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94
1
作者 隋风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9-793,共1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结构及演化十分复杂,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最新勘探进展及区域研究资料,重新梳理了该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叠合演化过程,探讨了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具...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结构及演化十分复杂,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最新勘探进展及区域研究资料,重新梳理了该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叠合演化过程,探讨了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上下分层"的构造特征,二叠纪以来先后经历了早二叠世后造山伸展、中—晚二叠世强烈挤压逆冲、三叠纪继承性逆冲叠加、侏罗纪—白垩纪整体振荡升降和新生代陆内前陆等五大构造阶段,总体上三叠纪前构造活动强烈,三叠纪之后构造趋于稳定。不同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差异性,自北向南3种垂向叠加演化方式形成3类复式地质结构:哈山地区属于"推覆-超剥型",克拉玛依地区属于"逆掩-超剥型",车排子地区属于"冲断-超剥型"。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一是不同的叠加演化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地质结构类型,进而控制不同的源、圈、输导体系等成藏要素及其空间配置关系;二是多期构造活动导致多个成藏期,形成了多种油气成藏模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逆冲抬升,是油气长期指向区,复杂的构造演化导致其具有多源供烃、多期成藏、立体含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叠加演化方式 地质结构 圈源配置 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桐柏老湾金矿带成矿构造体系演化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建立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6-46,共11页
通过对老湾成矿带各期构造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矿化富集作用研究,将老湾成矿带成矿构造体系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加里东-华力西期深层次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NNW向构造控矿因素深远,起初始富集作用;从印支晚期(236~214 Ma)开始... 通过对老湾成矿带各期构造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矿化富集作用研究,将老湾成矿带成矿构造体系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加里东-华力西期深层次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NNW向构造控矿因素深远,起初始富集作用;从印支晚期(236~214 Ma)开始,在燕山期或期前(132.5Ma)为脆-韧性剪切-右行走滑体系,矿液再次充填控矿形成现在的富矿体;燕山末期后发生了浅层次脆、韧性构造和构造推覆。并建立了老湾金矿带"早期老湾韧性剪切成矿构造系统"与"中期高角度右型走滑脆韧性断裂构造系统叠加"和"晚期构造掩盖或破坏"三期成矿构造演化体系。三期成矿构造演化体系的建立和"晚期老湾岩体推覆于龟山岩组上"的认识,极大地拓展了赋矿地层空间,为取得找矿突破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湾金矿带 韧性剪切带 右行走滑 叠加富集 成矿构造体系 演化模式 河南省
下载PDF
准噶尔西部陆内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小军 宋永 +9 位作者 郑孟林 郭旭光 吴海生 任海姣 王韬 常秋生 何文军 王霞田 郭建辰 霍进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205,共18页
准噶尔盆地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作用显著。本文根据地表露头、地震、钻井、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对盆地西部多期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现今的盆地结构是造山带与盆地的相互作用下多期成盆演化与构造叠加演变的结... 准噶尔盆地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作用显著。本文根据地表露头、地震、钻井、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对盆地西部多期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现今的盆地结构是造山带与盆地的相互作用下多期成盆演化与构造叠加演变的结果。根据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与空间展布特征,将该区构造地层层序划分为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等6个构造地层层序。石炭纪末的构造事件为车排子、中拐凸起和玛湖、沙湾、四棵树凹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早二叠世为伸展构造环境,形成玛湖、沙湾及四棵树3个沉降、沉积中心,盆地西部重要烃源岩形成。中二叠世形成坳陷型盆地,沉积、沉降中心由山前向盆地内迁移。中二叠世末构造运动导致了西部山前沉积地层反转与隆升剥蚀,断裂向盆地逆冲。晚二叠世—三叠纪大型坳陷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在沙湾凹陷,受车排子凸起北翼断裂控制,地层向北、西超覆沉积,相继将中拐凸起、玛湖凹陷及山前断裂带埋藏。三叠纪末的构造运动在乌—夏和车排子地区形成向盆地方向的逆冲构造带。前侏罗纪,造山带与盆地表现出不同方式、不同强度构造耦合作用。侏罗纪—白垩纪,西准噶尔的构造活动弱,湖盆地不断扩张,沉积地层不断向造山带方向超覆;沉积、沉降中心由西向东,再由东向西,最后向南迁移演化。新生代,北天山山前强烈拗陷,盆地整体南北向掀斜,形成新近纪前陆盆地。盆地的多期翘倾掀斜作用与后期沉积地层向造山带的超覆沉积作用控制了油气的聚集,被后期埋藏的冲断带成为油气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结构 盆山耦合 构造叠加 构造演化 准噶尔盆地西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构造演化 被引量:6
4
作者 么忠文 万双双 +2 位作者 谭丰羽 郑治义 李润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4,共9页
