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ype I Photoreaction and Photoinduced Ferroptosis by a Ru(II)Complex to Overcome Tumor Hypoxia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被引量:3
1
作者 Fen Qi Hao Yuan +4 位作者 Yuncong Chen Xin-Xin Peng Yanping Wu Weijiang He Zijian Guo 《CCS Chemistry》 CSCD 2023年第7期1583-1591,共9页
Photodynamic therapy(PDT)usually shows limited efficacy in solid tumors since traditional PDT is O_(2)^(-)dependent while solid tumors are inherently hypoxic.In addition,hypoxic tumor cells possess antiapoptotic pathw... Photodynamic therapy(PDT)usually shows limited efficacy in solid tumors since traditional PDT is O_(2)^(-)dependent while solid tumors are inherently hypoxic.In addition,hypoxic tumor cells possess antiapoptotic pathways that resist PDT-induced apoptosis.Therefore,developing photosensitizers(PSs)that show low O_(2)^(-)dependency and can induce nonapoptotic cell death pathways is critically needed.Herein,a series of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based PSs,RuNMe,RuH,and RuCN,were synthesized,and their applications against hypoxic tumor cells through PDT were investigated.All three complexes showthe ability to generate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O_(2)^(-)),which is the type I photoreaction and less O_(2)^(-)dependent.RuNMe shows the best PDT performance against MCF-7 cells and three-dimensional multicellular spheroids,due to its higher cellular uptake and mor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on.More importantly,RuNMe-incubated MCF-7 cells show photoinduced ferroptosis as evidenced by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downregulation and lipid peroxide accumulation.This work not only develops a novel ferroptosis-inducing Ru(II)complex with the type I PDT process but also offer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solve tumor hypoxia in P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optosis photodynamic therapy o2-independent type I photoreaction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o_(2)^(-))
原文传递
氮掺杂生物炭催化臭氧对于布洛芬的降解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柴铖 许路 +3 位作者 金鑫 石烜 吴晨曦 金鹏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6-906,共11页
系统研究了新型氮掺杂生物炭材料(N-C)催化臭氧对于水中布洛芬(IBP)的氧化降解效能及机制,并深入探究了初始pH、臭氧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不同阴离子和背景水质条件对IBP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一些常见的碳基催化剂(g-C_(3)N... 系统研究了新型氮掺杂生物炭材料(N-C)催化臭氧对于水中布洛芬(IBP)的氧化降解效能及机制,并深入探究了初始pH、臭氧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不同阴离子和背景水质条件对IBP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一些常见的碳基催化剂(g-C_(3)N_(4)、生物炭、颗粒活性炭)及金属催化剂(MnO_(2)、Fe_(3)O_(4)),N-C催化臭氧体系具有十分突出的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性能,反应5 min对于IBP的去除率高达100%,并且能将臭氧利用率从10%提高到46%.该体系的处理效率随pH的升高而增强,相比于提高臭氧投加量,增大催化剂的浓度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通过淬灭实验和EPR进一步证实了N-C可有效催化臭氧产生更多活性氧,如超氧自由基(·O_(2)^(-))和H_(2)O_(2)等,同时发现·O_(2)^(-)是该反应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质,对于IBP的降解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催化臭氧 氮掺杂生物炭 布洛芬(IBP) ^超氧自由基(·o_(2)^(-))
原文传递
超氧化物歧化酶邻苯三酚测活法的研究及改进 被引量:65
3
作者 许申鸿 杭瑚 李运平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16-519,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邻苯三酚测活法 (Marklund法 )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表明 ,该测活体系中缓冲溶液的介质组成、浓度、pH及所含的EDTA量等均对体系测活灵敏度有显著影响。根据条件优选实验 ,提出了改进新体系 ,改良... 对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邻苯三酚测活法 (Marklund法 )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表明 ,该测活体系中缓冲溶液的介质组成、浓度、pH及所含的EDTA量等均对体系测活灵敏度有显著影响。根据条件优选实验 ,提出了改进新体系 ,改良后的新方法的测活灵敏度较经典法提高6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测定 灵敏度 邻苯三酚自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原文传递
