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产水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及其超高产育种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大勇
刘洪福
+2 位作者
杜永
徐敏权
陈焕淦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12-15,36,共5页
利用 2 0个高产水稻品种 (系 ) ,研究了与产量有关的 1 2个经济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 ,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穗数 /m2、产量、株高、千粒重的遗传力较高 ,结实率、干物重、颖花量相对较低 ;剑叶面积、穗下节长、穗数 /m2、颖花...
利用 2 0个高产水稻品种 (系 ) ,研究了与产量有关的 1 2个经济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 ,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穗数 /m2、产量、株高、千粒重的遗传力较高 ,结实率、干物重、颖花量相对较低 ;剑叶面积、穗下节长、穗数 /m2、颖花量、实粒数 /穗、单株产量、单株干重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入选品种主要特征性状为产量、实粒数 /穗、单株穗数、株高、穗数 /m2 。以上结果说明 ,在淮北地区气候条件下 ,超高产育种应采取在单位面积足穗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经济性状
遗传分析
超高产育种
产量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岚
王连铮
+1 位作者
赵荣娟
李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我国大豆每公顷产量仅为1.83 t,比国外大豆主产国家低0.7~0.9 t.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2 500~2 700万吨.显著超过我国大豆总产,我国大豆年总产为1 700万吨左右.因此,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大豆总产是大豆产业的主要任务.通过过去15年的工作,...
我国大豆每公顷产量仅为1.83 t,比国外大豆主产国家低0.7~0.9 t.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2 500~2 700万吨.显著超过我国大豆总产,我国大豆年总产为1 700万吨左右.因此,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大豆总产是大豆产业的主要任务.通过过去15年的工作,利用杂交育种育成了超过4.5 t/hm^2的大豆品种3个:中黄13、中黄19和中黄35,其中中黄13在2003年已成为关内各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2005年已推广22.4万公顷,居全国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英金
刘宜柏
+3 位作者
孙义伟
贺浩华
饶治祥
潘晓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5-71,共7页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超高产
育种
性状选择
水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2
4
作者
余显权
金武宽
吴平理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经过多年的育种研究实践,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要取得成功,必须培育高光合速率的品种。反映在田间选择方法上,从苗期至成熟期以分蘖发生早、分蘖力和分蘖势强、叶色浓、叶片厚、叶片小穗子大、单株穗整齐度好、根系寿命长、植株不早衰...
经过多年的育种研究实践,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要取得成功,必须培育高光合速率的品种。反映在田间选择方法上,从苗期至成熟期以分蘖发生早、分蘖力和分蘖势强、叶色浓、叶片厚、叶片小穗子大、单株穗整齐度好、根系寿命长、植株不早衰、紧凑型或小杯型为形态指标,单株穗数和单穗重量为选择依据进行选择,用这种方法育成的超高产稻种“三优”在贵州表现良好,产量高达800kg/666,7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选择方法
全文增补中
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
5
作者
王凤宝
黄云祥
+3 位作者
董立峰
李金仓
邢颜红
乔志卫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0-15,共6页
根据冀东平原地理位置,冬小麦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冬小麦起高产育种的研究,建立了以主攻少蘖、大穗、大粒,兼顾抗病、早熟、抗旱、冬性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选育工作,选育出了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的超高型优良品系,为冀东平...
根据冀东平原地理位置,冬小麦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冬小麦起高产育种的研究,建立了以主攻少蘖、大穗、大粒,兼顾抗病、早熟、抗旱、冬性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选育工作,选育出了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的超高型优良品系,为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超高产育种
冀东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的探讨
6
作者
赵德新
汪威江
宋南南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文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要较大辐度地突破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进行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应分三步实现:第一步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第二步比现有品种增产20—30%;第...
