DBP改变程度有影响的自变量是性别、年龄、身高和BMI,与年龄和BMI呈正相关(r-0.08,P〈0.01;r-0.02,P〈0.01),与身高呈负相关(r=-0.08,P〈0.01)。坐位血压与卧位血压的改变呈负相关(P〈0.01)。结论1)健康成人间接血压测量时,卧位的SBP、DBP高于坐位的SBP、DBP,以SBP的增高为著。2)老年人、肥胖、身高较矮、妇女、及坐位血压低的人群血压更易受到体位的影响。3)临床工作中,对血压进行评估时应注意体位的影响,并常规进行坐位和卧位血压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测量 卧位 坐位 健康人群
下载PDF
改良 Valdivia 体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水根 王玲 +4 位作者 徐晓峰 王龙信 董杰 周凯 张征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Valdivia体位和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80例接受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体位,将患者分为两组:改良Valdivia体位组44例,俯卧位组36例... 目的:比较改良Valdivia体位和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80例接受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体位,将患者分为两组:改良Valdivia体位组44例,俯卧位组36例。两组年龄、性别、麻醉分级、结石直径[(27.7±4.3)和(28.3±3.9) mm]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总手术时间、多通道使用率、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等进行比较。结果80例手术均穿刺成功,无中转开放,无结肠损伤、胸膜腹膜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俯卧位组有1例因结石体积较大、手术时间过长(130 min),患者气道内压过高而中止手术,1周后行二期PCNL。改良Valdivia体位组总手术时间为(67.7±24.5) min,短于俯卧位组的(91.5±29.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通道使用率[14%(6/44)和22%(8/36)]、血红蛋白下降值[(1.3±0.2)和(1.4±0.7) g/L]、并发症发生率[18%(8/44)和19%(7/36)]及结石清除率[80%(35/44)和86%(31/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Valdivia和俯卧位PCNL治疗肾结石均安全、有效,前者总手术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仰卧位 俯卧位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对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艳红 陈小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对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产科接诊的1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干预,试验组在对... 目的探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对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产科接诊的1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依从性、血清总胆红素(TBIL)、临床疗效、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新生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新生儿第1,2天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3,4天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试验组新生儿第3,4天TBIL水平显著得到有效控制;试验组新生儿胎便转黄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给予新生儿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新生儿治疗依从性,改善胆红素水平,缩短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仰卧位 抚触 穴位按摩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 依从性 疗效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体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定涛 陈远波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6期2970-2972,共3页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广泛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30多年来,PCNL手术体位从最初的俯卧位扩展到仰卧位、侧卧位,并经历了多种PCNL手术体位的改良。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PCNL具有确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改良手术体位更提供了同时顺行PCNL...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广泛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30多年来,PCNL手术体位从最初的俯卧位扩展到仰卧位、侧卧位,并经历了多种PCNL手术体位的改良。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PCNL具有确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改良手术体位更提供了同时顺行PCNL和逆行尿路内镜的操作,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碎石的成效。充分认识不同PCNL体位的穿刺特点能为手术体位的合理选择和进一步体位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俯卧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邓洁 黄力 +2 位作者 黄冠宇 孙小聪 陈小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仰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34例实...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仰卧位机械通气,观察组34例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Pa O2、Pa CO2、p H值、Pa O2/Fi O2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平均上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动脉血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12、24h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氧合指数、p H值改善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上机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为13.8d和18.2d(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非常的短,分别为21d和35d(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仰卧位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治疗体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鲁国 李烁 闫福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7-540,共4页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体位包括平卧位、侧卧位和头高位。近年来治疗体位研究的争议多集中在头高位和平卧位的选择方面,研究表明头高位可能降低颅内压并减少肺炎发生,而平卧位却可能增加脑血流灌注及改善梗死区氧合指数从而增加溶栓再通率...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体位包括平卧位、侧卧位和头高位。近年来治疗体位研究的争议多集中在头高位和平卧位的选择方面,研究表明头高位可能降低颅内压并减少肺炎发生,而平卧位却可能增加脑血流灌注及改善梗死区氧合指数从而增加溶栓再通率,因此,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表明何种治疗体位是急性脑梗死治疗和康复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围绕急性脑梗死常用的治疗体位的概念.及治疗体位对脑血流灌注、动脉血氧饱和度、颅内压和肺炎发生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影响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治疗体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治疗体位 头高位 平卧位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侧卧位和平卧位的差异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何祥忠 杨文斌 +5 位作者 吕阳 黄俊翰 高世华 陈海云 刘军 喻秀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97-4502,共6页
背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常规平卧位因为对于牵引床的依赖性大,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平卧位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为术中体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 背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常规平卧位因为对于牵引床的依赖性大,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平卧位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为术中体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均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术中体位的选择不同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在牵引床上行平卧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则于普通手术床上(非牵引床上)行侧卧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治疗效果(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②术中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内固定过程中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前等待时间(麻醉后至手术开始时)显著少于对照组,而透视总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综上,侧卧位和平卧位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在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接近,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侧卧位下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缩短麻醉后至切皮前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但术中辐射量较平卧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 平卧位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Harris髋关节评分 失血量
下载PDF
体位变化对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仕银 李素玲 +1 位作者 胡长玉 龙玉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的影响,为临床正确监测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分别测量平卧位、床头抬高30°半卧位及45°半卧位的膀胱压,并监测不同体位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的影响,为临床正确监测机械通气患者膀胱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分别测量平卧位、床头抬高30°半卧位及45°半卧位的膀胱压,并监测不同体位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结果3种体位膀胱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卧位与30°半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体位呼吸、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及45°半卧位显著优于平卧位(均P<0.05)。结论测量膀胱压时,可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原来约30°的体位不变,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膀胱压 体位 平卧位 半卧位 护理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全脑全脊髓放疗技术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韬 古模发 +5 位作者 李群 伍建华 秦海燕 张华满 胡伟汉 管迅行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介绍并探讨新型全中枢放疗技术。新方法对患者进行仰卧体位固定,采用等中心照射的技术、热塑料面膜和真空袋固定技术、直线加速器半束照射和全束照射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及低熔点挡铅技术等,较传统的照射技术存在定位方便简捷、重复... 介绍并探讨新型全中枢放疗技术。新方法对患者进行仰卧体位固定,采用等中心照射的技术、热塑料面膜和真空袋固定技术、直线加速器半束照射和全束照射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及低熔点挡铅技术等,较传统的照射技术存在定位方便简捷、重复性较好、剂量分布均匀等优点,有利于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仰卧位 全中枢照射
下载PDF
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珠明 崔玉琴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6-17,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方法:7名患者分别躺在真空负压袋固定器上,进行CT模拟定位,打印正侧位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图,放射治疗前拍摄正侧位定位验证片,测量解剖参考点和射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患者左右方... 目的:探讨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方法:7名患者分别躺在真空负压袋固定器上,进行CT模拟定位,打印正侧位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图,放射治疗前拍摄正侧位定位验证片,测量解剖参考点和射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患者左右方向及背腹方向误差在2mm以内,人体上下方向误差在4mm以内;放疗后,患者受照射的皮肤部位均出现色素沉着。结论:仰卧位全脑全脊髓照射CT模拟定位技术可用于俯卧位不合作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仰卧位 CT模拟定传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