羟化赖氨酸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英 王树英 丁霄霖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竹叶及其提取物中检出了一种特殊的非蛋白氨基酸δ-OH-Lys,为了解其生物学意义,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δ-OH-Lys和Lys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赖氨酸在δ位羟... 在竹叶及其提取物中检出了一种特殊的非蛋白氨基酸δ-OH-Lys,为了解其生物学意义,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δ-OH-Lys和Lys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赖氨酸在δ位羟化以后,抗活性氧自由基的活性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赖氨酸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清除能力
下载PDF
“祛斑霜”治疗黄褐斑作用机制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军 孔力 +4 位作者 鲁春光 郝立宏 朱耀寰 刘耘 张立秋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12-113,共2页
为探讨“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 ,对黄褐斑患者外用“祛斑霜”前后血清中SOD活性的变化以及皮肤外涂“祛斑霜”的小鼠局部皮肤组织液中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用药后黄褐斑患者血清及实验小鼠用药处皮肤组织液... 为探讨“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 ,对黄褐斑患者外用“祛斑霜”前后血清中SOD活性的变化以及皮肤外涂“祛斑霜”的小鼠局部皮肤组织液中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用药后黄褐斑患者血清及实验小鼠用药处皮肤组织液SOD活性均明显增高 ,表明提高机体SOD活性 ,清除多余超氧自由基 ,减少黑色素形成 ,是“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斑霜 黄褐斑 超氧自由基 SoD 治疗
下载PDF
马兜铃酸的极谱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邹洪 袁倬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马兜铃酸的电化学行为.在0.1mol/LNaOH底液中,马兜铃酸在-0.89V(vs.SCE)产生一良好的二阶导数极谱峰,线性范围为0.03~32mg/L,检出限为0.01mg/L.用该法测定中药...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马兜铃酸的电化学行为.在0.1mol/LNaOH底液中,马兜铃酸在-0.89V(vs.SCE)产生一良好的二阶导数极谱峰,线性范围为0.03~32mg/L,检出限为0.01mg/L.用该法测定中药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含量,结果满意.另外,还研究了马兜铃酸对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超氧自由基 示波极谱法 木通甲素
下载PDF
氮掺杂中空多孔碳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催化降解双酚A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清 张凤宝 +1 位作者 范晓彬 李阳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在高级氧化(AOPs)过程中,合理设计出环境友好、稳定高效的催化剂对水污染降解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中空多孔碳材料(NHPC),并将其作为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过一硫酸盐(PMS)活化剂;结合动力学分析与多种表征手段... 在高级氧化(AOPs)过程中,合理设计出环境友好、稳定高效的催化剂对水污染降解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中空多孔碳材料(NHPC),并将其作为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过一硫酸盐(PMS)活化剂;结合动力学分析与多种表征手段,探究了结构缺陷、sp^(2)杂化碳、氧官能团和3种典型的N键构型(吡啶N、吡咯N和石墨N)等因素对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BPA的反应速率常数与石墨N含量呈线性相关,表明石墨N是主要活性位点。同时,热处理可以通过再生石墨N来恢复催化剂活性,再生后的催化剂性能优于未使用的催化剂。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化学测试分析确定了NHPC-800/PMS体系主要是通过超氧自由基(O_(2)^(·-))介导的自由基过程降解双酚A(BPA)。加深了对氮掺杂碳基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理解,对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中空多孔碳材料 过一硫酸盐 石墨N ^超氧自由基(o_(2)^(·-))
下载PDF
微波辅助羟胺降解全氟辛酸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芳 吕明 +1 位作者 岳林霞 许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552,共7页
通过微波辅助羟胺降解方法,实现快速高效降解持久性有机物全氟辛酸(PFOA)。设置微波的功率为1200 W,在羟胺浓度为1.0 mM,微波加热温度为200ºC,pH=3.92的条件下,50 mg/L PFOA溶液在反应6分钟后的降解效率达到82.22%。微波透过反应... 通过微波辅助羟胺降解方法,实现快速高效降解持久性有机物全氟辛酸(PFOA)。设置微波的功率为1200 W,在羟胺浓度为1.0 mM,微波加热温度为200ºC,pH=3.92的条件下,50 mg/L PFOA溶液在反应6分钟后的降解效率达到82.22%。微波透过反应器壁均匀加热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中的羟胺在微波条件下选择性地吸收微波能量,产生“火锅”效应,促进自由基的生成,提高降解效率。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得到羟胺降解PFOA的主要活性物质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O_(2)^(•–)先攻击PFOA的羧基官能团(-COOH),导致C—O键断裂脱羟基(-OH),PFOA脱-OH后不稳定,继续断裂,逐步脱除CF2,最终降解为F-和CO_(2)。微波辅助羟胺降解PFOA可为开发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 微波 全氟辛酸(PFoA)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
下载PDF
FeSOD酶模拟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检测
9
作者 孙云 刘晓红 +3 位作者 霍建忠 孙刚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8-10,13,共4页