本文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要较大辐度地突破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进行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应分三步实现:第一步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第二步比现有品种增产20—30%;第三步比现有品种增产50%以上,即单产达11250Kg/hm^2,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途经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无融合生殖。遗传工程,品种间杂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目标与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水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及其超高产育种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大勇
刘洪福
杜永
徐敏权
陈焕淦
机构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省岗埠农场农科所
出处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12-15,36,共5页
基金
连云港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文摘
利用 2 0个高产水稻品种 (系 ) ,研究了与产量有关的 1 2个经济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 ,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穗数 /m2、产量、株高、千粒重的遗传力较高 ,结实率、干物重、颖花量相对较低 ;剑叶面积、穗下节长、穗数 /m2、颖花量、实粒数 /穗、单株产量、单株干重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入选品种主要特征性状为产量、实粒数 /穗、单株穗数、株高、穗数 /m2 。以上结果说明 ,在淮北地区气候条件下 ,超高产育种应采取在单位面积足穗基础上 。
关键词
水稻
经济性状
遗传分析
超高产育种
产量性状
Keywords
rice
economical
characters
genetic
analysis
superhigh
\|
yield
breeding
分类号
S51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岚
王连铮
赵荣娟
李强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支持
文摘
我国大豆每公顷产量仅为1.83 t,比国外大豆主产国家低0.7~0.9 t.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2 500~2 700万吨.显著超过我国大豆总产,我国大豆年总产为1 700万吨左右.因此,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大豆总产是大豆产业的主要任务.通过过去15年的工作,利用杂交育种育成了超过4.5 t/hm^2的大豆品种3个:中黄13、中黄19和中黄35,其中中黄13在2003年已成为关内各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2005年已推广22.4万公顷,居全国第三.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Keywords
Soybean
superhigh
yield
breeding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英金
刘宜柏
孙义伟
贺浩华
饶治祥
潘晓云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5-71,共7页
文摘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杂交稻
超高产
育种
性状选择
水稻
Keywords
Hybrid
rice
Interspecific
combination
superhigh
-
yield
breeding
Character
selection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2
4
作者
余显权
金武宽
吴平理
机构
贵州农学院农学系
出处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经过多年的育种研究实践,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要取得成功,必须培育高光合速率的品种。反映在田间选择方法上,从苗期至成熟期以分蘖发生早、分蘖力和分蘖势强、叶色浓、叶片厚、叶片小穗子大、单株穗整齐度好、根系寿命长、植株不早衰、紧凑型或小杯型为形态指标,单株穗数和单穗重量为选择依据进行选择,用这种方法育成的超高产稻种“三优”在贵州表现良好,产量高达800kg/666,7m2以上。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选择方法
Keywords
rice
superhigh
yield
breeding
selective
method
分类号
S511.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
5
作者
王凤宝
黄云祥
董立峰
李金仓
邢颜红
乔志卫
机构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
出处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0-15,共6页
文摘
根据冀东平原地理位置,冬小麦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冬小麦起高产育种的研究,建立了以主攻少蘖、大穗、大粒,兼顾抗病、早熟、抗旱、冬性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选育工作,选育出了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的超高型优良品系,为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冬小麦
超高产育种
冀东平原
Keywords
winter
wheat
superhigh
yield
breeding
Jidong
Plain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的探讨
6
作者
赵德新
汪威江
宋南南
出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文摘
本文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要较大辐度地突破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进行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应分三步实现:第一步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第二步比现有品种增产20—30%;第三步比现有品种增产50%以上,即单产达11250Kg/hm^2,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途经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无融合生殖。遗传工程,品种间杂交育种。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目标与途径
Keywords
rice
superhigh
yield
breeding
.
aims
and
Way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产水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及其超高产育种策略的探讨
徐大勇
刘洪福
杜永
徐敏权
陈焕淦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
王岚
王连铮
赵荣娟
李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黄英金
刘宜柏
孙义伟
贺浩华
饶治祥
潘晓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余显权
金武宽
吴平理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
2
全文增补中
5
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
王凤宝
黄云祥
董立峰
李金仓
邢颜红
乔志卫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的探讨
赵德新
汪威江
宋南南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