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中浅层系油气聚集密切相关。其发育背景复杂,发育历史漫长,活动期次多,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通过对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系统的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断裂带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一是在沙河... 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中浅层系油气聚集密切相关。其发育背景复杂,发育历史漫长,活动期次多,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通过对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系统的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断裂带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一是在沙河子期伸展—拉张阶段形成2条北北东向斜列展布的深层主干断裂;二是拗陷期青山口组第一段沉积末期在深层主干断裂上方的T_2反射层上形成密集分布的小断层带,此时断层带的形成和演化明显受到深层断陷展布格局的制约;三是在萎缩期明水组沉积末期的区域挤压作用使得深层主干断裂发生反转,向上扩展形成一个北北东向的断裂带,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最终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 构造叠加 断裂分期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分层岩土介质中的爆炸地冲击横向传播规律
5
作者 孙善政 王炜 +2 位作者 刘渊 卢浩 赖杰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基于连续介质应力波传播理论分析了分层岩土介质中爆炸地冲击波的反射机理,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探究了爆点所在层中入射波、反射P波、反射SV波的叠加演化机制,参数化分析了不同的岩土介质参数对叠加波峰值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 基于连续介质应力波传播理论分析了分层岩土介质中爆炸地冲击波的反射机理,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探究了爆点所在层中入射波、反射P波、反射SV波的叠加演化机制,参数化分析了不同的岩土介质参数对叠加波峰值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空气-岩土介质特殊工况下岩土介质中叠加波的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爆点所在层中临近介质交界面处叠加波峰值远大于入射波,而距交界面较远的位置,由于反射波的传播路径距离远大于入射波,叠加波的峰值与入射波相同,但会出现明显的二次波峰;在爆点所在层中临近介质交界面处,随着距爆点距离的增加,叠加波峰值与入射波峰值的比值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稳定的峰值比与相邻介质的波阻抗相关,峰值比的区间为(1.60,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冲击传播规律 数值模拟 分层岩土介质 叠加演化
下载PDF
峨眉断块山的形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运生 王登攀 +2 位作者 王奖臻 傅荣华 杨艳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4,121,共6页
峨眉山为一断块山,因其宏伟、秀丽而著称,但峨眉断块山是如何形成的,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基于1∶25 000工程地质测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峨眉山地质构造形迹及构造叠加特征,认为峨眉山抬升始于古近纪晚期,喜山运动第一幕(始新世中期末)... 峨眉山为一断块山,因其宏伟、秀丽而著称,但峨眉断块山是如何形成的,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基于1∶25 000工程地质测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峨眉山地质构造形迹及构造叠加特征,认为峨眉山抬升始于古近纪晚期,喜山运动第一幕(始新世中期末)峨眉山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在北西西-南东东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北北东向褶皱及北东向断层,并上升成为剥蚀区。上新世以来,在近东西向区域压应力场作用下,钝锥形大峨山断块沿北东向峨眉山断层及北缘的北西向边界断裂不断向东强力楔入,断块前缘早期的北北东向构造受推挤,地层走向及倾向出现明显偏转:锥顶前方龙门洞-报国寺一带地层由早期的北北东走向倾南东的中生代地层转为南北走向,地层出现倒转(西倾),而远离断块端部的地层仍然为正常产状。与此同时,锥顶北侧尖尖石背斜发生移褶,形成北西向褶皱和断层,而断块南侧峨眉山断层发生逆冲兼走滑活动。第四纪以来峨眉山间歇性强烈抬升,经历至少10次强烈抬升事件,逐渐形成现今地貌。新生代以来,峨眉山断层两盘地层水平位错累计达4km,垂直位错累计达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峨山断块 构造特征 新生代 构造叠加 演化程式
下载PDF
艾里涡旋及其衍生光场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婧 王豪 +1 位作者 付星 柳强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3,共14页
艾里光束作为一种具有自加速特性的无衍射光束,在光镊、光学成丝、成像、表面等离子激发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应用潜力。而在艾里光束基础上引入涡旋项可以丰富光场特性,同时利用艾里光束特性与涡旋相位特性为光场分布调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 艾里光束作为一种具有自加速特性的无衍射光束,在光镊、光学成丝、成像、表面等离子激发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应用潜力。而在艾里光束基础上引入涡旋项可以丰富光场特性,同时利用艾里光束特性与涡旋相位特性为光场分布调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也引入了更多的动力学演化特性。以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系下艾里光束的特性与应用为切入口,系统介绍了各类艾里涡旋的参数调谐与演化特性,包括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系下单个艾里涡旋在各个情况下的演化特性、产生方式与应用,以及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系下的艾里涡旋叠加光束的奇特性质等,为系统了解艾里涡旋参数及动力学特性提供参考,进而为产生具有更加丰富性质的光场打下基础,对扩大艾里涡旋的实际应用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学 艾里光束 艾里涡旋 模式叠加 动力学演化 轨道角动量 结构光