SOD在维持生物体内 O-·2 产生与消除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小分子模拟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本文合成了 5种以二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3 )及苹果酸、酒石酸为配体的模拟 SOD的铁配合物 ,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 SOD在维持生物体内 O-·2 产生与消除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小分子模拟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本文合成了 5种以二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3 )及苹果酸、酒石酸为配体的模拟 SOD的铁配合物 ,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以及红外谱图、紫外谱图表征 ,最后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oD 酶模拟化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生物活性检测 超氧化物歧化酶 铁配合物
下载PDF
褐藻硫酸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及动力学的ESR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田晓华 丛建波 +2 位作者 施定基 孙存普 顾景范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ESR和自旋捕集技术,首次观察了不同方法提取的两种褐藻硫酸多糖(SP)对Fenton反应和光照H2O2两个体系产生的·OH清除作用,及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和光照核黄素两个体系产生的O-.2(HO·2)... 利用ESR和自旋捕集技术,首次观察了不同方法提取的两种褐藻硫酸多糖(SP)对Fenton反应和光照H2O2两个体系产生的·OH清除作用,及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和光照核黄素两个体系产生的O-.2(HO·2)清除作用,并且对其清除·OH和O-.2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提取物(SPh)和冷提取物(SPc)均有明显清除OH和O-.2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对O-.2的清除率高于对·OH的清除率(84.7%vs69.2%)。SPh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比SPc好。在光照核黄素体系中SPh30g/L几乎完全清除O-.2,SPc可清除68.9%,而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中只需3g/LSPh便可完全清除O-.2。15g/LSPh和30g/LSPc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的清除率分别为77.7%和68.7%。动力学研究表明,SPh与·OH和O-.2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7.1×109mol-1·s-1和3230.5mol-1·s-1。实验提示SP可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抗氧化剂。确证SP清除自由基为研究其抗HIV及肿瘤的机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 氧自由基清除 羟基自由基 ESR
下载PDF
锗—132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成峰 陈学敏 +2 位作者 谢文 吴志刚 杨克敌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28-30,共3页
用FeSO4-NADPH引发大鼠肝微粒体产生羟自由基(OH),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分别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和比色法研究了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锗—132)对OH和... 用FeSO4-NADPH引发大鼠肝微粒体产生羟自由基(OH),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分别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和比色法研究了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锗—132)对OH和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向产生OH和O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锗—132后,可使OH和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且随加入锗—132剂量的增加,OH和O2的产生量减少也越显著。本研究结果说明锗—132对OH和O2具有直接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132 氧自由基 自由基清除 电子自旋共振
下载PDF
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罗秋水 上官新晨 +1 位作者 蒋艳 吴少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9-813,共5页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糖蛋白在0~640μg/mL内,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其中在紫红薯糖蛋白的质量浓度为64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达到69.80%;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达到7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羟基自由基(·oH) DPPH. 还原力
下载PDF
甘蔗和烟草叶原生质体分离期间的膜损伤及有关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若天 覃伟 李任强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甘蔗和烟草叶原生质体分离期间的膜损伤及有关酶活性变化何若天,覃伟,李任强(广西农业大学实验中心,南宁530005)关键词:原生质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膜损伤,甘蔗,烟草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期间,所用细胞壁降解... 甘蔗和烟草叶原生质体分离期间的膜损伤及有关酶活性变化何若天,覃伟,李任强(广西农业大学实验中心,南宁530005)关键词:原生质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膜损伤,甘蔗,烟草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期间,所用细胞壁降解酶和高渗介质等对细胞生理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膜损伤 甘蔗 烟草
下载PDF