下载PDF
叠加、强化式“X以来”的构成限制、形成动因及其历时发展
8
作者 张言军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7,共10页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化式的组配格式,即将"时点+以来"所表达的时间范围又以明确的时段词语在结构中重现出来,造成了语义上的强化。从构成上看,叠加式中"时点_(1)"只能是名词性时点,"时点_(2)"只能是动词性时点;强化式中"时点"只能是动词性时点,"时段"只能是名词性时段。说写者在叙述中采用这种叠加、强化式的组配格式,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语用需求而做出的创新。从历时层面来看,叠加式在六朝时既已出现,而强化式则直到清代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强化 构成限制 形成动因 历时发展
下载PDF
非周期量子行走扩散性质的研究
9
作者 任建烽 张融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32-336,共5页
主要探讨了非周期性量子行走中波函数的扩散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幺正演化操作,能够精确调控多路径相干叠加态。不同的演化操作导致相干相长或者相干相消现象,从而对扩散性质产生影响。通过调节系统的演化参数,... 主要探讨了非周期性量子行走中波函数的扩散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幺正演化操作,能够精确调控多路径相干叠加态。不同的演化操作导致相干相长或者相干相消现象,从而对扩散性质产生影响。通过调节系统的演化参数,可改变行走者的扩散速率。量子行走扩散速率的研究有助于发展基于量子行走的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行走 波函数 相干叠加 幺正演化 扩散速率
原文传递
New application to Riccati equation 被引量:4
10
作者 套格图桑 斯仁道尔吉 李姝敏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8-95,共8页
To seek new infinite sequence of exact solutions to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this paper gives the formula of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of the solutions and Backlund transformation of Riccati equation. Based on tan... To seek new infinite sequence of exact solutions to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this paper gives the formula of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of the solutions and Backlund transformation of Riccati equation. Based on tanh-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homogenous balance method, new infinite sequence of exact solutions to Zakharov-Kuznetsov equation, Karamotc-Sivashinsky equation and the set of (2+1)-dimensional asymmetric Nizhnik-Novikov-Veselov equations are obtained with the aid of symbolic computation system Mathematica. The method is of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infinite sequence exact solutions to other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cati equation formula of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 exact solution
下载PDF
几种辅助方程与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无穷序列精确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套格图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共13页
本文为了获得非线性发展方程新的无穷序列精确解,给出了几种辅助方程的Bcklund变换和解的非线性叠加公式,并构造了一些非线性发展方程新的无穷序列精确解,其中包括无穷序列Jacobi椭圆函数解、无穷序列双曲函数解和无穷序列三角函数解... 本文为了获得非线性发展方程新的无穷序列精确解,给出了几种辅助方程的Bcklund变换和解的非线性叠加公式,并构造了一些非线性发展方程新的无穷序列精确解,其中包括无穷序列Jacobi椭圆函数解、无穷序列双曲函数解和无穷序列三角函数解.该方法在构造非线性发展方程无穷序列精确解方面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方程法 解的非线性叠加公式 无穷序列解 非线性发展方程
原文传递
构造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无穷序列复合型类孤子新解 被引量:4
12
作者 套格图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4,共7页
为了构造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无穷序列复合型类孤子新解,进一步研究了G′(ξ)/G(ξ)展开法.首先,给出一种函数变换,把常系数二阶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和Riccati方程的求解问题.然后,利用Riccati方程解的非线性... 为了构造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无穷序列复合型类孤子新解,进一步研究了G′(ξ)/G(ξ)展开法.首先,给出一种函数变换,把常系数二阶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和Riccati方程的求解问题.然后,利用Riccati方程解的非线性叠加公式,获得了常系数二阶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无穷序列复合型新解.在此基础上,借助符号计算系统Mathematica,构造了改进的(2+1)维色散水波系统和(2+1)维色散长波方程的无穷序列复合型类孤子新精确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ξ) G(ξ)展开法 非线性叠加公式 非线性发展方程 复合型类孤子新解
原文传递
Riccati方程解的非线性叠加公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套格图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给出Riccati方程解的非线性叠加公式,借助符号计算系统Mathematica,构造了带强迫项变系数组合KdV方程的无穷序列复合型精确解、无穷序列类孤子解和无穷序列三角函数解.
关键词 RICCATI方程 非线性叠加公式 复合型解 非线性发展方程
下载PDF
用于动静载下含瓦斯煤损伤机制研究的三轴固气耦合试验仪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众众 王汉鹏 +1 位作者 袁亮 张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2-1280,共9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动静荷载叠加作用下含瓦斯煤的损伤破裂动力效应,研究含瓦斯煤的损伤破坏机制对于深化突出机理、破解突出防治难题意义重大。然而,现有仪器只能对含瓦斯煤进行静力加载,与突出煤层的应力场有很大区别。基于此,自主研发了... 煤与瓦斯突出是动静荷载叠加作用下含瓦斯煤的损伤破裂动力效应,研究含瓦斯煤的损伤破坏机制对于深化突出机理、破解突出防治难题意义重大。然而,现有仪器只能对含瓦斯煤进行静力加载,与突出煤层的应力场有很大区别。基于此,自主研发了可用于循环动静组合荷载下含瓦斯煤损伤破坏机制研究的三轴固气耦合试验仪。该仪器由动静加载单元、三轴围压单元、流体注入单元和信息采集单元4个关键单元构成,实现了固气耦合环境下煤样动静组合循环加载和损伤破坏过程中声发射参数的精确测试。利用该仪器开展了不同频率循环动载下煤样损伤劣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动载会对含瓦斯煤的宏观力学参数造成损伤劣化,随着循环动载频率的增大,煤样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损伤越大,最大损伤劣化率可达30%~40%;煤样三轴压缩过程中声发射与应力-应变曲线呈明显的耦合效应,对应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活动可分为平静期、缓增期、动载稳增期和突增期4个阶段;在不同频率的循环动载下,声发射事件峰值的演化规律与累计事件峰值的演化规律不同,随着动载频率的增加,事件峰值减小,累计事件峰值却增大。该仪器采集的声发射参数可以很准确地表征煤样在动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并和弹性模量损伤量对比,进一步证明了该仪器用于研究含瓦斯煤损伤破坏机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 固气耦合 动静叠加 声发射 损伤演化
原文传递
量子涡旋陀螺若干关键参数的仿真计算(特邀)
15
作者 任元 吴昊 +3 位作者 王琛 刘政良 刘通 熊振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8,共10页
半导体微腔中由光驱动的激子极化激元体系是近年来热门的物理学、光学领域研究方向,而半导体微腔中由光驱动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ose-Einstein Condensates,BEC)的量子叠加态涡旋在量子传感领域具有颠覆性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Runge-... 半导体微腔中由光驱动的激子极化激元体系是近年来热门的物理学、光学领域研究方向,而半导体微腔中由光驱动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ose-Einstein Condensates,BEC)的量子叠加态涡旋在量子传感领域具有颠覆性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Runge-Kutta差分和FDTD有限元方法构建了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表征量子涡旋陀螺激子极化激元体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泵浦光、信号光和与半导体微腔材料相关的一些关键参数对量子涡旋陀螺激子极化激元凝聚体演化特性的影响。其中泵浦光和信号光考虑了环形光斑的几何尺寸以及它们的光强,而微腔材料对激子极化激元体系的影响通过数学上的变换,折算为有效质量对BEC体系的影响。通过大量参数扫描,得到了影响量子涡旋陀螺性能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泵浦光的几何参数和强度、泵浦光和信号光的相关影响以及半导体微腔的材料特性。通过表征不同微腔材料的有效质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材料性能与量子涡旋陀螺仪叠加态演化之间的关系,发现有效质量的合理值范围很窄。这些工作为量子涡旋陀螺的工程样机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涡旋陀螺仪 激子极化激元 轨道角动量 叠加态涡旋 时空演化特性
下载PDF
利用强度依赖耦合的Jaynes-Cummings模型的时间演化制备类Schrdinger猫态(英文)
16
作者 宋克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883-887,共5页
提出了制备压缩相干态的叠加态,亦即类Schrodnger猪态的方案,该方案是基于强度依赖耦合的Jaynes-Cummings模型在远离共振极限下的时间演化而设计的.
关键词 压缩相干态 叠加态 时间演化 类S猫态 J-C模型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盲矿预测模型
17
作者 于聪聪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8-52,共5页
近年来,找盲矿法从原生晕叠加理论发展到构造叠加晕理论,显示高矿区的成矿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征,这增加了盲矿信息源、提高了找矿预测精准度。同时,构造叠加晕法在盲矿预测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非线性、稀疏化及结果可靠性评价... 近年来,找盲矿法从原生晕叠加理论发展到构造叠加晕理论,显示高矿区的成矿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征,这增加了盲矿信息源、提高了找矿预测精准度。同时,构造叠加晕法在盲矿预测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非线性、稀疏化及结果可靠性评价等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相关向量机的优点,对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法进行参数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构造叠加晕盲矿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深部盲矿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矿 构造叠加晕 相关向量机 预测模型 准确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