渍水胁迫对油菜根系形态与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琼 张春雷 +1 位作者 李光明 李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盆栽条件下研究连续渍水胁迫对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中油杂12号苗期根系形态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处理初期(前5d)两个油菜品种根系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产生速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显... 盆栽条件下研究连续渍水胁迫对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中油杂12号苗期根系形态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处理初期(前5d)两个油菜品种根系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产生速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活性氧累积引起的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变化不显著,根系生物量及形态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渍水时间延长至5d后,根系O2.-产生速率继续加快而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显著提高;根系组织坏死严重,根生物量显著降低;根系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根表面积、根体积、主根长和总根长显著降低,平均根直径显著增加,须根数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渍水胁迫 根系形态 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
下载PDF
邻苯三酚-碳酸盐缓冲液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许申鸿 杭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邻苯三酚碱性自氧化产生O2·的发光行为. 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 得出最佳测定方案. 改进后的方法不需使用发光剂Luminol, 所用试剂价廉易得, 且方法稳定, 重现性好. 此法灵敏度远高于邻苯三酚...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邻苯三酚碱性自氧化产生O2·的发光行为. 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 得出最佳测定方案. 改进后的方法不需使用发光剂Luminol, 所用试剂价廉易得, 且方法稳定, 重现性好. 此法灵敏度远高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其他文献报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邻苯三酚 自氧化 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黄丽英 林新华 +2 位作者 陈伟 张亚峰 吴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的清除作用;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H的清除作用;...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的清除作用;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H的清除作用;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并与特异性清除剂维生素C做比较。结果: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维生素C对O2-.的IC50分别为6.8,8.5,11mg.L-1,对.OH的IC50分别为0.24,0.25,9.1mg.L-1,其清除能力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维生素C。结论: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OH均有较强清除能力,且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芦荟素 清除 氧自由基 量效关系
下载PDF
中药巴戟天抗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斐菲 吴拥军 +1 位作者 屈凌波 吴逸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53-555,共3页
基于Fenton反应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体系吸光度的变化研究巴戟天抗自由基活性,证明巴戟天对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与巴戟天的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巴戟天·羟自由基(·oH) ^超氧阴离子自由(o2^-·) 抗自由基
下载PDF
牡丹花水提液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郭香凤 史国安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牡丹花水提液加入O2-.和.OH的产生及检测系统中,能显著降低介导的氮兰四唑(NBT)的光化学还原和.OH作用下的水杨酸羟基化作用。这提示牡丹花水提液具有显著的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红色牡丹花水提液清除氧自由基的效能高于浅色花。
关键词 牡丹花水提液 超氧自由基 羟自由基 清除作用
下载PDF
迎春花色素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昌勇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提取迎春花黄色素研究其抗氧化性能。方法:利用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研究迎春花色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随着迎春花色素量的增加,其清除OH-·和O2-·的能力逐渐提高,最高分别可... 目的:提取迎春花黄色素研究其抗氧化性能。方法:利用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研究迎春花色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随着迎春花色素量的增加,其清除OH-·和O2-·的能力逐渐提高,最高分别可达31.5%和91.0%。结论:迎春花色素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春花色素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紫荆花色素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金亭 吴广庆 鞠秀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色素清除.O2-、Fenton法测定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较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VC)低;在样品浓度(湿重)为3.0 mg.mL-1时,对.O2-的清除率为28.08%,对.OH的清除率为74...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色素清除.O2-、Fenton法测定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较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VC)低;在样品浓度(湿重)为3.0 mg.mL-1时,对.O2-的清除率为28.08%,对.OH的清除率为74.39%;清除.OH的IC50为2.10 mg.mL-1,VC的仅为0.52 mg.mL-1,清除.OH的能力为VC的25%。紫荆花色素具有一定抗氧化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